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3D》平民过普通少室山通关技巧 嵩山为什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又为什么没有连在一起?
少室山。目前天龙八部最难的副本。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平民版的攻略打法。如果有用请点赞。觉得没帮助的欢迎来吐槽。
第一队伍配置。
既然是平民。战力在25万左右就行。等级当然的过70。楼主建议配置:少林…逍遥…逍遥…天山。有人就问了为什么不带大理?楼主就笑了。带当然能带。但是2号boss 会应为大理的推怪技能而卡怪,导致迅速20次圆润的滚粗副本。所以建议大理千万不要推二号boss。当然所有队员手动操作是通关前提毕竟我们不是土豪啊。
第二注意及通关秘诀
需要注意的是少林必须给力。全程手动技能最好能做到印度级走位。1号boss保证仇恨在你身上的同时风骚的绕场跑和大风车输出。需要注意的是狮子吼之前先玮陀杵晕住boss。然后就走位就行。输出职业全力打就行如果ot--- boss打你,不要慌,用技能控制住等少林来接手或者跑位都行。
最难的就是二号boss。少林狮子吼接怪以后全程跑位大风车输出。千万注意boss的毒圈不要沾进去。输出职业全力输出,应为手都比较长所以毒圈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影响。应为避免了大理推怪boss仇恨基本都在少林身上。如果boss冲你来还带了毒圈。请以最快的速度往少林哪里跑。或者没人的地方跑。如果boss带圈进人群基本就是死三个。切记。关于头顶小毒。站撸的话位置分开一定。少林跑圈大一点不吃到毒圈一般是毒不死的。血线过低的跑角落等一个要的CD。
最后一个boss和老一差不多。就是会刷小怪。少林尽量把小怪和boss一起拉。输出职业帮忙控制小怪也行。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进本前队长在队伍频道刷屏喊话。手动副本,手动副本。全员都能保证不是挂机在进入副本。切记切记。
以上就是超好玩小编为大家带来《天龙八部3D》平民过普通少室山通关技巧的全部内容了,大家有什么好的攻略或者建议欢迎到超好玩天龙八部3D论坛。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华夏文明辐射区(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一词所指的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1、五岳之“中”的嵩山
中国名山的代表是“五岳”。
古人对五岳意象的简要归纳是:“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而独有“嵩山如卧”。

中岳嵩山
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天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属秦岭东延余脉,呈现相对独立的岛状山系,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

嵩山如卧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后,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为“天地之中”,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
观星台
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西周时,为营建东都,周公曾于嵩山脚下“立土圭,正日影,求地中”,确定嵩山为天下之中。武则天嵩山封禅,尊岳神为“天中王”,次年又改为“天中皇帝”。
2、嵩山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的与众不同
嵩山作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素有地质大典、地学宝库等美誉。地质公园几乎涵盖整个登封市的山区,是一座以地质构造为主,以地质地貌、水体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性地质公园。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五佛山和石淙河等五个景区组成。
古老的嵩山出露的地层时代包括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大的地质历史时期,曾被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太古宙和元古宙曾经被称为太古代和元古代)。
沧海桑田的地质历史变迁,在嵩山地区留下了著名的“三大构造运动”界面,距今约25亿年嵩阳运动、18亿年的“中岳运动”界面、6亿年的“少林运动”界面等形迹出露清晰,是研究地壳早期演化规律、追溯地球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是一部记录在石头上的地质史书。
嵩山国画石
3、“立”显特色的少室山
少室山最大的特色是,山势多直立险峻,素有少室如立之美誉。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少室山的怀抱中,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互辉映,构成了少室山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观。
原始的岩层大多是水平和近于水平的,地质历史的沧桑巨变,给古老的嵩山留下了许多让人为之惊叹的烙印。
在距今18亿年前这里是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水平层理十分发育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嵩山群)。在18亿年前后,发生了地壳运动(中岳运动),岩层发生了褶皱倾斜,后经过风化、剥蚀,褶皱的顶部已经不存在。从不同方向看,显示出不同的形态,顺层看显示出石林地貌,非常壮观。
壁立岩层
挺拔俊秀的少室山,那一簇簇白色岩柱,在蓝天白云的映托下,感到无比的纯洁。从不同的方位观看,它们或像一柄柄利剑,直刺苍穹;或像一列列仪仗队,身高数百乃至上千米,顶天立地;活像一册册图书整齐排列,“书册崖”就是据此命名;尤其是在峡谷内观看,石英岩石林布满了峡谷一侧,一个比一个高大雄伟,置身于此,才能真正体会到“不同反响”、“壁立千仞”的真正含义。这个山头是竖着的纹理,转过去就是横着的纹理,鬼斧神工,变化无穷。少室山包含的三十六峰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是嵩山地质公园的重点景区,也是非常值得一看,又有索道缆车助行,名胜古迹有三皇寨、二祖庵、莲花寺等。
山势险峻
少室山有一条地质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的科普旅游线路,交通便利旅游设施齐全,是嵩山最成熟的旅游产品之一。
路线从西十里铺开始、经少林水库(中岳运动遗迹)、永泰寺、少林寺、塔林,梯子沟峡谷、嵩阳运动遗迹、少室石林、连天峰、连天大峡谷、九朵莲花山、尖棱褶皱、山体滑坡遗迹、顺好汉坡下至清凉寺、禅宗大典、三皇庙、平卧褶皱等。路线全长约20km。
梯子沟峡谷:位于少室山钵盂峰西,近南北向,谷长1800m。沿谷而上,有步行登山阶道,是北边通往三皇寨景区的必经之路。峡谷里树木森森,流水潺潺,泉水甘甜,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间忘记了登山的劳累。即使是盛夏,也绝无酷热之苦。从少林寺塔林,又新架设了高空索道.索道在梯子沟峡谷上空运行,从索道上俯瞰大地,茫茫林海中露出各色岩层,从距今21亿年的嵩山群到8亿年的五佛山群地层都有出露。犹如一幅彩色航空照片,可以解译出许多地质构造现象来。
梯子沟峡谷
景观荟萃三皇寨:三皇寨是嵩山自然景观集中、地貌最险峻、景致最壮观的景区。由坚硬石英岩组成的奇异山体,步步有景、处处奇特,有名有典的景点达数十处。有石笋、石林、连天峡、石门、悬天洞、三皇峡谷、聚仙崖、拜仙猴、挂冰崖、好汉坡、夹脚石、猴见愁、月门石、母子石、寿仙石、三皇献宝、石猴观天、云峰虎啸、仙翁向佛等等。路线基本沿一条南北向剪切构造带进行,路线以西的深谷中分布的是新太古代登封岩群古老变质岩,与路线上的石英岩呈倒转关系。沿途可见变形砾岩、原始沉积槽模、各种节理裂隙、尖棱构造、中岳运动不整合界面等多种地质遗迹,令人目不暇接。离开三皇寨,走出大峡谷,就到了路线终点清凉寺。清凉寺建在钾长花岗岩岩体上,寺北多见岩体里的登封岩群变质岩和嵩山群石英岩捕虏体。
三皇寨
古人有诗赞三皇寨:“嵩山天下奥,少室显奇特。不游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4、“卧”显特色的太室山
太室山远眺
太室山位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中部,山体主体海拔高度在1400米以上,相对高差达千余米,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东西横亘,气势巍峨。由于太室山体为一宽缓的复式背斜,地层产状在不同的部位差异很大,崖壁断面上的纹理十分清晰(表现崖壁上各种地层纹理),就象一只猛虎卧伏在中原腹地。
平卧褶皱
太室山如卧,山势局部显得不是那么险峻。太室山的山基为距今约25亿年前形成的新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主体为距今约20亿年前形成的古元古代石英岩,地貌呈现为上部陡崖绝壁,下部低缓丘陵;高山峡谷内,植被增色、人文点缀,百鸟争鸣、潭瀑如雷,典型地质遗迹如描如绘。
太室山断崖
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但人文景点丰富,如法王寺、嵩岳寺、嵩阳书院(中国四大古书院、世界最古老的柏树——将军柏)以及峻极峰(武则天封禅处)老母洞、二仙洞等景点都集中在这里。
著名的峻极峰,犹如擎天地柱屹立在太室山之巅,“不来峻极游,何以小天下。”是文学巨匠范仲淹游峻极峰时的切身感受。
科普旅游线路起点从登封市城北的嵩阳书院开始,经地质博物馆、法王寺、嵩岳寺,沿毛女洞沟而上,游览峻极峰后东南行,从太室山东坡下山,经一线天、卢崖瀑布、卢崖寺至中岳庙结束。路线全长约35km。
嵩山地质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6月,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计日接待能力1500人次。2009年经过改造目前分设六个厅,走进嵩山厅(序厅)、地质大典厅、海陆变迁厅、地学摇篮厅、岳立中天厅和多媒体厅。
主题碑广场:在地质博物馆的后面,是主体碑广场,广场的中间矗立着一座恢宏壮观的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碑,碑高15.12米,是嵩山最高峰1512米的百分之一,基座5级,代表“五代同堂”,分别用采自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岩石砌成。周围有三条台阶通往座顶,代表嵩阳、中岳、少林三大构造运动。碑身设计为一本打开的巨著,意为“地学百科全书”。
地质公园主体碑
嵩阳运动不整合界面:由张伯声教授1951年创名,是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的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形成的角度不整合面是太古宇与元古宇的分界线。在不整合面上有底砾岩存在,这些底砾岩受中岳运动的影响,有明显的拉长现象。嵩阳运动标志着地球发展演化的一次重大转折,此后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建造,使陆壳得到大范围的增生。
嵩阳运动界面
峻极峰:是太室山的主峰,因清乾隆皇帝在峰顶赋诗立碑,所以又叫御碑峰,海拔1491.73米。站立峰顶极目四望,南临颍河谷地,北望一线黄河,西眺九朝古都洛阳,东连郑州商城。山谷云雾缭绕,霞光四射,游人无不心醉。
峻极峰
中岳庙
一线天:规模宏大,裂缝宽仅1米多,高40余米,入口至出口长达100余米。是近于直立的张性节理在长期风化作用下,逐渐开裂,形成如今的独特景象。更妙的是这条裂隙切穿了山梁,沟通了两侧山谷,成了一个通风口。裂隙内终年清风习习,有“天然空调”之称。
卢崖瀑布:是太室山风光最美的地方,高约百米,水从崖顶倾泻而下,撞在石上,散成万点珍珠,回折上天,重新抛洒下来,恰似节日焰火,当地人称“珍珠倒卷帘”。
卢崖瀑布
平卧褶皱遗迹:是距今18亿年发生在嵩山的中岳运动造成的,轴面近于水平,由古太古代石英岩组成。
5、嵩山为什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为什么没有连在一起?
综上所述,嵩山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具特色。通常爬嵩山都是指爬太室山,嵩阳书院就是在太室山,而少室山是另一座山,其中少林寺景区就在少室山。
少室山和太室山以轘辕关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以少室山为主体;东部以太室山为主体。两山连绵72峰,峰峰秀丽,峰峰有典。
嵩山远眺
在距今200Ma以前,嵩山是连在一起的整体,没有太室山和少室山之分,由于在距今大约1亿年前后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嵩山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切应力,在强大的剪切应力作用下,嵩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的平移断层,其中的唐窑——中岳庙断层和五指岭断裂,拦腰将嵩山截为三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km和7km,形成了巨大的构造断裂带。此后的风化与剥蚀作用在这些断裂带上表现得更加强烈,渐渐地,少室山与太室山变形成了两个彼此独立的山了。
嵩山由太室、少室两座大山组成的。至于为什么叫太室山和少室山,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说,因两山下有很多石室,太室山的石室大,少室山的石室小,所以一称太室山,另一称少室山。《左传》的著者同意上述说法。
其二说,室是妻室的意思,太室为大妻所居,少室为小妻所居,所以分别叫太室和少室。
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
太室山和少室山也就从此得名了。现在,两座山下还有“启母阙”和“少室阙”的遗迹。
——完——
作者:章秉辰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学科普旅游之窗自媒体创办人,九三社员,河南沁阳市人。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完成了数十家不同级别的地质公园与矿山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主编出版《邙山黄土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东亚裂谷对云台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郑州黄河科学导游指南》、《王屋山科学导游指南》、《云台山科学导游指南》,参与出版《河南省地质遗迹资源》、《中国王屋山及临区元古宙地质研究》等各类专著10余部,发表各种论文40余篇及大量的自媒体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