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旅游攻略 大槐树寻根祭祖攻略 你知道“洪洞大槐树”吗?这棵普普通通的树,竟是很多人的“根”

古大槐树又叫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临汾洪洞县。“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指的就是这里。话说明朝建立之初,由于天灾人祸人口锐减,而山西未经战乱,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的总人口不及山西的一半。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内共有十八次大规模的迁徙,把山西人分散到十八省五百县,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当时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不能同迁一地,于是有人改姓,有人半路逃跑,但被抓回的有的个割耳朵有的用刀划脸。由于大部分的山西人不愿离乡背井,官兵担心百姓逃跑,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刻了一刀作为标记,所以相传小脚趾甲两半的,都是山西人的后代。你,看看自己的小脚趾甲,是不是两半?

洪洞大槐树旅游攻略 大槐树寻根祭祖攻略

景区地址;洪洞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2号

开放时间(夏季)7:30—18:30 (冬季)6:00—17 :00

景区门票

套餐1大槐树门票预订(成人:80.0元/张)大槐树旺季(正月初一至11月25日)成人票。

套餐2大槐树门票预订(成人:60.0元/张)大槐树淡季(11月26日至腊月三十)成人票。

A.免费政策:身高<1.2米儿童、年龄≤6周岁以下儿童、65周岁以上老人、新闻总署颁发记者证、军官证、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B.优惠政策:年龄6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学生、60~64周岁之间老年人凭相关有效证件可享门票挂牌价五折。

C.优惠政策:洪洞地区、临汾地区居民凭身份证享有不同程度优惠

交通信息

火车-南同蒲铁路贯穿县城,临汾有直达北京、西安、石家庄、太原、天津等地的火车,部分车次在洪洞站停留。

自驾车-1、北京、天津(高速)——石家庄——太原——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大槐树旅游景区。

2、陕西(西安)走高速——运城、临汾——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大槐树旅游景区。

3、山东(济南)走高速——石家庄——太原——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

4、内蒙(呼和浩特)走201、101国道——大同——太原——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

5、河南(郑州)走310、207国道——晋城——长治——临汾——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

旅游提示

景区距离苏三监狱很近,可顺路参观。 洪洞大槐树景区代售门票:苏三监狱:挂牌价45元/人,优惠价36元/人; 广胜寺景区:挂牌价55元/人,优惠价44元/人; 温家大院: 挂牌价30元/人,优惠价24元/人。

您需要知道的“洪洞大槐树”

特色1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特色2民俗村——展示了洪洞本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作坊

特色3祭祖堂——里面供奉了1230个姓氏牌位,是全国较大的姓氏祠堂

特色4祭祖节活动——每年的4月1日-10日都会举行大型的寻根祭祖节活动

洪洞大槐树简介

洪洞大槐树旅游攻略 大槐树寻根祭祖攻略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是所有移民后裔共同的老家。明朝时在这里发生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官方移民。六百年来大槐树一直被人们作为老家的标志,被当做“祖”、称作“根”。来这里寻根的大槐树移民后裔虽不是同一个姓氏的人,但在600年前都是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同乡,都是大槐树下的子孙后代,都是同一条根。大槐树旅游区占地400余亩,位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北端,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309国道,西接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交通便利。园区集名胜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为一体。

洪洞大槐树旅游攻略 大槐树寻根祭祖攻略

祭祖活动区

祭祖活动区主要是为大槐树后裔提供祭拜先祖的场地,其建筑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莲馨桥、槐香桥和鹳鸣桥、献殿、祭祀广场、祭祖堂。其中“根”字影壁造型独特,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祭祖堂是整个祭祖园的核心,堂内供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较大的百家姓祠堂。

名胜古迹区

名胜古迹区主要展示当年移民的见证物,其景点包括:牌坊、一代大槐树遗址、二、三代槐树、石经幢、古驿道、广济寺等。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民国三年景大启、刘子林等人在一代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了遗址。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民俗游览区主要功能是观光、休憩,包括莲花塘、民俗村、槐林、洪崖古洞等景点。其中,“洪崖古洞”是现在“洪洞”县名的由来,取城南“洪崖”,城北“古洞”而得名。“莲花塘”是当年洪洞县城的别名——莲花城的象征,千百年来洪洞城四周蓄水植莲,夏季莲花盛开,情趣盎然,故称洪洞城为“莲花城”。民俗村是当年移民先祖生活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元末明初洪洞当地人的生活场景。

大槐树祭祖习俗是以大槐树为形象图腾,以洪洞地方文化为渊源,以移民史实和纪念移民为主线,以维系宗亲之情为精髓的文化现象。大槐树祭祖习俗于2008年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国家各级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推崇和关注。移民情景剧表演:动态移民情景剧,反映了明初移民的部分场景,为移民后裔追根溯源提供了象形依据,该处表演为情景剧,表演场地根据历史记载方位而选定,历史感强,真实性强,定位准确,是一部有理有据、可追溯的历史文化类情景剧表演。大型威风锣鼓表演:“威风锣鼓”是集锣、鼓、铙、钗四种乐器合奏表演的一种打击鼓乐艺术。大槐树威风锣鼓表演开展于2010年5月份,也是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素材为一体的主体演出项目。

你知道“洪洞大槐树”吗?这棵普普通通的树,竟是很多人的“根”

洪洞县大槐树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脚趾的小拇指,它有一个指甲还是两个指甲?如果是两个的话,那么请认真阅读本文,因为这篇文章介绍了你祖先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迁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首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这首民谣从明朝初期在我国很多地方流传,其内容指的是明朝的一次大迁徙活动,涉及人数多达十万人、时间长达五十余年、活动区域面积超过我国当时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这是一次历史上超级大规模的强制性迁徙,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你知道“洪洞大槐树”吗?这棵普普通通的树,竟是很多人的“根”

大槐树

这次历史罕见的大规模迁徙发生在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明政府在山西进行了历时五十年的大规模强制性人口迁徙活动,由于当时明政府把这些移民聚集在山西省洪洞县的一个大槐树下面进行登记后强制带走的,所以绝大部分移民的后裔把这次迁徙活动的聚集点大槐树作为祖籍的标致,这次迁徙活动也被称为“山西大槐树迁徙”。


至于这次迁徙活动的起因,在这些移民的后裔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有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名叫胡大海,此人为朱元璋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开国大典后,朱元璋对各功臣进行封赏,当问道胡大海想要什么的时候,他居然回答要杀光河南所有百姓,至于为什么会提这样奇葩的要求呢?因为胡大海在从军以前,曾经在河南讨要饭,因为其面相凶恶,百姓纷纷避而不舍,没有人愿意施舍,为此胡大海差点被饿死。

你知道“洪洞大槐树”吗?这棵普普通通的树,竟是很多人的“根”

大槐树迁徙

由于涉及面积太大、人口太多,朱元璋心生一计,让胡大海射一支箭,此箭所到达的范围内的百姓可以任胡大海处置,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胡大海居然射中了一只大雁,大雁飞出了河南界进入了山东,胡大海跟着大雁一支追杀,传说讲河南和山东的百姓都杀光了,朱元璋作为当朝天子那必定是一言九鼎,只好从人口密集的山西调拨人口去山东和河南。

当时明政府完全不顾百姓的想法,发出告示“愿意移民的,在家待着,不愿移民的,去大槐树底下集合”,现在看来,这很明显是反话,三天内大约有十万多人聚集在槐树底下,随着一声令下,官兵们将百姓围住并捆绑起来,为了防止百姓逃跑,便在每个人的小拇指上砍了一刀,作为标记,在百姓们的哭喊声中开始了登记,移民临行前,听到树上老鸹的哀嚎,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便成为了惜别家乡的标致。当然这些记录并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只是移民后裔的口口相传。

洪洞县寻根祭祖

根据现代学者和专家的研究猜测,本次大规模的迁徙可能与当时黄河泛滥、常年战争有关,由于太行山的阻隔,山西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人口相对密集,刚刚建立的明王朝想要实现天下大同,于是才产生了这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洪洞县是山西省人口密集地点之一,这次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但是使大量百姓背井离乡。

大槐树寻根

虽然那颗古老的大槐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很多人看到自己小拇指的两个指甲,就会想起这个古老的传说,而且现在每年洪洞县都会举行“寻根祭祖节”,大量外地人都会前往“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