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神座村之意外惊喜的红原露营 日干乔大沼泽变身湿地公园 定居牧民开起牧家乐

神座村是一直神往,但却错过的地方,趁着假期去体会一番夏季的高原草原。

阿坝神座村之意外惊喜的红原露营

喜提双重彩虹·较暗的那条是常说的霓,全名:霓虹

早起直奔到汶川县城,推荐岷江路上段的一家米粉店的油条配牛杂汤味道绝美,鲜香的牛杂汤配上油香酥脆的油条,一口下去,软香咸鲜在唇齿间充盈,吃货的追求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

阿坝神座村之意外惊喜的红原露营

朴实无华的牛杂汤店招

早餐后从汶川G213转理县G317,再转到G248,就到红原草原了,全程柏油路,路况佳,大概时长4.5h。

每次川西自驾,露营都是必备项目,红原草原上随处都可露营,风光无限好,第一天的露营地选择的是一户牧民家的后院,这是此次旅途的惊喜之一,牧民的热情,露营地的风景都带给了我们无穷的欢乐;

阿坝神座村之意外惊喜的红原露营

晚霞下的露营地

· 雨后夕阳中的露营地 ·

露营地处于牧民房屋的后方,很安静,小溪在灌木丛的掩映中流过,天幕搭在中间,5顶帐篷围绕着,余晖照耀;

萌萌哒的赛马

草原牧民普遍养赛马,马肥膘壮,毛色油光水亮,而且看着还萌萌哒,但脾气不好,陌生人不能太靠近,会撅蹄子,不过在听闻一匹赛马20w的时候,我就自动远处观望了,O(∩_∩)O哈哈~

身姿矫健

周边的小景都很适合拍照

树下的骏马与儿童

· 营地篝火煮饭 ·

· 树下眺望 ·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热情的牧民带着我们跳锅庄,并且为我们献哈达,第一次被人献哈达,受宠若惊----欣喜、开心。

视频加载中...

从红原到神座村就很近了,车程两小时,一路沿着s道302前行,自然风光在路上,入目全是生机盎然的绿,草原风光,勃勃生机会让人从内心感到生命的迸发,草原的美丽。

草原风光·

进入秘境【神座村】的哇查环线是自驾者很喜欢的乡间小路,可直通阿坝县城,原始的自然风光 。

神往....待续。

日干乔大沼泽变身湿地公园 定居牧民开起牧家乐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徐中成)从阿坝州红原县城出发,到日干乔湿地公园,短短40公里路程,却一会阳光灿烂,一会大雨哗哗,草原气候的复杂和变化无常让人顿生寒意。

80年前,在翻越了大雪山后,红军正是由此开始了穿越茫茫大草原的征程。

红军过草地,最担心“行路难、缺粮难、御寒宿营难”和“怕掉队、怕中毒生病、怕踏进泥沼”。而渺无人烟的日干乔大沼泽是红军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日干乔大沼泽变身湿地公园 定居牧民开起牧家乐

日干乔大沼泽位于红原县瓦切镇,面积约250万亩,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穿越草地北上的必经之路。因茫茫无际、渺无人烟,气候异常,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

9月13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红原日干乔大沼泽。“那时候,草地气候更为恶劣,雨雪风雹来去无常。”红原县史志办工作人员杜艳介绍,尤其是每年的5至9月是草地的雨季,年降水量的90%在此期间注入地表,使本来就泥泞带水的草原积水成沼,连绵成片,草原的危险也导致很多红军牺牲在这里。

日干乔大沼泽变身湿地公园 定居牧民开起牧家乐

日干乔山坡上,矗立的红原瓦切红军纪念碑,依旧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这段悲壮的历史。如今,这里已被列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开发区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国家投资3045万元,启动实施了日干乔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恢复湿地近8万亩,并建成了湿地公园。黑项鹤、白鹳、金雕等80余种鸟类和白臀鹿、藏原羚、藏狐等10余种兽类开始在此栖息生活。

受益于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当地牧民开始从游牧走向定居。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草原湿地风光,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瓦切镇牧民建起了牧家乐,兴起了骑马等体验活动,吃上了旅游饭。

瓦切镇德香村牧民班玛俄热就利用宽敞的定居房,搞起了家庭旅馆。“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2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万余元。”班玛俄热告诉记者,目前,德香村就开了17家牧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