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三大古代宫殿,惊艳了几千年的岁月,你都去看过了吗? 俄罗斯拥有两个首都,苏联统治时期,为何迁都到莫斯科?
中国是有着悠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作为我国的瑰宝之一的古建筑,是世界六大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之一。

在选址和布局上,古人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并充分利用《易经》天人合一的理念,孕育了中国独有的风水学问,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美学上,古建筑在空间组合上以均衡、对称、协调为基准;色彩上以红、黄、绿、青、蓝等按一定的比例搭配,调成宫殿固有的红墙、红柱、黄瓦彩画,形成我国古建筑特有的东方古典美。

所以,纵观我国已对外开放的古代建筑来看,不仅有实用性、适用性,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古代建筑建类诸多,如宫殿、陵园、园林、桥梁、塔刹等。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国古代宫殿中最美最有特色的3座,惊艳了几千年的岁月,不知道你都去看过了吗?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砖木结构古建筑群,迄今已经有600年历史。
院内有看不尽的雕梁画栋、亭内藻井、精美文物,满文匾额、听不完的紫禁城故事……
故宫建造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砖木结构。是我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在风水上:严格遵循了古代风水选址,其核心建筑三大宫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正与天宫中央玉皇大帝所居的紫微宫遥遥对应,寓天下之居中心之意。
在选材上和工艺上:宫殿的屋顶每块重量都达到了半吨重,全靠数十根金丝楠木的柱子和斗拱,巧妙地利用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靠自身重力进行支撑和固定,使其坚固无比。扛过了数百次的地震,以当时低下的生产力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智慧的结晶。
在总体布局上:在明确的中轴线贯穿下,层层递进,左右对称布局,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样样齐全。
三大殿中,太和殿是其中之精华,整座大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
在细节上:太和殿屋顶上的仙人走兽有11件,分别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而其他古建筑上只有9件走兽,一般来说,建筑等级越高,小兽的数量越多,一作对比,其权威和地位就一下就出来了。
所以,如果去故宫打卡的话,除了看文物之外,故宫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欣赏的艺术佳作。
2、沈阳故宫
如果说,北京故宫重在讲故事看细节,那么,沈阳故宫旨在看建筑看历史。
沈阳故宫原称盛京宫阙,又称后金故宫、盛京皇宫。
始建于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是清朝入关前建造的皇宫,与北京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是一座容易被忽略的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会被忽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面积6万平方米的沈阳故宫和面积有16万平方米的故宫比起来,这里实在是太“小”了。
沈阳故宫建造时期: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至清乾隆时期。砖木结构。以其完整、悠久的满族特色和独特的历史地位仅次于北京故宫。
都说沈阳故宫的看头在大政殿,但是它的崇政殿也非常值得细细观赏,这是皇太极上朝时的正殿。单檐硬山式建筑,黄琉璃瓦镶绿剪边,东墙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300多年前雕刻的墀头,划重点,沈阳故宫的墀头是在北京故宫看不到的。
而这里的凤凰楼上,曾经是皇太极左手海兰珠右手孝庄纳凉的地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冉冉升起的旭日,还可以俯瞰整座盛京,“凤楼晓日”就出于此。
再来看大政殿,也是沈阳故宫的精华建筑,大政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这是一座八角形的大政殿,长的很像蒙古包。
殿顶铺满黄琉璃瓦,镶绿剪边,屋檐用的是和玺彩画和榫卯结构搭建而成,上面的8个小人是蒙古力士,檐柱上是非狮非牛的藏式兽面,融合了满汉蒙藏四种元素为一体,两条昂首探爪的双龙夺珠,更是这座建筑的点睛之笔,体现了满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两旁分列10个亭子,是八旗大臣和左、右两翼王办公议事的地方。
3、西藏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是中国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座宫殿高达1300多米,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后,却坚固无比,可见它的工艺技术有着非常独到的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布达拉宫位于海拔3700米的红山上,整体为石木结构。它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这就为这种宫殿建筑贴上鲜明的藏式建筑的风格标签。
布达拉宫之所以坚如磐石,是因为它有着坚实的地基和厚实的外墙,这是由无数块方石垒成的并被灌入铁汁修建而成的。
它外墙厚2米~5米,加入西藏特有的白玛草,以此来起到防腐、减轻墙体重量的还有防虫蛀的作用(红宫);并且还泼上按一定比例调成的蜂蜜冰糖牦牛奶等混合的汁液作为护体(白宫),这种工艺手法可谓世界上绝无仅有。而为了减轻墙体重量,宫墙越往上越收缩,所以这座宫殿能屹立不倒的原因。
布达拉宫还根据高原地区的阳光照射规律而设计的。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材料是一种叫做“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而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的装饰给它增添了艺术性。
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除了坚固无比之外,还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保持了空气的流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炎炎夏日里,即使大殿内参观者很多,人却依然感觉不到闷热就是这个原因。
布达拉宫作为一组建筑群,由上到下,分别是雪老城、白宫、红宫。传达佛教欲界色戒无色戒之说。其中白宫红宫为布达拉宫的主建筑,白宫是政务之所,红宫为宗教之地。
白宫,始建于公元1645年,位于红宫的东侧,整个寺宇的墙面被涂成白色,远远望去,分外醒目,人们称之为“白宫”。历代达赖喇嘛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活动。这里几乎不对外开放,宫殿外,有一个宽大的阳台,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拉萨城。
红宫的主体建筑呈曼陀罗布局,上面金7座金顶,这些金顶堪称艺术精品,筒瓦鎏金,及各类神兽,分别是1个主佛殿和6座灵塔,而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豪”字形容。塔身全部用金箔包覆,镶珠嵌玉,这些弄下来整体花费黄金11万多两,并且还使用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来装点。可惜目前也只是对外开放一小部分。
写在最后,三个宫殿,无论游哪个,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全程请个导游陪同,边看边听这些我们讲解器了解不到的人文故事,参观效果更加。
ps:当年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被毁坏的直接原因就是遭雷击引起的火灾,所以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的时候,利用金顶上那一排排的鎏金铜制经幢和墙壁上的吉祥八宝组合一起设计了一套避雷系统,一旦发生雷击,电流可通过这些与经幢相关联的铜线,传到墙上的铜饰导入地下,因为有了这套系统,所以,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多年来稳如泰山,屹立不倒。

说起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俄罗斯国内两个比较著名的大城市。其实,在俄罗斯的历史中,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都曾经做过俄罗斯的首都,因此,两座城市各有千秋。1918年,十月革命之后,苏联的前身苏俄把首都从圣彼得堡迁移到了莫斯科,从而结束了圣彼得堡200多年的首都历史。那么,苏联为何要把首都迁往莫斯科呢?今天,我们就聊聊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和迁都的复杂历程。

首先,我们聊聊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历程。俄罗斯帝国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顾名思义,莫斯科公国属于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公国。请注意,莫斯科位于东欧大平原的中部,周围土地肥沃,而且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农耕。莫斯科公国建立的初期,实力非常弱小,但莫斯科公国不断兼并周围的一系列小国,控制区逐步扩大。到了伊凡四世在位时期,莫斯科公国的实力已经非同小可,伊凡四世开始自称为沙皇,莫斯科公国变成了俄罗斯帝国,首都自然设立在莫斯科。
起初,俄罗斯帝国主要忙于巩固、扩大自己在东欧大平原的统治,并且向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领土面积来说,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经超越了西欧大部分国家,但国力仍然非常落后。因为俄罗斯没有出海口,在海洋贸易迅速发展的时代,俄罗斯明显落后于西方列强。截止17世纪末期,也就是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期,俄罗斯帝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可是,俄罗斯缺乏出海口,彼得一世登基之后,开始与瑞典、奥斯曼土耳其等强国开战,准备夺取波罗的海、黑海等地的出海口。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之路并不顺利,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毕竟周围的强国都拥有一定的实力。在这一阶段,彼得一世开始迅速帝国的西部地区,并且发现了圣彼得堡的战略价值。在彼得一世的主张下,圣彼得堡迅速成为了遏制瑞典的重要军事要塞。随着战局的变化,俄罗斯帝国击败了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彼得一世决定大规模建设圣彼得堡,准备把首都迁往圣彼得堡。
如果寻找例子的话,作者想到了明朝的永乐皇帝,把首都从南京迁往了北京,和彼得一世的情况类似,都有巩固边疆、扩大势力范围的意思。随着圣彼得堡的建设全面完工,1713年,彼得一世正式决定把帝国的首都迁往了圣彼得堡。当然,莫斯科的地位并没有下降,仍是帝国的首都。在这一阶段,俄罗斯帝国拥有两个首都,类似于明朝的北京和南京、清朝的北京和盛京。在彼得一世之后,历经历代沙皇的经营,俄罗斯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期,这个女沙皇的手腕非常高明。虽然俄罗斯已经迁都圣彼得堡,但对于西方各国来说,莫斯科仍是俄罗斯的象征之一。
在19世纪初期,拿破仑率领大军进攻沙俄,仍把占领莫斯科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因为莫斯科位于俄罗斯的腹地,一旦占领莫斯科,确实会影响各方面的局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协约国成员,俄罗斯向德国、奥匈帝国开战。德国在军队建设和武器设计方面,确实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东线战场上,沙俄军队屡战屡败,损失了100多万官兵。再加上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1917年,俄罗斯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请注意,十月革命发生在圣彼得堡,而不是莫斯科。十月革命成功以后,苏俄政权上台,也就是苏联的前身。当时,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西方各国非常排斥苏俄。但是对德国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西方各国没有精力。进入1918年,德国的战败基本上已成定局,仅仅是时间问题。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英法等国家便匆忙组成了干涉军,从东路和西路夹击刚刚成立的苏俄。
当时,苏俄的力量还很弱小。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干涉军,圣彼得堡并不安全,因为圣彼得堡属于沿海城市。西方列强拥有强大的海军,一旦进行登陆作战,局势会非常被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俄把首都迁回了莫斯科。就这样,圣彼得堡结束了200余年的首都历史。在几年时间里,苏俄开始了艰苦的战斗,逐步击退了东西各路干涉军,平定了国内各种势力。进入20年代,苏联建立。
当时,在重工业水平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苏联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到20年的时间里,苏联已经崛起成为了重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出动几百万军队大举进攻,前锋已经逼近了莫斯科郊区。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仍旧展开了红场阅兵,硬生生稳住了战局,把德国反推了回去。历经莫斯科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等几轮大战役之后,苏联掌握了战争的绝对主动权,开始了全面反击。1945年5月,苏联军队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宣告了苏德战争的胜利。认真的说,战争需要建立在强大国力之上。
最后,我们聊聊国家和军队建设。作者最近一直在看一战、二战时期的纪录片。作者发现,德国在军工方面确实达到了黑科技的水平,堪称巅峰造极。当然,其他强国也拥有一定的家底和优势。与之相比,我国的差距就非常非常明显了。但是,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发展成为了能够自主建造航母的大国,这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和各方面的发展。我们聊聊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关系,目前,莫斯科仍是俄罗斯的首都,但圣彼得堡属于俄罗斯非常重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