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才知道的烟火老街,竟是中国最古老的巷子?遍地美食和古迹 全西安最好吃的十大美食街,你去过几个?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本篇是小渔《西安城市记忆系列》的第十篇内容,前文提要:西安有座“爷爷辈”城门,距今1400多年,里面的秘密知道的人不多
在西安,想找出些“古老”的印记,并非难事。这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千年古都,藏着太多“宝藏”地,它们不是游客眼中的景点,甚至常常被老西安们忽略,隐藏在平凡的城市烟火里。直到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史籍,才发现这些地方,原来藏着这么多人文故事。

今天,小渔要带大家去探访一条西安烟火老街。它是传说中的“中国最古老的巷子”——学习巷。这条宝藏老街,不仅藏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时至今日仍然美食众多、古迹遍地。

学习巷分为“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西大街金碧辉煌的都城隍庙牌楼隔壁,还有一座简朴木质牌楼,从这里开始,便是大学习巷了。
大学习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短街(地图中蓝色线段标注),长约500米,南起西大街,北至庙后街;小学习巷则在大学习巷以西,大麦市街以东,是若干条小巷的总称(地图中橙色线路标注)。
这片区域位于回坊风情街内,不过相较于游客常去的北院门,来学习巷的大多是西安本地人。这条烟火巷子,也因此更加原汁原味。
很多人不知道,这条看起来颇为平凡的巷子,已有千年历史,它的得名可以追溯到唐朝。这里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巷子”,大概还是中国最早的外国人聚居地。
唐长安城,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着来自各国的外交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学者和艺术家们。根据《唐史》和《唐长安城区街坊全图》记载,“学习巷”位于唐长安城皇城之内,地处大唐外交部(那个时候叫作“大唐礼部主客司衙署”)与管理外交礼仪的机构(那个时候叫作“鸿胪寺”)之间。来自西域的外交使节,便集中居住在这片区域,并在此学习唐朝的法令制度和文化礼仪。不同文明、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流,因此有了“学习巷”之名。
学习巷的名字保存了千余年,后来人们为了区分,才按照街道的宽窄,有了今天“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的区别。
大学习巷有不少值得一探的小众古迹,从南端牌坊走进老街之前,可以先到隔壁的都城隍庙逛逛。
西安都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是我国三大都城隍庙之一。全国许多市、县都有自己的城隍庙,但能称“都”的,可屈指可数,足见这座城隍庙建筑群的等级之高。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大学习巷中段,是整条街上最不容错过的古迹。西安回坊里的清真寺有很多,面积最大、建筑最精美的要数化觉巷清真寺,不过这里是要收门票的。
除此之外,个人觉得最值得逛的便是大学习巷清真寺了,而且这座清真寺还是免费开放的。
大学习巷清真寺始建于唐朝(705),距今已经1300多年,是西安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整座清真寺建筑兼具中国古典建筑和伊斯兰风情,由大照壁、石牌坊、三间厅、省心阁、南北厢房、碑亭、石门、月台和礼拜殿组成,殿上琉璃碧瓦,花纹雕于石阶,巍峨壮丽,布局有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航海家郑和曾经到这里还招募下西洋的翻译人才,最终选中了当时的掌教哈三。如今古寺还立有明代《重修清净寺碑》(又称“郑和碑”),便记录了这段往事。
在清真寺斜对面,大学习巷93号,还有一座年羹尧故居。这处人文古迹,大概许多老西安都不知道。
年羹尧是位历史名人,《甄嬛传》里华妃的哥哥,那位权柄倾天连雍正帝都要忌惮三分的重臣。大学习巷这处故居,距今300多年,是年羹尧做川陕总督时修建的宅院。可惜的是曾经恢弘壮观的古宅院,如今只保留了最后一进院落,如今还住着7、8户人家。院落中还能见到一些精美的木雕、石刻遗存,见证了那段辉煌的过往。
除了人文古迹,学习巷里最多的便是美食了。石家包子、老糜家牛肉饼、学习巷串串、小马烤肉、老望炒菜、老何家卤汁凉粉等等,不是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却是老西安最爱的地道美食。
对于小众旅游爱好者而言,学习巷或许是一个探秘挖宝的好地方。都城隍庙、大学习巷清真寺和年羹尧故居都没有门票,还有众多地道美食等你来尝。有时间记得来逛逛吧!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眼看着中秋节,国庆节都快要到了,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美食也丝毫不逊色的古都,想必,又会迎来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

西安最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的还要属当地的特色美食,而如今,在这网红店大行其道之时,怎样才能吃到最地道美味的食物呢,要爱吃君说,还是得去美食街。

西安就有那么几条美食街,里面有着专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美味,也承载着西安人厚重的旧时回忆,它既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地标,又能带大家品尝到美食,领略西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大车家巷
大车家巷可以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老街,它的烟火气息在粉巷里略显突兀,但是却很有“老西安”的味道。
这里的店也是老店居多,巷子虽不整洁华丽,但它的陈旧古朴,才是真正融入了老西安的味道!
提到大车家巷,想必西安人都能条件反射的想到面,没错,大车家巷就是西安“面食者的天堂”。
biangbiang面、棍棍面、手擀面、裤带面、臊子面、油泼面、摆汤面、疙瘩面,基本上你听过的陕西特色面食,这里几乎都有!
店名:澄城手撕面
店名:一碗捞
粉巷
粉巷不同于大车家巷的烟火气,更像是这古都间的一颗时尚明珠,这里最不乏的就是来回穿梭的帅哥美女们。
粉巷之所以被称为粉巷,据说是古时适逢皇帝选妃,从各地前来长安城选妃的秀女们都会集中在粉巷这一带,这一带就充满了胭脂水粉的气息,故得名粉巷。
到现在,粉巷也俨然发展成了美食一条街。胭脂水粉味还有没有不知道,倒是美食味四处飘香。
店名:咥蛙乐老城区炭火蛙锅
顺城巷
坐落于城墙之下的顺城巷,能让你深入到西安这座古城的经脉络里,更深入的了解这里,这里不仅环境清幽,古色古香的青石板以及这一砖一瓦一花一粟仿佛都充满了故事。
这里还坐落了许多风格迥异的青旅、酒吧、咖啡屋。当然,最不可忽视的还属这里的美食,日料、火锅串串、烤肉.......让众多吃货一来就完全挪不动脚步了!
店名:洪七公吃串串
店名:禧乐大当家
店名:一松怀石料理
东木头市
虽坐落于热闹非凡的钟楼附近,但这条街道却宛若是闹市中的一股清流,古朴安静之中蕴含着让人心情舒缓的慢时光气息!
东木头市的名字更替,那也是说来话长,在宋代时被称作菜市,金时称作为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
这里不仅保留着西安这座古城原有的韵味,同时还留存了难以替代的美食,这条街的小吃也是琳琅满目,吃货们来了千万不要错过哦~
店名:汉室刘老三
五星街
五星街想必最出名的就是西安最大的天主教堂了,这个教堂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每次去都能看到有许多虔诚之人在做礼拜,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轻人也很期盼在此举办一场浪漫虔诚的婚礼。
这条街道也算是闹中取静,街区也非常有年代感,周边美食更是数不胜数,虽名气远不如其他美食街,但口味完全不输!
店名:温州一家人美食
店名:人人居
永兴坊
永兴坊虽是一个被抖音炒红了的网红打卡地,但它可不是仅有“网红”标签的街区,它一直都是有文化底蕴+美食的超实力干将!
这里是唐长安城108坊之一,曾为唐朝魏征府邸旧址的地方,随处都彰显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底蕴!
明清以来,这个地方被称为“鬼市”,是西安著名的旧货交易、古玩市场。
永兴坊的美食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展示了陕西省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文化,除了各色小吃外,这里还分为关中楼、陕南楼、陕北楼,让你不出西安就能吃遍全陕西的美食!
店名:宁强核桃馍
店名:子长煎饼
大皮院
大皮院可以说是经典老店的汇聚地,这条街人流量比较大,处处都是回民穆斯林风情,周边都是一家挨着一家满目琳琅的各色小吃,许多美食光是看着都让人口水直流。
定家小酥肉,羊肉泡馍,老刘家粉蒸肉,穆萨砂锅,光想想爱吃君都已经忍不住开始咽口水了!这里绝对是你来西安不能错过的地方!
店名:穆萨砂锅
店名:陕拾叁
店名:一芳水果茶
西羊市
西羊市是西安城内一条十分传统的历史古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它也是许多国内外游客来西安必去打卡的美食之地!
在解放前西羊市还仅仅只是一条十分普通的居民巷子,改革开放后,在民族特色小吃的发展下,这里越来越火,至今已俨然成为了西安的一个著名美食地标了。
店名:甘棠里甜食铺
店名:小贾八宝粥
洒金桥
提到洒金桥,大家应该都会想起大名鼎鼎的老金家蛋菜夹馍,当然,这里的美食可远不止这些。
洒金桥从早到晚,人流量都是极大的,无论是不是饭点,无论是有门面的大店,还是路旁的街边摊,只见门前都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好不热闹!
店名:老金家蛋菜夹馍
店名:果园红豆柿饼糕
北广济街
这条西安人熟知的老街,如今以各色美食集锦而出名,不过少有人知,隋唐时期,北广济街的所在地就是隋唐长安皇城,以及五代宋元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
清末到民国年间,北广济街内有许多做批发生意的大绸缎、布匹庄。民国初年,数家钱庄云集于南、北广济街上。
北广济街这条羊肠小道看起来不起眼,但这里也藏着许多知名的老店,也是许多老西安人力荐的清真美食聚集地。
店名:刘纪孝腊牛羊肉
店名:莉莉大盘鸡
在西安,除了逛逛逛玩玩玩,吃吃吃也是尤为重要的,作为一个吃货,你还有什么西安的美食街推荐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