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发现野生“娃娃鱼” 云赏天府⑩丹青水墨 绝色古蔺
中新网泸州7月13日电 (邹立杨 钟旭娟)日前,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村民在古蔺河岸边发现一条有手有脚的大鱼,立即联系县农业农村局,经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专家现场确认,村民发现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

古蔺发现野生“娃娃鱼”。 钟旭娟 摄

全长80厘米的“娃娃鱼”。 钟旭娟 摄
据悉,最先发现这条“娃娃鱼”的是当地蛋糕店老板周武凡,他同朋友散步至河边时,发现河滩上有个行动缓慢的“怪物”,长相有点像鲶鱼,然而却有“手”有“脚”。经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专家现场确认,村民发现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而得名。经测量,此次发现的“娃娃鱼”通体棕褐色,全长80厘米,重约8斤,体表无外伤,体态正常,符合放生条件。随后,周武凡同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专家一道将“娃娃鱼”运送至太平镇赤水河段符合野生娃娃鱼适宜生长的水域,让其回归大自然。

全长80厘米的“娃娃鱼”。 钟旭娟 摄
据悉,“娃娃鱼”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洁凉爽的环境中,往往被环境专家当作判断水生态环境优良与否的直接标准。
将“娃娃鱼”放生。 钟旭娟 摄
近年来,为保障赤水河流域鱼类资源和自然水域生态环境安全,古蔺县持续强化赤水河流域及其它天然水域全面禁渔禁捕工作。古蔺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渔政执法人员,利用“禁渔宣传车”向沿河群众持续播放宣传音频,发放禁渔禁捕宣传资料,并在沿河街道及附近餐馆广泛张贴禁渔公告。通过强化执法宣传,全面提升群众对禁渔政策知晓度,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认知,有效杜绝违法捕捞和销售渔获物等不法行为,为建立常态化管理打牢坚实基础。(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8月26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和候选县名单的公示,拟命名泸州市江阳区等11个单位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递补泸州市古蔺县等18个单位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泸州市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被誉为郎酒之乡、春兰之都。全县拥有1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成了黄荆国家森林公园、箭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等优质品牌。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红色经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天府旅游名镇1个。以“红色古蔺 郎酒之乡”为形象口号,推出双沙菜花节、苗家风情节等各类旅游节事活动16个,其中市级以上活动4个,黄荆老林英雄会享誉川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