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峪口纳凉人群多 农家乐老板追着制止游客下河 走访秦岭各峪口:围栏、铁丝网拦不住游客戏水

沣峪口纳凉人群多 农家乐老板追着制止游客下河

西安近日持续高温,沣峪口河道里下水游客也就增多了。而就在6月17日下午,两男子溺水一人身亡,晚上又有小孩溺水事件。严防溺水是每年夏季都会重复提醒的,包括河道沿途随处可见的安全提示,依旧阻挡不住家长带孩子下河道玩水。

6月18日,有市民反映,6月17日,因持续高温,去沣峪口纳凉的人增多,有些人对附近的安全提示熟视无睹,“我们去玩的时候,路过看到有救援车在现场,两个人下河道游泳溺水了,救援人员救起时,一个人已经没了。”市民说,山好水好,但不能忘了水火无情。

记者走访:农家乐老板追着制止游客下河 “这里才出过事,人没了”

6月19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环山路旁边的沣峪口,从沣峪村口途经九龙潭顺着山路上山,一旁河道内有很有游客,基本上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环山路边有水泥护栏,高度到成年人大腿处,一路上不断有人翻越护栏,试图顺着陡峭的山坡下到河道里,甚至有人还怀抱着幼儿。

在一处农家乐门口,一行四五人翻过护栏,男子先翻过去,一女子将怀里抱着的孩子递给男子,男子准备顺陡坡下去,两名女性领着七八岁的小女孩准备跟着翻过去,河道里还有戏水的人在召唤这些人赶紧下来。在此期间,农家乐的老板一直大喊着“不要从这下”,老板跑过马路到跟前继续制止,“这里不让下去,不能从这翻下去,有人检查呢,这一路都不让下。”老板说,就在前方拐弯位置6月17日才发生了溺水事件,两个小伙一个十八九岁、一个二十一二岁,“刚出过事,又要翻下去,太危险了。”在老板的极力劝阻下,这几人极不情愿地从护栏里跨出来,向山下走去,寻找其他能下河道的缺口。环山路上车来车往,行人走在路边十分危险。

沣峪口纳凉人群多 农家乐老板追着制止游客下河

一路上标语、喇叭安全提醒随处是 挡不住家长带娃下河戏水

一路上,不管是路边的横幅、路旁防护网上挂的牌匾,随处可见滦镇街办宣传的“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 远离危险”“禁止下水游泳烧烤”标语;河道内的巨石、水泥护栏和石墩上,都用红漆刷有“河道禁止下水嬉水”的大字提醒,一路上喇叭不断播放安全提示语;在河道的墙壁上,还有大大的黄底黑字警示牌:河道是行洪的地方,禁止下河游乐。然而,不断有人群翻越护栏,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孩子抱着游泳圈,从护栏翻入。

路边有的护栏后面设置有铁丝隔离防护网,有的路段没有,翻过护栏就是接近直角的陡坡,而有的地方,陡坡上被人用石头铺设了台阶,踩上去脚下石头都在摇晃,一不留神就会摔倒,河道内未见有工作人员巡逻、制止。

河道内有抱着婴幼儿在水中拍照的,有带着一大兜零食在河中挑选位置野餐的,有拿着水枪鱼网教孩子抓小鱼苗的,还有的家长把两三岁的孩子放在水浅处石头上,自己在一旁踩水。河道内有很多戏水玩耍的游客,三五成堆,有上百人。有的人就在河中央写有禁止下河的巨石跟前玩耍,对安全提醒熟视无睹。

一位游客说,他们就是长安本地人,6月19日天气好一些,不像前几天那么晒,所以带孩子来河道玩。还有家长从城区带孩子到沣峪口,“进山来这里就是来玩水的,大人都在跟前看着呢,我们也不游泳,这么浅的水,没事。”

沣峪口纳凉人群多 农家乐老板追着制止游客下河

秦岭救援:搜救返回途中救上两名溺水男子 晚上又有小孩溺水

6月19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主任、秦岭救援队队长赵芳玲。“我们16日晚上接到光头山有人走失的搜救任务,搜寻了一夜,17日从牛圈沟返回途中,行至201国道九龙潭上面,碰见有人溺水,当时120停在路边,我们本身就是做救援工作,看到就很敏感,赶紧上前去了解情况。一问是有人溺水,救援队员们毫不犹豫冲上去救人。”赵芳玲说,因为河道距离环山路垂直有个三五米高度差,当时是要将溺水者转移到高处的到路上,送到120车上。经过多方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将两名溺水者救上岸,经现场初步判断,一人已经失去生命体征,留在现场等待法医鉴定,另一人由120带走抢救。

当晚7时许,在出动另一起人员被困搜救任务时,赵芳玲又接到消息,沣峪口桥下有小孩溺水,“好在当时河道内游玩的人很多,大家帮忙,就把孩子救上来了。”赵芳玲说,最近天气炎热,再加上要放暑假了,提醒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孩子,不能让孩子下河游泳、玩耍,一旦发生危险,太惋惜了。成年人也要珍爱生命,提高安全意识,“夏天游泳是很畅快,河水温度低,而且河里石头很滑,即使水性再好,容易发生抽筋打滑等意外情况,游泳一定要去正规泳池,不能野游。”

滦镇街办:设有安全提醒 还有专人巡逻劝阻游客下水

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办工作人员说,因为是周末,她是值班人员,对于溺水事件不太清楚,“禁止下河标语、提示语肯定要设置的,政府也是加大力度在宣传,有巡逻人员劝阻游客下水。滦镇的河道比较长,是专门有工作人员沿河来回跑,可能你们去的时候,工作人员刚好去别处宣传了。具体情况,可以周一再咨询。”

华商报记者 佘欣/文 邓小卫/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走访秦岭各峪口:围栏、铁丝网拦不住游客戏水

2015年8月,秦岭小峪河突发山洪,致使在一家农家乐用餐的9名游客遇难。华商报报道后,相关部门对秦岭各峪口进行了集中整顿,乱象得以治理。然而近日,当汛期来临之时,华商报记者再次前往各峪口走访调查,仍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

河道两旁竖起了围栏

沣峪口内有多处可以下河戏水的地方,其中喂子坪就算一处。昨日上午记者路过喂子坪时,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用铁围栏将河堤两岸封闭起来。两米高的围栏可彻底阻挡游客从喂子坪下河戏水。

“干了有十多天了,已经封闭了有一公里长的河堤,彻底堵死游客下河戏水的通道。”工人们说,“围栏立好后,交由当地村委会日常监管,发现有人恶意破坏,将第一时间给滦镇街办通报。”

据工人们介绍,长安区政府相关部门打算在今年汛期来临之时将沣峪口河堤两岸能够下河戏水的地方全部用两米高的围栏封闭。

走访秦岭各峪口:围栏、铁丝网拦不住游客戏水

巡逻员劝阻被无视

沣峪口的黎塬坪,是一处距河水较近、农家乐又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2016年华商报记者走访此处时,河两岸没有任何障碍,游客们下河戏水方便自如。

昨日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此处看到,河堤两岸一侧竖立起了1米高的栏杆,一侧则拉起了铁丝网。看似封闭无处下河的河道内,却满是游客戏水。在铁丝网处,记者看到,游客们根本不怕铁丝网扎破衣服、划伤皮肤,弯着腰从缝隙处翻入河道。由于前几日的降雨,河水有些急促,可这仍不能阻碍那些大人,甚至两三岁的娃娃们也在河水中玩耍嬉戏,有的甚至在河道内支起了烧烤炉子,一边烧烤一边戏水,然后又把烧烤后的各种垃圾顺手扔入河中。

中午一位红袖标上写着治安巡逻的老者,拿着喇叭来到了河提边,一边说着河道有危险,一边劝说着河道内的游客赶紧上来,可让人尴尬的是,人们无视老者,仍在河内戏水。老者无奈地摇头离开。“怎么管,管不住,人家又不听,总不能我下去把他们拉上来吧。”

走访秦岭各峪口:围栏、铁丝网拦不住游客戏水

农家乐提供下河梯子

2016年华商报记者走访各个峪口时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少农家乐在河道内修建亲水平台,然后将餐桌摆上平台,如此游客们就能在河边吃饭,一边戏水一边品尝农家小菜。

昨日华商报记者再次走访西安市沣峪、太平峪时看到,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在亲水平台上摆餐桌的农家乐已少之又少。在沣峪北石槽附近的农家乐,由于亲水平台还保留在河道内,各家农家乐在河堤上都搭建了梯子可供游客走到平台上下河戏水。不少商户还提供水枪、捕鱼网等戏水用具向游客销售。

不少农家乐经营者为了招揽生意,打起了下河戏水牌。“来我家吃饭,能下河玩。”“你要想下河在台子上吃饭,一会把桌子给摆下去就是了。”。

记者在太平峪内看到了沣峪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家沙路-八亩场桥附近,不少游客通过农家乐的梯子或通道下河戏水。在太平峪森岭公园附近,一农家乐在河道内摆起了餐桌供游客在河道内吃饭戏水。

高冠峪餐桌摆在河道里

秦岭西安境内的各个峪口中,河道乱搭乱建最为严重的当属高冠峪。农家乐不仅搭建亲水平台,甚至在河道内修建泳池,在河水上放置竹排用于经营农家乐。2016年华商报多次报道后,相关部门将高冠峪河道内这些乱搭乱建的情况予以拆除,一时间高冠峪的河道秩序得到治理。

昨日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高冠峪看到,由于去年拆除时给一些农家乐在河道上还留有下河口和不少两米宽的水台,游客们在河道内戏水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完全制止。

“没事最近查得不严,你想在下面(河道)吃饭也行。”一农家乐经营者说到。记者看到,拆除河道乱搭乱建后,他家的区域在河道内还留下了一条两米宽10米长的水台,水台上摆着7张桌子供游客们使用。

这位经营者说到:“政府要是管得严,咱就不敢让你们下去吃饭玩水。最近巡查得少,你们放心在下面吃,在下面玩,没事。”记者昨日看到,高冠峪的河道内,近十桌游客在河道内吃饭。不少游客在急促的河水中,游玩戏水,无人劝说、无人阻拦。

政策法规

侵占河道的农家乐一律取缔、拆除

华商报记者查阅《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其中第3章第21条规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违章房屋、存放物料等。

2016年5月6日,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加强户外田野旅游活动安全管理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对位于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建设施,以及侵占河道的农家乐,一律予以取缔、拆除,加强自驾游、自助游、散客游等户外田野旅游活动的管理,保障游客生命和财产安全。

律师说法

农家乐经营者应尽安全保障义务

假如游人在岸边农家乐游玩,不幸遇上山洪,发生事故,应由谁来负责?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维恩律师事务所的吴江涛以及陕西弘业律师事务所王丹。

吴江涛认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37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农家乐的经营者,在不能完全保证消费者安全情况下,依然在河道附近随意搭建,以招揽生意,一旦酿成悲剧,应承担主要责任;其次,明知在河道附近就餐有风险的情况下,消费者若继续前往,也应为后果承担部分责任。另外,河道的管理者也未尽到及时巡查排查安全隐患、拆除违法建筑的责任。河道管理者应加强责任意识,积极履行责任。

王丹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农家乐的经营者将经营场所放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河道里,且未尽相应的防范措施,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其次,从行政责任来说,从事餐饮、旅游等经营项目,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若无相应资质,或超出核定经营场所或范围经营,则属异地经营或超范围经营,属于行政违法,应由工商等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血的教训

河道管理应警钟长鸣

“山里的天气变化莫测,真遇上山洪,等河道里的人发现了,根本就来不及了。”当地的一位老者说。

2015年8月3日17时15分,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河村突发山洪,有9人被山洪冲走,救援人员经过两天搜救才找到9名遇难者的遗体,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仅9岁。这起山洪的发生,人们吸取了教训。在2016年华商报多次刊发各峪口乱搭乱建的报道后,政府部门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大规模整顿。一时间各峪口的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

如今,又到了一年汛期,华商报记者看到,长安区政府已着手在沣峪河道两岸搭设围栏阻止游客下河。但同时也看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更加完善。“禁止河道乱搭乱建,禁止游客下河戏水,不能仅仅靠农家乐、游客的自觉,更多在于严格的日常管理。”一位农家乐经营者说。 华商报记者 谢涛 摄影 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