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提篮桥监狱,将华丽转身为北外滩“海上方舟”文化新地标 中国有座监狱被称远东第一大监狱:日本战犯在此处死,至今仍在用

最近,北外滩又有大事件发生:

位于区域历史风貌保护区、

号称远东第一监狱的提篮桥监狱确定搬家了!

新址选定在青浦青东农场监狱片区,

用地面积比原来的40000㎡大了5倍还多!

提篮桥原址将以保护加改建的方式更新,

未来或将蝶变为主题博物馆、特色酒店等,

成为北外滩“海上方舟”文化新地标!

远东第一监狱,见证中国百年历史沧桑

120年提篮桥监狱,将华丽转身为北外滩“海上方舟”文化新地标

8米高的方正矩形、10多幢高楼,层叠内陷的水泥外框和红砖墙,厚厚覆盖着的钢丝铁网......两扇4米高的黑色铁门后,便是那所拥有“远东第一监狱”、“东方巴士底狱”等多个称号的上海提篮桥监狱。

120年提篮桥监狱,将华丽转身为北外滩“海上方舟”文化新地标

这座位于北外滩中央活动区的历史监狱,是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903年建造而成,最初占地面积只有约6667㎡,却花费白银整整6 万两,相当于现在的1800万元左右。

120年提篮桥监狱,将华丽转身为北外滩“海上方舟”文化新地标

监狱最初的名称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华德路监狱、华德路西牢、提篮桥监狱、上海监狱等都是它的曾用名,还曾先后使用过“华德路59号、111号、147号,长阳路147号”等门牌号。

近120年来,这里关押过进步文人、革命志士、汉奸,遭受过日机轰炸,绞死过重刑犯,管理者也从公共租界工部局、侵华日军、汪伪政权、国民政府再到如今的新中国。可以说,这是一座见证中国半个世纪兴衰史的监狱。

中国第一所现代新式监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新式监狱,内部配置之高档、设计之新颖,在当时堪称全球监狱范本:

每间囚室约8㎡,三面是墙,一面是镂空铁栅栏。囚室内有固定的单人床、小桌子、凳子,甚至有抽水马桶和电灯,还有从监狱开放一直使用到现在的狱锁,精钢制作,光钥匙就足有30多厘米长......

经历过多次扩建、改造,现在的提篮桥监狱总占地面积约40000㎡,建筑面积达70000㎡左右。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一个判刑10年的犯人,在提篮桥每天换一个囚房,那么等他出狱可能都住不全。

新岸艺术团排练照

如今,这座监狱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服刑人员组成的新岸艺术团也已经36岁了,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艺术团,累计接待观众超100万人!

当年审判、关押日本战犯的十字监楼也已改为监狱陈列馆,这里不仅展示着中国4000余年的监狱史料,还有铁窗、铁栅、铁门、囚服、囚牢、囚车等丰富展品,每一件背后都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110万㎡,魔都又将诞生网红新地标

提篮桥城市更新规划图

提篮桥监狱地处北外滩提篮桥历史风貌区内,周边拥有摩西会堂、犹太难民纪念馆、下海庙等大批历史遗存。几年前,在北外滩发展规划中,这一片区被定位为“海上方舟”,总规模达110万㎡!

海上方舟概念图

未来,海上方舟项目将通过历史建筑改造、特色街区保护等措施,打造成魔都下一个特色文化主题区域,有望形成南有田子坊、思南公馆,中有新天地,北有海上方舟的格局。

海上方舟概念图

提篮桥监狱占据海上方舟核心位置,是连接两翼犹太难民历史街区、下海庙特色街区的关键场所。为了配合北外滩海上方舟项目建设,虹口政府于前不久正式官宣:提篮桥监狱将于2年后统一搬迁!

青东农场

根据规划,提篮桥监狱大概率将迁址到青浦青东农场监狱片区。新监狱用地面积约23万㎡,比原址扩大5倍还多,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

柬埔寨监狱博物馆

在新建监狱的同时,原提篮桥监狱犯人将实施异地安置,并计划在5年内以保护加改建的方式,参考国外改造案例,将原址打造成监狱主题博物馆、法制教育基地、特色酒店等文化旅游目的地。预计不久后,魔都又将诞生全新网红打卡地。

中国有座监狱被称远东第一大监狱:日本战犯在此处死,至今仍在用

如果你询问上海本地的老年人“提篮桥”这个地方,他们头脑第一时间想到这里是监狱,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监狱,名叫提篮桥监狱。提篮桥监狱修建于1901年,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毁灭之城”、“东方底狱”。

这是中国至今仍在使用的监狱,在上海本地人的心目中,“提篮桥”就是监狱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这里就是一部微缩版的百年中国史。章太炎、任弼时、汪精卫妻子陈璧君、日本战犯冈部直三郎、安藤利吉等都曾关押在这里。

具体来说,提篮桥监狱是英国人在1901年至1903年分批修建的一座监狱,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坐落于特大城市中心区域的监狱。整个监狱由一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组成,四周是高达5米的围墙,围墙四周还修建了若干个岗楼。

中国有座监狱被称远东第一大监狱:日本战犯在此处死,至今仍在用

另外,外来人员如果要进入内部,车辆要经过四道大门。每道大门的门楼上还建机枪楼,堪称壁垒森严。英国人经营提篮桥监狱期间,这里被视为地狱般的存在。当时的上海《申报》这样报道这座臭名昭著的监狱,

“每人每餐只给一碗饭和一些水。食不得饱,以致死亡人犯时有增加”、 “华人犯罪者,不畏中狱而畏西牢,且一经押入,实亦瘐毙者多而生全者少。”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数颗炮弹击中提篮桥监狱的多幢建筑,致使60多名犯人死伤。日本占领上海后,提篮桥监狱被日伪军控制,关押在这里的犯人死亡率极高。

中国有座监狱被称远东第一大监狱:日本战犯在此处死,至今仍在用

当然,提篮桥监狱被人所熟知,还要因为这里曾关押了日本侵华战犯。从1945年11月开始,全国各地的日本战犯陆续被送到提篮桥监狱里,到1947年年初,已经有180多名日本战犯关押在这里。

当时对中国境内日本战犯审判的美军军事法庭,就设置在了提篮桥监狱。1946年1月,5名日本战犯在提篮桥监狱被处以绞刑,其中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服毒自杀。

资料显示,国民政府在上海共审判了116名战犯,判处了14人死刑,其中11人在提篮桥监狱被枪决的。如今的提篮桥监狱已经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更是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参考资料:《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