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韶关始兴县雪峰山,因山顶远看白如雪山而得名 雪峰山上的红色记忆:贺龙元帅在黄金井贺氏宗祠的民间传说
时间:2021年4月
地点:始兴县罗坝镇原都亨乡
坐标:114°19'51"E,24°48'36"N
海拔:1113米
路线:
09:46,离开都享墟
11:26,359乡道水泥路右拐进机耕路
12:15,经过机耕路牛棚
12:37,机耕路岔路口2右拐到另一条机耕路
13:27,又接上机耕路
14:10,乱穿树林再次接上机耕路
14:18,机耕路左拐上山径
14:29,登顶雪峰山
15:00,下山到机耕路
16:06,走出来到桃源村水泥路
18:11,徒步回到始兴县都享墟

雪峰山登顶轨迹

局部轨迹
雪峰山,海拔1113米,位于韶关市始兴县城东部原都亨乡和江西全南县的交界处,此山顶部全是白色晶体石英石裸露,远看白如雪山,故得名雪峰山,为始兴县名山之一。其实寒冷冬天,雪峰山也常常积雪,倒也名副其实。山口为通往江西全南的要隘,清代曾设军事哨所于此。

早上从始兴县城坐班车到罗坝镇都亨墟,今天恰逢是墟日有点小热闹。
都是一些老人
从都亨墟到雪峰山山脚下的桃源村还有8公里路,我决定徒步走进去。
路牌,前面左拐是墨坑村,直行是桃源村。
在进桃源村前岔路口有条条机耕路,看了地图也可以上雪峰山,我就右拐了进去。
机耕路
小水坝
机耕路上的牛棚,看到有几十头牛堵在路上,我心里有点慌,最后还是小心翼翼走过去了。
养殖户住的地方
荒废的梯田
前面的岔路口,虽然两条路都可以走到山顶,但右拐上去岔路口多路迹模糊容易走错路,我当时是选择了右拐,为此遇到好多没必要的麻烦。
机耕路
竹林
从竹林爬坡上来,接上机耕路。
机耕路
跟着轨迹再次爬坡
又接上一条机耕路
路迹模糊
走到这里竟然对不上轨迹了,只能朝着前面轨迹大概的方向直穿这片树林。
从树林里爬边坡下来,又是一条机耕路,在这里也接上了通往山顶的轨迹。
机耕路
岔路口
机耕路在这里左拐上去有一条山径,因为铺满了落叶所以不容易看得出来,入口也有点隐秘。
树上有刀痕,跟着走没错。
山径很小
杜鹃花
走出树林
倒塌的铁塔
山顶快到了
14点29成功登顶雪峰山,从都亨墟算起,我已经走了将近5个钟的路。
山顶下着毛毛雨,这样的天气我登顶之后都是想着快点下山。
一片朦胧
如果遇上好天气,山顶四周的视野是足够开阔的。
低处的山头若隐若现,就像害羞的黄花大闺女。
铁塔的塔基
拍一张我的登山包和竹子拐杖
今天的雪峰山山顶不宜久留,赶紧下山吧!
春天的雪峰山,山顶杜鹃花也不少。
下山
下山时发现有另一条路下山,路迹很明显。
穿过树林
接上机耕路
没想到这条路这么好走,上山时害得我多走了好多冤枉路。
在地图上这里右手边有个地名叫桃子坑,应该是指一条山坑吧!
新修的机耕路
接上桃源村前的水泥路
走进桃源村一看,老房子都换了瓦面了,古韵已变味。
桃源村的牌坊,旁边的水沟里有好多村民倾倒的垃圾,想不明白为什么农村人都喜欢把垃圾往水沟里倒,上善若水,可能也像善良老实人一样好欺负!
路边的空房子
离开桃源村,往都亨墟方向走出去,路上看到的一间空房子,进去一看里面还有床可以露营过夜,但想到时间还早,还是走到都亨墟吃饭吧!
18点11分走回到都亨墟,今天差不多也走了20公里路。
晚上的都亨墟冷清清的,有点像广州从化区吕田镇的东明街。
晚上露营的地方,这家人没住在家,刚好方便了我,好好睡一觉,明天继续爬附近的乌梅山。
全文完!
本人至今独自攀爬了超过300座广东千米山峰,更多详细图文记录,请关注@广东千米山峰第一人
作者:天健

◐
1935年12月14日,天刚蒙蒙亮,黄金井村的中共地下党员欧阳宝兰一大早就起了床,因她知道,从昨天下午开始,陆陆续续来了红军,听说还是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主力部队。
13日,下了一天的雪。到了14日,风止了,雪也停了,天地之间格外明朗,北面的犁头界上和南面的群山上白雪皑皑,近处的田园村庄银装素裹。眼前的瓦屋茅舍粉妆玉砌,云溪河边柳树的枝条上挂满了白茸茸和亮晶晶的银条儿。李树、梨树的虬枝上缀满了满树满树的雪花,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金井贺氏宗祠(图右四合院)
黄金井的老街是一条长街,是宝庆上贵州云南的茶马古道必经之路,有各式各样的铺面,铺面前面有一条长亭子,亭子靠云溪河边安装了长凳子,专供路人休息。
欧阳宝兰轻轻地推开门低头一看,在长凳上,屋檐下,走廊中,或背靠背的、或蹲着侧躺着、或横卧着几十个身上穿戴着清一色单薄灰布衣帽,帽檐上面缝有一颗红布五角星,胸口捂着单薄的花色不一的被褥,脚扎绑腿,脚上穿着布鞋,怀里抱着长枪的年轻红军战士。
好几个战士脚上的布鞋已破,脚趾裸露在外面,已冻成紫红。抬眼看左邻右舍的屋檐下,也同样睡着不少同样装束的人。这情景让欧阳宝兰非常震惊,这不愧是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露宿在屋檐下,走廊中。不扰民,不惊民,对乡亲们秋毫不犯。她非常痛心地轻轻摇醒一位靠在门槛边脸冻得红紫的小战士。
小战士醒来一抹眼睛,立即起身敬个军礼,非常礼貌的说:“大嫂,打扰您了,我们是红军,是从桑植经溆浦过来的,我们专打土豪劣绅,分地主的田地。我们有严格的纪律,不准惊扰老百姓,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小战士的一席话让欧阳宝兰激动不己,更加肃然起敬。小战士带着宝兰大嫂见了连队的连长。
欧阳宝兰得到消息,几百米外的黄金井贺氏宗祠的外面晒谷坪上,还宿着更多的人。她和小战士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几百米外的贺氏宗祠走去,只见宗祠外的晒谷坪上和祠堂屋檐下,站着或蹲着一大片,足有百十号人,穿着装束和自家门口看到的一样。有的还半睡半醒着,有的已经醒了,轻轻地跺着脚,不停地搓着冻僵的手,时不时伸到嘴边,哈着热气取暧。

黄金井贺氏宗祠
欧阳宝兰找到贺氏宗祠的族长和理事们商议,希望能把祠堂借给红军用一用。族长听说率领部队的将领是贺龙,昨晚驻扎在两里外的五罗芦基湾陈家大院,天下贺姓是一家。他们决定去见见贺龙。
贺姓族长和理事们,在欧阳宝兰和连长的陪同下,来到了五罗村芦基湾的陈家大院,通过连长带队,警卫带路,来到后正屋右间的门口,“报告首长,有几位老乡要找您。”
首长还礼后,大步向贺氏族人和欧阳宝兰走来,伸出一双粗壮的手握着欧阳宝兰的手亲切地说:“老乡们,你们好!打扰你们了,我们红军长征从溆浦过来,要在你们这里休整几天”。
贺氏族人和欧阳宝兰见这位长官穿着和战士们一样的衣服,说话和气,气宇不凡又平易近人。连忙说:“首长好,没有打扰,没有打扰。”
首长便自我介绍说:“我姓贺,叫贺龙,湖南桑植人,我们是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战士们不是农民,就是工人,都是穷苦出身,我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我们本来是要北上抗日,救国救民的。可蒋介石反动派要消灭我们,没办法只好绕道走,来到贵地,希望得到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是红二军团的先头主力部队,后面还有很多,今明两天也会赶到这儿,我们想在你们村子里休整几天......”
贺龙同志的话让欧阳宝兰受宠若惊,说:“我叫欧阳宝兰,也是共产党员,我嫁的男人也姓贺,参加过黄洋界战斗的欧阳民英是我二哥”。
贺龙听到眼前这名秀气端庄的女子说自己是共产党员,她二哥还参加过井冈山黄洋界战斗。贺龙紧握着欧阳宝兰的手有点诧异地说:“难得,难得,既然你男人也姓贺,还是共产党员,那我们更是一家人了,红军革命,才存在困难,还要请你们多多支持。”
欧阳宝兰听着这大胡子就是贺老总, 就是传说中的“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名震乾坤大人物的贺龙同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说:“想不到今天能见到贺老总,我们一定……一定要尽最大能力支持红军,在黄金井有一栋贺氏宗祠,里面很方便,先借给红军用。”
“对,贺氏宗祠可以用”,贺氏族人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今天郑重请贺老总去祠堂看看”,族长说。
“好,我们先去看看”。贺龙边说边下楼,安排几干部及警卫一同前往黄金井的贺氏宗祠。
太阳出来了,雪已开始融化。他们在五罗去黄金井贺氏祠堂的路上聊得非常开心。贺氏族人告诉贺老总:“这黄金井周边大部分人也姓贺,先安排一部分战土到贺氏祠堂里和老乡家里去住,大冷天不要让战士们再露宿屋檐下了,冻坏了不好。”
他领着贺龙等同志来到贺氏祠堂外,乡亲们放起了鞭炮迎接贺龙等红军的到来。欧阳宝兰招呼战士们进去,并亲自到厨房抱了两捆干柴在天井里烧了几堆火,熊熊燃烧的火焰噼噼啪啪,热闹地闪着红红的火光。战士们围着火堆伸手抬脚烤火,身上顿时暖烘烘的,湿了的衣服鞋子被烤得热气直冒,个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欧阳宝兰拉着贺龙同志的手说:“贺老总,我们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我叫你大哥,这祠堂现在归红军用了,两间厢房暖和宽敞,正厅正殿,耳房、戏台都可以睡人,等会我们再安排人多担些稻草来作铺垫,让战士们暖和点,我们再安排人去碾米,安排人做饭,就是没有好菜招待您们,白菜、萝卜还是有的。”
贺龙紧握着欧阳宝兰和贺氏族人们的手说:“感谢你们了,好,天下贺姓是一家。”说完他走向祠堂正殿,向贺氏祖宗鞠了三个躬。
欧阳宝兰便匆匆离去,立即走村串户,动员村里的乡亲们迎红军、接红军。安排妇女们碾米,送给红军部队做饭。
贺氏族人们把家里留就过年的最好东西拿来了,有拿几斤土豆的,也有拿几个鸡蛋的,有拿几两黄豆的,也有拿几两花生的。红军们打土豪拿来了猪肉和鸡鸭,还有用锡壶装着烧酒。都拿到了贺氏祠堂内摆桌开饭。
贺龙坐了上坐,和贺氏族人们相互敬酒敬菜。饭后,贺龙在祠堂召开了先头主力部队排长以上干部会议,分别讨论了如何在黄金井、土桥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事宜:一、如何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二、迅速成立临时农会,选举农会干部;三、如何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
散会后三人一组,五人一队有序进行,写的写标语,刷的刷墙壁张贴,搞得搞宣传。中午时分,当着太阳的地方的冰雪开始融化,祠堂屋檐水滴滴答答,欢快地滴着,村巷里,大道上人影绰绰,仿佛在忙着筹办一场盛大的宴会。村子里当眼的地方和当道的墙上、壁板上,到处贴满了红军标语:“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剥削压迫”,“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欢迎农民朋友参加红军”,“热烈欢迎红军的到来”等标语分外醒目耀眼。
祠堂门前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高高的旗杆上,一面绣有镰刀锤子的红旗哗啦啦地迎风招展,格外引人注目,给往日一向凄静的山村带来空前的喜气和生机,给世世代代饱受饥饿困苦的乡亲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乡亲们忽然发现今天的故土是那么美丽可爱,黄金井贺氏祠堂门前的晒谷坪上已聚集了很多人:有破衣烂衫、面黄饥瘦的年轻人;有蓬头垢面、两鬓苍苍的老人;有拖儿携女、满脸忧愁的大嫂……一双双饱经风霜浑浊的眼睛凝神注视着站在高凳上大声说话的贺龙同志。
贺龙同志嗓门很大,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亲切和蔼:“乡亲们,你们好!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是工农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乡亲们想一想,我们大家长年累月耕种劳动,为什么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呢?地主老财不劳动,为什么却家财万贯,穿绫罗绸缎,过花天酒地的日子呢?是因为他们有田、有地、有权、有势。我们全靠租种他们的田地过日子,交完了租金就所剩无几了,逢到灾年饿得饿死,逃得逃荒,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究其根源,我们这是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的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穷人应该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上地,大家说好不好?要不要得?”
会场上,乡亲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好!好!要得!要得!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
口号声震耳欲聋,响彻山谷。接着又有同志跳上高凳大声地说:“乡亲们,刚才这位贺龙同志说得好啊,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救国救民,建立一个新中国,让大家都拥有土地,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光喊口号是实现不了的,是等不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需要我们拿起枪杆去跟地主老财斗,跟反动政府斗。跟他们斗就要打仗,打仗就需要军队,军队需要人,我们现在队伍还不够强大,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断就难,我们要全天下的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来参加我们的队伍,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才能彻底打倒我们的敌人。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年轻的农民朋友积极参加红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一定要相信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实现。热烈欢迎在场的年轻农民朋友报名参军当红军。”
鸭田战斗指挥所
当年红军长征过隆回,在黄金井、土桥休整的七八天时间里,红军的革命理念和精神一直在黄金井和土桥一带,从贺氏宗祠、鸭田战斗指挥所开始传播,红军长征精神也在这里燎原!
八十六年过去了,贺龙到过的黄金井、土桥一带,红军长征精神一直在这里发扬光大。现在黄金井的贺氏宗祠,每年都要举办尊老、敬老、爱老及各种慈善及红色教育活动。黄金井的贺氏宗祠也可誉为红军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