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札记:北魏古刹,千年瑰宝,大美悬空寺 福建有座千年悬空寺,一条神秘瀑布从天而降,不知水从何来

悬空寺:一座用“木棍”支起来的千年古刹
文:东方雨
如果你想欣赏古建筑,不可不去悬空寺。你只有到那里,才会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也只有到那里,你才能领略到什么是真正的建筑奇迹!
2018年的夏季,是一个不寻常的季节,持续的高温据说是140年来才有的气候现象,许多地区气温竟达39°以上,华北地区同样承受着太阳火炉般的炙烤,不得已,很多人选择了举家外出:到海边,去草原,消暑纳凉,躲避酷暑。
适逢假期,闲来无事,居家日久,慵懒无聊,随与友结伴,背起行囊,乘坐火车,穿过雁门关,越过金沙滩,来到北魏时期的塞上古城------大同,去探访著名的旅游景点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又名玄空寺,距离大同市65公里。
悬空寺悬挂于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王朝都曾对悬空寺作过修缮。传说古代工匠是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修建了悬空寺。悬空寺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尚存石窟庙宇11处,有万佛洞、三霄殿、圣母行宫、观音殿、真武祖师殿等。
悬空寺距离地面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仅剩58米。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可谓构思奇特,设计精巧,是中外建筑上的奇迹!
半日时间,甚是充裕。我们随着人流慢慢进入悬空寺,去感受这座建筑奇迹。虽说每次游览人数都有限制,但导游为我们计算好了旅游的最佳时间,所以游览起来很是轻松愉快。
我们小心翼翼,时而侧身,时而低头,悬空寺的内部十分狭窄,许多过道仅容一人通行,大家只能彼此互相谦让。朋友为了验证导游的解说是否真实可信,用手轻轻去推立柱,立柱竟然有所晃动,确信所言非虚!
一些胆怯的女游客,带着惊恐的眼神,两手紧紧抓住栏杆,颤颤巍巍地前行,不时发出唏嘘惊吓之声,让人不禁侧目而视。
洞窟里塑有各种塑像,正襟危坐,栩栩如生。
悬空寺规模本不太大,走过一遭,亦用不了一个时辰。大家可以慢悠悠地走,也可以慢悠悠的看,甚至可以仔仔细细地去触摸、去体验,但千万要注意脚下,小心走路,更不可过分用力去触碰立柱,否则可要惹事生非了。
悬空寺是贴在悬崖峭壁上的,所以往来只有一条通道。大家前后次第而行,盘桓流连。
站在悬空寺里,可以凭窗俯视沟壑,亦可以倚栏仰视群峰。导游说,悬空寺建在峡谷之中,且能千年不坏,是与谷内的气候有很大关联。峡谷内干燥少雨,不容易遭受侵蚀,而且,每年冬季来得早,走得晚,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以至于一千多年得以完好保存,这也算是一个奇迹。
悬空寺开始的时候是座兵营,常年驻军,北魏时期,佛教兴盛,于是修建了这座寺庙。
悬空寺不仅仅是座建筑,而且还是一部历史,它让我们穿越时空,真正领略到了一千年前的精彩。
悬空寺值得一游!
2018年7月31日

远眺悬空寺

走近悬空寺:李白手书“壮观”
攀登悬空寺
鱼贯而入悬空寺
迤逦行走悬空寺
悬空寺內走廊
悬空寺底部立柱
迤逦攀登
瞧瞧佛像
悬空寺游廊
悬空寺屋脊
悬空寺內设施
回望来路
悬空寺对面悬崖峭壁
俯瞰山下风景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说起悬空寺,最有名的当属山西浑源的悬空寺了,其实在广西、河北、河南、青海、云南、浙江等地都听说有悬空寺。福建也有一座悬空寺是真不知道,据说福建的灵通山悬空寺是已有千年历史的古寺,气势不输山西悬空寺,香客比游客还多!
山西悬空寺名扬四海,福建悬空寺却鲜为人知,而前往灵通山的人主要目的就是前往灵通寺烧香拜佛,只不过游山玩水的游客好像还没有香客多。

神奇的悬空寺名叫灵通寺,位于福建漳州平和县的灵通山景区内。灵通山有“闽南第一山”的美誉,景区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以“雄,奇,险,幽”称绝。灵通寺如今也是一个国家地质公园。灵通寺则是整个景区内的核心景观。
灵通寺整座寺庙利用火山岩多年风化、侵蚀形成的天然石室修建佛殿,面积为910平方米,正中题写“圆通宝殿”。圆通宝殿殿内壁是天然巨石,殿中供奉着手握经卷的南海观音世音菩萨和三宝佛像,庄严慈祥,神态可亲。

站在这座悬空于岩壁之上的观音殿前,俯视万丈深谷,危岩深涧;仰望巨石擎天,云雾缭绕,风光绮丽,被人以登高居险的感觉。
通岩下有七星排井,以记载和纪念黄道周、徐霞客、林氏、陈天定、张士良、陈扬美、张一栋七位和灵通山有关联的贤士,除了徐霞客外,都是漳州人。
灵通七贤,首推黄道周。黄道周是漳州铜山(今东山)人,为明末最负盛名的学者和抗清爱国志士。黄道周对灵通山情有独钟,青少年曾在山上读书,成名后又多次携侣游山,吟诗唱和。
关于灵通寺的历史记载最早起源于唐代,由“开漳圣王”陈元光从中原地区带来观音菩萨的香火,供奉于灵通寺内。如今我们看这座寺庙,似乎有现代人翻修过的痕迹。不过,这里的香火一直十分旺盛,据说求子非常灵验。

灵通寺建于悬崖绝壁之上,它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优势,“藏”于一个天然洞穴上,上面有巨石覆盖,下面是悬崖绝壁,远远望去,奇险无比。
而最神奇的是,在寺庙前,有一股“飞瀑”奔流而下,形成了特有的“珠帘化雨”千米飞瀑的奇观。这就是灵通山悬空寺的一大盛景“珠帘化雨千米飞瀑”。
瀑布都是有源头的,但是灵通寺的这条瀑布找不到源头,好像是凭空从石壁中冒出了一股水来。如果是雨季,则瀑布大些;如果是旱季,即使没有瀑布,也会有水滴从空中飘落,令人啧啧称奇。
如果遇上雷雨季节,雨过天晴后,可能会遇到彩虹绕寺的影像。这是灵通山的奇景之一。
其实,这瀑布并非“从天而降”。灵通山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火山多次喷发而形成的典型火山岩峰丛地质地貌。
火山爆发形成的蜂窝状岩石,孔隙很多,而吸收了雨水后便从岩缝中渗出,形成从天而降的水帘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