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月,四川这12个地方将盛装来袭!中秋国庆出游必备 南充五驴友成功穿越“死亡”黑竹沟
熬过了盛夏酷暑,终将迎来缤纷的彩秋!
再等小半月,四川这些地方即将盛装亮相全国
趁着中秋国庆小长假来袭
抢先了解安排一下哇
文末附「秋游实时分享群」
欢迎大家入群出力分享最新秋色

01
黑水·奶子沟
从达古冰山一直到雅克夏雪山下,一条小河贯穿整个沟谷,公路沿着小河蜿蜒前伸,洋洋洒洒长达80里形成彩林画廊。这里就是奶子沟,不要门票,一路皆是风景。


景区地址:阿坝黑水县奶子沟
门票参考:无
交通参考:自驾直接导航奶子沟;公共交通:成都茶店子客运站、茂县、汶川、马尔康等地均有直通班车可到达黑水县,再从黑水县包车前往;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底
02
巴中·光雾山
光雾山,被称为中国红叶第一山。整个景区由桃园、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月潭、大坝、小巫峡、燕子岩等片区组成。这里既有峨眉的青秀又有华山的险峻,既有武陵源的灵怪又有青城的青幽;每年10月中下旬一直到11月中旬,都是观赏彩林的最佳时间。
景区地址:四川巴中南江县光雾山镇光雾山景区
门票参考:光雾山80元/人,观光车40元/人;十八月潭景区55元/人
交通参考:汽车路线:在成都北门车站乘坐汽车直达南江,再从南江广运车站乘坐汽车或换乘短途客运,直达光雾山旅游景区。
火车路线:在成都东乘坐火车直达巴中,再从巴中江北客运中心乘坐汽车直达南江,再从南江广运车站乘坐汽车或换乘短途客运,直达光雾山旅游景区。
最佳观赏期:10月中下旬-11月底
03
洪雅·瓦屋山
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是瓦屋山彩林最佳观赏时节。坐着观光车沿着盘山路直上,满眼是五彩斑斓的秋林。如果起得早,山间未散去的流雾,更像是罩在彩林上的白纱衣,朦朦胧胧分外迷人。
摄影 | 石天云、郑杰
景区地址:眉山市洪雅瓦屋山景区
门票参考:门票100元/人,观光车68元/人,金花桥索道88元/人,古佛坪索道往返98元/人
自驾路线:成都-雅安-周公山-望鱼古镇-瓦屋山景区
乘车路线:成都-洪雅(新南门、石羊场)客运班车;洪雅-瓦屋山(06:00-16:30)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底
04
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
四川的秋天是属于川西的。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是西行自驾的第一站,是不少游客驻足康定必去的景点。景区雪山、海子、原始森林、温泉瀑布一应俱全,景观丰富。每年10月初到11月末,漫山彩林红叶,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拍照游玩体验感极佳。
图@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
景区地址:甘孜康定雅拉乡王母村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
门票参考:门票105元/人 观光车90元/人
自驾线路:导航“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走雅康高速直达;
乘车线路:成都茶店子汽车站/新南门汽车站/东站汽车站可乘车到康定,在康定打车或拼车前往景区;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底
05
康定·新都桥
新都桥,被誉为摄影师的天堂。每年秋天,无数摄影爱好者奔赴而来,只为拍下它最动人的光影时刻。新都桥位于国道318川藏线南北岔路口,是康定翻越折多山后的第一个城镇。这里风光秀丽,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藏寨,星星点点的牛羊……一路皆是风景。
图@木彭措
景区地址:康定新都桥镇
门票参考:无
交通参考:自驾直接导航新都桥;建议自驾,公共交通需从成都乘车到康定,然后康定乘坐地方客车到新都桥镇。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底
06
稻城·亚丁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稻城亚丁多彩的样貌。她既有与生俱来的圣洁神秘,还有青海的苍茫壮美,也有四川的瑰丽色彩,以及云南的温柔时光。秋日的稻城亚丁,最富诗意,拥有漫山遍野的点点金黄,清澈倒影的海子,还有那屹立巍峨的雪山,让人魂牵梦绕。
图@稻城亚丁景区
景区地址: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
门票参考:旺季(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146元/人;淡季(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20元/人。全景区仅一张门票,有效期为三天,二次进山需购买观光大巴车半价车票(60元/人)。观光大巴车:120元/人,观景电瓶车:往返80元/人,单程50元/人,
交通参考:成都-康定情歌(木格措)-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香格里拉镇-亚丁-稻城-新都桥/康定-成都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底
07
阿坝·九寨沟
四川的秋天,怎么也不能少了九寨沟。秋天里的九寨沟,就是美妙的童话世界。五彩斑斓的秋林与七色变幻的海子交相辉映,美若仙境。九十月是出游九寨的高峰期,一定记得提前预定门票和住宿哦~
图@九寨沟景区 李珩
景区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
门票参考:
旺季门票169元/人,观光车票90元/人(4.1-次年11月15日)
淡季门票80元/人,观光车票80元/人(11.16-次年3月31日)
交通参考:成都-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中
08
峨眉山景区
都知道峨眉山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殊不知这里的秋天也是美到炸。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洗象池—双水井—雷洞坪—接引殿—金顶是到峨眉山赏秋不得不去的经典彩林路线,一路上林木参差错落,色彩斑澜,十分震撼。
景区地址:乐山市峨眉山市黄湾镇
门票参考:
【峨眉山进山门票】旺季票价为160元/人,优惠票价80元/人;淡季110元/人;
【金顶索道】上行65元/人,下行55元/人;淡季往返50元/人;
【万年索道】上行65元/人,下行45元/人;淡季往返50元/人;
交通参考:成都高铁直达峨眉山站,然后乘坐景区直通车到售票处;或者根据自己的行程购买上山车票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中
09
广元·唐家河风景区
每年秋季,唐家河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万公顷的土地,有94.73%被森林覆盖,五彩斑斓,宛若大自然倾翻的调色盘。它是世人眼中秋天漫步的松弛之地,绚丽的彩林,斑斓的森林,将秋天装扮成童话世界。
图@唐家河风景区
景区地址: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
门票参考:27.5元/人,观光车60元/人
自驾线路:成都-江油-平武百草-清溪古镇
乘车线路:成都昭觉寺汽车站坐车到清溪镇,清溪镇打车到唐家河景区。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底
10
松坪沟景区
松坪沟有"三沟九海十四景"之称,景区主要景点有叠溪海子、白腊海、五彩池、白石海、等多处自然景观。每年秋天,景区内红叶似火、湖水碧蓝,风景非常漂亮。随着这一两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来这儿游玩了~
图据叠松旅游
景区地址:阿坝州茂县松坪沟景区
门票参考:58元/人
交通参考:自驾直接导航,乘车在茶店子车站买到茂县的车票,到茂县后可坐班车或拼车前往松坪沟景区,班车时间为下午1点左右。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中旬
11
乐山·黑竹沟景区
黑竹沟地处北纬30°上,常年云雾缭绕,因其原始神秘的自然风光,还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秋天的黑竹沟,既有五彩斑斓的彩林,又有金黄的草甸,还有闲适的牛羊,风景原生态。
图@黑竹沟景区
景区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温泉村黑竹沟景区
门票参考:50元/人
交通参考:成都-成乐高速-乐山市-峨边-黑竹沟镇-黑竹沟景区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中旬
12
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
地处草原腹心地带,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水岛翔集、渔舟横渡,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秋天这里金黄一片,落日余晖下犹如油画般浓墨重彩。
景区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唐克乡以西9公里)
门票参考:65元/人
交通参考:自驾直接导黄河九曲第一湾;约7小时左右到达;
最佳观赏期:10月-11月中
光看图是不是就已经心动啦
咱大四川秋天这么多美景
真要细数下来一个秋季都走不完呢

成功穿越废弃栈道后5驴友合影留念
四川黑竹沟原始森林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海拔高度在1500—4288米之间,常年空气湿润、雾气笼罩,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因其神奇莫测,加之正好地处北纬30度,被国内外称为“中国百慕大”。10月23日至26日,以南充小伙尔静为领队的5名驴友,用3天半时间,成功穿越了这一令无数人望而生畏的“死亡地带”。
15日,记者见到了领队尔静和其中的一位队员李香兰,倾听了他们历险的故事。
露宿悬崖边·蚂蟥长约5厘米
瘦高个子、白皙的皮肤、清癯的脸颊、高鼻梁上架了副近视眼镜--典型的“小鲜肉”,这是尔静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谁会想到他是带领驴友穿越黑竹沟“死亡地带”的硬汉子。“我平时喜欢极限运动,很久以前就有穿越黑竹沟的想法,如今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原打算用7至15天完成这次探险,谁想到最终只花了3天半时间。”尔静哄女儿入睡后继续着精彩的讲述,上个月22日上午,他和另外四名驴友宋安诏、成斌强、李香兰(女)和贾敏(女)驾车离开南充向黑竹沟所在的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进发,当天晚上抵达了该镇。
23日一大早,尔静与队友们在酒店填饱肚子后便步行向黑竹沟景区进发,很快便抵达了那条公路的尽头--海拔并不高的611林场,虽是晴天,但雾大,天冷,当时的能见度只有十米左右。“我们每个人背上都有近30公斤重的行囊,队伍先沿着林场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山上走去,行进了一会儿便没路了,脚下杂草丛生,前方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根据经验我带着队友们沿着小溪流向高处前进,几乎每走一步都需要用手中的砍刀和斧头劈砍前方的树木,开辟道路。”尔静告诉记者,越往山上走空气越稀薄,气温越低,队友们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手臂也越来越酸疼,由于很难找到一块平坦之地,走得实在没力气时大家便随意依附在山体上休息,由于空气湿度很大,大伙儿的衣服裤子不一会就被被浸湿。
天色渐渐暗下来,5人又饥又渴,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平地”但它却靠近悬崖边,宽度不到两米,悬崖下是黑雾笼罩、树木茂密的“无底洞”。“天快黑了,大家赶快分工行动,布防,搭帐篷、生火”,尔静发出指令便将刀和斧头分发给大家,就着电筒的光线大家开始了各自的任务。“哎哟, 疼死我了!”正在砍树枝的李香兰尖叫了一声,几只手电筒齐刷刷地照过去:只见一只长约5厘米的蚂蟥紧紧地吸附在这个21岁姑娘的左手虎口处。众人帮着使劲拍打李香兰左手虎口处附近的血管--不顶用。“这时,有人提议用刀刮或火烧,可我坚决反对,因为那样会使蚂蟥的颚片更加疯狂地刺入血管。”尔静告诉记者,意识到可能进入“蚂蟥区”了,他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并提醒大家立即自查身上有无蚂蟥。很快,5人便在帐篷上以及各自的裤子和鞋上发现了大量的蚂蟥,据分析,多数是从被砍伐的树上掉落下来的。“大家千万要冷静,我这里有食盐,只需撒少许盐在蚂蟥身上,它就动弹不得了。”尔静不慌不忙地捏着盐粒向这些吸血蚂蟥发起精准的“攻击”,“挨上枪子儿”的蚂蟥纷纷缩成一团,掉落在地。李香兰手上的蚂蟥在被撒上盐后也蜷缩成了一团掉在了地上,但左手虎口上的伤口却血流不止,这个坚强的姑娘紧咬牙关,没吭一声,尔静急忙取出碘酒,向伤口处喷射,这才止住了流血。
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森林的夜冷得刺骨,队员们围坐在煤气炉边取暖,嚼着难以下咽的能量棒,尔静凭借极其微弱的手机信号查看着地图研究第二天的行程,成斌强则穿着防护服整夜未睡为大家四处巡逻。
山坡很陡峭·踩空下滑频受伤
24日早晨7点左右,成斌强站在崖边向队友们大声呼喊:“大伙儿快起来,太阳出来了,好漂亮!”其余4人快速从帐篷里钻出来,看着美丽的日出大伙儿立马满血复活。
“从酒店出发时,我们每人备了3公斤的纯净水,考虑到是顺着小溪流向上攀登,以为沿途可以随时取水,我们便在第一天就把水消耗完了,24日起来连洗脸和漱口的水都找不到。”尔静告诉记者,大家只有凑合着用仅有的一包湿巾纸搽了一下脸,取出巧克力、奶油就着能量棒作为简易的早餐。
当天的目标是向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区攀爬。一路上依然是挥舞刀斧砍树开路。几小时后,5人来到一座大山坡下,万籁俱寂、浓雾弥漫、遍山茂林,树上满是厚厚的一层苔藓,举目仰望“高若万仞”。“我测算了一下,山的坡度大约在85度左右,接近垂直。”尔静告诉记者,队员们只有砍下树枝制成登山杠,一手紧抓身旁的树枝, 一手拄着登山杠吃力地向山顶攀登。即使天空没下雨,因为常年潮湿的环境,石头的表面一层厚厚的苔藓,防滑鞋踩上去也失灵了。宋安诏一不小心踩进洞里,手套划破,手掌戳下一大块皮肉,鲜血直流。“我也因为踩在石头上向下滑了几米,多亏后面的队友托住我,好在地上树叶多,只是手掌划破了点皮。”李香兰告诉记者,队员们足足花了2个小时才翻越了那座陡坡,观看山顶云海时大伙儿累得全身酸痛,四肢无力。
“我们在下午5点钟抵达了“二号营地”--一块草地。 随后便开始点火取暖烘衣做防护,可一直忙到凌晨1点也没成功,大家冻得直打哆嗦。因为常年潮湿,树枝从树上劈下来就如同刚从水中捞出来似的,即使枯树枝也是如此。”尔静告诉记者,他那双用了7年的登山鞋已经湿透了,脚趾头都冻僵了。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不仅火机打不燃,手机无信号,还得时刻提防着周围会不会有野兽出没,尤其是熊,特别喜欢食品袋里散发出的甜味。李香兰和贾敏在帐篷外围的树干上拉上拴满铃铛的渔网,其余人则依靠手电筒的微弱光线喝酒取暖,直到凌晨3点谁也不敢睡,因为根据经验,野兽常在凌晨两点左右出来觅食。“虽然我们做了安全防护措施,但周围时不时传来怪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尔静告诉记者,这一路上他们5人都没碰到过其他探险队。
栈道多朽木 提前穿越“死亡地带”
25日早晨8点,尔静醒来后发现其余队友们还在酣睡,于是决定给大家准备一份特别的早餐。“黑竹沟盛产松榛,目前正是盛产季节,四处都可以找到,嚼着吃或加入陈皮泡茶可以补充维生素。”尔静告诉记者,他在四周找来不少的松榛,稍微处理了一下分给队友们。大家一边嚼着松榛一边又开始了新的行程。
上午10时,五人来到又一处山顶,通过浓雾依稀看到眼前有一条宽约1米的木栈道,栈道右边是悬崖,崖下长着一些树木和花草, 左边是通往另一座山一条异常狭窄的小路。“栈道地板和护栏上木头大多已经枯朽,严重损坏,上面长满木耳与青苔异常湿滑,人扶着护栏踩在上面摇摇晃晃,胆战心惊。”尔静告诉记者,听611林场的一位彝族兄弟说木栈道是多年前准备开发黑竹沟旅游而修建的, 由于景区的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挖掘,所以木栈道就废弃了。
五人小心翼翼的走在栈道上,每走一步后面就有一些木块掉入身旁的“万丈深渊”。花了近两个小时时间才艰难地走完栈道。站在栈道尽头,五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还拍摄了一些精彩的照片做纪念。尔静告诉记者,栈道尽头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景区、一条通往另一座高山,他们选择了前者。一路上,山石嶙峋,道路湿滑,鸡蛋大小的石头不时滚落下来,五人为躲“袭击”不知摔倒过多少次,多亏厚重的背包能起减震作用。为补充体能,五人一边走一边嚼着肥皂味般的能量棒,肚子里翻江倒海。半斤一袋的快餐饭(出发前在其中加入牛肉丝和胡萝卜,抽真空)也不怎么可口。尽管彝族兄弟说溪水甘甜,由于担心水中有蚂蟥,他们一直没敢饮用小溪里的水。
当晚,五人来到一个叫“马里冷旧”的地方宿营,这里依然没遇见其他友人。“蚊子很大,人被叮一下,皮肤上马上长出大小如胡豆的红泡,又疼又痒,驱蚊产品效果大打折扣。”尔静告诉记者,由于前两个晚上担惊受怕最该做的防蛇措施都忘记了,他当晚扎好帐篷后才想起在周围撒上驱蛇粉。夜深人静,队员们渐渐睡去,这时一只硕大的黑色蛾子拼死将整个身子挤进帐篷, 两只巨翅不停拍打。“我‘和室友’被吓傻了,我反应过来后快速取来杀虫剂向其喷射了一分钟才将其杀死,帐篷内布满蛾子身上掉落的粉末和怪异的味道,令人作呕。”尔静说,那名彝族兄弟之前说过,黑竹沟的蛾子不仅种类繁多且体形巨大,气味刺鼻,简直如同“死亡天使”。
26日下午,五人终于提前结束了“死亡穿越”,身心俱疲地回到酒店,跳进温泉池的那一刻,“感觉终于活过来了”。(记者 张科 图片由尔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