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沱江第一湾”,成都淮州沱江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苏州古城八座城门唯一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时期

12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建八局获悉,经过近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成都淮州沱江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至此,继12月13日完成主梁挂篮提升后,大桥迎来又一重要节点,这标志着淮州沱江特大桥主桥建设全面转入主桥上部结构悬浇施工节段。

“千里沱江第一湾”,成都淮州沱江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淮州沱江特大桥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沱江九龙滩水电站下游270米处,桥梁全长1119.0米,主塔总高112.188米,主桥采用120+155米圆拱形独塔空间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为双边肋“π”型截面梁型式,桥梁主要为跨沱江而设,采用高架桥方式穿越淮口镇。桥塔采用曲线构成,形态优美自然,迎合沱江在淮州段内呈现出的U型弯道,象征着沱江发展轴的“千里沱江第一湾”。

“千里沱江第一湾”,成都淮州沱江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据悉,成都淮州沱江特大桥作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上重要桥梁,桥梁的建成有效地打通了环龙泉山的区域交通,加快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项目建成后,也将实现“快进慢游”,形成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缓冲带,将旅游景区与资源串联,带动旅游功能整合提升,并通过与主题景观衔接,进一步打造“通道、景道”的绿色生态文明之路。

“千里沱江第一湾”,成都淮州沱江特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李昕宾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据中建八局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苏州古城八座城门唯一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时期

苏州的老城区,历史久远,古城里有着大量的园林。苏州古城的建筑有个特点,就是没有高楼大厦,建筑风格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极少见到新式楼房。苏州古城虽然并没有完整的城墙,但是几座城门还是很有特色的。

苏州古城八座城门唯一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时期

位于苏州古城西南,有一个盘门景区,也是苏州一处知名的旅游景区。古时的苏州共有八座城门,唐代《吴地记》记载:“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存的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

苏州古城八座城门唯一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时期

与其他的几座城门不同,盘门是苏州唯一保留的一座水陆城门。苏州地处南方水系繁杂,城门不仅仅考虑陆上交通,同时也要考虑水上交通,船只出入古城就要从水陆城门通行。

如今的盘门景区,包括了瑞光塔、水陆城门、吴门桥等景点,这三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门桥始建于北宋,重修于清代,是江苏省现存最高的单孔古石拱桥。吴门桥跨苏州护城河,是出入古城的交通要道。

盘门古城门,由两道水关、三道陆门和瓮城相互组合而成,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均历历在目。

位于盘门景区的瑞光塔,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瑞光塔始建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塔高53.57米,塔刹高9.14米,七级八面,为砖木结构。

苏州古城内有很多小巷子,也极具特色,不需要去那些热门景点,随便的逛一逛,就能发现这座古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