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料事如神,选中紫金山最好的风水墓地,却没算到800年后的事 洪秀全的墓地上面游人如织,旁边还挂有他的像

紫金山自古多墓陵,那么最好的风水定地在哪?最先发现的又是谁呢?1500多年前,一位高僧发现紫金山的这块宝地,他就是济公的原型宝志和尚,并且连当时的皇帝都将这块定地让给了他!

宝志生于463年(南朝宋元嘉十三年),传说生在金陵(今南京)郊外的一株大树的鹰巢中,后人把他描绘成长着一双鹰爪的异人。宝志7岁时出家到钟山道林寺当和尚,中年以后,常常散发赤脚在街上行走,手拄拐杖,杖上悬刀(齐)、尺(量)、拂(尘)、镜(明)等,传说他是预言后来建都于南京的齐、梁、陈、明等朝代。

后来,宝志向西域来的名僧良耶舍学习禅法,大有长进,有了些名气。可不知什么原因,到宋明帝泰始初年,他突然疯颠起来,赤足蓬头,僧衣褴褛,饮食无常,居无定所,形似乞丐,常常口中念念有词,惹人讪笑。到了南齐建元年间,他更变得一天不进饮食也不知饥渴,但面色如常。尤为神奇的是,他语言恍惚却又屡屡灵验,齐武帝把他请进宫里,他竟然一变分为三人,使齐武帝惊诧不已,他还密运法术,使齐武帝见到其父在地狱中受刑的情景,顿生感悟,遂下令减轻百姓赋税,并消除了许多锥刺刀割的酷刑……好一个济公形象!
梁朝时,梁武帝精通佛学,很尊敬宝志和尚。将他请进宫里,拜为师父,称其为“国师”。有一天,梁武帝与宝志和尚登钟山,来到定林寺,宝志和尚用手指旁边的独龙阜说:“如果死后能埋葬在此处,日后定能保佑后代。”梁武帝问:“谁可以埋葬在这里呢?”宝志和尚回答:“我们当中谁先去世,谁就埋葬在这里。”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梁武帝也觉得这是块风水宝地。
514年(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宝志和尚圆寂,终年97岁。梁武帝想起了宝志和尚曾说过的话,花了20万铜钱买下独龙阜,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然后将宝志和尚安葬在这里。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还拿出一大笔私房钱为宝志修建了五级浮屠,并在塔顶镶有琉璃宝珠,所以称为玩珠塔,又称宝公塔。第二年,梁武帝又在宝公塔前为宝志建造了一座开善寺。开善寺建成后,南朝许多帝王曾来此行香、赋诗。
1376年(明洪武九年)的一天,朱元璋带着刘基、徐达、汤和等人一起来到紫金山,开始忙着为自己筹建陵寝。众人都觉得“独龙阜”风水很好,朱元璋更是非常满意。刘伯温等风水家们认为,南京的真龙结穴处就在城东主峰紫金山,故而紫金山南坡的独龙阜风水最旺,为陵寝首选之地。那么,早已占此宝地的宝志和尚墓又该怎么办呢?(本文选自卢立菊、陈宁骏编著《解密中山陵》,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FFF ,在旅行中感触历史)

大堂是总统府内游客最多的景点之一,150多年前,洪秀全正是葬在大堂的地下。

1853至1864年间,这里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荣光大殿,这是天朝宫殿里最核心的地方。复建在东区的天王宝座再现当年辉煌。

1864年2月后,天京城被湘军重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全城饿死者愈来愈多。为形势所迫,天王降旨“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并不顾群臣劝阻,带头在天朝宫殿内食用“甜露”充饥。所谓甜露,实乃是将多种草类混制成的草团。天王因久食此物而慢性中毒,加上天京城内医疗条件很差,天王还“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以致病入膏肓,卧床两旬后,于太平天国历甲子十四年四月十九日(1864年6月1日)病逝于宫中,享年51岁。
另一说则是服毒自杀,材料来源于清廷记载:曾国藩在同治3 年6月23日(1864年7月26日)奏折中说,洪秀全系本年5月间,在官兵猛攻时服毒身亡;同年7月7日奏折中又说,“有伪宫婢者,系道州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 。曾国藩还修改《李秀成自述》,使之与后奏折相吻合。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湘军重围之中病逝。按拜上帝教教义,“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绣龙黄袍包裹,虽裤脚亦系龙缎”,埋藏在天朝宫殿荣光大殿下。49天后,也就是7月19日,湘军攻入天京;28日,曾国藩赶来南京后就布置寻找洪秀全“瘗尸处”,30日,在宫女黄氏指引下,将洪秀全全尸掘出。天王“头秃无发,须尚全存,已间白矣,左股胯肉犹未脱”;8月1 日,曾国藩命人“戮尸,举烈火而焚之”。
这就是洪秀全的葬身之处。现在是游客参观的必经之处,游人如织。站在这里,是否能感触到什么。
大堂内现置有反映中近代历史的六幅油画。西首放置的第一幅就是反映天平天国鼎时期的“天国风云”。与洪秀全葬身之处近在咫尺。
这真是“尊天父,开天国,是非功罪千秋鉴;自金田,到金陵,成败兴亡一警钟。”(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