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晋江十大著名景点 晋江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晋江旅游必去景点 泉州台商区的这些网红乡村微景观,你来过吗?​

导语 / INTRODUCTION

晋江有哪些有名的旅游景点?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三面临海,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的美誉,有很多好玩的旅游景区,比如安平桥、五店市传统街区、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灵源山、紫帽山风景名胜区、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龙山寺、围头村等。本文就为大家盘点晋江旅游十大必去的地方,一起来看看吧。



泉州市晋江市十大著名旅游景点TOP榜


01 安平桥>>

02 五店市传统街区>>

03 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04 灵源山>>

05 紫帽山风景名胜区

06 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

07 龙山寺>>

08 围头村>>

09 草庵寺

10 陈埭丁氏宗祠>>

11 晋江博物馆>>


01 安平桥>>

泉州晋江十大著名景点 晋江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晋江旅游必去景点

安平桥是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地处晋江市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扼晋江、南安两地水陆交通的要冲,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安平桥竣工投入使用,是世界上中古时代较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较长的海港大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安平桥堪称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02 五店市传统街区>>

泉州晋江十大著名景点 晋江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晋江旅游必去景点


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青阳的核心区,占地126亩,历史悠久。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建筑特色突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拥有“青阳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一百多处历史风貌建筑。街区保留和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位于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衙口拥有丰富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当属衙口沙滩和施琅纪念馆。衙口沙滩海岸线长达5公里,宽广平坦,细白松软的石英沙浩浩入海,海天一色,非常壮观。衙口沙滩环境优美,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理想的避暑的海滨浴场。同时,沙滩上建有福建省沙滩球训练基地。到衙口海滩观海景、泡海浴、吃海鲜,正成为越来越多旅客的选择。


泉州晋江十大著名景点 晋江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晋江旅游必去景点

04灵源山>>

灵源山位于晋江灵源街道的灵水社区,唐代称“太平山”,海拔305米,是泉南一座名山,山上有泉南享誉盛名的寺庙之一灵源寺和众多古人留题的摩岩石刻。灵源山脉雄跨四华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很多摩崖石刻,填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山中有步云关、望江石、石镜道人之塔、云岫、灵泉师姑井、灵壶天、七星墩、公婆石、狮子石、青蛙拜月、仙床等风景点。有各种雅致亭阁:四达亭、旭日亭、晚霞亭、霸上亭、步云亭、慈济亭以及千佛塔。


05紫帽山风景名胜区

紫帽山位于晋江市紫帽镇,与清源山、朋山、罗裳山号称“泉州四大山”,海拔517.8米,因常有紫云覆顶,故名。现山上尚有宋、明、清石刻18方。又因山上花木茂盛,清幽恬静,自古有“紫帽凌霄”之誉,为泉州十景之一。自唐以来,即是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岩等都留有历代先贤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迹。而遍布于山中,形体各异的百处“心”字石刻,更是我国的文物奇观。


06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

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晋江市南部海滨,主要地质遗迹44处,其中古生物地质遗迹5处、地貌地质遗迹29处、典型地质剖面10处,集中分布在20平方千米范围内。公园内保留有沙质海岸、红土海岸及基岩海岸等多种类型的海岸地貌景观。分为深沪湾、龙湖、围头3个景区,以距今7000-8000年间的海底古森林和距今15000-25000年间的古牡蛎礁遗迹共生为主要特色。



07龙山寺>>

龙山寺位于晋江市安海镇镇北龙山之麓,故名龙山寺,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寺存有诸多名人墨宝、真迹:前殿大门联“为甚十二个时辰憎枷爱纽尘缘不断,果然五百双手眼溺拯扶危佛法无边”系清庄俊元真迹,殿北檐下巨匾“绍隆佛种”为弘一法师真迹;天坛上有赵朴初亲题的“龙山寺”匾;及宋朱熹真迹“普现殿”,宰相李文祯题、举人柯琮璜书写的“镇国佛”匾等等。

08

围头村>>

围头村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由两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3平方公里,是中国传统村落。围头旅游设施完善现已形成渔村风情购物的永平古街,夏日休闲的好去处金沙湾海水浴场,旅游度假的围头湾假日酒店,著名的天然垂钓基地“围头湾”,游客自助体验的“海峡水产”,家庭式休闲民宿的“围头人家”,还有浓浓渔村风味的金沙湾观光夜市和20多家集休闲娱乐、海鲜美食、特色购物等一体的旅游产业服务链。Maigoo旅游编辑建议:与家人和朋友们自驾旅游,是游玩围头村很好的方式。

09草庵寺

草庵寺位于晋江市华表山南麓,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草庵始于宋绍兴年间,初为草筑故名。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草庵为我国研究世宗教史和农民起义活动以及中国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极为珍贵之实物依据。草庵依山崖而建,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建筑,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荜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10陈埭丁氏宗祠>>

陈埭丁氏宗祠位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回族祠堂,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宗祠不仅建造得宏大壮观富有装饰,而且赋予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宗祠里竖有匾额18方,石刻、漆书楹联近30对。匾额记述历代科第功名,褒奖先进,彰扬祖先的功绩;楹联除描绘宗祠风水、历史渊源和人物事件外,亦多为颂扬赞美先贤功绩之句,炫耀宗族的荣光。

11晋江博物馆>>

晋江博物馆位于晋江市青阳镇世纪大道382号,主体建筑四层,正面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锻铜墙雕,蔚为壮观。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除展厅、文物库房、办公室,还有学术报告厅、文物商店和停车场,集收藏、展示、科研、教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博物馆下设5个分馆即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施琅纪念馆、陈紫峰纪念馆、李五纪念馆,均有馆藏文物展出。

废弃石窟因山体采石而留下巨大的“伤疤”,但是经过“生态整容”,它们却化身成村里美丽的一角。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就有两处这样华丽转身的废弃石窟,一处成为公园,一处成为微景观。近年来,台商区强化生态资源修复,积极对废弃矿山进行“复绿”治理,构建良性生态系统。


塘园村


废弃石窟成“福”地 村民转角遇到美


泉州台商区的这些网红乡村微景观,你来过吗?​


如今,傍晚时分,张坂镇塘园村一处名为“归园乡居”的微景观就聚集了不少休闲、溜娃、消暑的村民,但曾经,这里是一处废弃石窟点,堆放着村民丢弃的建筑材料,杂草丛生,环境脏乱,人人避之。


泉州台商区的这些网红乡村微景观,你来过吗?​

改造前的废弃石窟


这处在上个月投用的乡村微景观,位于村庄主干道与银秀大道的交叉地块,面积约220平方米。其利用过去开采石窟遗留下的一整块大岩石和场地,结合周边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将闽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增强村民的爱国爱乡之情。


泉州台商区的这些网红乡村微景观,你来过吗?​


整块大岩石上,刻着一个金色的大“福”字,以及众多字体的红色大“福”字,俨然成为一块大“福”地。塘园村村民庄美华是名环卫工,她对这里的变化感慨颇深。她说,之前来这里打扫时,碎石头、枯枝烂叶很多,她经常被蚊虫叮咬,现在不一样了,工作累时,还能看看风景,放松身心。记者了解到,这里现在也作为公交车停靠点。村民黄宝欣表示,在这等公交很方便,可以避雨,“大变样,大家都很满意、很喜欢!”



这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乡村微景观,是塘园村美丽升级的一个缩影。下阶段,该村还将以原生态、乡土味、有创意的做法,开启乡村振兴新模式。塘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洪文煌表示,还将在周边建一个法治公园,同时整治周边溪流,结合自然生态,提升人居环境,提供村民休闲好去处。


百崎乡


废弃石窟变公园 起名“溯源”忆初心



百崎乡莲埭村和下埭村交界有个溯源公园,而曾经,这里也是一处废弃石窟。

2018年来,百崎乡以矿山整治和百石阶遗址保护开发为抓手,在让废弃石窟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培植新的回族风情旅游亮点,打造了一个集休闲、生态和观光旅游的公益性场所,并命名为“溯源公园”。据悉,起名“溯源”二字,是要让后代子孙不忘历史的渊源,要追根溯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无论走得多远,都不忘记来时的路,也让百崎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在乡级解说员郭培君的解说下,公园里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扑面而来。虎洞、百石阶、明代石棺、虎爪石和三台山石刻等景点讲述着此处悠久的文化底蕴,仲远公家训、“一带一路”浮雕和七龙潭等新建景点则体现了百崎人不忘初心、继续奋进的精神。其中的七龙潭是一口人工潭。原来,因石窟开采,这里成了一处大深坑,经矿山整治和生态环境治理,这里成为一处有山有水有榭有廊的好地方。



记者了解到,溯源公园一期占地50亩,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石窟水面景观环路、百花园小广场、碑石广场、虎爪遗址广场、自然石塑景(明代石棺)小广场等。今年,溯源公园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面积约10321平方米,包括广场基础水系、虎洞、宣传牌、指导牌、瞭望台、三台山的山体整理和生态修复。


推进环境资源修复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台商区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生态环境资源修复,并健全和完善了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长效机制,全力服务保障台商区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来,台商区切实做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对四个乡镇多个村的废弃矿山进行了“复绿”治理。去年,台商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对市局下达和“两高”沿线共8处“青山挂白”点编制具体的矿山复绿治理方案,投入约400万元,共治理面积约120多亩,已治理完毕。今年,选中3个废弃矿山点,1个在洛阳,2个在张坂,计划复绿治理30亩,现在已完成3个废弃矿山恢复治理方案设计和预算审核。

生态修复的主体除了政府,还有个人。据悉,除了打击环境资源犯罪,台商区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融入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监管和检察保护体系,强化生态环境资源修复,积极推行森林、水流、土地、矿产等领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模式,依法督促当事人与受损方达成赔偿协议,以补植复绿、公益补偿、承担劳务、给付货币等方法恢复生态原貌,最大程度降低侵害损失。对无法原地修复的,可采取定点异地修复;对恢复成本高、难度大的案件,以及当事人确无能力修复的,可采取赔偿相应修复费用、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修复,构建良性生态系统。

来源:微信公众号 泉州台商投资区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