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利昂华人遭枪击得救援 中国医疗队提醒注意安全 月收入仅26美金!西方国家大品牌这样盘剥非洲工人
中国侨网4月30日电 据非洲华侨周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因遭抢劫,一华人同胞不慎被枪击伤,情况危急,现赶往中塞友好医院途中,恳请得到中国医疗队的帮助!“
塞拉利昂当地时间4月18日下午2点钟,中塞友好医院的值班电话急促地响起,队长李劲东听到电话那头有人焦急地求助。
李劲东队长随即迅速通知相关队员进入备战状态。由李劲东、段伦喜、文霆、阳建福、侯长征、刘慧、牛克松、张小琼、仇彩良等抢救小组即刻成立。
下午2点30分,患者抵达中塞友好医院。据了解,患者陈先生现年35岁,因遭抢劫被枪击伤。李劲东队长带领的抢救小组组织接诊。经检查,陈先生被送来时表情痛苦,血压90/60mmHg,心率130次/分。
刘慧医生分析X线发现腹腔未见金属显影,牛克松医生立即给患者行B超检查,示腹腔较多积液、肝、脾、肾未见明显损伤声像。患者已出现出血性休克,情况万分紧急,随时有生命危险。抢救小组果断决定,立即手术。
经过3小时的紧急救治,晚上7时,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4月29日,患者伤口愈合好,已基本恢复出院。
中国援塞医疗队提醒广大华人朋友在外注意安全,财物勿外露,以免遭遇不测。
亚太日报综合 谷悦
Calvin Klein,Guess和H&M这些服装品牌对你来说可能都不陌生,这些品牌的单品动辄上百上千甚至上万,一般都由顶级明星宣传代言。但你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品牌如今都在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 埃塞俄比亚使用最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

据外媒5月7日报道,为Guess,H&M和Calvin Klein等顶级时尚品牌服务的埃塞俄比亚服装厂工人,是全球收入最低人群,他们每月人均收入仅有26美元(约176元人民币)。
而相比之下,同样是服装厂工人,孟加拉国工人的最低收入为95美元,肯尼亚为207美元,中国为326美元。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约有1.05亿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生存,面临严重的干旱和贫困。因此,全球时尚品牌都渴望到埃塞俄比亚用最低的成本来建厂生产。可这样低的工资,对埃塞俄比亚工人们来说,是赤裸裸的剥削,也可以说是“趁火打劫”。
而这样的剥削产业链,在非洲远不止这一个。
每一块巧克力,都沾染着非洲童奴的血泪
巧克力,是上帝赐给这个世界最浪漫神秘的食物。然而巧克力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条交织着血泪和奴役的悲惨的产业链。
在非洲,数以百万计的儿童生活在几乎奴隶的状态下,支撑起庞大的巧克力产业链的底层。

全世界70%以上的可可豆来自西非。仅象牙海岸和加纳,就供应了全世界60%的可可豆,有1000万人要以此为生。
在象牙海岸,存在大量贩卖儿童到可可种植园工作的现象。一位童工可以卖到230欧元,工厂主可以无限期使用,有些儿童甚至没有任何工钱,供饭就行。

他们从事高危辛苦的劳作,用砍刀收割可可豆,在身体还未发育完全时吃力地搬运比他们还重的一袋袋可可豆。
而这些孩子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可可豆是用来干嘛的,并且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吃到巧克力。
钻石背后的血泪
塞拉利昂,西临大西洋,东北与几内亚接壤,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多灾多难的国家之一。
全国有近六百万人,65%的塞拉利昂人从事农业,包括钻石在内的矿产是塞拉利昂主要的经济支柱,也是塞拉利昂人生存的希望。
从2003年开始,塞拉利昂政府开始整顿钻石产业,希望可以尽快利用钻石改变这个国家的状况。但政府在整个钻石产业收入的获利比例都很低,不到3%。2006年,政府的钻石收入所得仅有3,700,000美元。这些收入很难养活战后的六百万塞拉利昂人,因此,塞拉利昂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着。
以挖矿为生的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几乎是塞拉利昂生活最艰苦的人。矿工的工资一般有两种发放形式:一种是每天1美元工资,再加上他们所挖到的钻石原石价值的30%;第二种是矿工每天提取的1%的沙石归他们所有,当然,如果里面有钻石也尽归他们所有。
但由于挖矿的人特别多,真正能够依靠挖矿改变命运的工人寥寥无几,大部分工人的所得工资连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
而这些还都只是非洲大量血泪工厂的缩影。也许在我们看不见的某个角落,有很多人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早早地扛起了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而你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