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市民中心和图书馆设计曝光!浙大国际科创中心一期也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丨建党百年 杭州故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变迁记

刚刚,杭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公布,文一街小学、文三街教育集团文三街小学、保俶塔实验学校等热门小学接下来三年都显示红色预警。此外,上月关于良渚新城市民中心及良渚新城图书馆项目招标工作启动后,近日良渚新城市民中心及图书馆项目的初步设计效果图曝光,建筑形式别致,俯瞰像两本打开的书籍。下面一起来看看本周杭城还有哪些新的消息。

杭州城北市民中心和图书馆设计曝光!浙大国际科创中心一期也来了

良渚市民中心、图书馆效果图出炉


近日,良渚新城市民中心、良渚新城图书馆的效果图出炉了。


从效果图上看,两个项目的建筑形式别致,其中,图书馆由4幢独特的建筑组成,从上俯瞰下来,像两本打开的书籍。中间还有一个绿化广场下方就是地铁4号线,出地铁就是图书馆,交通非常方便。


杭州城北市民中心和图书馆设计曝光!浙大国际科创中心一期也来了


根据3月15日的发布的招标信息,良渚新城市民中心及良渚新城图书馆项目投资估算约90000万元,工程建安费约76100万元。


1号地块即是规划的市民中心项目,位于勾良路南元庆桥港西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14864㎡,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功能服务区、公共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地下停车场等。


2号地块即是规划的图书馆项目,位于北城六路北元庆桥港西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13223㎡,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阅览空间、培训空间、公共空间、配套设施、地下停车场等。


小编点评:该图书馆位于勾庄板块,良运街南侧。地铁4号线好运街站就在项目南侧。作为重大的市政配套,建成后,周边的星创城、万象城幸福里等楼盘都会受益,北部新城也将越来越成熟。



杭州城北市民中心和图书馆设计曝光!浙大国际科创中心一期也来了

超40万方的浙大科创中心亮相


2019年2月底,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正式落户萧山科技城。


它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的一个科创中心,是“152工程”重大产业项目。


建设地点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区块,东至规划纵四路,南邻规划纬八路,西至规划弘慧路,北至规划钱江二路。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19730.35㎡,总建筑面积约406544.8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


项目规划机动车停车位2129辆,非机动车停车位2030辆。


根据规划,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微纳超净实验室、动力中心、孵化中心、卓越中心、研发中心等,其中研发中心占比最大。


小编点评:浙大科创中心的到来,将进一步提高萧山的创新地位,使萧山一举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



临平新城共有产权房启动招标


临平新城共有产权房项目位于乔司街道,东侧为东湖高架和城市绿化,北侧为绕城高速公路,南侧为月牙二路(规划),西侧为友爱路。


临平共有产权项目投资估算30139万元,工程概算27713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1.2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方。项目主要建设共有产权保障住房、配套用房、景观绿化及其附属工程等。



小编点评:今年3月,项目户型图设计出炉,设计了108㎡和89㎡两种户型(以最终建设为准),设计方案图显示,两种户型都有三房两厅一厨两卫,得房率均在79%以上。项目位于临平新城核心位置,毗邻钱江新城2.0板块,享有丰收湖周边等系列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完工后,可步行至丰收湖公园锻炼休闲。



闻堰第二小学迁建正式启动



闻堰第二小学迁建工程项目位于闻堰街道北部与滨江交界处。东至沿河绿带,西至闻堰二小迁建工程西区块,南至规划支路,北至规划湘滨路沿路绿带。


项目投资估算24540万元,总建筑面积51369.4㎡。主要建设教学楼1实验综合楼、风雨操场、食堂、行政综合楼和校园附属设施。



小编点评:闻堰第二小学创建于2000年,距今已有22年,学校的迁建有利于当地学位提供,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据规划,闻堰二小规模为48个班,学校南边配套了一条支路,再往南还规划了一所初中,中小学一路之隔,方便周边适龄儿童读书升学。

作者:陈可

党史学习教育丨建党百年 杭州故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变迁记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 来源:《杭州通鉴》


1949年5月3日,杭州宣告解放。从此,杭州真正成为了人民的城市。

党史学习教育丨建党百年 杭州故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变迁记

石函精舍 来源:杭州历史建筑


1949年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驻地设在圣塘路27号的杨公祠(今湖滨路北段),紧邻杭州市委办公地点——石函精舍。

此后的70多年,随着杭州发展日新月异,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几度迁址,留下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红色印记。

党史学习教育丨建党百年 杭州故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变迁记

人民路28号3号办公楼进出口 来源:杭州市档案馆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后,领导全市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剿匪、镇压反革命以及抗美援朝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3年9月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党和政府工作全面展开,原有办公条件已经很难满足工作需要。1956年2月6日,杭州市委、市政府迁至将军路1号(1983年改为人民路28号),办公大楼位于延安路以西,解放路、南山路以南,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

杭州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来源:杭州市档案馆


1987年,杭州市政府综合办公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多家机关事业单位在此办公。杭州市政府综合办公楼也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综合型办公楼的代表(杭州市委、市政府办公驻地仍在人民路28号)。

环城北路318号——杭州市人民政府曾经的办公大楼外景 来源:杭州市机关事务局档案资料


1992年9月,杭州市政府决定对人民路28号进行土地出让。1993年3月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新办公大楼正式开工建设,选址在环城北路318号,1995年5月1日基本竣工,大楼总建筑面积5.36万平方米。1995年12月11日,杭州市政府新办公大楼正式启用。

杭州市民中心 应革新 摄


2001年3月,杭州确立“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城市发展战略,推动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2003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市民中心项目。市民中心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南至富春路、西至解放东路、北至钱江路、东至新业路,整个建筑分成外环、中环、内环三个区域,由六幢主楼、四幢附属配套楼及会议中心11个建筑单体组成。

2016年10月,经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环城北路318号迁至解放东路18号杭州市民中心,现有13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6000余名干部职工在此办公。

杭州市人民政府大楼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着杭州逐步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见证着杭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开创新时代、迈向共同富裕的壮阔历程。

作者单位: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