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北京大学最美的风景 北京冬奥会|韩子荣介绍北京冬奥会三大特点:绿色味、科技味、文化味

作为曾经的皇家园林之一,北大校园在中国最美大学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前茅,也是首都北京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深受无数游客的青睐。北大之美在未名湖,未名湖之美在博雅塔。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博雅塔的知识。

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北京大学最美的风景

北大西门

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北京大学最美的风景

北大风光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的东南角,是燕园建筑的精髓。漫步在未名湖畔,湖光塔影的美景让人不禁想起了杭州西湖。然而博雅塔并非像雷峰塔一样有着美丽的传说,它只是北大校园中的一座水塔,主要功能就是向北大师生供水。但是因为它的造型古朴优美,和周边的燕园古典建筑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成为了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博雅塔和旁边的未名湖以及图书馆又被北大师生称为一塔湖图,是北大校园内的主要景点。

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北京大学最美的风景

北大风光

北大风光

北大风光

博雅塔建于1926年前后,因为它的捐建者是当时燕京大学的哲学系教授美国人博晨光,于是就将这座塔命名为博雅塔,同时也寓意着北大学识渊博的学风。

博雅塔共有13级,高约37米,外形是八角密檐式造型,塔基为双层砖砌须弥座,塔基之上的部分全部为钢筋水泥的材质。

未名湖

未名湖

未名湖石舫

博雅塔的外形和北京通州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燃灯塔特别相似,据说就是仿造了燃灯塔的造型。燃灯塔又叫燃灯佛舍利塔,因为塔内供奉有燃灯佛的舍利子而得名。燃灯塔也是十三级八角密檐式造型,不过比博雅塔高了约11米。博雅塔之所以仿造通州的古塔,有可能是因为燕京大学的前身之一协和大学位于通州,当然还因为燃灯塔的造型实在太漂亮了。

北京通州的燃灯塔

博雅塔

博雅塔

博雅塔

博雅塔下面是1924年为解决学校师生生活用水问题而挖掘的一口水井,水井深约55米。井水丰沛清澈,据说还能够向上喷水。博雅塔就是为这口深水井专门修建的一座塔式水楼建筑,现在已经变成了校园中最美丽的一抹风景。

1926年1月正在建造中的博雅塔

刚刚建成的博雅塔

未名湖风光

在早年美国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为燕京大学设计的规划图中并没有博雅塔,但据说在东西主轴线的东端点规划了一座塔,不过后来没有实现。博雅塔的兴建完全在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之外,然而正是因为这个意外的设计,才成就了北大校园的经典之作。

博雅塔简介

博雅塔

博雅塔内部

博雅塔内部

从北大西门进入校园后,穿过华表和办公楼,再往东不远处就是北大校园风光最美的地方——未名湖。或许你还没有仔细游览未名湖,但是你肯定第一眼注意到未名湖畔的博雅塔。漫步未名湖畔,湖光塔影,杨柳婆娑,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博雅塔

博雅塔

博雅塔

博雅塔

博雅塔

北大的校歌《燕园情》中有“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歌词,对于北大的莘莘学子来说,他们眼底有未名水,胸中有黄河月,未名湖畔的博雅塔也一定会深深的根植于他们的记忆中吧。

相关阅读链接:

最美大学之旅——骑着单车逛北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姬烨、董意行、汪涌)在6日的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的三大特点——绿色味、科技味、文化味。同时她也表示,自从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赛事高层协调机制启动以来,相关各方密切配合,确保赛事安全顺利进行。

韩子荣表示,保障赛事安全顺利举办,是我们始终坚守的承诺与使命;为运动员和各利益相关方提供舒心、温暖和便捷的服务,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她说:“从1月27日冬奥村正式开村,到2月2日正式开赛,从训练馆到比赛场,从北京赛区到张家口赛区,我们各大冰雪场馆悉数亮相,接受了检验,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分享良好的场馆体验。”

北京冬奥会|韩子荣介绍北京冬奥会三大特点:绿色味、科技味、文化味

图为1月27日拍摄的北京冬奥村。当日,北京冬奥会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的冬奥村正式开村。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她介绍说,1月26日以来,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赛事高层协调机制正式启动,围绕赛事餐饮、交通、抵离、安保、赛会组织、服务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沟通,确保赛事安全顺利举办。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提出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韩子荣表示,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最大特色在于努力实现精彩办赛和节俭办赛有机统一。

首先是绿色味。北京赛区的竞赛和非竞赛场馆有11个是2008年奥运会遗产,媒体朋友这次故地重游,一定会有不同感受。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多项措施,实现碳中和,比如全部竞赛场馆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所用车辆中清洁能源的车辆占比80%。

其次是科技味。我们利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打造“最快的冰”;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设置了天气预报雷达设备和赛道气象站,形成气象监测网络,努力实现分钟级、百米级的精准气象预报;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也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基于5G技术的赛事转播。

第三是文化味。很多场馆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比如“冰丝带”“雪飞天”“雪如意”等场馆包含中国元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体现了中国书法与体育运动的完美结合;吉祥物“冰墩墩”形象来自中国国宝大熊猫,“雪容融”的设计灵感源于象征团结喜庆的中国灯笼。

编辑:刘阳、吴博文、曹奕博、穆茜(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