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出炉 拿好这份攻略 浙江金华最美8个古镇,身畔的静美繁华遗风,你曾到访几处?

历时两个多月,经过由各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3轮评审,以及浙江新闻客户端、浙里金华微信公众号的网络票选,金华十大文旅精品线路于12月12日正式出炉。

这十大精品线路,包括“信仰的味道”红色之旅、“信义好家风”之旅、“希望的田野”和美乡村之旅、“金华文化名人”寻迹之旅、“东方好莱坞”影视文化之旅、“小商品之都”购物之旅、“闲情偶寄”休闲之旅、“非遗匠心”DIY之旅、“仙灵中药”康养之旅、“跟着课本游金华”研学之旅,自然人文景观交织,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信仰的味道”红色之旅

在八婺大地,蕴藏着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参观红色名人故居与史迹,是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举措。

推荐线路:义乌陈望道故居(《共产党宣言》首译地)—义乌国际商贸城(改革开放的奇迹、创新创业的样本)—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为信仰献身的省委书记)—古子城台湾抗日义勇队纪念馆(大陆唯一的涉台抗日纪念地)。

(二)“信义好家风”之旅

金华历史上流传着大量传统家规家训,这些优秀金华家风曾先后十次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栏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推荐线路:浦江郑宅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兰溪诸葛八卦村(百世传诵《诫子书》)—婺城寺平村(砖雕艺术)—金东琐园村(国际研学、严氏家风)—武义俞源村(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胡公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东阳中国木雕城家训馆(家训文化馆)—磐安大皿村(浙江羊氏第一村)—磐安榉溪村(江南孔氏后裔聚居地之一)。

(三)“希望的田野”和美乡村之旅

八婺大地上涌现出一批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民风和谐、村貌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它们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落在八婺大地,构筑了“希望的田野”风景线。

推荐线路:金东东叶村(施光南故乡、十里桃花源)—金东渔歌小镇(万亩菊花园、白鹭憩栖地)—义乌七一村(全国党建示范村)—义乌何斯路村(义乌的普罗旺斯)—义乌青岩刘村(“网店第一村”)—东阳花园村(浙江农村现代化的榜样)—永康大陈村(浙江乡村振兴的“大陈样本”)—永康塘里村(孙权后裔聚居地)—武义后陈村(“后陈经验”发源地)—武义坛头村(浙中湿地村)—武义花田小镇(四季花海、童话世界)—浦江嵩溪村(书画文化)—浦江新光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四)“金华文化名人”寻迹之旅

在金东和义乌交界处,曾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他们怀着满腔激情,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的代言人、宣传者,从纯粹的文化人变成了坚定的革命者。通过参观他们的故居,了解其生活史迹与文化贡献,宏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荐线路: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义乌古竹塘村(吴晗故里)—义乌神坛山村(冯雪峰故里)—金东畈田蒋村(艾青故里)—金东东叶村(施复亮、施光南故里)。

(五)“东方好莱坞”影视文化之旅

东阳横店影视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永康的西溪镇与石鼓寮等地也先后兴建了新的影视基地。游客在影视基地不仅可以纵览中华优秀文化精萃,观赏秀美山水风光,而且可以有机会与影视明星参与互动,获得高层次的文化体验。

推荐线路:秦王宫(穿越秦王朝,做一回“英雄”)—清明上河图(体味宋朝百姓生活)—明清宫苑(再现明清宫廷繁华)—广州街·香港街(品广州、香港风情、观鸦片战争情景剧)—华夏文化园(体验华夏文化)—梦幻谷(新奇游乐、梦幻演艺)—圆明新园(赏万园之园 ,圆世纪之梦 )—西溪影视基地—石鼓寮影视城。

(六)“小商品之都”购物之旅

金华拥有义乌国际商贸城、东阳中国木雕城、永康中国五金科技城、浦江中国水晶城、磐安浙八味中药材市场等一批全国性或国际性的专业市场。发挥市场优势,开发利用市场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购物游、高端商务游,是“旅游 商贸”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重要举措。

推荐线路:义乌国际商贸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浦江中国水晶城(中国水晶之都)—东阳中国木雕城(国内屈指可数木雕工艺品和红木家具批发市场)—磐安浙八味中药材市场(华东知名中药材集散地)—永康中国五金科技城(中国五金之都)—金华中国火腿博览馆(中华美食一绝)。

(七)“闲情偶寄”休闲之旅

近年来,金华的不少景区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与游客追求慢生活的休闲好去处。

推荐线路:兰溪芥子园(李渔纪念馆所在地)—兰湖度假区(有“东方瑞士”之称)—兰溪芝堰村(古村休闲)—九峰山(九峰挹秀、群贤毕至)·九峰温泉(洗尽都市尘劳)—古子城(金华城市之根、文化之魂)·金华府酒—中国婺剧院(看婺剧)—金华中国火腿博物馆(品火腿)—浦江通济湖慢生活区—浦江茜溪悠谷轻度假区—浦江新光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

(八)“非遗匠心”DIY之旅

在金华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曾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非遗文化遗存。在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相互结合,是新时期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形式,旅游活动也增添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推荐线路:古婺窑火(婺州窑制作体验)—万象花卉(多肉种植体验)—永康锡雕馆(制作体验)—磐安玉山茶场(制茶体验)—东阳中国木雕博览馆(竹编制作体验)—东阳卢宅(赏木雕艺术)—浦江民间工艺博物馆(浦江麦杆画制作体验)。

(九)“仙灵中药”康养之旅

婺州传统医学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史载葛洪、陶弘景曾在金华等处炼丹采药。唐代叶法善自曾祖三代为道士,其养生之道颇有玄机。元代朱丹溪提出“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后称丹溪学派。加上金华境内山水叠嶂、生态优良,盛产多种名贵药材。

推荐线路:磐安中药材博览馆(浙八味中药材市场)—大盘山博物馆—武义牛头山(叶法善天师殿)—武义寿仙谷国药基地—武义清水湾·沁温泉(华东一流的温泉养生胜地)—义乌森山小镇(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十)“跟着课本游金华”研学之旅

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众星璀璨,胜迹遍境。其中不少名著曾列入中小学教科书,成为必读必诵的篇章。利用教材中涉及到金华的名人史迹与自然资源,设计专门的旅游线路,让学生跟着书本去旅游,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素质教育。

推荐线路:金华山双龙洞、霞客古道—古子城八咏楼、太平天国侍王府—金东艾青故居—东阳横店圆明新园—武义千丈岩景区—兰溪诸葛八卦村。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超

许多人的心里,都有古镇情结。

寻一方静美的古镇,青石板上闲暇时光,是格外的美好。

在浙江中部,金华,没有想到也有许多如此美好的古镇,有着别样的风景。

一起来看看金华最美的8个古镇,这些曾经繁华如今静美的地方,你去过几个呢?

1 芝英古镇

浙江金华永康,芝英古镇。原名“大田里”,是永康应氏家族的世代居住地,“芝英大、祠堂多”,在这里,乡愁是座座祠堂。这里更被誉为“中国祠堂古镇,江南百工之乡”。

浙江金华最美8个古镇,身畔的静美繁华遗风,你曾到访几处?

芝英古镇位于石翁脚下,方山之东,背枕古娄,面朝三宝,华溪横穿,灵溪纵过。“十里云山环胜境,几重烟树锁应城”,正是芝英地貌特征的生动写照。

浙江金华最美8个古镇,身畔的静美繁华遗风,你曾到访几处?

境内溪流纵贯,塘潭密布,山衬水美,水映山辉,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镇形若宝盆,形成独特的钟灵胜地。芝英古镇建成于1700多年前的东晋,位于永康市中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2014年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浙江金华最美8个古镇,身畔的静美繁华遗风,你曾到访几处?


古镇格局保存完整,以“小宗祠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传统建筑分布面积约51131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3177平方米,青砖灰瓦,连绵成片。


古镇街巷格局呈棋盘形,即所谓的两区十八街。两区指以正街、紫霄路为中心线,把古镇划分成南、北两大片域。线南为前宅区,线北为后宅区。十八街即指古镇纵横交错的十八条街巷。“正街”是古镇最长的商贸老街,两侧宗祠、店铺林立。

2 佛堂古镇

藏于义乌市南部,佛堂镇已有2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镇名可追到清乾隆年间。民国时期佛堂镇商业经济繁荣,称为“浙东四大重镇”之一,为浙江四大古镇之一。发达的商埠经济,营造了古镇佛堂极其深厚的商业文化历史底蕴。


古佛堂历史悠久,滔滔义乌江穿域而过,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佛堂因佛缘而名,相传南朝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印度天竺僧达摩来东方传教,云游义乌双林寺时,恰逢江水漫溢,洪水泛滥。为救被洪水围困百姓,遂投磬江中,得以普渡众生。后人为纪念达摩,于投磬处建“渡磬寺”,寺内楹联有“佛堂市兴永千秋”句,遂名此地为佛堂,千百年来沿用至今。另有“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八方”楹联。

据(嘉庆)《义乌县志》卷2第61页记载:“万善桥(义乌)县南三十公里佛堂镇。乾隆庚辰(乾隆25年,公元1760年)王以琳、吴周士等倡建浮梁。”知县杨春畅在乾隆28年7月记述:“距县(义乌)之南三十里有佛堂市镇,其地四方辐辏,服贾牵牛,交通邻邑。”从知县这篇记中足以证实在240年前佛堂已称为“镇”,且是个相当兴盛的市镇了。


老街是古时佛堂的商业中心,商业主街,也叫直街。从南到北分上街、中街、下街三段,与由北向南的义乌江水流形成逆向称呼。江上游为下街,江下游为上街,内含“招财进宝、肥水不外流”的寓义,街道布局名称为:“镇里直街南北向,上中下街分三段,东街西街各一旁;新码头、盐埠头、浮桥头、市基口,四条横街朝江走;新市基、老市基,一南一北在两端。

古镇大量清、民国初期的古建筑,街道两旁,挠檐木雕画廊,鳞次栉比,巷弄窄而弯曲,整体上仍保存了古代市井的风貌。

3 游埠古镇

游埠古镇。位于兰溪市西南郊,距城区18公里。东南濒临衢江与金华市婺城区隔江相望,西南与龙游县和本市水亭乡接壤,西北与孟湖乡、赤溪乡毗邻。

游埠古镇曾是浙中商埠的中心,有“钱塘江上游第一埠”的美誉。这个千年古埠,历来是浙赣闽皖交界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埠重镇。游埠古镇,也因此与桐乡乌镇、湖州南浔、义乌佛堂并称“浙江四大千年古镇”。

据考证,早在唐初时,游埠就建有码头,作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钱江上游第一埠”的美誉。到明清时代,镇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衢江下游繁华兴盛的重要商埠。


小天井,马头墙,黛瓦白墙,明清徽派浙西民居是这里的特色,典雅大方,古朴静美。沿水而建古宅、十步一弯拱桥,别样的江南水乡韵味,浮现于眼前。走进古镇里行走,时光仿佛都慢了一个节拍。


游埠古镇有着千年烟火气,匠人百艺心。这里拥有江南第一早茶街,门板拼成的茶桌,简单朴素,吃着豆浆烧饼油条,聊聊街坊趣事,幸福安然。

4 罗埠古镇

罗埠古镇。位于金华市婺城区西部,西临罗江,北邻瀔江,沿水而居,缘水而兴,历史上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埠头,千年商贸重镇之一。这个繁盛一时的航运集散地,因水运的衰落而被人一度遗忘;如今,这座古镇因水而美,又蜕变成人人争相打卡的全新“网红古镇”。



据传,在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印度天竺国僧达摩来东方传教。当他云游至罗埠,恰逢罗江涨水。他看到百姓饱受水患侵扰,太可怜。于是用一只只箩筐装满石头沉放在江中作为步道,让百姓踏上水步道乘船而行。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大师,把此地称为“箩步”。“罗”即罗江与“箩”音同、“埠”即埠头与“步”音同。后世,将“箩步”更名为“罗埠”。

罗埠因溪而得名,素有“瀫南重镇”和“钱江上游商埠重镇之一”之誉,河谷平原广阔,为一块偏安、耕读、避世、养生之地。据《康熙金华府志》载,早在康熙年间,罗埠就成为浙江省内有名的集市了。那时,称“新兴市”。


据记载,罗埠作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航运商贸活动从秦代一直延续到建国后期。水运带动商业发展。码头边兴起了商业街。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吆喝叫卖、熙熙攘攘。至清代各业商店,作坊陆续成为著名商号。江西、福建、义乌、衢州、徽州等地的行商、坐商给罗埠的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有诗云:“十里江涛穿北岸,千家烟火匝南天。鱼虾舶到人成市,歌舞场喧夜勿眠。”恰当地描述了当时的景象。乾隆版《汤溪县志》载“罗埠溪上游的南北山货,顺溪流而下,至罗埠溪运往各地”。


时光变迁,直至如今,罗埠古镇的老街风貌依昔。走进老街,这是一条浸润着历史风味的老街,可以感受老街上那几近凝滞的光阴,曾经的商贸繁华留痕。如今老街上,依然保存着众多的商业形态众多,开着理发店、茶店、馄饨店、酱油厂、打铁店、钟表修理店,以及购买零售商品的副食品店等等的小店千年的历史似乎就藏在那古老质朴的屋檐下,那午后石板街折射出的柔和的阳光里,那狭窄幽深的小巷中。

5 郑宅古镇

浦江郑宅古镇,地处山坳间,是浙东浦江县一处隐隐于大世间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古镇。自建镇以来,历经宋元清三朝,达三百六十多年时光之弥久。族谱记载繁衍有十五世子孙,同居共食的族人,最旺盛时,竟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的盛景……

如今,当人们走进郑宅古镇,首先就会被重新整饰过的牌坊群建筑所吸引。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当时,郑氏义门的孝义闻名天下,为了表彰郑义门代代相传的孝义家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8年(公元1385年)亲赐“江南第一家”予以旌表。往里走,牌坊分别为“孝义门”、“三朝旌表”、有序等。穿越一路由牌坊组成的阵列,宛若行走在古老的岁月长河中,每一座牌坊都在默然中,传述着它自身的故事。

古镇的街道是磨得锃亮的老石板,一条弯弯曲曲的白麟溪,横跨着数十座石桥,溪水清流荡漾,溪下居民们仍用溪水淘米洗菜,两岸翠柳飘然,景色绚丽宜人。跨桥可见一碑亭,座落在溪水南岸,称为九世同居碑亭,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上面刻有元代翰林学士承旨手书“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八个大字,示以千戒后世。

古镇的昌三公祠,也称眉寿堂,位于白麟溪下游,这里是郑氏家族举办婚礼的地方。昌三公祠,曾为明朝建文皇帝的提供了避灾之处,四周建筑上的壁画,每时每刻都在无声而又生动地诉说着历史典故。

宗祠入口上方,明太祖朱元璋亲赐一块“江南第一家”的巨大匾额,赫然触目,用以表彰郑氏族人参与明明王朝各项政策制定所做的贡献。

偌大的宗祠周边,列入国家重要文物保存完好的古遗址和建筑,还有孝感泉、九世同居、东明书院、玄麓八景、宋濂故址、崇义桥、老佛社、圣谕楼、昌七公祠、垂裕堂、尚书第、白麟溪古桥九闸、建文井、正德井、元鹿山房等元明清古迹50余处,元代郑氏义门祠堂碑、白麟溪碑和郑德璋墓标,明代文侯赐祭之碑等文物弥足珍贵,内容丰富,蔚成群观。

6 女埠古镇

女埠,位于金华兰溪,一个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人杰地灵、文风鼎盛,素有“金山拱秀,瀫水清流,得山水之清奇,文风之胜景”之誉。作为金华四大古商埠之一,在水运繁华时代曾经孕育出商埠文化,女埠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保存至今的女埠古街,是钱塘江流域仅存不多的原始老街之一,一条全长1400余米的古街,由上街和下街组成。

临江而立,南北贯通,全长1400余米的古街蕴含着女埠千年菁华,是钱江上游现有古街中保存风貌最好、体量最大的。女埠古街见证了当年的水运繁华,极盛时,有百年老字号商店上百家。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女儿滩和焦石等沿江风景及黄店接壤的白露山风景区;是唐代宰相舒元舆、明代学者章懋和诗人方太古的家乡。自唐以来,历代诗人对此地多有吟咏,近代名人朱自清、钟敬文等人亦有楹联诗话描述。

7 尖山古镇




磐安县尖山镇地处金华、台州、丽水、绍兴四地市交界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尖山老街尤其古色古香,静美依昔。

在清代,尖山老街是商铺重地,卖盐的商家多,有“日销千担盐”之说,后来老街渐渐衰落,变成了房子破旧、摇摇欲坠的危街。如今老街改造后,重新焕发了生机。老街、古建筑、古遗存,这些淳朴和怀旧的味道,焕发出新鲜的韵味,也吸引了无数剧组前来拍摄。

如今,尖山古镇上的老街,修缮一新,红红灯笼沿街挂,缤纷雨伞悬头顶。也成了一条著名的摄影街,许多游客,在那里留下美好的倩影。

8 岭下古镇坡阳老街



金东区岭下古镇是个千年古镇,尤其以岭下朱的坡阳老街闻名,号称浙中第一古街。

这条500米长的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代便已初具雏形。坡阳古街路面由青石板铺就,路面两侧以鹅卵石点缀,古街铺设的青石板下是连通两侧民居的排水系统,巧妙地将流水引出。老街两边的古民居以坡阳街为轴对称建造,尽是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


“上通温台处,下达金衢严”,古街有繁华的过去。它曾经是一条上通丽水、台州、温州,下达金华、衢州、严州的陆上交通要道,客栈、茶楼、商号鳞次栉比,来往的旅客、商人川流不息。然而时移世易,老街归于沉寂,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近几年修整,老街才重新苏醒,焕发新生。

如今的古镇老街里行走,可以体验“千年古道、现代驿站”的别样风情,可以观看大王殿、观音阁以及刻有乾隆年字样的古井等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遗迹,另外老街上还有民俗体验基地。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