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最值得去的6个地方 蓝色玉带—巴尔喀什湖
生活总是匆忙,假期总是很短!一生总有太多没有去到过的地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一个自己不会后悔的旅游地呢?如果可以提前预览一下景区风景就好啦!不用着急,让小编给你介绍几个吧!人在喀什,当然要首先游遍喀什啰!
奥依塔克去爬山
路线:从喀什市包车沿314国道往塔县方向行车约89公里便可看到奥依塔克河和路标,沿河谷向上游行车30公里便到了奥依塔克森林公园门口。
奥依塔克森林公园位于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境内,公园纵深十多公里,三面环山,高山险峻,冰峰冰立,河水滔滔,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游牧。景区风景优美,集雄、奇、雅、幽、险于一身,聚自然、人文、历史、生态景观为一体,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西域第一生态景观”,是新疆自然景观最集中的风景区。
奥义塔克有两座山,一座终年山顶积雪,一座则青葱翠绿。两种不同的感受,可以自由选择。山上空气清新,景色迷人,爬山爱好者们不能错过哦!
慕士塔格峰看冰山
路线:位于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314国道就从慕士塔格山脚下绕行而过,从喀什到红其拉甫的车会经过慕士塔格峰,公路距离登山大本营还有200公里左右的距离,需要包车前往。
慕士塔格峰素有“冰山之父”的美称,是中巴友谊路(314国道)上最美的风景线。峰顶皑皑白雪,犹如满头白发,十余条冰川镶嵌在峰体下的峡谷中,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雄踞群山之首。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可领略冰川的绝美景色;冰塔林、冰柱、冰洞等,堪称奇观。
伽师天门大峡谷去探险
路线:距离喀什166公里,从伽师县城出发,两个半小时就到达目的地,途经迷人的七彩山、美丽的西克尔湖,并沿着314国道很快可以眺望到神秘大峡谷谷口。
凡是到过伽师大峡谷的人,都一定会被山谷变幻莫测的谷景所吸引。如果你去的次数不止一次,那你每次的感受定会迥然不同。伽师峡谷谷口很小,远望就是那么一个小黑团点,走近时方知谷口可以同时容纳三个人进出。谷口积满了清幽的山水,“之”字形的木板桥让人有种过溪流的感觉。每一个拐角都有一处亮景,每一个景致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愈往里走愈感到深不可邃,有时还能窥见黄羊来过的痕迹,而更亮丽的景致往往都在后头呢!
玉其塔什草原游玩看风景
路线: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位于乌恰县城西约200千米,距阿图什大约300多公里,建议包车前往。
在乌恰县西北部边境地段有一片美丽如画的夏牧场,它就是令人神往的玉其塔什草场。它是三座雪山之间的草场。这三座雪山,高耸人云,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山顶积雪终年不化,象三座银白色的固体水库。每年夏季冰雪融化,形成潺潺溪流,各乡的牧民们吆着牲口,欢天喜地地如同赶“巴扎”一样,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山坡上,沟谷中,毡房星罗棋布,十万头牲畜撒向草原,一群群,一片片。羊儿咩咩,马儿追逐,牦牛漫步在草地上行走觅食,牧羊人挥着鞭子穿梭在畜群之间,粗犷的歌声在草原上飘荡,真是人欢马叫,热闹非凡。
加依峡谷看冰瀑
路线:加依大峡谷位于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西南约18公里的一条山沟里
美丽神奇的加依大峡谷是一条东西走向,大概有3-4公里的狭长深谷。峡谷两侧是千奇百怪,高入云端的巨石,石壁上布满麻点样的空洞,鸟儿们就地取材安巢于此。谷底幽深静谧,怪石林立,由于有巨石的遮挡,空气新鲜,气候宜人,是一处难得的人间仙境。再往前走,就看见了两侧的雪白冰瀑。从岩缝里沽沽流淌的细小水流,在气温聚降后形成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冰瀑,附在石壁上冰瀑有的酷似关公老爷,也有的像银须鹤发的长者,还有双双对对的神仙眷侣,或者惟妙惟肖的八仙过海.......每一尊,每一座,都依稀可以找到想象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让人如入仙境。
东湖划船看夜景
如果不想去太远的地方,就到东湖去划船吧。当夜幕降临,东湖灯光璀璨,约上三五好友,让船儿在静谧的湖水上凌波微步,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除了这6个地方,相信小伙伴们还知道很多好玩的地方,喀什虽小,却处处隐藏着风景呢,如果你知道,如果你去过,赶快告诉小编吧!
微信号:ksdushiwang



(巴尔喀什湖卫星图片)
提起中亚地区,与我们大有渊源的湖泊,也许我们大都对“瀚海”—贝加尔湖耳熟能详,但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另一个湖泊,大部分人就知之甚少,在古代文献中,它被称为“夷播海”。
巴尔喀什(Balkhash),源自鞑靼语、哈萨克语等,大意为“沼泽地中的草丛”,现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
▼
(巴尔喀什湖流域地图)
“夷播海”的中华渊源
然而,在中国历史中,它却长期处于我们所控制的领土内。西汉时被称为夷播海,也是古代中国西北边境的天然分割线,历史上曾是中国与俄国的界湖。
▼
1765年清朝帝国疆域—巴尔喀什湖作为国界
西汉时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设有汉朝政府的行政机构。
汉宜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在乌垒(今轮台县)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包括巴尔喀什地区。
唐朝时期,在《新唐书》中记载:
“
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
清乾隆时期,在打败大小和卓以后,帝国的疆域也到达了这一范围。一直到1864年之前,这里都是清朝的疆域。
▼
巴尔喀什湖的波浪
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处于大陆深处,面积16,99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同时它也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605公里,最宽处74公里。
▼
巴尔喀什湖
该湖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千米,流域国家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其中85%的流域面积在哈萨克斯坦。
▼
巴尔喀什湖风光
巴尔喀什湖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阿尔卑斯造山带与古老的哈萨克斯坦陆地连接处。流域内地形颇为复杂,山系遍布,平原以及沙漠分布也比较广泛。受干旱性大陆气候影响,年降水量小于150-200mm。
▼
巴尔喀什湖及周边
在晚古生代(距今3-2.5亿年)时,巴尔喀什湖地区处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该地区岛弧岩浆活动频繁,从而形成了著名的环巴尔喀什成矿带。
▼
巴尔喀什湖的东西分界-萨雷耶西克半岛
巴尔喀什湖有一个很特殊的特征,湖的西半部分为淡水,而另一半则含盐度较高。湖泊的东西两部分被萨雷耶西克半岛(Saryesik peninsula)所分隔,由一条狭窄的水道乌泽纳拉尔(宽约3.5公里)连接。
形成这种独特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湖泊的西半湖有发源于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注入,伊犁河为其提供了高达将近90%的淡水注入量。湖的西半部分广阔而水浅,宽度约27公里至74公里,但水深不超过11米。
伊犁河
巴尔喀什湖西部,由伊犂河从天山冰川流入淡水(盐度只有1.48‰)。冰川供给水源,导致其水位的日常和季节性波动,并在6月至7月的冰川融化季节期间强烈增加。
2003年4月11日,
巴尔喀什尚未解冻
2003年4月18日,
巴尔喀什已经解冻
由于淡水供应量充足,西半部分有足够淡水补给,成为淡水湖泊。
巴尔喀什湖西半部分
在西半部分,湖中盛产伊犁弓鱼、巴尔喀什弓鱼(即银色弓鱼)等。
巴尔喀什湖中捕鱼
湖边大片苇丛中,有成群的鸥、野鸭、鸬鹚、天鹅等。
湖边成片的芦苇
而湖的东半部分,情况就迥然而异。水色较西部分混浊,宽度也相对较窄,宽约10公里至20公里,水深约25米,而盐度(10.4‰)较高。
卡尔塔拉河流域
东半部分尽管有数条河流汇入,但河流流量极小,大蒸发量加上少淡水补充,令湖东半部分的盐分渐渐提高。
萨雷耶西克半岛(Saryesik peninsula)
再加上湖中部的湖峡(乌泽纳拉尔)妨碍两边的咸淡湖水交流,故形成独有的咸淡分湖的情况。
▼
巴尔喀什湖——环境问题与挑战
▼
19世纪50年代俄罗斯帝国咸海舰队
曾经的巴尔喀什湖,与位于其西部约800公里的咸海(Aral Sea)都是中亚内陆里的“江南水乡”。尤其是咸海,曾经是俄罗斯帝国咸海舰队的驻扎地。而咸海自从20世纪后期,便发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
▼
咸海1989-2014年面积减少趋势卫星图
尽管巴尔喀什湖的面积要比咸海大不少,但是环境恶化的趋势也不容乐观。
自1970年以来,当地政府修建了Kapchagay水库用来蓄水,水从哪里来,政府一波操作瞄准了伊犁河,最后使得伊犁河向巴尔喀什湖的水供应量减少了2/3。现阶段,湖水下降速度约为15.6厘米/年,远大于1908年至1946年(9.2厘米/年)的自然下降速度。
而巴尔喀什湖丰富的矿藏,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影响伊犁-巴尔喀什盆地生态的另一个因素。
▼
巴尔喀什城采矿厂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亚的“月牙”湖泊—巴尔喀什,一直哺育着沿岸的人民,良好的发展史,应该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条蓝色“玉带”,希望能风景常驻。
▼参考文献
01. 刘刚, 陈宣华, 董树文, et al. 巴尔喀什成矿带晚古生代地壳增生与构造演化[J]. 岩石学报, 2011, 28(7):1995-2008.
02. Lake Balkhash, International Lake Environment Committee.
03. Igor S. Zektser, Lorne G Everett. Ground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for the Global Community. CRC Press. 2000: 76. ISBN 1-56670-383-2.
END
美编:杨梓涓
校对:张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