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最有名的八大特色美食,第二道吸引很多人驱车前往品尝 深圳发展声东击西?也许你的看法是错的,从城际规划来看一目了然
河源位于广东的东北边,这里也是客家人开发岭南最早的地区,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安静的客家城市,有着“客家古邑”的称号。同样它也是一个山极多,水资源又丰富的城市。

对于想看喷泉的朋友,这里还有号称“亚洲第一高”的音乐喷泉,最高可以喷169米,特别是它多变的造型,令很多人赞叹不已。这里还有有着“千岛湖”“人间仙境”之称的万绿湖。
对于吃货来说,它还是一个令人发胖的城市,很多人来这里旅游,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正宗的客家美食。
01.河源猪脚粉

河源猪脚粉是广东河源人的一道经典早餐美食,在当地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闻到猪脚粉,神仙也打滚”,走在河源的大街小巷你基本上都能吃到它。
一碗正宗的河源猪脚粉是这样的,猪脚吃着爽口不腻,皮弹肉嫩,耐嚼有韧劲,汤汁浓而鲜美,里边的米粉清香爽滑,久泡不烂,细而不断,能吃到原有的米香味。
02.紫金牛肉丸

紫金牛肉丸是广东河源紫金县的一道名食,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牛肉丸,每个如网球大小。这种牛肉丸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新鲜,有着“天光牛肉”的美誉,吃着清香爽脆有嚼劲,弹牙,吸引很多外地人驱车前往品尝。
03.紫金八刀汤
紫金八刀汤是广东河源紫金县的一道特色汤品,这道汤主要是用客家土猪身上的8个部位(猪心、猪肾、猪肝、猪肺、猪舌、猪粉肠、猪颈肉、猪胸隔膜)制作的,它也是紫金县著名的招牌菜,做成之后,汤靓味鲜,香气扑鼻,很多人对它的评价都很高。
04.河源酸萝卜
河源的酸萝卜可以说是远近闻名,也是河源人最爱吃的开胃菜,走在河源的街头,你总会碰到有售卖酸萝卜的,吃上一块,酸辣爽口,忍不住还想再吃一块,特别的提神醒脑。
05.九重皮
九重皮是广东河源连平县的一道特色小吃,这种小吃主要是用米浆制成的,一共有九层,每层厚度都差不多,最上边撒有香菇末、虾米、葱花等食材,吃的时候切成菱形小块食用,吃着鲜香爽口,又粘又香,蘸酱吃最美味。
06.河源萝卜粄
萝卜粄是客家的一道传统小吃,也是河源人爱吃的一道美食,它有着雪白细嫩的外皮,内里包裹着七八种丰富的馅料,有虾米、萝卜丝、瘦肉、香菇、木耳、腐竹等,煮好一口下去,鲜美的汁水和香味溢满整个嘴巴,咸香软糯,令人流口水。
07.河源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是广东河源的一种特产,当地人最喜欢拿它煲汤喝,可以用它煲鸡汤,也可以煲猪骨汤,煲出来的汤气味芬芳,滋补功效达到了极致,有着滋阴、健脾胃、除湿、润肺等食疗功效。
08.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是广东客家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客家宴席上的常用菜,你也可以把它叫作“肉馅豆腐”,它其实就是把碎肉、香菇、鱼肉等制成的肉馅填充到豆腐中,让原本的豆腐更富有口感,吃着鲜嫩滑香,更有嚼头,汤汁浓郁醇厚。

有人说深圳东进战略喊了好几年了,但没多大动静,实际上是在声东击西,粤港澳大湾区、前海自贸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宝安大空港区等,概念和政策红利一波接着一波,好像不关东部龙岗、坪山、大鹏什么事。
现实似乎也是这样,从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连接来看,南山和宝安中心区更具有地理优势,尤其是今年以来的房价,南山、宝中在领涨,靠近宝中的光明区涨幅也不小,有光明新城、科学城概念加持,资本很敏锐,也很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这些都似乎印证了一点:深圳的发展未来在西部。不过情形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要好好审视一番。
在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当中,深圳面积最小,不足2000平方公里,广州、上海面积是深圳的3-4倍,北京就更不用说了,是深圳面积的8倍以上。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深圳就这么大的地方,无论是东进还是西进其实空间都有限,只不过是发展先后和迟早的问题。

凡事我们也要看长远一点,三到五年之后,应该更看好深圳东部。
为什么说不是西部呢?原因很简单,西部没有地理空间,缺乏战略纵深,再往西只能“下海”了——填海造陆不可能无限制,而且现在国家也叫停了,哪怕修建了“深中通道”,那也只是出于加强珠三角城市联系,在交通和交往上的考量。
因此,无论是从发展方向还是地理空间,深圳东部,尤其是龙岗区和坪山区将成为深圳东进战略的重要发展布局。
龙岗区作为工业大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GDP总量已经跃居深圳10个区当中的第二位,一般预算公共收入每年超200亿。当然了,在这里也不得不说一句,龙岗区、坪山区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以华为、比亚迪为首的企业贡献很大。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从可利用的土地上看,龙岗区、坪山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且深圳规划有18个重点发展片区,龙岗区占了4个(与南山区相同),坪山区占了2个,东部就占了6个,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且,从最新发布的“深圳都市圈”的定位,可以看出,深圳不仅把东莞惠州划入深圳都市圈(深莞惠一体化),而且把河源和汕尾也划入深圳都市圈的定位和“势力范围”。从深圳都市圈的定位和地理位置中心来看,龙岗区恰好处于几何中心。
最近我们也看到,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还是深圳都市圈,深圳大运中心将成为集城轨、地铁、普快等枢纽中心,连接东莞、惠州和粤东地区,带动大湾区的东部组团发展。
根据深圳建设交易中心发布5条城际铁路勘察设计招标信息来看,其中4条位于深圳东部片区,包括深大城际、深大城际(大鹏支线)、深汕高铁、深惠城际。当4条城际线路完成建设后,深圳东部片区的交通将发生根本变化,同时龙岗、坪山作为深圳东部中心,辐射惠州、汕尾的能力将得到极大加强。
然后再从整个大湾区规划来看,西部有广州、佛山带动,还有珠海、澳门,不需要深圳“染指”,否则职能就重叠了。深圳要做的就是把深圳东部以及大湾区东部带动发展起来,那就功莫大焉!
最后,还是不得不说一句,按照城市发展趋势,我认为深圳的国际城市标杆应该瞄准日本东京,从面积上来说,东京是2155平方公里,深圳是1997平方公里,比东京面积稍微小一点,总体相当。
深圳在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应该借鉴东京的轨道交通,东京地铁长度现在已经超过2500公里,深圳只有400公里,差距十分巨大。深圳应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增加区域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在2公里之内达到地铁口。
如果轨道交通发展到这个地步,那时候说什么东进、西进又有多大意义呢?加油,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