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全球十个最大城市到底是谁? 曾经备受称誉的巴西迁都,为何如今变得一地鸡毛
据《环球时报》近期报道,联合国曾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对全球人口超过100万的最大城市进行排名。排名前十位的最大城市中,亚洲占比70%。联合国这份报告将城市的定义延伸至“城市地区”。意味着城市人口不仅包括市区人口,同时还包括城市周边地区的居民。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的十座城市共拥有大约 2.33 亿人口。据联合国2020全球城市规模排行显示,日本东京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共有3700万居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多数位于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和广州5个大都市;而印度包括德里,孟买和加尔各答3个大都市。美洲大陆最大的城市是巴西圣保罗,其然后是墨西哥城和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下面分别介绍全球十大城市情况如下:
全球第一大城市:日本东京(总人口:3750万)
地理面积:2155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东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明治维新时期改名为东京后,已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东京不仅成为世界商业金融、流行文化与时尚的重镇,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东京也是亚洲第一大城市 。
东京的人口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0%,在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最多,据之前统计,东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曾达到5736人,是日本所有辖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东京是日本的商业、金融、经济、文化及教育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大都集中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与横滨、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产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十分发达,历来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丸之内和银座被称为东京的心脏,这里汇集了全日本几乎所有的顶级公司总部。值得一提的是,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道交通枢纽。
东京拥有著名的东京大学,是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1684年学校创立。东京大学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毕业生中包括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还有享誉世界的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它们均为亚洲一流高等学府。
全球第二大城市:印度首都新德里(总人口:2850万)
地理面积:1482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新德里是印度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新德里在2020年GDP为2000亿美元 ,人均GDP约为6900美元左右,印度新德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新德里还是全国交通的中心,拥有5条国家级公路、6条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还建有两座机场。
新德里很早技术是印度工商业中心。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为全印第一。旅客年接待量超过4600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亿。新建成的3号航站楼系全球第8大航站楼。
印度的德里大学地处印度首都新德里。在印度的高等学府中,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大学。作为印度最高学府的德里大学为印度IT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尖端人才。德里大学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高科技应用方面都成绩卓著。
全球第三大城市: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总人口:2560万)
地理面积:6340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商业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上海拥有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作的磁悬浮铁路。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早在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
上海是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几乎囊括了全中国所有的金融市场要素: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资金拆借市场、国家黄金储备运营中心、国家外汇储备运营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央行征信系统中心、支票节流数据处理中心)、中国四大银行(农行、中行、工行、建行)上海总部、各大外资银行大中华总部、中国反洗钱资金监控中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国保险交易所。
上海拥有众多著名大学,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全球第四大城市: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总人口:2170万)
地理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圣保罗位于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是圣保罗州的首府,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洲最大最繁华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圣保罗于1554年1月25日建市。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圣保罗还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公元19世纪以前,圣保罗州盛产棉花、稻米和咖啡,所以作为州首府的圣保罗市的工业以棉纺、粮食加工、咖啡加工的传统工业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了冶金、机械、汽车、电力、食品、水泥、化学、橡胶、烟草、造纸等工业,而这些工业部门能够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工业原料的大部分可从圣保罗州及附近地区获得。近二三十年来,圣保罗又建有巴西电子工业中心、汽车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炼油厂。
圣保罗不但是巴西最大的经济城市,亦是南北物流重镇,道路四通八达。由于车辆数量太多、交通堵塞等问题,造成一定程度困扰。圣保罗同时为仅次于纽约及东京之直升机运输量第三大城市。
全球第五大城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总人口:2160万)
地理面积:1525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面积达1500km²,是美洲人口最多的都市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都市区。它集中了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这座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遍布着古印第安人文化遗迹。
由于墨西哥城位于被称为墨西哥谷的盆地地区中央,因此先天就有空气不易流通扩散的缺点,再加上都会区人口密集以及大量使用老旧的汽车设计,造成该城举世闻名的严重空气污染。另外还存在最严重的交通拥挤都市问题。因为海拔超过2200米,使墨西哥城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都会区。1968年夏季奥运会在墨西哥城举办。值得一提的是,大约20%的墨西哥人口居住在墨西哥城,因此这座城市也以不夜城而著称。
全球第六大城市:埃及首都开罗(总人口:2010万)
地理面积:3085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埃及首都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地城市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通过附近的苏伊士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埃及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同时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值得一提的是,开罗拥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历史﹐也是非洲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遭受战争破坏最少的古城。
开罗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工业高度集中。制造业产值占全国近半数。特别是棉纺工业占十分重要地位。传统工艺品很有特色。城南的卫星城赫勒万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
开罗每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了埃及的三分之一,主要的产业类型包括石化工业、机械制造业和汽车工业,旅游业也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球第七大城市:印度经济中心孟买(总人口:2000万)
地理面积:603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孟买是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印度全国最大海港,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孟买1534年为葡萄牙所占, 1661年转属英国,为重要的贸易中心。
孟买港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承担印度超过一半的客运量,货物吞吐量相当大。孟买是印度的商业和娱乐业之都,拥有重要的金融机构--比如印度储备银行、孟买证券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和许多印度公司的总部。孟买是印度印地语影视业(称为宝莱坞)的大本营。由于其广阔的商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准,孟买吸引了来自印度各地的移民,使得该市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文化的大杂烩。
孟买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印度最大的海港和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印度“西部门户”之称。孟买市拥有亚洲最长的首饰街“黄金市场街”。孟买是印度纺织业的发源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港之一。各种印度花布、麻纱,大多从这里输出。孟买也是印度的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孟买的工厂数目曾占全印度的15%,纺织工厂占40%。
孟买曾贡献了全印度10%的工人岗位,征收所得税的40%,征收关税的60%,中央征收特许权税的20%,印度对外贸易的40%,和400亿印度卢比(90亿美元)的社团税。
孟买集中了全国一半的现金流、60%的物流。孟买在印度经济体系里具有核心地位。这里汇聚了印度将近一半的财富,高达92%的股票在此交易。孟买也是印度对外贸易的中心,全国一半的进出口集装箱都经由孟买港吞吐。
全球第八大城市:中国首都北京(总人口:1960万)
地理面积:16410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北京是中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北京同时也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市拥有著名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
全球第九大城市: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总人口:1950万)
地理面积:360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达卡是孟加拉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它还是达卡专区首府,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卡历史悠久,建于十五世纪,20世纪初为商业和学术中心。1947 年成为东孟加拉省省会。1947年1月1日,由于信仰的问题,英国将印度分为印度与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后来又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经重建作为新独立的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为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有棉纺、黄麻、食品加工、 造纸等工业。 达卡传统产品有刺绣、丝织品、珠宝等。
达卡交通发达,为全国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枢纽。值得一提的是,达卡是世界上人力三轮车数目最破纪录的城市,保守估计每天拥有70万辆三轮车。
全球第十大城市:日本经济中心大阪(总人口:1920万)
地理面积:222平方千米
城市概述:日本大阪是大阪府的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大阪市面积223平方公里,曾经是日本次于东京、横滨人口第三多的城市。GDP曾经位列亚洲第二,仅次于东京,世界第六位。现为日本第二大城市、重要工商业城市、水陆交通中心、著名历史古城、
在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三都",是当时日本经济活动最为旺盛的商业都市。在战后仍是西日本的大都市。大阪拥有以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为主的重工业和以纺织、印刷、食品、造纸和化工为主的轻工业。全市拥有超过10万余家各类商店。大阪也以独特的文化而著称。值得一提的是,大阪的工商活动规模或大众运输捷运铁道密度均居日本前茅。
大阪在人均GDP约为6.9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46万元左右。旅游业和服务业是带动大阪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大阪已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城市,是日本旅游首选城市,外国游客增长率曾排名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阪获得了2025年世博会主办权,这是大阪继1970年举办世博会以来时隔48年举行。
二战之后,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都进行了迁都,虽然迁都的国家很多,但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而巴西就曾经是这其中之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巴西将都城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了内陆高原上的巴西利亚,这件事在世界范围内被视作迁都史上的一个成功典型,巴西利亚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项目,在咱们小时候的地理书上,也对其不吝赞美。
然而尴尬的是,今天的巴西利亚却成了一座鸡肋城市,看起来美轮美奂的巴西利亚,主城区人烟稀少,根本就留不住什么人,而周边曾经的荒地上却兴起了大量卫星城镇,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西也不得不承认,迁都巴西利亚只成功了一小半,却也失败了一大半。

光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是教堂的巴西利亚大教堂
不得不放弃的旧都里约热内卢
早期葡萄牙殖民巴西的时候,将首府定在东北沿海的萨尔瓦多,这座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实际上做了葡属巴西数百年的统治中心,而巴西在1822年正式自立门头的时候,将都城定在了东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而这一次定都,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岁月。
巴西的面积位居全球第五位,人口也不少,但绝大多数的巴西城市与人口,都集中在了狭长的东南沿海平原地区,至于广袤的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虽然拥有丰富资源,但因为气候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向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几乎也没什么像样的城市。
在整个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规模与发达程度,仅次于圣保罗,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巴西却忽然在内陆高原之上兴建了一座全新的城市巴西利亚,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移到了这座新城。

二十世纪初的里约热内卢已十分繁华
至于巴西迁都的原因,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第一,里约热内卢与周围地带,不堪重负
从葡萄牙人当年在这里殖民的时候开始,巴西所重点发展的就是东南沿海的狭长地带,里约热内卢一带也是巴西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成为都城以后,里约热内卢与周围主要的城市建设如日中天,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
然而,在一系列城市化进程当中,里约热内卢等城市也遇到了所有大城市都很容易遇到的诸多问题,出现了很多的城市病,比如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污染增加等等。
在二十世纪初人口才四十多万的里约热内卢,在二战结束的时候,人口已激增到250万,甚至于在巴西迁都的时候,里约热内卢的人口已逼近八百万的惊人规模,由于人口实在是过度集中,使得巴西东南地带的城市实在是扛不住了。

二战前后的里约热内卢
第二,发展失衡,并且愈演愈烈
巴西主要可以分成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与东南沿海平原三大地带,其中东南沿海土地最狭小人口却最稠密,经济也最发达,而占据巴西绝大多数地方的亚马逊平原与巴西高原,却几乎没什么人口与大城市,经济也以矿业还有农业为主。
随着东南地区的繁华,原本人口就不是很多的中北部地区,越来越多青壮年劳动力放弃从事农业工作,而选择进入城市,一方面城市的就业等压力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后继无力,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这样的发展失衡所带来的危害,远比想象中的更大,最突出的就是会导致巴西内部的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不断尖锐的矛盾,自然也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以此阻碍巴西整体的发展。
巴西人口几乎都集中在东部沿海
想要解决问题改变局面,那么必须就要将人口与产业疏散到其他地区,而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迁都,毕竟随着都城的搬迁,大量的人口、机构、产业等等都会一起移动,并且都城的建设也会有效拉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巴西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由于巴西内陆并没有什么合适的城市能够成为新的都城,于是乎,巴西决定在荒凉的高原之上建造一座全新的城市,作为巴西的新都,这就有了巴西利亚的诞生。
巴西高原是巴西发展的巨大障碍
曾备受赞誉的新都巴西利亚
位于巴西中部内陆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地处马拉尼翁河与维尔德河的交汇处,这里原本并没有城市,甚至连村落都没有,1956年,巴西决定迁都之后选中了这里,次年正式破土动工开始城市建设,历时四年,一座全新的美丽城市出现在了巴西高原之上。
随着巴西利亚的落成,大量外州人口涌入这里,短短二十年的岁月,巴西利亚的人口就超过了两百万的规模,成为了巴西最大的城市之一。
整个巴西利亚的规划俯瞰
整个巴西利亚的主要建筑物,都是当时全球顶尖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城市整体如同是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在1987年的时候,巴西利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年轻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巴西迁都的意义的确非常重大,因为迁都的进行,大量巴西人口被疏散到了以巴西利亚为中心的内陆高原地区,而巴西利亚的建设,也直接拉动了中部地区的发展,短板的弥补,使得那些年萎靡许久的巴西经济,出现了短暂的辉煌岁月,一切似乎都验证着,迁都巴西利亚是个非常明智而且正确的决定。
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大厦
从成功典型,到广受诟病
在建成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对于巴西的迁都都以赞赏为主,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迁都巴西利亚为巴西带来的,都是各种好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从上世纪末期开始,有关巴西利亚的各种问题的争论,就不绝于耳,甚至于压过了迁都巴西利亚的好处。
今天在巴西利亚,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虽然巴西利亚人口超过了三百万,但是当地很多外州来的职场人员都不肯在本地定居,而是选择在休息日驱车回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家里;另一个是尽管巴西利亚主城区经过精心设计十分美丽,但人流量稀少,显得相当得荒凉尴尬,反而是郊外出现了大量更加热闹的卫星城。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也并没有那么复杂,都是因为巴西利亚太完美了,完美地脱离了现实,根本就是一座理想主义的城市。
巴西利亚主城区人烟极少
当年,巴西利亚的确是全球顶级的建筑大师设计,整个城市看起来也确实非常完美,但这座城市与一般情况下形成的城市有个很大不同,那就是巴西利亚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在人口还没进入的时候就提前设计好了的,这就是还不知道婴儿是男是女,就提前做好了衣服。
人们看着巴西利亚很漂亮,可真住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座城市有太多地方根本就是凭着设计师的一厢情愿而建造的,完全背离了现实生活真正的需求,比方说交通枢纽与主要的居民区不仅反方向而且距离很远,比如商业设施过于集中,导致很多地方的居民很不方便。
因为巴西利亚是提前建设好的,根本没考虑到后续很多的发展情况,随着巴西利亚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先很多的大规模建设偏离了实际,而要改动的话实在耗资巨大,巴西一时半会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所以只能将错就错将就下去,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
巴西主要资源与工业分布
主城区住得实在很不舒坦,导致了巴西利亚难以留住那些候鸟式人群,他们尽管在巴西利亚工作,但宁肯在周末驱车数百公里回家,也不愿在当地置业,而还有许多人,倒是没有离开巴西利亚,但也不肯住在主城,而是选择在巴西利亚外围的郊区卫星城镇居住,这也导致巴西利亚外围出现了杂乱无章的繁华景象,而内城则是井井有条的满目荒凉。
除此之外,迁都之初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很快就消失了,直到今天,巴西的经济重心依旧还是在东南沿海,广大的内陆除了巴西利亚之外,也还是非常落后,并没有多少产业随着都城的迁移而转移阵地,巴西利亚对于巴西中部的发展带动作用,愈发没落,反而还引起了中北部很多地区的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巴西利亚的出现,夺走了很多的人口与资源,不仅没有带动他们前进,反而还压制了他们的未来。
或许大多数的人都没想到,巴西利亚这个迁都模范生,如今却陷入如此窘况之中。
巴西利亚外围杂乱却又繁荣的卫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