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老祖修真处,华山脚下玉泉院 西岳庙,花都开好了

玉泉院建于宋仁宗皇佑年间,也就是1049--1051年,是道士贾得升为玉泉院师傅陈抟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这个规模。

陈抟老祖修真处,华山脚下玉泉院

玉泉院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游客从华山峪游览华山的必经之地。

陈抟老祖修真处,华山脚下玉泉院

玉泉院为登临华山的门户。

陈抟老祖修真处,华山脚下玉泉院

玉泉院的大门是在原址上按照历史记载修建的,为明柱挑檐式建筑。

大门的近上方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玉泉院”,苍劲有力。

玉泉院希夷祠陈抟塑像,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这样的人常被视为神仙。玉泉院曾为陈抟隐居修真之处,陈抟仙逝后,他的弟子们在此建“希夷祠”以示纪念。

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

康有为曾写诗赞美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玉泉院左侧的财神殿

玉泉院右侧的文昌殿

石舫,也即“石船”。一泓清水,中间筑有石船,船上有画舱,并有曲桥与池岸衔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

通天亭:建于1960年,因此地原有通天宫与峰顶通天门遥相对应而得名,亭的位置恰在进山冲道处,游人至此,饱览胜景,只觉得:水石环华址,春风上野亭。看天聊自广,笑拥万峰青。

华岳圣母,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原是天上仙女,因思凡下界,与刘彦昌生下刘沉香,被二哥杨戬(二郎神)镇压在华山下,刘沉香长大劈山救母,后一家团聚。

康有为游玉泉院题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00多年来,这里曾会聚许多名人高道,讲学修炼,象明、清顾炎武、王宏撰等,也留下一些碑石题刻。

山荪亭,为一座圆亭,建在巨石之上,据说为五代时陈传所构建。在这里陈抟写《钓潭集》、《三峰寓言》等著作。北宋时苏东坡及清初顾炎武、王宏撰等都先后进行过修葺。

无忧亭,位于院的西北角,为正方形挑檐式建筑。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晴天可清晰地看见渭南,风景优美,站在此处观览,有乐而忘忧之感,故起名无忧亭。

玉泉院绿荫蔽天,回廊曲折,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

汉神医华佗墓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当年华佗好友名鲁先生隐居在华山白麓龛,华佗常来华山探友,且常留住这里。华佗被曹操杀害后,冤魂直来华山,向好友诉屈。鲁先生惊觉,即下山探询,把华佗的衣物用具在红岩村西修了一座衣冠冢,并且嚎啕痛哭送葬。

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其他的名山也有米芾的这几个字。

陈抟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其道教思想融贯儒、佛、道三家学说,启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其宇宙形成理论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 ”,“龙图”第一人,“天下睡仙第一人”,“儒师道祖”的称号。享年118岁。

有山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庙,山的名气大,庙的名气也就不会小。

西岳庙,花都开好了

自古以来,华山以“奇险天下”驰名中外,而在华山脚下就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庙宇——西岳华山神庙,人们称西岳庙

西岳庙,花都开好了

西岳庙被称为陕西的“小故宫”,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区东约1.5公里的岳庙街东端,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庙内供奉的是西岳华山兵神金天王

西岳庙,花都开好了

西岳庙的修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4年,是汉武帝当年在华山脚下建造的第一座祭祀西岳神的庙宇——集灵宫,到了东汉时期就迁移到了现在的地址,并改名为“西岳庙”

西岳庙的面积多达12.4万平方米,自从建成以来就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重要场所,曾有56位帝王都慕名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

作为五岳中建筑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西岳庙的整体建筑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格局,由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等部分组成。

灏灵殿是西岳庙的正殿,金黄色的琉璃瓦顶看起来富丽堂皇,古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时,大多都住在这里,殿内至今还悬挂着康熙、道光、慈禧所题的“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看上去颇有历史沉淀的韵味。

五凤楼高达20多米,是建在高台上的,登上五凤楼,可以清楚地看到华山的五峰。

除此之外,西岳庙内还有很多古代留存下来的碑刻,比如后周时期的“华岳庙碑”、乾隆皇帝曾御笔亲题的“岳莲灵澍”石碑也能在这里看到。

其实,西岳庙不但有着宏伟的建筑、悠久的历史遗迹丰富的文物,它的自然景色也是非常优美的。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西岳庙内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漫步在其中,去感受西岳庙沐浴在春光里的古韵……

阳春三月,春景怡人,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家人,去西岳庙赏花踏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