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免费景点,古宛平八景之一,适合大众的轻徒步线路 这些地方,才是门头沟的夏天,青山、绿水、古村 一样都不能少

今日份足迹记录,滴水岩天泉寺轻徒步之旅!

天泉寺位于门头沟的南庄村,去年冬日滴水岩的冰瀑,让这个隐藏于深山之中的庙宇,成为了一个网红景点,冬日过后,此处又恢复了往昔的安宁!

“天泉寺”创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重修,初称“大悲庵”,清乾隆时称“天泉寺”。

北京门头沟免费景点,古宛平八景之一,适合大众的轻徒步线路

滴水岩景区为明清时期著名的旅游景点,康熙年间的《宛平县志》将其列为宛平八景,名“灵、岩探胜”!

景区内山势峭拔,壁立千仞,岩下凹5米,高30余米,如“巨灵覆掌,横掩天空”岩顶水滴飘落如万点梅花,清脆悦耳!

北京门头沟免费景点,古宛平八景之一,适合大众的轻徒步线路

滴水岩岩下有大小岩洞5、6个,最大的一个岩洞可容纳千人,岩壁为灵幻奇巧的钟乳石,洞内有泉,水质清澈甘甜,可供饮用!

洞内暂无照明,手机的光亮在洞中分散,不太管用,建议自备强光手电筒!

北京门头沟免费景点,古宛平八景之一,适合大众的轻徒步线路

滴水岩位于绝壁之上、群山环绕,只在沟谷方向留有进出的孔道。

这里山险、水清,林木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此处到处生长的是一种北方罕见的青檀,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青檀林。

高耸的崖壁,把尘世的喧嚣与纷争隔绝于外,若非徒步爱好者们发现,这古寺大约很难展示于尘世之间吧!

自驾建议导航门头沟南庄村滴水岩沟,如果无法搜索到此地址,可以导航南庄村或者妙峰山!

过了南庄村后,可放缓车速,道路左侧的弯道旁,可看到滴水岩的指示牌,门口处停车位置很少,沿道路继续上行,右侧有几处停车位!

穿过铁栅栏门,此处更像是废弃的矿山,前行约一公里,道路分为左右两条线,沿着右侧道路直行即可!

夏日接连的大雨,砂石路被冲出无数的沟壑,埋藏于地表的石块,让道路多了许多乐趣,我在此处捡到了一块石头,状若竹林的花纹,很是好看!

穿过约一公里的石头路,余下便是消防通道,道路也就很好走了,约是人迹罕至的原因,山花开得烂漫,山谷间飞舞着许多美丽的蝴蝶!而且居然不怎么怕人,像是到了蝴蝶谷!

看到此处小小的圈洞,便是到达天泉寺范围内,需要走一段山路,大雨把部分台阶冲垮,会有些难行!

此处有一块莲花底座的石头,去年冬日来此,有不少人坐在石头上拍照!

天泉寺寺庙已遭严重毁坏,只有门槛和部分残垣断壁!

南庄村已开始了滴水岩景区修复工作。已先后完成一期工程,包括:千手千眼佛殿、大日如来殿、钟古洞等!

后期还会对景区道路,停车场做进一步的修整,只是不知道以后的滴水岩是否还会有今日的清幽!

野外徒步线路,需自备饮食,带足量的饮用水,秋季蚊虫较多,务必准备药膏!垃圾请务必随身带走!

其实真的不想每次都啰嗦关于随地都垃圾的问题,寺庙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一大袋奶酪棒包装,自发热火锅包装等,很想问丢垃圾的人,难道你不觉得刺眼吗?

请不要让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只是喊口号而已!

请不要让垃圾成为美景的牛皮癣!

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过人的文采,只想用温暖的文字记录下行走的风景!

我是叁月用视频与文字记录行走的足迹图片皆为手机拍摄,仅供参考,谢谢您的支持与收看!

咱门头沟端午,不用空调也很清凉

青山、绿水、古村

一样都不能少

这些地方,才是门头沟的夏天

百花山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5年,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是北京市目前面积最大的高等植物和珍稀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这些地方,才是门头沟的夏天,青山、绿水、古村 一样都不能少

这里环境独特、风景优美、群山环抱、奇峰连绵。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

这些地方,才是门头沟的夏天,青山、绿水、古村 一样都不能少

神泉峡

神泉峡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西1公里处,面积约15平方公里。

这些地方,才是门头沟的夏天,青山、绿水、古村 一样都不能少

神泉峡风景区地质构造奇特,海拔平均1200 余米,植被茂盛,鸟语花香,景色宜人,高山幽谷之中蕴藏神泉仙潭,泉水叮咚,溪水潺潺,是京城难得的山水风光。

双龙峡

双龙峡景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南2.5公里的青山翠谷之中,被誉为“京西小九寨”。

春季欣赏山花与冰瀑交融共存的绝妙奇景;夏季赏十里溪流、百潭瀑布、千亩杏园、万顷林海、青山翠谷、世外桃源;秋季赏漫山红叶映日艳,采摘火村大红杏,冬季踏十里冰川、赏百挂瀑布,令人流连忘返。

初夏的双龙峡正是山花烂漫的时节,来这里听潺水、观山景,乘坐“东方红号”观光小火车,启动森林穿越之旅。自驾路线:沿阜石路或莲石路到达门头沟城区,走109国道往门头沟斋堂方向行驶,至火村见路标左转进入双龙峡景区。

黄草梁

黄草梁是京西古道上著名的旅游驿站,被誉为古道明珠,与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遥相呼应。山南自古为京西古道的必经之地,从河北怀来麻黄峪经刘家峪沟、沿河诚、柏峪、斋堂到京西的古道就要经过山南的垭口--天津关。

关口旁现存有百米方圆、石墙围绕的驻兵遗迹。山上一条东西延绵数公里的高山草甸,一年中只有几个月返绿还青,大部分时间都是深黄色,故称其为黄草梁。

登山远眺山连山、峰连峰、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直到天边。黄草梁上的沿字号敌台施工细致,用料精实,虽经四百余年风雨剥蚀,至今仍雄姿依旧。

当然,有“青山”不能没有“绿水”

来了门头沟不能只“山践行”

这里的河

也是不能忽略的选项

永定河

永定河是门头沟区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流经北京市的第一大河。

河流从沿河城进入门头沟区境内,穿过官厅山峡,流经斋堂、雁翅、王平等七个镇,蜿蜒百余公里,流域面积1291平方公里,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

永定河流域的景区山美、水美,自然奇景汇集在峡谷之中,人文景观点缀河畔两岸。

下游的三家店水库波光粼粼,野鸭、鸳鸯、大雁等大量迁徙性、居留性水鸟的落户和停留觅食,成为了野生水鸟聚集地。

经过最近的“生态补水”后,永定河的水更是“活”了起来,目前,永定河门头沟段形成了“一湖、一湾、多湿地”的百里绿色生态廊道景观。

清水河

清水河是永定河在门头沟区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门头沟区第二大河。

清水河从西向东纵观整个斋堂川,在深山中形成了一片较平坦的河谷,斋堂川的风景全靠清水河水的造化、美化、蕴涵、点缀和哺育。

两岸秀美的风光早在清代《齐家司志略》中便有记载:杏花春秋、灵桂秋波、白铁晚晴、百花晓日、南涧伏冰、古寺钟声、板桥霜信。而清水河的滋养,更使得流域物产丰富,灵水的核桃、火村的红杏、柏峪的杏扁都是“名优特”的农产品。

京西十八潭

京西十八潭自然风景区位于门头沟王平地区安家庄境内,距北京市区50公里,是我国北方罕见的自然风景区之一。谷内溪水奔流,四季不断,古人云:“ 万叠燕山万叠泉,飞流千里挂长川”。

十八潭景区以谷深、石奇、水特、花异而著称,谷内溪水奔流,四季不断,层峦叠嶂,峰回水转,逢崖成瀑,遇壑为潭,形成了闻名遐迩的“ 三瀑六景十八潭”的自然景观。谷口两山如门,溯谷而上,一峰三折,山皆奇峭,奇峰怪石,飞泉丽瀑,决石分流,声激崖穴。

王平湿地

王平湿地是永定河门头沟段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之一。

湿地中,矿井废水、中水和雨洪做为水源,打造出30种20万株水生植物共存,滨水步道、河中小岛高低错落的湿地景观。

如今,王平湿地花草茂盛 ,鲜花盛开,水澈鱼游,景观宜人,永定河增添了一处靓丽景观。

除了去这些景点以外

行走在古村落里

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哦~

碣石村

碣石村地下水源丰富,有“七十二眼井”之说。“七十二”并不是实数,而是言其极多的意思。地头、街道、房前、院中、山脚下到处都是,村民做饭时直接用瓢到井里舀水。

这些古井中的水清澈甘甜,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村井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完全达到了饮用标准。游走于村落之中,可看到交错分布在村中各处的古井,因古井造型富于变化,风格各异,被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确定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碣石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十三陵碑文记载,碣石村原名“三叉村”主要有高、何、于三大姓氏。并且这三大姓氏都是名声显赫,有“高知府,何知县,于家三翰林”之说。因为村前有很多躺倒的大石头,根据“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村号就叫“碣石村”。

马栏村

马栏村的古建筑都是用这种石头和泥土砌成的,村子在规划修缮时,都尽量保持这里的原貌,在村内的路上你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个石头村奇特的景观。陈列馆出来是一溜老房子,村西有12座门桥,每座石拱桥通向一个古院落,有些院落大门紧闭,有些院落被木栅栏门半掩着。

据街口的村民说,到了夏天,流经村庄的泉溪会在门桥下淌过,悠悠地坐在门桥旁的古树下发呆,看小桥流水人家一幅田园景色,该是很惬意的事情吧!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位于斋堂镇,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爨底下村现保存着600多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细节、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灰瓦飞檐、石垒的院墙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

(*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