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深山里的神秘古镇,国外名气很大,国内默默无闻 被誉为“诺亚方舟”的罗城古镇!央视推荐的旅游清单到底有多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国有一些景点,在国内默默无闻名气不大,在国外却知名度甚高。这其中有宣传策略的原因,也有很多机缘巧合。今天,小渔就要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个神奇的旅游地。

四川深山里的神秘古镇,国外名气很大,国内默默无闻

它就是——罗城古镇。罗城古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镇。我国从南到北,古镇众多,或秀美婉约、或豪情壮阔、或底蕴深厚。相对而言,罗城古镇在国内的名气不算大,知道的游客也不多。

但是,它却是在国外颇有知名度,很受外国人的欢迎。甚至有“中国的诺亚方舟”之誉。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四川深山里的神秘古镇,国外名气很大,国内默默无闻


这就要从罗城古镇神奇的布局的说起了。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中的一座大山顶部,并且神奇的恍如一一搜大船的形状。尤其是从空中俯瞰,真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了。

据说,之所以将古镇建成船型形状,还是十分讲究的。一来是依山就势;二来国人讲究“遇水就是遇财”,那大山深处没有水怎么办呢?干脆就将镇子建成了一艘船的形状,既然有了船那自然就有了水……不得不说,古人真的太有智慧了。


四川深山里的神秘古镇,国外名气很大,国内默默无闻

虽然布局颇为神奇,但藏在大山深处的罗城古镇,一直知道的人不多。机缘巧合之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澳大利亚人见过了罗城古镇神奇的船型布局,便以其为原型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中国城”。从此,在国内颇为低调的罗城古镇,成为外国游客心中的“诺亚方舟”。

如今来罗城古镇游玩,看点还是挺多的。古镇保留了古戏台、灵宫庙、南华宫等人文古迹,可以追溯清明以来的古镇历史。此外,最值得细细品味游览的,当然还是古镇的明朝老街——船形街了。漫步在青石板路之上,两旁都是长长的“凉厅子”,晴天、雨天都不怕,走累点上一壶茶、几道特殊吃食,这才是惬意的旅途。

罗城古镇没有门票,这里距乐山市大约60公里,可以从乐山联运汽车站坐巴士过来,1.5小时的车程。如果你喜欢原汁原味的古镇,还是值得来这里看看的。


坐标:四川乐山市犍为县东北部罗城古镇;没有门票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这里是趣景说。网罗天下各色美景,持续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新奇体验。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感受央视都推荐的必去旅游景区之一罗城古镇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被誉为“诺亚方舟”的罗城古镇!央视推荐的旅游清单到底有多美?

被誉为“诺亚方舟”的罗城古镇!央视推荐的旅游清单到底有多美?

一、淳朴安逸的古镇情怀

在全国各地的景点当中,不乏风格多样的特色古镇,每一处都有具有深厚的文化韵味。位于四川的罗城古镇,更是因为独特的船只空间布局造型,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古镇当中统一采用木质材料进行构建,始建于明朝的它,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岁月的洗礼,让这个本是古色古香的小镇显得尤为珍贵。

被誉为“诺亚方舟”的罗城古镇!央视推荐的旅游清单到底有多美?

而真正让小镇爆火的原因,是在1982年澳大利亚照着罗城古镇的风貌,在当地仿建了一座中国城。经过这次肯定,边陲小镇的名声开始宣扬起来。让这个明清时代的四川文化和人文风貌的特色延续至今。并在璀璨的现代,散发着那份淳朴、安逸的古镇情怀。

二、邻里和睦暖意洋洋的环境氛围

走进罗城古镇当中,最能展现风貌的地点便是主街的凉亭巷。旧时代的气息,在斑驳的路面上体现淋漓。搭配上两侧木质座椅以及向上家悬挂的条幅,一派古典街坊的气息油然而生。主街整体是一个东西走向的造型,在尽头两侧向中间合围,形成了船身的叶片状空间。宽大的屋檐更加给整体间,增添了一份幽邃的感觉。

在街道中央的主体建筑是庙宇戏台,古朴的屋檐之下重复上演着历史的桥段,与罗城古镇的环境氛围和谐而又融洽。狭窄的街道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乡里乡亲的和睦,更是给整片古镇带来了暖意,让五彩的色调在墨色的街道中绽放开来。

三、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

当地居民古朴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平日辛勤的劳作之后,在街边茶馆小憩便是一种满足。三五个好友围坐一起唠着家长里短,更是常态。安逸的生活状态让人羡慕不已,更加富有趣味的活动要数这里每逢双数便会举行的赶集,热闹的市井生活让这里充满了烟火气息。

这里时不时地还有当地民间组织的团体演出活动,展现独特的地域风情。脱离了繁华的小镇没有一点商业气息,有的全是朴实的生活影子。相信罗城古镇没有墨落在岁月长河里的重要原因,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始终认为他是唯一的家园,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寄托。

好了,本期对于乡风淳朴、文化久远的特色小镇,所折射出来的情怀故事就和各位小伙伴们分享到这里。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喜欢还请关注支持,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让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