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大古村游玩攻略 转需!房山十渡景区明起恢复开放,须实名制购票
小长假又来啦!五一京郊古村游 回古人抛却尘世又何妨 ?
北京京郊共有9个村落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这9个村落主要集中在门头沟区,大多是古村,它们的风貌、遗存、传说和故事,已经开始吸引寻幽探古的旅游者。
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一条“S”形的石板路,绵延穿过山村。路旁,100余套、520余间百年历史的四合院民居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朴的院墙全由石块垒成,屋里斑驳的雕梁画栋诉说着沧桑的历史。走进房山深山中的南窖乡水峪村,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深山中的古村落 古老而幽静
水峪村形成于明朝初期。漫长的历史沿革,为村里留下的不只是古老的民居,还有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28盘石碾,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幡表演。古宅、古碾、古中幡并称水峪村的“三绝”,今年已经有6000余位各地游客专为这“三古”而来。
水峪村古宅最具代表性的是杨家大院。杨家大院又名学坊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体建设以北方风格为基准,石砌而成,格局为四进四出;门楼别致,蟠龙门岭,檐下石雕花卉簇拥,两座清朝风格的石鼓矗立两旁。瓮门指的是村内东翁桥的桥洞,其上雕有一块白石,石上有“宁水”二字,意在翁桥有拂水安洪之用。
除此之外,该村还是民俗文化旅游村,现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远近闻名的“水峪中幡”、“大鼓会”就出于此地。
水峪村中幡表演时间:(看表演最好提前预约)
上午:9:30-9:45、10:45-11:00
上午:14:30--14:45、15:30-15:45
特色农家菜:羊肚蘑、葫芦条儿炖肉、椒盐核桃仁、香椿豆腐丸子、糟酸菜、凉拌木兰芽儿、让豆腐、蒸甜玉米、炖柴鸡
特色农家主食:白玉米面菜团子、象鼻子、榆皮面儿饸饹、木兰芽儿包子、红江豆焖饭、白玉米渣粥
当地土特产:核桃、核桃油、花椒仔油、京枣、高山大黄梨、板栗、石碾杂粮、黄金茶
小贴士: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
电话:010-61305186、60375952
公交线路:
1、由北京天桥长途汽车站乘917路至房山汽车站后下车换乘房23路至水峪村站下车即到;
2、由地铁苹果园西站乘948路汽车至红煤厂站下车换乘房23路至水峪村站下车即到。
自驾线路:
1、从北京市区走京石高速公路,在良乡镇出口或阎村出口出高速,经过阎村镇、坨里镇、河北镇、佛子庄乡,沿108国道至红煤厂三岔路口,看见南窑牌楼,向左进入红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见水峪民俗村铁门牌直行即到;
2、由北京苹果园或衙门口走108国道,路过松树岭、三十亩地、东庄子大桥、河北镇、佛子庄乡、继续沿108国道至红煤厂三岔路口,看见南窑牌楼,向左进入红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见水峪民俗村铁门牌直行即到。
门头沟龙泉镇琉璃渠村
京西九龙山下,永定河畔,坐落着京郊有名的琉璃之乡——琉璃渠村。这个古老的村庄以灿烂的琉璃文化为根基,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榜之上,日益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元代起,因此地有高品质页岩石料可加工烧制成釉色艳丽的琉璃制品,朝廷即在此设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并为琉璃局修渠引水,村子也因此得名琉璃渠。从而历代皇家御用的建筑琉璃制品都是在此烧造的。
原来的明清皇宫御窑厂还在,只是更名为北京市琉璃制品厂,至今仍在生产,老窑火750年不熄,依然为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文物古迹提供建筑琉璃构件。目前村中还保留着乾隆年间修建的三官阁过街楼,专门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以保一方平安。还有龙王庙、古戏台、京西香道上最大的万缘同善茶棚等遗迹。近年还修建了“琉璃园”,建起了107米长的琉璃文化墙,集中展示了为全国各地烧造的精典大型琉璃制品,如维修天安门所用的正吻,北海九龙壁的试烧1:2构件,南京阅江楼的鸱吻等,琉璃渠的烧造工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琉璃渠村看琉璃,很值得一看。
琉璃渠村聚落环境的不足和村落建设的实际需要,激发了村民的生存智慧。他们尊重生态原貌,遵循风水美学补景、点景的原则,因地制宜,随机赋形,精心构思,在村址的东南隅——九龙山和永定河的关节处,建起了画龙点睛,以少贵巧,令全村风水格局焕然一新、满盘皆活的过街楼。
位置的选择经营恰到好处,点石成金。二百多年来,过街楼就一直是琉璃渠村的地域标志。最具特色的是,在它券洞的两端各镶嵌一块琉璃匾额,西铭“砺山”,东铭“带河”。
“砺山带河”,本来是誓盟之辞。据记载,“汉高祖封功臣,誓盟说:‘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写在券额之上的“砺山带河”昭示了过街楼的肇建初衷:它光耀了钦工琉璃,理清了山水界限,固定了一条进出村落的通道;改变了视线的通透,强化了沙山环抱的趋势,外围保护内聚,环封了村落,稳定了民心;它诠释着中国风水理论内敛含蓄的文化品格;传递着先贤俊彦们寄情青山绿水的深远哲思,更彰显着他们祈望祥和平安、天下一家的广博情怀。
一座过街楼,堪称风水美学的大手笔,取得了自然环境人文化,人文环境自然化的奇特效果。
岁月的风雨中,琉璃渠村的古渡口、古牌楼、古驿道,庙宇、戏台、井台、碑刻,连同色彩斑斓的民间习俗或朦胧或清晰……
落霞与楼影齐飞,山花共琉璃一色。琉璃渠村的桩桩件件都与琉璃有关。一部琉璃史镌刻在这个古老村庄的山山水水之中……
小贴士:
地址: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公交线路:乘坐地铁一号线在苹果园站下车,换乘929路琉璃渠站下车即到。
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
清末诗人爱新觉罗·宝延在《西山纪游集》里描写三家店风光的诗《三家店》中是这样吟述的:“孤村荒僻说三家,雨后凭高望眼赊。万树拥云吞落日,乱山挟水走平沙。重重岭色连天远,曲曲河流抢店斜。兴到呼童沽薄酒,诗成沉醉乐无涯。”可见对三家店情有独钟。三家店坐落在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的永定河畔,该村形成于唐朝,曾有一条驼铃古道从门头沟的三家店开始,经石景山的五里坨,高井村,模式口等,东行直至老北京的阜成门下。
三家店古有“京西第一村”之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曾走过这里。目前在这1480米的古街上保存着7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家店遗有百处老店,煤栈和白衣观音庵,铁锚寺,山西会馆,龙王庙的遗址及二十余棵老槐树。走在古街上,多见古民居,古门,古门匾,古槐……等文物。可以想象昔日三家店的喧闹与繁华。
遗存的百余处古宅、院落
三家店村里的四合院还留存着大量的精美的砖雕、木雕,门廊,石门墩,拴马石,影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典型的老宅之一:78号院是义源记商号的原址。门楼的下檐有着细腻美丽的雕刻,两扇油漆尽落的木门上镶嵌着依稀可见工整的诗句:“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
煤栈:73、75、77号院原是天利煤厂。天利煤厂由殷氏家族创造于清道光前后,煤厂占地3508平方米,包括三组院落,房舍72间,大门14个,构成一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人称“殷家大院”。当时 ,在当地的西直门,天津都有他们的分号,是京西煤行的主帅。天利煤厂是北京唯一最为完整的清代煤厂遗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锚寺 北京地区只仅此一座
铁锚寺原来供奉的是关公,叫关帝庙。有一种传说是:因从永定河捞出一个罕见的镇水之物大铁锚,被当地人视为神物供奉在此,寺也改为铁锚寺了。另一种说法是,三家店的西侧是永定河的一古渡口,负责古道两岸的运输摆渡,因永定河水流湍急,要用一个有四个爪,高一米,重约四百斤重的大铁锚在码头固定摆渡的船支。后因通往京西的古道上修了桥,渡船的大铁锚不用了,当地人为祈祷平安,将镇水大铁锚搬进庙里供奉,久而久之此庙也改叫铁锚寺了。
龙王庙 香火旺盛
三家店的龙王庙,那可是京西数十座龙王庙中香火最盛的,其前身叫龙兴庵,建于明代。正殿龛台上供着五尊龙神: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尊龙神像,以及最左侧的永定河神像。永定河流域有些龙王庙也供奉过永定河神,都没有能保存下来,这里的永定河神像是现存的唯一一尊。阴历六月十三是河神生日,这一天,三家店龙王庙要给龙神河神焚香上供,大摆筵席,届时村民要到龙王庙吃寿面,给河神祝寿。现在老人们谈起给河神过生日还是兴味十足,津津乐道。
如今,漫步在三家店的老街上,虽早已不见商贸聚集的热闹景象,但随处可见的古朴民宅、沧桑古槐以及精美砖雕,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古村昔日的繁华。
小贴士:
地址:门头沟区龙泉镇
乘车线路:乘地铁在苹果园站下车,换乘929路、892路、890路琉璃渠村下。
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北京的单体四合院不少见,但要找一个村全是四合院的,在北京仅门头沟爨底下村这一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爨底下,至今保存着76套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居,现存600多间房子,是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
村口一块大石碑上书大字“爨”。30画的爨字难写又难认,在史书《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锅灶之下,篱火旺,意为点火做炊。为便于记忆,村民编了个顺口溜:兴(繁体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架火烧。爨底下全村姓韩,取谐音(寒)意为冷,而爨字结构为大火烧林,越烧越旺,寓意着韩氏家族世代兴盛。爨底下其实得名于其村上一公里处的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因为村子建于其下,所以取名爨底下。
沿着村口的缓坡上行,村里的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就。76套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建于缓坡上,高低错落,层层升高,每家的采光、通风、景观都具最佳效果。如果登上村庄对面的龙头山俯瞰,扇形的爨底下全貌像极了元宝。
尽管古时没有规划院,也没有设计院,但爨底下村每个四合院建设都很精良,每个门楼都很漂亮。砖雕、木雕、石雕刀法纯朴,颂词、壁画、楹联俊秀典雅。信步其间,古碾、古磨、古井、古庙、捷报、标语,无不传达着历史的沧桑。
爨底下村村里的碾坊是清代物件,位于全村最主要的交通连接处。过去碾坊是人们加工粮食的地方,外面的石碾除去原始功能外,还是村中的一个标志物,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清闲的老人和孩子坐在这里,路过的人们也会驻足交谈。
村里有一面墙十分有趣。墙上保留着三个时期的痕迹,最上面是清代的壁画残迹,葡藤代表多子多福;中间是上世纪60年代的标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最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标语“保证子弟兵有吃有穿有住”。站在墙前打量,真有一种时空交错的历史沧桑感。
爨底下村村子里“最壮观的建筑”名为财主院,是全村最高的位置。院门前的主路以青石和紫石铺砌,青石代表脚踏青云,紫石寓意紫气东来。院主人当年拥有很多土地,还有好多生意。普通人家的储藏室都建在屋外,财主家储藏室却建在耳房下面,相当于天然的冰箱和保险柜。村里还有一处广亮院,门楼级别很高,木雕非常精细。
由于保存完整,村里许多四合院不论是门内外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等附属建筑,还是砖雕、石雕、木雕等装饰,从中仍能看出当年的精工细作,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文化。
由于爨底下村村里的四合院民居样式小巧别致、装饰精美,也让这里成了影视拍摄和写生基地。有60余部影视大片在此拍摄。这里还吸引了书画家、摄影爱好者和美院写生的学生。
小贴士:
门票:35元/人;学生证18元/人;老年证18元/人;记者证、导游证、离休证、残疾证、现役军人证免票
自驾:109国道门头沟双峪环岛-灵山-斋堂镇-爨柏景区路口-爨底下村
公交:在苹果园地铁口坐929路公共汽车到斋堂(注意,不是929直线)然后从斋堂打车到爨底下村。公共汽车每一个小时发一趟,回来时末班车3点从斋堂发车。也可以几个人从苹果园包车直接到达爨底下,价钱能够讲到往返100元。
更多精彩请关注北京全攻略
微信号:xiaomingla
合作投稿QQ: 2934494122
在这里,了解不一样的北京
记者从房山区十渡镇了解到,根据《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防控指引》,十渡景区将于2021年3月18日起恢复开放,每日入园时间为8:00至17:00,游客持本人身份证至购票窗口实名制购票入园,或通过“十渡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美团、携程、同程等平台进行网络实名制电子购票。十渡镇严格管控客流量,各景区日接待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游客需遵守景区防疫秩序,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入园,配合测量体温、消毒管理,分时段间隔入园。保持1.5米以上安全游览距离分散游览,主动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

景区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对游客中心、卫生间、购票口等公共区域和设施进行定时消毒。景区职工每日监测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手套、外衣每日消毒。十渡镇提倡文明旅游,请游客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勤洗手,不随意吐痰,乱扔垃圾,废弃口罩请放入回收箱,打喷嚏时要遮掩。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编辑:王琼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