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10个小众古镇,这里深藏悠远的金陵人文 南京周边一日游推荐溧水周园
江苏,南京。
这里有六朝古都的沧桑洗礼,深藏着久远的人文时光痕迹。
一起来看看南京的10座小众古镇,你曾经去过几个?
1 淳溪古镇

又称为高淳古镇,高淳老街等。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称;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街道挨肩接踵的民居,木结构的门窗,凸显着徽州特征;街面两边用青灰石铺设,整齐美观,色调和谐;两边店铺,极少有其他古镇那些旅游纪念品之类,经营的都是高淳本土的特产,少了浮躁的商业气息。
2 东门古镇
位于浦口区,建在明代,凝聚着600多年的历史,街巷有明清遗存,古河道历经沧桑,不管是建筑留存还是文化遗留都是俯拾皆是。

据记载,早在5000年前,附近的盘营山就生活着南京第一个氏族部落——营盘山部落。而后来这些东门的先人被证实就是“金陵始祖”,可以说南京早期的文化就是从这里发源而来,如今古镇的出入口可见相关介绍碑文。而公元307年左右,司马睿和一批司马家族的子孙从东门“宣化古渡”渡长江来到江南,几年后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门古镇,明清时期经济就异常繁荣,直到现在也依然还保存着以前的商铺,甚至部分古铺子至今还处于营业状态。从古镇里面走,与江南水乡清一色景不同,这里看起来异常沧桑,也更加有着不一样的古朴韵味。古镇现存明代的沧波门、泰山庙,清代的魏宝源粮行、吴武壮公祠;还有东门染坊、碧泉、魏宝源粮行内的六角井,民国的杨广生杂货店和住宅等5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
3 瓜埠古镇
位于六合区。始建于东汉元初六年(公元118年),瓜埠古渡口位于滁河之上,是滁河最古老的古渡口。瓜埠古渡口是贯穿中国南北的古驿道必经之著名渡口所在地,和长江南岸的栖霞古渡互相衔接。和镇江西津古渡、扬州瓜州古渡并称“三大古渡”。如今,历史变迁,归复宁静的瓜埠成了古代市井生活的活化石,瓜埠老街上唯有田家老宅以及附近的马头墙静静地诉说着历史,那些写在、刻在、钉在各个门头上的字迹、门牌会让过往的居民拾起一段段记忆。
4 湖熟古镇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东南17公里,跨秦淮河上游句容河两岸。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湖熟就已经成为南京地区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这一点已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这里发现的著名的江南土著青铜文化——湖熟文化所证明,但是在清朝时期“湖熟”又叫宁淮乡在前贾墅村大量碑材上得到验证多记载大清道光宁淮乡进士。
5 秣陵古镇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南13.5公里。秣陵是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苏名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秣陵县,秦汉以后一直是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国时孙权才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说。
6 陶吴古镇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西南21公里。陶吴镇地名的来历,据说因此地有陶、吴二姓世居而得名。宋景定《建康志》有记载,金陵镇,本称陶吴铺,景德二年(1005)改为镇,晚清之际改名为陶吴镇,亦名桃红。如此说明江宁地区,公元前2475年前后就有了陶姓,北宋时期就已形成集镇。
7 汤山古镇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东北23公里,汤山东北麓,汤水河的源头两岸。汤山是江南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著名的温泉之乡。地处南京东郊,是南京的东大门,位于江宁区东北端,东与句容市交接。
8 板桥古镇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南部。板桥镇是古都南京历史最悠久的重镇之一,不仅自然资源禀赋丰厚,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南朝《洲歌云》:“送歌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勾画的就是板桥地区生机勃勃的景象。
9 禄口古镇
位于南京市南郊。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天佑十四年(917),分为上元县十九乡,当涂二乡置江宁县,禄口地区先后隶属江宁、上元两县直辖,宋元明清时期,建制依旧。清代建镇,始称禄口镇。
10 长芦古镇
长芦乃南京江北古镇,以长芦寺而得名。始建于梁代的“长芦崇福禅寺”虽然现已不似当年那般香火缭绕,但达摩“一苇渡江”的神奇传说仍在民间流传不息。位于南京市北郊,东依滁河,南临长江。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十一月底的溧水难得的好天气,就和朋友约了去周园逛逛。周园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由英籍华人周贺桐先生建设,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周园"的美誉。去周园自驾游最方便,当然也可以选择公交。

溧水游2路公交车直达周园
说实话周园100多的门票挺贵的,建议大家各种购票平台比价之后购买,不建议现场购票,感觉有点坑。
门口停车场网上有人说收费,可能我们去的时候是旅游淡季,门口没几辆车,也没人收停车费。

确实冷冷轻轻的,没几辆车。
周园分两个部分一是佛教文化二是徽派建筑

进入正门首先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佛像,据说周园有4000多尊佛像,分布在周园的各个院落,
正门右手边是景区检票入口,由此进入周园院落。
周园院落由御膳房、尚书房、养心殿、太和斋、保和斋和狮龙堂。感受到了房主对龙和狮子的厚爱,几乎所有房间都有龙狮的元素。每个对应的房间门口也都有藏品的介绍。因为我和朋友对收藏不是很了解,就大概看了看拍了拍照,因为景蛮漂亮的有点后悔没穿汉服来。
这个说是寿的一百种写法。
318米的"千佛廊",佛龛中供奉着1000尊佛。瞻仰这些佛像需要经过318米的佛道。这个倒是满震撼的,唯一可惜的是有介绍的太少了,感觉对不懂得人不太友好。不过大家可以试着找找各个生肖的守护神,很遗憾没有找到生肖马的守护神,不过帮朋友找到了龙的守护神-普贤菩萨。
穿过千佛廊往右是出口,往左是前往徽派建筑通道。
这个九龙图也是栩栩如生
千年银杏王
锦鲤也很治愈
从露天广场一侧大门进入,则到了艺术中心的百床馆。这里将摆放一百二十张各式各样名贵的床
床王相传是专门为溥仪制作的。很有历史厚重感。
祈福钟,说是只可以敲三下
各种石像
旁边还有个藏品室说是还有很多珍贵收藏品石像木雕之类的,但是我们不感兴趣就没进去。直接结束今天行程!
很气派的大门
温馨提示
①总体来说还是蛮值得看一看的,喜欢收藏的就不用说了,喜欢拍照的姐妹也很推荐,景确实不错,门票也确实贵了点,不过就像文章开头也说了有很多便宜的购票渠道,而且非旅游旺季感觉管理也很宽松,我们出去的时候出口竟然没人看着,空无一人。对于收藏馆来说管理如此宽松还蛮另人诧异的。②有个坑大家要注意下,徽派建筑那边有上香的,香是免费三支,但是套路很深,不细说了,反正我花了100才出来的。就还蛮无奈的。
小声BB,就是这个地方,大家自行斟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