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十大景点有哪些?自驾游玩怎么安排行程路线? 千年古刹,蜀道明珠,走进国家4A级景区皇泽寺

朝天区为四川省广元市市辖区,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是秦岭南麓蜀道起点上的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秦蜀重镇”、“川北门户”之称。相传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奔蜀,各州县曾在此迎驾,称“朝见天子”,故名“朝天”,引申为“朝天向上”之意。

1、广元市朝天区自驾游,推荐朝天区十大景点为:红土关、花千谷、望远山、川洞庵、石笋坪、曾家山国际滑雪场、雪溪洞、水磨沟景区、明月峡景区、曾家山旅游景区等。

广元市朝天区十大景点有哪些?自驾游玩怎么安排行程路线?

2、广元市朝天区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路线: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景区-雪溪洞-水磨沟景区-曾家山旅游景区-曾家山国际滑雪场-花千谷-川洞庵-石笋坪-红土关-望远山-广元市朝天区。

广元市朝天区十大景点有哪些?自驾游玩怎么安排行程路线?

3、广元市朝天区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安排:

第一天,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景区-雪溪洞-水磨沟景区

广元市朝天区自驾至明月峡景区交通路线:广元市朝天区-朝天区城区-明月峡景区。全长2公里,车程9分钟。

明月峡景区自驾至雪溪洞交通路线:明月峡景区-108国道-明月大道二段-明月大道一段-雪溪洞。全长11公里,车程22分钟。

雪溪洞自驾至水磨沟景区交通路线:雪溪洞-明月大道一段-京昆高速公路-108国道-转小路-红坪路-水磨街-水磨沟景区。全长37.8公里,车程56分钟。

早上从广元市朝天区出发,自驾至明月峡景区,游玩明月峡景区。再自驾至雪溪洞,游玩雪溪洞。下午自驾至水磨沟景区,游玩水磨沟景区。

【明月峡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108国道附近。峡中多奇峰怪石:有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峰,有宏丽幽深的黄颡洞,有茶圣陆羽称之为“天下第四泉”的蛤蟆碚,有腾空飞架的仙人桥,还有裁云剪雾的青峰“三把刀”。著名景点有嘉陵江、古栈道等。

广元市朝天区十大景点有哪些?自驾游玩怎么安排行程路线?

【雪溪洞】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潮小路附近。有两座著名的溶洞,上是龙门洞,下是雪溪洞。誉称“地下仙宫”,雪溪洞因此而得名。

【水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青林乡。景区面积7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0%以上。景区内有草甸、森林、峡谷、溶洞、瀑布等多类型景点,现开发的原始自然景点有马尾瀑、月亮峡、贵妃草原、石笋峰、青龙洞等。

第二天,水磨沟景区-曾家山旅游景区-曾家山国际滑雪场-花千谷

水磨沟景区自驾至曾家山旅游景区交通路线:水磨沟景区-红坪路-转小路-108国道-曾家山旅游景区。全长40.4公里,车程1小时7分钟。

曾家山旅游景区自驾至曾家山国际滑雪场交通路线:曾家山旅游景区-广场路-曾家山国际滑雪场。全长2公里,车程6分钟。

曾家山国际滑雪场自驾至花千谷交通路线:曾家山国际滑雪场-朝关路-花千谷。全长15.1公里,车程46分钟。

早上从水磨沟景区出发,自驾至曾家山旅游景区,游玩曾家山旅游景区。再自驾至曾家山国际滑雪场,游玩曾家山国际滑雪场。下午自驾至花千谷,游玩花千谷。

【曾家山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场镇。景区森林覆盖率74%,地质景观独特,享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美称。.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是春踏青、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雪的旅游休闲胜地。

【曾家山国际滑雪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太平村上三组。

【花千谷】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黄家坝。花千谷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影视拍摄、婚礼庆典、户外运动等为一体,是体验式生态观光旅游理想场所。

第三天,花千谷-川洞庵-石笋坪

花千谷自驾至川洞庵交通路线:花千谷-朝关路-广场路-川洞庵。全长21.7公里,车程53分钟。

川洞庵自驾至石笋坪交通路线:川洞庵-石笋坪。全长5.1公里,车程15分钟。

早上从花千谷出发,自驾至川洞庵,游玩川洞庵。下午自驾至石笋坪,游玩石笋坪。

【川洞庵】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川洞庵属白垩纪地层,它由两级漏斗组成,即天坑和瓮形竖洞。川洞庵周围青山叠翠、绿树环绕,栈道凌空、曲径通幽,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旅游观景必去之地。

开放时间:8:00-18:00。门票参考:50元/人(与石笋坪景点通票)。

【石笋坪】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石笋坪又叫石丛坪,境内有10余座石林拔地耸立,状如竹笋,故而得名。石笋坪云烟玲莹,霜紫雨青,浓妍淡韵,挽日月之辉光,聚山川之灵气,融自然人文于一体,集旅游、避暑、休闲、观光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第四天,石笋坪-红土关-望远山-广元市朝天区

石笋坪自驾至红土关交通路线:石笋坪-盐中路-024乡道-红土关。全长18.6公里,车程32分钟。

红土关自驾至望远山交通路线:红土关-024乡道-盐中路-望远山。全长23.8公里,车程43分钟。

望远山自驾至自驾至广元市朝天区交通路线:望远山-汪李路-广场路-京昆高速公路-朝天区城区-广元市朝天区。全长61.4公里,车程1小时32分钟。

早上从石笋坪出发,自驾至红土关,游玩红土关。下午自驾至望远山,游玩望远山。下午或晚上自驾返回广元市朝天区。

【红土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024乡道南150米。

【望远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永乐村六组。夏天避暑、旅游观光,冬天赏雪、围炉煮酒。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空气质量优。

以上仅供参考。

广元利州,被称为“女皇故里”。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与利州结下不解之缘?今日记者带您一起走进皇泽寺,去探寻这背后的故事。

嘉陵江畔,乌龙山下,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千年古刹——皇泽寺。该寺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寺内至今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千年古刹,蜀道明珠,走进国家4A级景区皇泽寺

一座穿越历史风云的千年古刹

皇泽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后来多次被毁,又多次修缮。

据广元县志记载:“南北朝时,晋寿人李乌奴在此建寺。山名乌奴山,寺名乌奴寺。”唐朝,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在寺南江潭游玩时,感龙孕而生下武则天。公元690年登上皇位的武则天,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将寺名改为“皇泽寺”。959年,后蜀政权对该寺进行了改扩建,形成“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当时的皇泽寺,临江是“则天门”、“天后梳洗楼”、“乐楼”,还有“弥勒佛殿”、“铁观音殿”等建筑。其后屡有毁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建筑。

已历1300多年的皇泽寺,现在主体建筑有大门、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吕祖阁、五佛亭等,寺依悬崖,下瞰江流,雕梁画栋,错落有致,气势不凡,颇有巴山蜀水之秀丽巍峨。

现在皇泽寺内保留着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像”、寺内的摩崖造像完美的演绎了古代佛教精湛的雕刻艺术,寺内还拥有凝重古朴的后蜀广政壁,有闪烁着淳朴民风的桑蚕十二事图,有大气若拙的南北朝石窟,有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宋墓石刻长廊。千年风雨,洗不尽淡烟古刹的记忆,留下的是一片幽深奇雅的风景和女皇荣辱共存的沧桑。

千年古刹,蜀道明珠,走进国家4A级景区皇泽寺

一个历久弥新的盛会节日

每年9月1日,南河两岸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这就是中国·广元国际女儿节。

女儿节的由来,与皇泽寺内一方石碑的发现密不可分。

1954年,皇泽寺门口修宝成铁路(现铁路己迁)时出土的广政碑,此碑刻所镌刻时间是“广政二十二年”,即为公元959年。碑开头是“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为昭化武军节度使李奉虞所立。碑文为骈体文,全文29行,每行29字,文中凡遇“后”、“天后”,必提行顶格,遇敬语则空三格。此碑是研究“皇泽寺”历史较早的实物资料,也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证据。

碑文还记载了唐五代时期,武则天已被当地人当作神明膜拜,一遇灾事,“军民祈祷于天后之庙,无不响应”,以及当时建寺规模等情况。后来,祈求武后赐福这样一种民间的自发祭祖活动,演变为在武则天生日那天的“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民间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皇泽寺都要举行盛大庙会,当地百姓要去皇泽寺前的乌龙潭一带划舟竞渡、游河湾。这个民俗,也是广元现在每年9月1日的女儿节的由来。

千年古刹,蜀道明珠,走进国家4A级景区皇泽寺

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像”

则天殿内至今保存着一尊武则天石刻圆雕像。其头戴佛门宝冠,身着僧尼衣袍,肩披素帛,项饰珞圈,双手相叠于膝。

则天殿位于皇泽寺中心建筑大佛楼下层,始建于唐,历史上称“武后真容殿”、“则天圣后殿”。大殿的楹联中,有当年郭沫若先生亲笔题书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对联。殿内有宋庆龄女士题写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的评语。

武后真容石像是比照武则天晚年画像雕凿而成。该石像在1949年曾遭劫难,被人从香案前推倒地下,将头身分离,1950年人们将其复原时,石像颈部却比原造像短了1.5厘米,加上衣饰彩绘褪色,更显老态龙钟了。所幸到1993年,泰藉华人苟寿生先生捐赠金箔800克,为这尊则天真容像换上了金衣,愈发显得流金溢彩,威武生辉。

唐代早期石刻的代表性作品——大佛石窟

皇泽寺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分布在寺内西山东壁脚下崖面上,寺内造像大小窟龛47个,造像1200余尊。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盛于初、盛唐时期,唐以后基本成为武后专祭祖庙,不再继续开龛造像。

“中心柱窟”,亦称支提式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初唐略有改雕,是皇泽寺现存最早的一窟。此窟前凿方形窟门,平顶略弧,深2.76米,宽2.6米,窟中央凿中心方柱直通窟顶。中心柱是由佛塔转化到石窟中而来的,这种柱窟的运用,是受北方中原石窟传播影响所致。此窟雕刻精细,结构巧妙,手法古朴,是四川地区唯一的一座中心柱窟,对四川佛教历史源流的认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此处原本无楼,是则天殿侧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已坍塌,现所见之楼,系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所建之新楼,因书法家李半黎先生题书“大佛楼”三字匾额,故称“大佛楼”了。大佛窟开凿于初唐,呈平面马蹄形窟,弯隆顶,窟高6.68米,深3.6米。大佛窟是皇泽寺石窟中开凿规模最大、造像最为精美的一窟。它的形制、布局接近五佛窟,而像容渐趋丰满,组合中多了二大力士,雕饰精美,刻画入微,雕刻技法熟练,介于阶梯式和圆刀间的过渡形式,为我国唐代早期石刻的代表性作品,极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