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迹大盘点!带你去看繁华都会的另一面 香港十大必玩景点,景美传承又好玩

香港,一座终年为亚热带海风吹拂的自由港。

大大小小263个岛屿,隐约勾勒出这个城市的独有轮廓:山风,海风,总是呜呜吹着棕绿的树;满山的杜鹃花簌簌落落,落不完地落,红不断地红。

香港古迹大盘点!带你去看繁华都会的另一面

香港大港湾

香港古迹大盘点!带你去看繁华都会的另一面

香港自秦汉时,便被划入南海郡,在近代后,又曾历经过英国的殖民统治。

历史的过往,为香港制造出矛盾的一面:古色古香的烟火庙宇藏身于高楼间隙;现代化的公寓里,仍是由古老的传统布置着生活的细节。

香港古迹大盘点!带你去看繁华都会的另一面

香港九龙城寨

西式建筑的石廊、拱柱和哥特式的尖屋顶架构于中式建筑的框架当中,一种异国情调的、中西交融的风格为香港奠定了最基础的特质。

香港湾仔,图源:陈绵绵

和大陆相比,港岛面积狭小,因而香港立法局于1971年通过了《1971年古物及古迹条例草案》,以成立古物咨询委员会的形式,开始对整个香港(包括了香港岛、九龙、新界、离岛四个区域)具有历史、考古或古生物学意义的建筑、地点或构筑物进行了普查。

在普查后,香港政府又对所有历史建筑物进行了三级评级,其中,具备最高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会被单独纳入“香港法定古迹”的名单当中。

香港法定古迹地图,图源:中国香港政府官网

我们挑选了这份名单里值得一看的一些建筑,跟随着这份清单,我们一起领略香港的魅力!

香港岛

01/ 大坑莲花宫

地点:港岛大坑莲花街

港岛大坑莲花宫大概建于1863年,用以供奉观音。

莲花宫

其建筑造型非常独特,设有重檐攒尖顶的前殿呈八角形,主体部分却接近于一个方正的普通民居。

由于莲花宫与大坑舞火龙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莲花宫也是港岛区内的历史地标。

大坑舞火龙现场

02/ 中环花园道圣约翰座堂

地点:中环花园道4-8号

圣约翰座堂是香港圣公会香港岛教区之母堂兼主教座堂,也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基督教会建筑物。

圣约翰座堂

圣约翰座堂的设计带有英国早期及中期哥德式风格,装饰有尖顶拱、呈肋形线条的构件和几何图形铁楞窗花格等,建筑整体气势宏伟。

教堂内部

03/ 中环前中央裁判司署

地点:中环荷李活道10号

前中央裁判司署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法庭建筑物之一。

前中央裁判司署

建筑物的正立面外观雄伟,装有巨大圆柱、希腊风格的带状回纹装饰、拱门及券心石,风格极为独特。和中区警署、域多利监狱一起组成了标志着香港法律与纪律的历史建筑群。

内部的监狱及其它景观

04/ 半山区司徒拔道45号景贤里

地点:香港司徒拔道45号

景贤里糅合优秀的中西式建筑特色,是香港一幢罕见及出众的建筑艺术品。

景贤里

大宅原名“禧庐”,约建于1937年,最初的主人为广东著名商人岑日初的妻子李宝麟。1978年,李将大宅转售予邱子文,邱氏家族将大宅易名为“景贤里”。

景贤里是散建于港岛山边的历史豪宅之一,曾记录下二次大战前香港历史的重要片段。

景贤里内部陈设

05/ 香港大学内部多幢大楼

地点:薄扶林道

香港大学是香港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建校于1910年,校内的本部大楼是校园内最古老的建筑物。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

港大曾是孙中山、张爱玲、朱光潜等人就读过的学校,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这里也是记述着香港历史的地标之一。

香港大学校园风景

港大内部多幢大楼均由当时的著名商人或社会活动家捐资兴建,建筑风格上复杂多样,亦中亦西,十分值得一看。

06/ 旧鲤鱼门军营第十座

地点:香港柴湾道75号鲤鱼门公园

旧鲤鱼门军营是英军在香港最早设置及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于1890年至1939年之间陆续建成。

旧鲤鱼门军营

其中的第十座是军营中最典雅优美的建筑物,这幢长方形三层建筑的正立面和背立面都是拱形柱廊,托斯卡纳式方柱承托着扇形拱,中层和顶层的游廊装有古典瓮形扶栏。是简约古典风格建筑中的罕有佳作。

07/ 东莲觉苑

地点:香港跑马地山光道15号

东莲觉苑是何张静蓉居士与丈夫何东爵士于1935年创建的佛寺,有别于传统山林佛教的寺院,这是一幢建在香港市区的佛教道场。

东莲觉苑

东莲觉苑的地则形如箭镞,建筑外型俨如一艘巨船,蕴含大乘佛教度众生到彼岸的法义。虽采用西方的建筑结构,但内外装饰仍以中式为主,具有飞簷、斗栱、琉璃瓦顶等传统中式建筑的细节,是一座极有地域特色的寺院。

东莲觉苑内部

08/ 铜锣湾天后庙

地点:铜锣湾天后庙道10号

铜锣湾天后庙由戴氏家族兴建,但确实的建庙年份已难于考证。

铜锣湾天后庙

庙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是一口古钟,钟上铭文所刻的年份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正门门额的“天后古庙”的题字和两旁的门联则是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时所立。庙宇内还有牌匾、对联、香炉、石狮、石案等其他文物,皆由清代保存至今。

铜锣湾天后庙的装饰

庙宇的屋脊装饰华丽,前进是以双龙戏珠为题的脊饰,两端饰有博古和鳌鱼,后进则有石湾陶塑瓦脊,脊上的人物陶塑是以中国传统戏曲场景为题。庙内装饰和对联所采用的剪瓷工艺,在香港甚为罕见。

09/ 中环炮台里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

地点:中环炮台里1号

位于中环炮台里的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由法国外方传道会于1917年兴建,用作教会在香港的司帐处。

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

二战后大楼虽经过多次改装,但楼内仍保留了很多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特征,例如地下大堂华丽的石柱、木楼梯、拱形天花和匀称的天井等,令它成为香港极有特色的历史建筑。

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内部

10/ 中环都爹利街石阶及煤气路灯

地点:中环都爹利街

位于中环都爹利街南端的花岗石阶约于1883年建成。石阶的望柱及扶手均以饰线点缀,配有托斯卡纳式栏杆柱。


中环都爹利街石阶两旁的煤气路灯

石阶两端的四盏煤气路灯,过去由英国威廉‧塞有限公司供应。随着香港路灯电气化,它们已成为香港仅存的,仍然提供街道照明服务的四盏煤气路灯。

11/ 港岛大浪湾石刻

地点:香港大浪湾

大浪湾石刻是指在香港沿海一带曾经发现的几处古代石刻。这些石刻风格十分相近,纹饰基本呈几何形,隐约可见人物或鸟兽图案。

大浪湾石刻,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目前尚未确定石刻刻凿的年代。根据专家的猜想,香港早期居民多以海为生,这些石刻应是镇抚怒海,护佑航海人士之意。

12/ 鸭脷洲洪圣古庙

地点:鸭脷洲洪圣街

可以俯览石排湾和香港仔的鸭脷洲洪圣古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鸭脷洲居民所建,用以庇佑渔民和往来商旅。

鸭脷洲洪圣古庙

洪圣古庙是鸭脷洲的主要庙宇,仍然保留着原有风水布局及造工精致的装饰。庙前空地上的风水木柱,在香港亦甚为罕见。前殿的屋脊和天井两廊的女儿墙上均饰以造工精巧、历史悠久的石湾陶塑。

九龙区

01/ 侯王古庙

地点:九龙城联合道与东头村道交界

根据庙内铸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古钟推算,九龙城侯王古庙大概建于1730年或以前,以供奉杨侯大王。清廷在1847年至1899年驻军九龙寨城期间,寨城的官将曾多次于侯王古庙参拜。

侯王古庙

侯王古庙也是香港少数仍保留着大量与九龙寨城有直接关系文物的古庙,例如由首任九龙巡检司许文深于1847年所捐的香炉;1888年的“鹤”字石刻,至今仍可见于庙后的巨石上。

02/ 玛利诺修院学校

地点:九龙窝打老道130号

玛利诺女修会在1921年来到香港传教和服务,并于1925年创办玛利诺修院学校。

玛利诺修院学校

学校主楼采用中世纪修道院或学院的布局设计,列柱回廊围绕露天中庭。校舍建筑群的自由新都铎风格融合了多种不同的建筑设计特色,包括装饰派艺术、罗马式、新乔治亚风格和哥德复兴式。风景优美,风格独特。

03/ 深水埗李郑屋汉墓

地点:深水埗李郑屋邨

李郑屋汉墓是在1955年,被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这座砖室古墓里出土明器五十八件,包括陶制器皿及青铜器物。墓室形制及出土明器式样显示,这座古墓的建造年代应在东汉期间。古墓现已辟作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及内部的墓室

04/ 东华三院文物馆

地点:九龙窝打老道25号广华医院

东华三院文物馆原为广华医院大堂,是首间在九龙和新界区开办的医院。

文物馆及其建筑模型

文物馆糅合了中西方的建筑特色:馆内建筑物正面做有中式装饰和祠堂布局,清楚展现中式建筑特色。侧面和背面却使用了小圆窗和连拱顶石的弓形拱窗,此外大堂内通往展览厅的四道拱门还设有西式楣窗。

文物馆内部陈设

新界区

01/ 居石侯公祠

地点:上水河上乡

河上乡居石侯公祠始建于明朝末年,是传统的三进两院式建筑。前院两旁建有厢房,中进设有供奉历代祖先神位的神龛。后进楼高两层,曾用作村校。

居石侯公祠,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居石侯公祠正面的鼓台与门框均以名贵的红砂岩建造。祠堂的屋脊饰有精致的灰塑,建筑物内外的驼峰、簷板及系樑所雕刻的吉祥图案及民间故事,也极为华美。

02/ 张氏宗祠

地点:元朗山厦村

张氏宗祠又名“华封堂”,建于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元朗山厦村张氏第二十二世祖张南一、张瑞一、张志广及张耀晃主力筹建,是张氏族人议事和祭祖的重要场所。

张氏宗祠,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张氏宗祠为传统的两进式青砖建筑,中间为天井,两侧为厢房,分别用作厨房及贮物。后进置有神龛,安放着张氏历代祖先神位,整座神龛庄严华丽,饰以「八仙」为主题的木雕,尽显昔日工匠的精湛工艺。

03/ 聚星楼

地点:元朗屏山

聚星楼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

聚星楼

据屏山邓氏族谱所载,聚星楼约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由邓族第七世祖彦通公所兴建。古塔呈六角形,以青砖砌成,约十三米高。古塔每层均有砖砌的菱角形簷头装饰,以及吉祥题字,上层则供奉着主宰功名的魁星。

04/ 大夫第

地点:元朗新田永平村

大夫第建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是文颂銮的府第。

大夫第,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大夫第是传统华南士绅阶级府第建筑的典范,也是香港最华丽的历史建筑物之一。

大夫第主建筑为两进三开间布局,天井两旁为厢房。主建筑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一开间的附属建筑物,东翼设有花厅和内院,西翼建筑则以长廊相隔,设有厨房、偏厅和厕所。

05/ 西贡大庙湾刻石

地点:西贡大庙湾地堂咀

此刻石刻于南宋咸淳甲戌年间(1274年),为香港最早有纪年的刻石。刻石上文字记载着盐官与友到南北佛堂门游览的事迹,以及这处两所庙宇的历史。

西贡大庙湾刻石,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06/ 发达堂

地点:新界沙头角下禾坑

建于1933年的发达堂不但见证着香港一个显赫的客家家族的历史,亦是折衷主义住宅建筑的典型例子。

发达堂,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发达堂由禾坑李氏宗族的后裔“李道环祖”(即李道环四个儿子组成的受托人)在新界沙头角下禾坑兴建。

整座建筑物楼高两层,建有长长的客家式人字瓦顶,正面有平顶外廊。建筑物以传统的青砖和木材,以及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成。时至今日,发达堂仍是李道环后人的居所。

07/ 荃湾汲水门灯笼洲灯塔

地点:荃湾灯笼洲

灯笼洲灯塔位于香港岛以西、马湾以南的小岛“灯笼洲”上,是香港现存其中一座战前灯塔。

灯笼洲

因香港商贸发达,1912年时,香港政府便启用了灯笼洲灯塔以做照明。这座灯塔高11.8米,由钢铸骨架建成,通体白色。自二十世纪以来,灯笼洲灯塔一直为无数由西面进入香港的船只导航。

荃湾汲水门灯笼洲灯塔,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08/ 旧大埔墟火车站

地点:大埔墟崇德街十三号

旧大埔墟火车站建成于1913年,其正面、屋顶及装饰等均具中国建筑特色,但火车站的内部则按火车站运作需要而设计。旧大埔墟火车站是香港九龙地区唯一使用中式传统风格建成的火车站。

旧大埔墟火车站外观

旧大埔墟火车站内部的铁轨

1983年新大埔墟火车站建成后,代替了原来的车站。旧大埔墟火车站经全面修复后,现用作香港铁路博物馆。

离岛区

01/ 大屿山石壁石刻

地点:大屿山石壁

大屿山石壁石刻由正方及圆形几何纹构成,与古代青铜器上的图案极相似。有学者推断,这石刻大约是青铜时代,即约三千年前,由香港先民所刻凿。

大屿山石壁石刻,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02/ 大屿山分流炮台

地点:大屿山分流

分流炮台位于大屿山西南端,俯瞰来往珠江的航道。《澳门记略》载雍正七年(1729年)时大屿山“两山各设炮台”,分流炮台便是其中之一。

分流炮台,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整座炮台长约46米,阔21米,墙身以花岗石及青砖叠砌而成。1898年新界被租予英国后,炮台正式弃置。1989年-1990年间炮台及附近环境得到了大规模修葺后,作为有着纪念意义的景点重新向公众开放。

03/ 杨侯古庙

地点:大澳宝珠潭

杨侯古庙是香港历史极为悠久的庙宇之一,应是建于清朝时期。

杨侯古庙,图源: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杨侯古庙分为主建筑及左右偏殿,主建筑属清朝两进三开间布局,两进之间的天井建有香亭。前殿屋脊和天井左右两廊的女儿墙饰有具备历史价值的石湾陶塑,题材为民间故事,造工极其精巧。


附:香港法定古迹清单


-END-

编辑整理丨艺旅文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香港(Hong Kong),简称“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为邻,南临珠海万山群岛,地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数百个岛屿。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并享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旅游天堂”等美誉。

到香港旅游,可玩的地方很多,比如中环、星光大道、海洋公园等,那么哪些地方是首选,哪些又是备选。在此,北斗为您介绍一下香港十大必玩景点,希望对您到香港旅游有所借鉴,也喜欢您能够喜欢!

1、海洋公园

海洋公园,是一座集观景、休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也是香港最受欢迎的一处知名景点。园区依山而建,分为北面的山下花园,南面的南朗山和山脚的大树湾三个区域。

香港十大必玩景点,景美传承又好玩

公园最主要的游乐项目有海洋水族馆及主题游乐园两处,凭山临海,多姿多彩,是游人最喜爱的场所。水族馆应该是最具观赏性的景点,在这里不仅能见到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还能亲眼目睹海豚、鲸等海洋动物的表演,堪称知识与娱乐最完美的结合。

香港十大必玩景点,景美传承又好玩

游乐园是年轻人喜欢的场所,各种惊险刺激的游乐活动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动感的大型游乐活动,没有足够的胆量还真不敢去体验。

香港十大必玩景点,景美传承又好玩

由于园区较大,可以通过使用交通工具上山下山,如果你时间充裕,又不喜欢到游乐园,当然也可以漫步游览。上下之间主要有三种方式,缆车、海洋列车和电梯,缆车可以看到海天一色,并可以鸟瞰海洋公园全貌;海洋列车只需短短几分钟,即轻松往返游乐园与水族馆;电梯总长达二百余米,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户外扶梯,往返于山上山下之间。

公园里还有一条香港老街,虽然是仿建的,但是还是很有特色,是值得去逛一逛的。除了娱乐,在山顶上看海湾也非常不错,海天成一色,别有一番意境。

地址:香港港岛南区黄竹坑

2、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简称维港,是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由于海港宽阔,水质清澈,香港亦因此被誉为“东方之珠”及“世界三大夜景”。

维港不仅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港口,更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景点。白天,立于堤岸边,可近观可远眺,只见碧波如洗、风轻云淡,周围人来人往,给人一种惬意的愉悦感。

而到了夜晚,两岸摩天大厦的广告牌和霓虹灯就活跃起来,尽显五彩缤纷、耀眼璀璨,其实,在我心里最惊艳的还是千家万户传来的灯光,星星点点,每一个都是充满爱的港湾。

到了维港,不仅能吹吹港风,还能见到真正的“港风”,比如《无间道》、《新警察故事》等香港影视作品都曾经在此取景,也留下了星光大道这个著名的景点。星光大道,有多尊以电影拍摄情况及香港知名艺人为题材的塑像,供游人拍照留念,是香港影视文化的见证。

维港沿岸的看点非常多,在南岸除了醒目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中银大厦等高楼,还有香港会展中心;北岸则有天星码头、太空馆等知名景点。若想更好地欣赏维港,可以坐上天星小轮,或者参加海上观光团,登上游船,遨游于大海之中,以全新角度体会海港的动感与时尚,真正感受维港的美。

地址:香港维多利亚港

3、太平山顶

太平山,原名扯旗山、硬头山,古称为香炉峰,是香港的最高峰。太平山顶,是香港的著名的旅游胜地,山顶的凌霄阁,外形十分独特,却是全港最佳的俯瞰维港的观景平台。

自香港开埠以来,太平山就是香港的象征和地标,尤其是山顶,成为权势与富贵的象征。从1867年至1930年,香港总督别墅就位于山顶,即使是今天,能在山顶有一席之地的依然是非富即贵,成为世界级豪宅所在地。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简称“香港蜡像馆”,是凌霄阁重要的景观,是一家专门从事名人蜡像展览的博物馆。杜莎夫人蜡像馆总馆位于英国伦敦,香港分馆于2000年开幕,展出过超百尊国内外名人的蜡像,包括政商名人及体育、娱乐明星。

太平山餐厅也是极具特色的一个景观,主体建筑石屋是过去缆车工程的工作站,如今采用欧式设计,提供异域美食,并能边吃边赏景,使餐厅成为香港最知名的露天餐厅之一。

卢吉道是太平山顶一条环山而建的人行步道,其中大部分为栈道设计,漫步于此,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香港岛北部、维多利亚港及九龙的风景,亦被称为香港老八景中的“仙桥雾锁”,该路段也称为港岛径第一段。

地址:香港中西区太平山

4、金紫荆广场

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会展中心新冀人工岛上的博览海滨花园中,三面被维港环绕,因广场中心矗立的金紫荆铜像而闻名。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中央政府将“紫荆”铜雕赠与香港,就安放在新扩建的香港会展中心广场中,成为香港的地标之一,也成为全港最受欢迎的打卡地之一。

金紫荆铜雕高达六米,金色的紫荆花坐落在圆环形红色花岗岩的基座上,基座以城墙为形,代表了的万里长城,象征祖国,基座呈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是中式传统的习俗。而紫荆花则代表香港,象征香港坐落于中国疆土之内,永远是中国的一分子。

广场以金紫荆雕塑为核心,旁边还竖立有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周围还有一条近四百米的海滨长廊,可以无拘无束地漫步,亦可远眺对面的尖沙咀,观赏维港两岸的风景。

每天上午八点,下午六点,金紫荆广场均会举行升旗、降旗仪式,这也是每个中国人最自豪的时刻。每年的7月1日和10月1日,广场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不仅有升旗,还有直升机方阵飞掠广场上空,还有其他表演,是广场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候。

地址:香港湾仔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外

5、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原名啬色园,在香港人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香港最著名的宗教圣地。在全中国,黄大仙祠仅有两座,一座在广州,一座就在香港九龙,久负盛名,香火不断。

据史料记载,黄大仙号赤松子,本名黄初平,是东晋时期著名道士,后被东南沿海地区供奉为神灵,尤其在港澳地区,成为人们普遍信仰的一位神仙。

太岁元辰殿是黄大仙祠中一座道教的殿堂,以当代意识形态演绎道教文化,殿堂中供奉众星之母斗姆元君以及六十太岁,殿前正中有五行紫荆守护香港,殿顶为星象天幕,展示香港春秋两季的星象,每年转换两次。围绕星象天幕有敦煌飞仙,地面对应两仪与八卦,殿堂有四大支柱,隐喻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除了供奉黄大仙,祠中还供奉儒、道两教的孔子与观音菩萨,三教合一,极具当地的特色。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十分灵验,基本做到“有求必应”,这里也是香港唯一可以举行道教婚礼的庙宇。

黄大仙祠地处城市的中心区域,占地面积也很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之中,能有这么一处供人拜祭和静心的空间,实属难能可贵,这也是到香港必游的打卡地之一。

地址:香港九龙竹园道2号

6、兰桂坊

兰桂坊,是中环区一条呈L型的鹅卵石小巷,由德己立街、威灵顿街、云咸街、安里、仁寿里及荣华里组成的一个区域,汇集了大小酒吧与西式餐馆,是年轻人、外籍人士喜欢的一个夜游景点。

据记载,兰桂坊酒吧街缘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港府开始重建中西区。一位意大利商人开设了一家服装店和餐厅,在中环上班的一些白领,下班后没有地方闲谈,这家餐厅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空白,成为他们欢乐的聚会之地。

其后,兰桂坊逐渐发展为一处有格调的休闲之地,酒吧、食肆及娱乐场所越开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的游人慕名前来,成为一个相当于北京的什刹海,、上海的华山路、重庆的九街一样的酒吧街区。

兰桂坊的夜生活其实并不奢靡,消费也并不昂贵,只要有一瓶酒、一杯咖啡,可以边饮边聊,谈天说地,还可以左顾右盼,欣赏沿街的风景。

可能还有些人认为兰桂坊是一个风流场所,其实这十个误解。富有小资情调的兰桂坊,灯红酒绿的骆克道,流光溢彩的尖沙嘴,都是酒吧集中的区域,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非兰桂坊莫属。这里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欧式建筑、日式歌厅、澳式酒吧等等,兰桂坊成为香港的一个特色街区。每年圣诞节、万圣节、兰桂坊节等节假日,兰桂坊都要举行街道嘉年华会,这也为小巷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异域风情。

地址:香港中环云咸街和德己立街之中

7、大屿山

大屿山位于香港西南方向,是香港最大的岛屿,岛上山多平地少,岛上居民集中在西南面的大澳镇。大屿山以山为主,海岸线蜿蜒绵长,有着港湾、沙滩、小溪等自然景观,还留有着历史人文古迹,是香港罕见的自然风景区。

主峰凤凰山海拔935米,是香港第二高峰,气势雄伟、视野开阔,素有“凌绝顶”之称。从山下到山顶有徒步、缆车、公交三种方式上山,不同的方式可以领略不同的景致。

大屿山岛面积较大,是香港岛的两倍,主要有宝莲寺、天坛大佛、青马大桥、罗汉洞\、大澳村等景点,想要一天玩遍真的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宝莲寺,始建于1924年,规模宏大、环境优美,有南天佛国之称,并且被评选为香港四大禅林之首。寺前有一座四柱三层的冲天柱式石牌楼,正中匾额刻有“宝莲禅寺”四个大字,前方是一个广场,中间建有一个仿北京天坛圜丘的三层小坛,正对面就是天坛大佛。

天坛大佛,位于昂坪山顶,是岛上最知名的景观,也是大屿山的地标,因其基座是仿照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建,因此命名为“天坛大佛”,据数据显示如今是世界第二大户外青铜坐佛像。佛像庄严祥和,面相圆润,双耳垂肩,右手示“施无畏印”,显示佛祖挽救众生之心,且四周绿树成荫,风景秀美,令人心旷神怡,适合静思远眺,放空心情。

地址:香港新界离岛区

8、庙街

庙街,位于九龙油麻地,是一条极富“港味”的街道,同时也是香港最具影响的夜市,以价格公道而闻名,被誉为香港的平民夜总会。

说到庙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庙街分为两段,以油麻地天后庙为界,北段被称为庙北街,南段被称为庙南街,庙街也因此得名。

庙街还有一个雅号,被称为“男人街”,这是因为主要经营女性物品的旺角通菜街被称为“女人街”,而庙街主要经营男性服饰,故而有了同样的说法。

庙街的另一半知名度是来源于香港电影,像《食神》、《庙街故事》、《新不了情》等电影,都是以这里作为背景,相对也促进了庙街各式小摊和大排档。

天后庙,位于庙街榕树头,是整条街上最旺的地方,这里是九龙最大的天后庙,香火鼎盛,每年的节假日,都会吸引众多的善信前往参拜。

地址:香港九龙区油麻地庙街

9、长洲

长洲,是香港的一座离岛,面积不大,位于大屿山与南丫岛中间,两头宽中间狭长所以叫做长洲,又因形似哑铃,所以有个别称叫做哑铃岛。

长洲远离闹市,是个清净之地,适合假日休闲游,岛上有张保仔洞、北帝庙和长洲石刻等景观,而且轮渡码头沿岸一带有不少海鲜食坊,极具当地特色。

此外,长洲岛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办盛大的太平清醮,这是当地独有的节日,主要的节目是“飘色会景巡游”与“抢包山”两项重头活动。整个建醮期持续五天,有“迎神”、“走午朝”、“超幽”、“送神”等祭祀活动,其中飘色会景大巡游、醒狮与祥麒表演非常有特色,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市民与游客。

平时的长洲岛在香港来说是具有清新文艺范的一个景点,小岛景色迷人,显得宁静而悠闲,迎着海风漫步东湾咏滩,呈现出一幅惬意的画面。

张保仔洞,是长洲岛上的一处古迹,位于岛上西南部,传说中是大海盗张宝仔收藏宝物的洞穴,如今当然已经空无一物。洞口狭窄昏暗,洞里潮湿湿滑,看起来还真是一个藏东西的好地方,估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年之后成为一个景点。

地址:香港离岛区

10、浅水湾

浅水湾,位于太平山的南面,与山相依,与海为伴,距离深水湾不远,号称“天下第一湾”,亦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形似月牙弯弯,是香港海湾的一张名片。

由于浅水湾环境很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区内修建了许多豪宅,是港岛著名的富人区,其中就包括许多香港大富豪的私宅。

浅水湾沙滩平缓,海沙细腻,水温适中,是游泳玩水的好地方。特别是到了夏季。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浅滩之上人来人往,这时候是浅水湾最热闹的时节。即使是到了冬天,这里温度也不低,沙滩上仍然有不少的青年男女。

浅水湾东南端,有一座传统仿古建筑——镇海楼,房顶设计的是翱翔九天的巨龙,越发显得英姿勃发,充满生机,其实这里是香港拯溺总会,据说,是一个旨在减少因水上活动而导致的意外。

在附近,还有长寿桥、万寿亭等景点,以及万寿龙、鳌鱼献寿、三阳启泰等雕像,并耸立着雄伟的七色慈航灯塔。据当地人介绍,走一走长寿桥,摸一摸万寿龙,就可以给自己带来健康长寿,平安吉祥。总之,在香港人心中,浅水湾是一个福地。

地址:香港太平山南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你的心目中香港还有哪些必玩的景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