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渔河湿地公园,昆明最美 又牛又有意义!大咖带你这样游翠湖
2016年这里曾因60万株郁金香
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而刷爆朋友圈

如今热度已减
却多了几分闲暇与静谧
视频请戳↑↑↑

作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春城
昆明一年四季都有鲜花

不同的季节
不同的颜色
无论什么时候去到捞渔河湿地公园
都能感到
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
要说不同
那可能是
四季的花香与色彩
每逢周末
来到捞渔河湿地公园
吹吹风
看看蓝天白云
闭上眼
倾听一会儿
水花的声音
真让人心旷神怡
呈贡捞渔河,昆明最美的湿地公园,距离市区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公园以花海、郁金香、沙滩、水上森林、观景台、观景长廊、自行车道等部分组成,由长长的湖滨步道相互连接。其中水上森林占地面积最广,也是广大市民最喜欢的地方。
“远离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紧张,在体验原始农耕文明中回归原生态”——绿油油的青菜遍布园区,水杉铺就的红色森林,光影绰绰的琉璃秋色,似春天又似冬天。
冬日里湖面上飞着可爱的红嘴鸥,冬季风大波浪一卷一卷的冲着岸边。看着金灿灿的水上森林,听着水声,还有在水面铺成海的中山杉树叶,在这里,游人总是静默的。来这里,你才会明白湿地的世界有多迷人。
呈贡捞渔河,值得你走一万步去看
呈贡捞渔河,昆明最美的湿地公园
来源:无线昆明
责编:莫开井
编审:吴晨萍
终审:李严
掌上春城讯翠湖公园种上6000丛“清流精灵”海菜花的美照刚出圈不久,将翠湖作为昆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研究试点的一行专家,5月17日带着众多“老昆明”市民重游翠湖,从物种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方面解构翠湖魅力,激发公众参与身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生态文明意识。

“昨天有哪些鸟在湖里洗过澡”“最近有哪些鱼搬来翠湖安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春燕通过演示环境DNA检测技术向市民揭晓答案。现场,很多市民轻松记住了白鹡鸰、黑水鸡、鳑鲏、河蚌、普通翠鸟、牛蛙等18种翠湖最为常见的野生物种,学会如何用望远镜观测鸟类和植物,并用观测到的成果制作翠湖生态地图。46岁的市民王羿说:“今天的收获很多。下次带孩子看松鼠,再也不会傻傻地投喂炒瓜子了,以免松鼠不能代谢高油盐而患上‘脂肪肝’,或是因肠胃刺激对树木进行环剥。”


本次活动是20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周“联合行动”的一次公众科普体验,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云南省动物学会、翠湖公园联合开展。
本次公众科普体验主要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表示,这次活动是个人及团队在“昆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翠湖生态修复”研究课题上,与翠湖公园深度合作的一次科普性尝试。翠湖湿地在昆明城市生物多样性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价值。翠湖不仅历史文化之湖,也是黑水鸡、白鹭等众多物种的栖息地。然而,因一些人无意识放生巴西龟、牛蛙、小龙虾等外来入侵物种的行为,将对翠湖景观提升、生态修复产生不良影响。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环境DNA对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技术、方法,将有效帮助管理方发现外来入侵情况,发现珍稀濒危物种,更好地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因此,基于翠湖当前开展的自然生态修复,让市民通过公众科普教育打卡翠湖,沉浸式体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更有意义。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卿
责编: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