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旅行那些必须守的规矩 快跑中国第一人 白斌抵达北极
2019-10-29 09:00 闫 凌
本报特约记者 闫 凌

憨态可掬的企鹅。作者: 佚名
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坐船去南极的最佳地点,也是绝大多数游客的启程地。这里的港口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公司运营的邮轮前往南极。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夏季,气温相对较高,是南极旅游旺季。这里的酒店便住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南极游客人数增长,也给脆弱的南极环境带来压力,引发对于“南极游”过热的担忧。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已经制定并实施。例如在2009年,经28个《南极条约》协商国一致同意,对于前往南极的邮轮大小以及游客数量进行强行限制。这些限制包括禁止载有500名以上游客的邮轮在南极靠岸,南极每个地点每次只能有一艘邮轮靠岸,并且每次上岸的游客数量不能超过100人。在南极旅行,遵守规则成为最重要的事。游客登船伊始,就会通过船舱中的游客手册、船上广播、随船向导与专家了解到各种关于南极旅行的相关规定。
2016年1月19日,在经历一天两夜惊涛骇浪的洗礼之后,笔者乘坐的邮轮终于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大陆的边缘,舷窗外已然是冰雪世界。大大小小的浮冰铺满整个海面,远处的冰山若隐若现。
离第一次登陆南极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有些小兴奋,早早穿戴好船上统一发放的防风防水的衣裤和橡胶靴,只等登陆那一刻到来。当我坐在邮轮大厅的沙发上等待时,工作人员拿来两台小型吸尘器,让我将衣物重新吸一遍尘。
这是为了防止游客衣服上的附着物污染南极,在登上南极大陆之前,所有人都要用吸尘器将全身上下清理干净,就连橡胶靴也要踏进放有消毒水的小池子中清洗一遍。
此外,还有许多登陆南极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不能留下任何垃圾,无论大小便,必须乘坐小艇回到船上解决。南极温度低,自净能力很差。一块香蕉皮,在南极需要180年的时间才能被分解,而人类的排泄物则需要更长时间分解。游客也不能带走南极大陆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粒小石子。
不能主动接近南极的各种动物,至少与它们保持5米以上距离。偶尔会有一些胆大的企鹅主动走近我们,观察我们,此时要保持不动,以防吓到可爱的小家伙。前些年,曾有游客在南极追逐企鹅,距离企鹅等野生动物太近,引发人们对南极环境保护的担忧。
在南极旅行基本每天都会安排登陆一到两次,每次登陆的地点都不同。有时是去参观各国的科考站,有时是去找寻各种不同种类的企鹅或其他极地动物,在天气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我们在南极大陆露营了一晚。在南极露营根本不用帐篷,工作人员发给每人一把工兵铲、一个防潮垫和一个保暖睡袋。我们需挖一个适合自己身材的雪坑,然后把防潮垫和保暖睡袋放入雪坑内。为了保护南极大陆不受人类影响,第二天我们还需填上昨天挖的雪坑,仿佛我们从未来过。
今年,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了《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南极活动组织者及活动者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其中不少规定,都与约束游客行为有关。有的旅行社的南极行程手册中单是环保规范和注意事项就有30余项,比如登陆前要用吸尘器对衣服及口袋进行“搜查”等;还有旅行公司表示,正在搭建国内首个文明出行教育系统,严格保护南极环境。作为游客,每个中国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塑造中国人南极游文明形象。
责编:翟冠朝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与白斌一起度过2018的新年。
他说过:”快跑中国的朋友们,北极见!“大家很兴奋,觥筹交错,一片喧哗。
白斌跟他的搭档李镇宇淡定而沉默。
突然,倒计时的烟花腾空而起,像是在庆祝一种胜利,其实是对时间告别。
——快跑中国总策划人孙保罗
当地时间2019年5月8日7点19分,《快跑中国》第一位民间英雄白斌,完成了跨越南北极,奔跑24110.52公里的壮举。
他躺在白雪皑皑的北冰洋上,用一个“大”字来庆祝他433天孤独又伟大的征途。

(白斌躺在北冰洋摆出“大”字)

(5月8日 白斌当日路线图)
5月7日10点8分,白斌离开驻地,奔跑历时18小时10分37秒,跑完了最后的105公里,终于历经艰难抵达了这次长跑的终点——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北冰洋海岸线。
——跨越13个国家,历时433天,他用脚步丈量了美丽的地球。

(白斌到达北极庆祝海报)
(白斌跑地球总路线图)
白斌
白斌作为被《快跑中国》发现的第一位民间英雄,立下志愿要横穿地球,从南极跑到北极。这次行动从2018年3月2日开跑,到今天已经整整433天。然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疯狂开跑”了。
白斌,贵州省人,中国首支极限探险国家队队长,中国耐力跑的领军人物,众多国内国际户外挑战赛第一。
2000年开始跑步,跑龄18年。
他是丝绸之路极限马拉松跑者,2011年历时150天跑完10000公里古丝绸之路,创造人类跑步纪录。他从伊斯坦布尔跑步回到中国西安。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跑者。
(白斌跑步)
快跑中国:关于信念与坚持
白斌与长跑是一个关于信念和坚持的神奇故事,他被华人华侨亲切地称作“中国的阿甘”。
所以当得知白斌有这样一个超越人类极限的、从南极到北极的长跑计划时,快跑中国发起人之一、安博集团董事长黄劲博士表示:“每天能跑100公里,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我是做不到!不过我们想说,一个人做不到,但是我们共同可以完成24000公里啊,可以共同跑亮我们的学校,跑亮我们的公司,跑亮我们的家乡。”
——而这也就是《快跑中国》的由来。
《快跑中国》正式启动后也正是一直践行传播着这种信念与坚持的精神,以“记录爱国足迹,讲述中国故事”为主旨,以“塑造新时代中国人形象,用行动表达爱国热情”为目标,用中国普通人简单的想法、长期的社会行动、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目标梦想为内容,呈现一个个带着正能量的快跑主题。
在快跑中国的官网里,白斌发起的快跑主题便是“从南极奔跑去北极”。对他的介绍是“一个从南极跑到北极的中国人,在全球跑出中国人的梦想与坚毅”。
为了表达对白斌跑地球这一壮举的敬佩与支持,19年元旦前夕,黄劲和快跑中国的总策划人孙保罗等人就去往洛杉矶,与已经跑过大半程的白斌及其团队碰面,进行了陪跑活动。
(快跑中国美国陪跑行动见面宴会 左一:黄劲 右一:白斌)
(快跑中国美国陪跑行动 好莱坞山上合影左一:白斌 右一:孙保罗)
(快跑中国美国陪跑白斌行动)
美国,在洛杉矶60号公路辅路,中外共22位成员参与了快跑中国陪跑团的行动,当日最终完成8公里的有5人,其他完成3公里或5公里。
快跑中国一号英雄——跑地球的中国人白斌当天完成66.6公里。
南极到北极:道不完的不容易
在从南极到北极的过程里,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在秘鲁,白斌一行人找不到理发店,每个人都养长了头发,李镇宇面对着快跑中国的镜头这样形容团队“一帮盲流”。
比如在美国,陪跑团和白斌相见的那一天,白斌早早的结束了跑步的行程,如约来和大家见面,笑称自己“今天没跑多少,轻松地跑了一下”。被问到轻松地跑了一下是多少,白斌羞涩的笑笑:跑了39.4公里。——如此“轻松”,惹得大家都欢快的笑了起来。
但其中最为惊险的故事,莫过于白斌被绑架的故事。
——那是2018年11月12日,在距离祖国大概10600公里的墨西哥,白斌被绑架了。
庆幸的是,三个小时后,白斌又被绑匪“释放”了。
经历过这次“死里逃生”的白斌,回去以后并没有贸贸然带着团队继续奔跑穿越这条路,他担心劫匪们并没真的放了他而是“放长线钓大鱼,”所以经过商议他们决定绕过这条路继续向北极前行。
而2019年5月8日,在经历了如同取经一般的磨难之后,他在白茫茫的雪道上大声歌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终于到达了这一次长跑的终点目的地:北极。
(白斌到达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北冰洋海岸线,手拿国旗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