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临海市十大景区有哪些?自驾游如何安排行程? 值得一去!临海这几个古村落,人少景美还免费

#台州市#临海,浙江省台州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代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时为畿辅,临海作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提升。临海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

1、浙江台州市临海市自驾游,推荐临海市十大景点为: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小芝红树林、洛河公园、桃江十三渚、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南门坑、桃渚古城风景区、龙湾海滨景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江南大峡谷等。

浙江台州临海市十大景区有哪些?自驾游如何安排行程?

2、临海市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路线: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江南大峡谷-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洛河公园-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小芝红树林-桃渚古城风景区-桃江十三渚-南门坑-龙湾海滨景区-临海市。

浙江台州临海市十大景区有哪些?自驾游如何安排行程?

3、临海市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安排:

第一天,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江南大峡谷-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

临海市自驾至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交通路线:临海市-甬临线-回浦路-东湖路-江滨中路-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全长3.8公里,车程12分钟;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自驾至江南大峡谷交通路线: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临海市城区-叶下线-104国道-下双线-尤哈线-江南大峡谷。全长15.6公里,车程25分钟;

江南大峡谷自驾至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交通路线:江南大峡谷-下双线-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全长11.2公里,车程22分钟。

早上从临海市出发,自驾至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游玩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下午自驾至江南大峡谷、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游玩江南大峡谷、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江滨中路。台州府城,始建于晋,成于隋唐,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总面积共计3.12平方公里,囊括了江南长城、紫阳古街、东湖夜月、巾山塔影等名优景点。

浙江台州临海市十大景区有哪些?自驾游如何安排行程?

【江南大峡谷】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尤溪镇指岩村。峡谷纵深35KM,沿线海拔300M-1200M,呈阶梯上升。山美林密,巧岩丛生,气候宜人。

【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下双线尤溪镇江南大峡谷内。景区充满了浓厚的军训色彩,具有漂流探险、军事训练、亲水休闲等功能,漂流河段分为军事探险漂流和军事休闲漂流,长度都3.6公里。

第二天,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洛河公园-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

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自驾至洛河公园交通路线: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下双线-临海市城区-洛河公园。全长34.3公里,车程53分钟;

洛河公园自驾至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交通路线:洛河公园-临海市城区-大青线-青羊线-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全长23.1公里,车程43分钟。

早上从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出发,自驾至洛河公园,游玩洛河公园。下午自驾至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游玩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

【洛河公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柏叶东路99号附近。公园为一个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的滨河生态休闲公园。

【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河头镇。茶文化园占地约20平方公里,其中:茶园约5平方公里,分别由羊岩茶道、羊岩之巅、茶乐园、茶生态园等四大功能区和数十个景点组成。

第三天,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小芝红树林-桃渚古城风景区-桃江十三渚

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自驾至小芝红树林交通路线: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青羊线-大青线-溪胜路-小芝红树林。全长48公里,车程1小时3分钟;

小芝红树林自驾至桃渚古城风景区交通路线:小芝红树林-溪胜路-大路线-小杜线-桃渚古城风景区。全长23公里,车程39分钟;

桃渚古城风景区自驾至桃江十三渚交通路线:桃渚古城风景区-桃江十三渚。全长1.2公里,车程4分钟。

早上从羊岩山茶文化园景区出发,自驾至小芝红树林,游玩小芝红树林。再自驾至桃渚古城风景区,游玩桃渚古城风景区。下午自驾至桃江十三渚,游玩桃江十三渚

【小芝红树林】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小芝胜坑村。小芝镇地处临海市东部,是牛头山水库源头,素有台州市“后花园”之美誉。

【桃渚古城风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城里村。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桃江十三渚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桃江十三渚集渚上田园风光、火山遗迹等资源于一体,由桃江风情、孔雀啄绿、火山遗迹、盘龙临海、将军遗风、绿客餐秀、长城峰林、石柱登天、桔岭流香、桃江画渚十个分景区组成。

第四天,桃江十三渚-南门坑-龙湾海滨景区-临海市

桃江十三渚自驾至南门坑交通路线:桃江十三渚-小杜线-四上线-南门坑。全长14.7公里,车程26分钟;

南门坑自驾至龙湾海滨景区交通路线:南门坑-龙湾海滨景区。全长0.3公里,车程1分钟;

龙湾海滨景区自驾至临海市交通路线:龙湾海滨景区-岭三线-甬莞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临海市城区-临海市。全长74.7公里,车程1小时13分钟。

早上从桃江十三渚出发,自驾至南门坑龙湾海滨景区,游玩南门坑龙湾海滨景区。下午或晚上自驾返回临海市。行程结束。

【南门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其他方山乡海滨。南门坑海滨浴场,在桃渚城东向十五公里处。树林茂密的团箕山环拱着北沙、南沙、小沙三个沙滩。

【龙湾海滨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南门坑村。整个景区由沙滩浴场区、游乐区、休闲购物区及美食广场组成。沙细、坡缓,水清是龙湾海滨的一大特色。

以上仅供参考。

值得一去!临海这几个古村落,人少景美还免费

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城市里待久了

难免会想念大自然的味道

儿时老屋后边戏水的山涧

漫山开着的不知名野花

地道的农家菜、金秋的落叶……

值得一去!临海这几个古村落,人少景美还免费

而秋天,正是赏古村的好时候

小编给大家找了几个古村落

秋景美人还少,大部分还免费!

还在犹豫国庆假期去哪?

不妨去这些古村看看

视频↓

宜晴宜雨岙底罗村

值得一去!临海这几个古村落,人少景美还免费

在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声中,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位于江南街道山溪深处的岙底罗村。岙底罗,距临海市区约13公里。村口有一株160年树龄的老枫杨,树下是一座两块石板铺就的平桥,桥下常年溪流潺潺,似一段深沉悠远的古琴,似一曲与高山的唱和,余音袅袅,静候解语的知音如约到来。

岙底罗村子是沿一条小溪的两岸建房,房屋外墙多为青灰砖砌成。听先人们说:岙底罗原叫‘岙底卢’,是远古卢姓先人流亡到此,看这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就决定在此久居下来。1951年,‘岙底卢’改名为岙底罗村,意为此地附近高山,基地凹下去一块,村庄居于凹的底部,就叫岙底罗。

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岙底罗村拥有村民274户,总人口729人,耕地面积272亩,山林面积12930亩。如今,岙底罗的新村建造在山外的小溪加油站旁。老村里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陆陆续续倒坍和部分给拆除了。和其他临海的传统古村落一样,青壮年大多搬出了古村,剩余50多位老人还坚守着日益消失的古村落。

在村口的文化礼堂,展示有岙底罗农耕时期的些许印记,斗笠、蓑衣、铁耙、木榔头……林林总总的农耕用具唤醒了乡民陈旧而厚重的回想。乡民老屋留传的古玩都搬了进来。煤油灯、纺线机、精巧雕花梳妆台都在这间古色古香的房子里集聚,恢复出老一辈日子的容貌。旧时岙底罗村以农耕和山林作物为主要产业,其中制茶是全村的主要产业,也是村民收入的主渠道。家家户户从事种茶、制茶,是该村的一大特征。

晴耕雨读、诗礼传家,岙底罗村民崇德向善、勉励育人,朴素谐和的习俗延续至今,2014年的台州高考文科状元也出自该村。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明,在这座深嵌在大山中的村庄里,文脉根深蒂固。

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村风淳朴、静候远客,这就是岙底罗村的颜值与性格。

书香孔丘

孔坵,始建于明,古名陇洲。据《临海陇洲章氏宗谱》载:明末,“天下大乱,为避战乱,处士海游人章廷可背妻骨灰携六子入山,惟恐不深,寻至陇洲结庐而居”。陇即田埂、山冈高地之意,因村口有一小山岗,顾得名陇洲。孔坵说是章氏一族的血缘村落,章姓族人占总人口数的74.5%。自章氏祖先迁居到此繁衍生息算起,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民国十四年,孔坵村在陇头路重立市场,以二、七为市日,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临海东北山区的商贸中心。当时在孔坵本村还组织了一个平粜(tiào)组,在青黄不接时,不许特别抬高米价,闻名了远近百姓,巩固了集市贸易发展。

清代以来孔坵一直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在台州北部山区实属翘楚,有着"临海东乡文化第一村"的美誉。孔坵村保存有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群,依山依势而建,石砌、木雕、灰塑工艺精致,用材讲究,凝聚历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智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台州民居精巧典雅、粉墙黛瓦、色彩淡爽的独特魅力。至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仍为当地群众所共享和传承,与周围优美山水相依相存。

目前,村中保存较好的传统建筑有二十余座,9座四合院式宅院,其中有耕礼堂、近仁堂、中和堂、五世同堂、庆余堂、三余堂、半耕堂、忠义堂等民居院落,各院落中心轴线左右对称,中心轴线上一般布置门厅、外院、正堂、中院、后花园。这些建筑都极具历史文化内涵,其中章氏宗祠、宝新小学旧址、樗园别墅、一心斋最具特色。

新树坑村秘境

新树坑村地处临海西部括苍镇,距镇区约15公里,村周边括苍山脉绵亘,崇山峻岭、峰峦起伏,山场广阔、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森林资源丰富。因该村中有一条较深的溪坑,古时村名称“深垂坑”,“垂”与“树”在当地方言里口音相近,后统称为新树坑。

新坑河溪流穿村而过,村内的建筑则坐落在溪南溪北,构成美丽富饶的清简桃源图。

村庄位于方溪及北面山上一条小溪两溪交汇处,环境优雅宁静。沿溪两岸,依山傍势、错落有致、高低参差地建着座座民居,村后的山上梯田层层。青山绿水相映,小桥流水人家。一派山村简朴清静气息,充满诗情画意。旧时有民谣为“柴株当棉袄,乌糯当晚稻,松明当灯照,芒菜吃到老”。

新树坑村四面环山,南有罗家坪,北有外山,西有香碓头山,相对高度均在五百米以上,东边为村子入口,小岗头如仙人的手臂伸出作抱村状,有“仙人抱子”之称,以前道路环小岗头而出,行人未转过山弯,难以一睹村庄真容。原先环绕小岗头的小路今已废弃,现在从村外进入,站在山洞外往村内看,一座拱桥,一棵古樟树和一幢三合院老房子,犹如管中窥物,又如镜中望景,很是称奇。当地与黄石坦一样,流传着黄龙与陶仙人的传说。

村内尚有新树坑的支流石南坑,大多民居就建筑在深树坑与石南坑两岸,现村内除至黄石坦的道路已浇上水泥外,其余均保留着本有的特色,一律用石条铺就,村内传统建筑保存比较完整,这得益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改革开放后村民大多外出经商、打工,古村落群整体建筑风貌古朴原始,是目前现存极其稀少的几乎没有现代建筑材料痕迹的村落群。

现存历史建筑内部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两层房子,山墙一般以当地的石材砌筑基础部分,上半部分为青砖,屋檐浅挑出山墙,窗门洞小而精致,建筑形式简洁淳朴。过村口古桥,对岸樟树下有一座古庙“三皇殿”,据村中老人介绍庙宇与古樟树同龄,至今香火不断。

元时,新树坑村划五十一都,清属太平乡张家渡庄,民国期间属立本乡,1949年改乡为永安乡,1954年分归为尚山乡,1956年重并为永安乡,后分别改属为永安乡,括苍人民公社永安管理区 永安人民公社,1984年行政改革称永安乡,1992年撤扩并后改属张家渡镇,2002年改属括苍镇至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看完了今天的三个古村落,恍惚中,我觉得自己就是陶渊明笔下那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在旧时光里走了一遭,老桥、老树、老人、老房子……交错叠映,似虚若实,令人回味。 其实,旅游除了简单的吃住行,还有更为本质的作用,那就是学习和体验。作为“维系中华文化命根,寄托中华儿女乡愁”的传统村落,它们的文化意义是最不应被我们忽视,就让我们一起守住老祖宗基业,守住这仅剩的一份乡愁吧

作 者:杨凯

编 辑:郭碧媛

监 制:牟再

为咱大临海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