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大环线|摄影人的取经路,自驾路书、住宿地、路况说明 成都—西安5日自由行,夜徒华山之旅(攻略实记6.22)
一、线路简介
川西是摄影师的取材宝库,川西旅游,美景都在路上,旅游线路可划分为大环线和小环线。川西大环线是一条沿着川西地域边缘蔓延迂回的自驾线路,由北线和南线组成。

北线:都江堰-马尔康-甘孜路段属于G317川藏北线,景色偏向于藏传佛教、羌族风情、土司文化等人文风情;代表景点有:桃坪羌寨、马尔康卓克基官寨、色达、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等。

南线:成都-新都桥-理塘路段则属于G318川藏南线,沿线以高原自然风光为主,冰川、雪山、草原、峡谷、海子、江河、林海等旅游资源富集,属于典型的香格里拉风貌;代表景点有:折多山、新都桥、海螺沟、塔公草原、墨石公园、稻城亚丁、海子山、毛垭大草原等。
二、自驾路书
总里程:川西大环线全程2400公里,具体线路走势、日程安排、住宿地为:成都-观音桥-色达-甘孜-香格里拉镇-稻城亚丁一日游-香格里拉镇-新都桥-成都。(到了当地,根据个人偏好和需求,网上预订食宿即可。)
自驾用时:按照上文的行程规划,基础自驾用时为8天。如果时间充足,可多预留1-2天时间,高原风光需要配合好的天气,可多花点时间耐下心来等待天晴。
三、路况信息
川西大环线全程都是柏油路,马尔康-观音桥镇、甘孜-新龙路段比较狭窄,一边峭壁嶙峋,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或者汹涌湍急的江水,需要谨慎驾驶,小轿车通行性无压力。
临时限行:2022年6月25日起,折多山实行长达5个月的交通管制,可沿“新都桥-丹巴-瓦斯沟”绕行。
封闭景点:因疫情防控原因,色达佛学院暂不对游客开放,但附近的金马大草原、其他寺庙一样值得人自驾前往。
四、费用预算
川西大环线2400公里,基础自驾用时为8天,日均行车300公里。
一车4人平摊费用计算:每日人均油费50元、住宿100元、餐费100元、门票50元,人均每日总花费约300元,8天总计花费约2400元,建议每人准备3000元。
详细自驾路书
以上线路,每一条都编写有详细【路书】,内容包含【日程规划、住宿地、景点安排、注意事项】等信息。其余【海拔、路况、加油、费用明细、最佳游玩时间】等旅游信息,【专栏】都有详细说明。
更多西藏、新疆、川西、青海、甘南、云南旅游攻略,实用干货信息,各位自驾游朋友可查看我的《专栏》了解详情,也可私信问我(关注后即可发私信),祝你旅途愉快!
#自驾云游季#
前言:当经历已经成为过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它记录。
华山之行是2019年6月22日开始,距我写下这篇游记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前几天和当时在华山相识的重庆朋友一起去爬了成都的青城山后山。在我们感叹这三年各自生活的曲折变化时,我决定要把这份游记写完。
华山之行代表了19年的一段难忘的时光,此篇游记写给当时勇敢无畏的自己。

行程:DAY1:成都——华山高铁站(票价:328元,车程:4小时21分)
这是一场没有计划的旅行。辞职之后原本和朋友约了去大理,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取消了。在取消行程的当天,对华山做了简单了解后,我就定了第二天去华山的高铁票,以及青旅。
带了冲锋衣,登山杖,充电宝,帽子,速干衣,登山鞋,换洗的衣物,一些零食和水。在22号这天拖着行李箱出发了。

虽然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才突然想起一直被自己遗忘的出行理由。
有些矫情的是,华山是我喜欢了很多年的男孩子去过的地方,我在他的朋友圈偷偷发现的。正如陈奕迅的那句歌词“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我当时大概,就是想要靠近这个人多一点。
成都高铁站,我的票,和雀跃的心情。

一路蓝天白云,窗外风景疾驰,像是要把所有东西抛之脑后,把人从烦扰的情绪里拉扯出来。
出站之后。
交通:华山北站—华山游客中心(免费,车程40分钟)—玉泉院(车程40分钟)
在车上也遇到一些前往华山的游客,在车上和两位大学的老师聊得挺好,我们还加了微信。结果真的很有缘分的是在我上山的时候,刚好碰到他们下山,激动地拍了照留念。
我们现在也只是在朋友圈看各自的生活,但当时再次巧遇的惊喜却一直在心里。
注:出站之后有许多私家车会问你到哪里,我一般不搭话,根据导向牌找车,经济实惠,不易被坑。
到游客中心之后换乘到玉泉院的车时注意方向,多问路,我差一点又坐上到华山北站的车。
打卡:15:22
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朋友到了这里。
玉泉院有很多民宿和酒店,距离徒步点的距离都差不了多少,如果夜徒,本来也要花时间做准备,所以住宿到徒步点的距离可以不用怎么计较。
找到预订的民宿入住后,老板给我讲怎么走,但是你看这么大一张地图,记得到个啥。先出发,遇到再说,反正不会走丢。
休息:16:40~20:10(3小时30分钟)
醒了后在大厅里看到几位同样夜徒的游客,我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后来再跟我约青城山的重庆朋友。
我们几乎都是单独出行,也没有结伴的想法。所以都各自出发。先干了一份饭,有点咸。加上昨天的肉夹馍,这边的口味偏重一些,路上会多喝水。
来到起点:21:12 华山门票160元/人。
窗口购买纸质票,凭票入园/网上购买电子票,刷身份证入园。(建议买纸质票留个纪念)
第一个小店:21:56
走了一会儿,到达第一个卖水的地方,新鲜的黄瓜和番茄在盛着清水的铁皮大盆里摇摇晃晃,勾引行人。10元3个,上手啃了一根,清清脆脆,水分十足,冰冰凉很是爽口。
上山卖水的地方,都有这些蔬果,价格差别不大。想吃再买,减少负重。从徒步点到半山,水、黄瓜、番茄这些的价格都是10元3样。半山往上是5元一样。
踏入景区大门后,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在内心出现。此刻的心情是有点激动的,第一次大晚上来爬山,感觉很酷。沿途看到有使用登山杖下山的朋友,其实对于这种水泥路来说登山杖发挥的作用很少,并且因为路面很硬,对登山杖来说有损坏,有些着力点不稳可能会打滑。上山可以借力。
【第一关】21:57
关于华山夜徒,很多人担心安全问题,我胆子也很小,怕会不会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周围阴森森再时不时来一阵风~~
但事实是人很多,6月放暑假,有很多学生结伴而来,一路上人没有到打挤的程度,但是也不少。
华山是一个成熟的景区,沿途的设施很健全,它的上山路是一直向上,少部分的平路,前程给人希望,后程让人绝望。
石刻:23:28 战胜华山,一生平安(大山值得敬畏)
来之前有看到攻略上讲到厕所很稀缺,其实整体还是很好的,每隔一段合适的距离就会有。我当时是不敢多喝水就是特别担心,但身体出汗也出了不少,所以想喝水的时候还是喝。
一件小事:这天刚好是高考出成绩的日子,我邻家的妹妹给我打来了电话,问我报大学还是复读。接着我叔叔又打来电话聊妹妹的事,之后就是我兴高采烈地告诉叔叔我在爬华山,要去看日出,那份喜悦和自豪至今还能想到。
打卡点:23:59 不知名处
看到有灯,比个耶在路上多次遇到一群大学生,几次碰面后就开始友好打招呼。还有一对母女,阿姨看我一个人热情邀请我一路,还跟我分享零食。
这种因为一个共同的游览目的,在陌路相逢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的感觉,让人莫名快乐。这就是爬山最大的魅力吧,它让我在每一次的旅行中都受到人性里最简单和真诚一面的照顾。
越往上,台阶的宽度开始变窄,变陡,行程开始变得有些艰难,扶手也几乎全是铁锁链。人们都在埋头向前,你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到最上面去。
DAY3:北峰—中峰—东峰—西峰索道—青旅
千尺㠉:01:19
百尺峡:01:24
北峰打卡:02:14
北峰可以乘坐索道,就有很多在此等待乘坐索道下山的人,这里非常热闹。吃东西或者休息,有人自带帐篷或租帐篷,或者直接套上一个睡袋就靠在墙边睡下。
这时候天上的月亮在明亮的灯光下略有失色,蒙着一层淡淡的黄纱,我靠在石柱上歇息的时候,它就在我仰望的方向,静静的。
我想起了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美梦。”
休息片刻,继续从北峰向东峰出发。
华山论剑:02:28“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鱼岭:02:56
这条路是在山的脊背上,在民宿看地图的时候,我当时就想我绝对不敢走这个。感谢天黑,我啥也看不到周围,只有看到路就走。
而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在这里碰上了在青旅见过一面的重庆朋友!有条路只能一人通行,我艰难地爬上去,正在大口喘气,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诶!你都走得这儿来啦”
原谅我记性差没想起,心里还想:这是哪个喔,来跟别个乱搭话。
见我没有回,他又说“一起走嘛”,我就傻乎乎地跟着走了。
走了一分钟我终于想起来了!在青旅见过一面哈哈哈,内心尴尬得要死,面上还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后他跟我讲了,他是一个人来华山的,跟青旅的两个男孩子同时出发,但是他走不动,就让他们先行,他慢慢走。
一路上他也看到了我,但是没有打招呼。我现在想起这个都还是觉得尴尬。
之后有人同行的路,好像走得特别快,一路上我好想歇息,但是不好意思讲。越走实在撑不住,就走一段歇一段。人还是脸皮厚一点好。
我后来讲起都很感激能遇到他,在几个分岔路口,我真的想放弃,直接到西峰的索道。他一直是鼓励我,毕竟旅行的终极奥义不就是那句“来都来了”。
一语成谶,三年后的当我们想再去爬一次华山时,我因为膝盖受伤没办法再去了。人生的很多事情,能在当下做的就一定要去做,极少有以后的。
到达东峰:05:00等待日出
蓝色的天空下有微微的橘红色的光勾勒在远处山峰上,染着淡淡的云。蒙蒙的天色渐渐清晰,我们知道今天没有日出了。
大风刮起我额前的碎发,我超开心的请他帮我拍了一些背影照。
我走了8个小时的路到了这里,看什么好像已经并不重要,我能到达这里真是太棒了!
开始往西峰索道方向走,当时身体的状态接近“神游”,我不是靠自己的意识在操控身体,而是身体的本能在驱动着走。
双手擎天:05:42
西峰索道7点开放,在西峰等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又饿又困。
排队购票:07:16索道票:140元/人
时间20分钟在悬空的索道车厢里向四周观白天的华山,我只有心惊。每到一个节点车厢的抖动和产生的声音就会将这份心惊加剧(只因为我恐高,其他人都挺淡定的)。
窗外的华山,有着如刀锋般削出的山峰形状,它像是一位冰冷严肃又充满豪情的侠客,让人向往又畏惧。
我就记得自己像只可怜的小鸡仔,手紧紧攥着背包带,希望快点到终点。
下了索道后,距离到达停车场有两种选择。左边是一大段下楼梯的路,大概走20分钟,右边是像游乐园里的过山车,票价30元人,5分钟。
到达停车场后开始排队乘坐旅游专线车,票价40元/人,40分钟。
全程是弯弯绕绕的下山路。在车上昏睡了30分钟,在距离青旅不远处下了车,身体太疲累,遇到青旅老板,续了一晚房。
选择夜徒的朋友如果时间不那么赶,建议定两晚住宿。
回到青旅:09:00。
一觉睡到下午5点,和朋友一起出门吃饭,晚上就在大厅里吹牛看电视。第二天一早,吃了一碗胡辣汤。
DAY3:华山北站—西安—青旅—钟楼—回民街
我选择继续前往西安,朋友回了重庆,我们就在高铁站分别了。到了西安的青旅,我预订的是四人间,前台小哥说六人间里只住四个人所以是四人间。
但是当我打开门,看到里面的环境。关了门后做了一分钟心理建设,又回到前台跟小哥说我住我在网上预订的房间。他就给我换了。
我对这个记忆深刻是因为我一直是逆来顺受,那一刻我不知道怎么心里生出无限的勇气,去跟别人说不,去维护我的合法权益。一件很小的事我却高兴了好久。
打卡一大碗:羊肉泡馍
亲手体验吃羊肉泡馍的仪式感之“掰馍”,掰馍越小越好,便于让馍更好地吸住肉汤。店员说有机器可以碎馍。但是来都来了对吧,总要自己体验一下涩。掰馍的过程就像喝茶或坐定一样,没有那么快节奏,你像是在创造一种美味。
打卡:钟楼 门票35元/人
回民街
街上人声鼎沸,游客往来,热闹非凡。我在一个拐角处听民谣歌手唱了一首一首歌。
离开回民街坐到路边的凉椅上,周围一下安静,只有车辆疾驰的声音,我环顾四周,行人三两,那一刻我觉得好孤独。
华山的黑夜可以让人躲藏,城市的明亮足以将一个人内心的孤寂扒得无处遁形。我突然就不想逛西安城。
晚上的青旅很热闹,年轻人们围着一张大桌子玩狼人杀。这是我的一罐啤酒+一本书《藏地密码》
DAY4:青旅
在大厅里看了一天的书,吃了两份麻辣烫外卖。味道还是阔以~
DAY5:西安—成都
早上在一家重庆人开的面馆了吃了一碗粉,就到车站,回成都了。
写到这里,再梳理一部分装备建议。
出行准备:
衣物:冲锋衣/抓绒衣/冲锋裤/速干衣/舒适防滑的鞋子
装备:充电宝/登山包/雨衣/手套
零食:火腿肠/饼干/鸡爪/葡萄糖干/功能性饮料/高热量食物
其他:身份证/现金景区购买的:全程喝了1瓶脉动+4瓶矿泉水+吃了3根黄瓜+1个番茄。沿途都有卖水的,山脚到半山基本上都是10元3瓶/个/根的价格,可以混搭着买。过了北峰之后的水开始涨价,5元/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准备或购买。
没有用上的物品:
①头灯手电:来之前去过的朋友建议我一定要带,事实证明没有必要,华山是个成熟的景区,整个上山路都有灯照亮,眼睛完全可以适应。越到山顶路越陡,要用用双手抓锁链,手电更没用。
②羽绒服:在青旅看到其他人都穿着短袖短裤,谢天谢地我放弃了羽绒服,带了冲锋衣和抓绒。强烈建议穿短裤短袖,或者宽松的运动裤冲锋裤,上山是真的真的会很热的。但是到北峰东峰等待日出的时候还是很冷,带件外套很欧克。
③登山杖:前段路有力气没有用,后程路要用手抓锁链没用上。
后记:
写在这里我对这场旅行的回忆就结束了。三年对于一个景区来说还是有变化的,比如现在的一些防疫政策,推荐大家在官网或平台上去查看。
这篇游记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天,四千多字,我在现在的生活去回顾,好像是在做一场道别。
游记因为实际编写的时间原因,所具有的参考性不大,感谢你的观看,但愿有一刻我们产生了共鸣。
#美好旅行地##华山##西安旅行##华山攻略##2022高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