我所了解的北京密云水库那点儿事 密云水库泄洪,下游潮白河竟设两千余米粘网!百余斤鱼类放归
1984年,我第一次去密云水库,我就喜欢上了密云水库,那时候还有游艇可以环湖游。晴空万里,白云飘飘,密云水库烟波浩渺,无边无际,水库里小岛此起彼伏,这样的景色后来我只在浙江千岛湖看到过,千岛湖正常水位库容亿178立方米,最大库容440亿。
密云水库最大库容43亿立方米,是千岛湖的十分之一,可它是华北最大的水库,是北京市几千万人赖以生存的两大盆水之一,另一盆是官厅水库。京密引水渠也是北京的一道风景线,密云水库在枯水期曾经不到10亿立方米,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密云水库的水是无法支撑3000万大城市的用水量的,毕竟北方的降雨主要是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他时候只能降水很少,周边地区如河北赤城,也为北京用水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年密云为了保持这一盆水的清洁干净,终止了密云水库库区内的旅游项目,当年著名的密云国际游乐场也慢慢萧条了。不过密云水库周边的旅游却红火了起来,黑龙潭那时候水多的,好玩的不得了,从石塘路下火车,坐着马车4公里,去黑龙潭。慢慢的京都第一瀑,桃源仙谷,等等逐渐发展起来。不过后来北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缺水期,年降水量少于年平均降水量,也让这些景区少了一些光彩。
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建设誓师大会召开,它是边设计,边勘察,边施工的“三边工程”。1976年,周恩来总理的一部分骨灰也撒在了密云水库,这里是他曾经6次亲临施工现场实地视察和指导工作的地方。当年密云水库修建的时候,听说水库中间有一处大泉眼,水质清澈,出水量大,只不过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了。为了修建密云水库,这里也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九兄弟连”“密云十姐妹”“黄继光突击队” 等等。
现如今,密云水库对北京的发展建设依然至关重要,水库也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和队伍精心呵护着这盆清水,很多人默默奉献在这里,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不曾间断。随着退耕还林,以及植树造林,大家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密云水库周边生态结构的改善直接给水库带来了更多的径流,再加上季节性的生态补水,密云水库现在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每每经过这里,我都会忍不住远眺密云水库,蓝天之下,这盆清水弥足珍贵啊。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亚热带季风影响,未来北方的降水会呈现增多趋势。2021年7月,北京连续降水,密云水库的库容达到近些年的新高,目前大概接近库容30亿立方米,这盆水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保护,当然,节约用水的理念也不能丢。
9月14日凌晨,潮白河沿岸一片漆黑,只能依稀看见远处的村镇传来的点点灯光。顺义区水务局潮白河管理段执法队员乘橡皮筏再次出船,对牛山橡胶坝至顺密界河段进行巡查。原来,密云水库于9月9日开始向下游泄洪,大水冲来了很多水库鱼,一些市民不顾危险竟在潮白河里下网非法捕鱼。顺义区水务局于是展开了“清网行动”。
执法队员借着头灯的光亮,仔细观察着河面的情况。忽然,坐在船头的执法队员发现了异常——水面下有渔网!停船、起网,两名队员双手吃力地往船上拽渔网,不时有鱼在网里扑腾,其中还掺杂了许多小鱼苗。一连拽了十几分钟,才把渔网全部拽上来。“这是粘网,用比较透明细小的尼龙线编织而成,鱼一旦游到网上,因为身上有鳞片,就会卡在网眼中。顺水而下的鱼在层层粘网的围堵下,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这种粘网大小鱼通吃,显然不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执法队员一边说着,一边将网中的鱼全部放归河中。
“这些非法捕鱼的人,有的是白天在岸边下网,有的是趁着夜色悄悄划着皮筏艇或冲锋艇,摸进河道内布设渔网,他们的装备很齐全。”执法队员说,在河道内私设网捕鱼,会将大大小小的鱼一起网住,不仅破坏河道生态平衡,还影响河道水环境。一些废弃的渔网、虾笼还会影响河道防汛泄洪,甚至缠住来往船只的螺旋桨,危及行船安全。
为了维护潮白河水环境秩序,水务执法队员们采取了“白+黑”的模式,18名执法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盯守和巡视。连日来,共收缴粘网2000余米和橡皮筏一套,放生各种鱼类百余斤,并对下网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顺义区水务局提醒,密云水库泄洪量大,下游水流湍急,水位上涨,广大市民请远离河道,不要下河戏水、捕鱼,确保人身安全。对于非法捕鱼的,将依法没收渔具、渔获物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者,将面临罚款、拘役、管制或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