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棺银椁、重佛舍利,探寻千年古刹寿县报恩禅寺的未解之谜 苏州报恩寺

安徽寿县,一座楚国故都,一座千年古城,这里不但有保存最好的宋代古城墙、有神话色彩的八公山,这里还是中国豆腐的发源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淮南王刘安长眠于此,报恩寺、孔庙、清真寺等古建筑分布在城区的每个角落。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在文博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的寿县博物馆则是了解寿县悠久历史的最好窗口。

金棺银椁、重佛舍利,探寻千年古刹寿县报恩禅寺的未解之谜

安徽寿县古城

金棺银椁、重佛舍利,探寻千年古刹寿县报恩禅寺的未解之谜

寿县古城

在寿县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纯金的金棺,在金棺的旁边还陈列着几十枚佛陀舍利子,成为寿县博物馆里最吸引游客的文物之一。这件金棺和几十枚舍利子都是出土于寿县城内的报恩寺中,报恩寺也是寿县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金棺银椁、重佛舍利,探寻千年古刹寿县报恩禅寺的未解之谜

寿县博物馆

寿县报恩寺

寿县报恩寺

寿县报恩寺山门

报恩寺又叫崇教禅院、东禅院、报恩禅寺,位于寿县古城的东北隅,沿着大寺巷向东走到尽头便是报恩寺。在报恩寺的照壁上题写着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的指示。

据资料介绍,报恩寺是江淮地区的著名古刹,唐代贞观年间,玄奘法师首建佛刹祝发度弟子修禅那延及,因此取名重教禅院。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改名为天圣院,并且在寺中修建了一座供奉佛陀舍利的佛塔。后来天圣院更名为东禅院。明洪武初年,东禅院更名为报恩禅寺,此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寿州志》中关于报恩寺的记载

报恩寺毗卢佛大殿

报恩寺宋代佛塔遗址

位于报恩寺正中的宋代佛塔建于天圣四年(1026年),为八角九级砖塔,高四十余米,是当时寿州城中最高的一座建筑。清同治元年(1862年),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佛塔在风雨中倾塌,只残留下三级。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政府拆除了残留的三级塔砖,在清理佛塔地宫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壁画、佛像等文物。在地宫的中央还发现了一件石匣,打开石匣发现有一座银椁,在银椁里盛放有一件金棺,更让人震惊的是,打开金棺后发现里面盛满了舍利子。

报恩寺大雄宝殿

报恩寺唐代银杏树

报恩寺唐代银杏树

如今这件“重佛舍利”金棺和金棺中盛放的舍利子就陈列在寿县博物馆中。报恩寺佛塔地宫中的金棺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精美,玲珑剔透,是佛教考古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金棺由6片黄金薄片铆合而成,长10厘米,最高处7.8厘米,重91.5克,为纯金制作而成,上面雕刻有精美的牡丹图案。就形制和工艺来讲,这件金棺是目前全国已知的唯一一件金棺,属于国宝级文物。在金棺的底部刻有“重佛舍利”四个字,所以这件金棺又被命名为重佛舍利金棺。

寿县博物馆

报恩寺宋代佛塔地宫中的石匣

石匣中的金棺简介

金棺

在金棺旁边陈列的便是金棺中发现的舍利,据资料介绍,当时一共发现370多颗舍利,现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舍利从外表看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小石子很相似,有黑色、白色、棕色、红色等颜色,所以也被叫做五彩舍利子。舍利子是古代高僧火化后产生的结晶体,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报恩寺宋代佛塔地宫中发现的这些舍利子应该是宋代高僧的舍利。

金棺

金棺

金棺

报恩寺地宫内的碑文记录:自天圣四祀仲春之月,当我佛诞灵之日,乃致斋于己舍、爰遇二僧,斋罢而留五色舍利数箱。由此可知金棺中的这些舍利应该属于己舍、爰遇两位高僧中的一位,然而因为在地宫中除了金棺上面的“重佛舍利”四个字外,并没有发现其他的文字记载,所以这些舍利子究竟是哪位高僧的依然是一个谜。

舍利子

舍利子

舍利子

相关阅读链接:

安徽寿县报恩禅寺,江淮大地上的千年古刹

楚风楚韵看楚都,寿县博物馆,中国第一座楚文化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当归:几次途径都没去过

肉桂:这次去一下

【日期】2021年5月

【城市】苏州

【景点】报恩寺

第一次来苏州就知道北寺塔了,

在远处就能看到巍巍古塔,

原来大名为报恩寺。

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已1700多年,

苏州最古老的佛寺,为“吴中第一古刹”。

苏州报恩寺

...

苏州报恩寺

...

苏州报恩寺

...

进入寺门,林木撑天,

有一种年代久远的感觉,

仿佛很少被俗世所打扰。

报恩寺塔,相传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

为八角九层砖木混合结构,高76米。

...

...

...

塔身保存完好,不能登塔望远,

作为背景拍照还是不错的选择。

梅圃,于寺院东北部,为山水园林。

...

...

...

...

...

不经意间逛到了后花园的存在,

小巧精致的苏式园林,

有假山凉亭、石桥流水、水榭长廊。

当归: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一些传承

肉桂:都是有信仰的人

当归:这个园林还是很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