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邪乎”的四大道教之首,被称为“鬼山”,当地人警告夜晚禁行 访青城山玉清宫,热心随和的道长与朴实的修行生活给人印象深刻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人在平常的小长假都喜欢出去旅游,领略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过的地方多了,见识也就变得宽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些地方还有可能充满了神秘的神话,在成都这一个魅力之都中,就有一个景区,让去过的人都直呼邪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最邪乎”的四大道教之首,被称为“鬼山”,当地人警告夜晚禁行

这一个景区叫做青城山,不仅仅是成都的5A级重点景区,同样也是道教的四大发源地之首,被全球的道教天师尊崇为圣地,但是谁能够想到就是这样充满了浩然正气的地区,被当地人称为“鬼山”。据说青城山坐落于阴阳两界之间,长期有鬼怪出现,后来张道陵天师来此修仙布道,与那些为祸人间的鬼怪们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最邪乎”的四大道教之首,被称为“鬼山”,当地人警告夜晚禁行

在青城山天师洞的后面,有一座裂开的数十丈高巨石,传说这就是张天师诛魔的时候,用天师笔给划开的。为了能够继承鼻祖张道陵的衣钵,无数的道教天师纷纷来到青城山,然后在此修仙,另外就是为了能够随时随地的镇压住那些被封在道观下的妖魔鬼怪,维护人间的正义与和平。

“最邪乎”的四大道教之首,被称为“鬼山”,当地人警告夜晚禁行

这些神话传说让青城山的神秘面纱越来越朦胧,不过尽管被称为鬼山,依旧有无数的游客络绎不绝前来,因为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美,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就是每当到了晚上的时候,阴气非常的重,当地人都警告夜晚不要出来行走,特别是在道观的周围,会有邪乎的事情发生!

在道教的下面有一座叫做“白云寺”的寺庙,据说这就是白素贞修行的地方,传说中“青城山下白素贞”的故事是我国众多神话故事中比较经典的一个,白素贞与许仙的忠贞爱情让人羡慕不已,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之后在全世界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不管怎么说,作为道家的发源地之一,青城山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过这里感受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从圆明宫出来后,我们一行三人便径直去了玉清宫。

玉清宫也是属于青城前山景区内的道观景点,它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的深山之中,位置比圆明宫还要高点。

访青城山玉清宫,热心随和的道长与朴实的修行生活给人印象深刻

从圆明宫前的山间小路上行,此去玉清宫约有1.5公里路程。仍旧是刘道长走在最前面,我与居士紧随其后。

访青城山玉清宫,热心随和的道长与朴实的修行生活给人印象深刻

崎岖的小路在林间蜿蜒,偶尔经过泥巴路段,还依稀可见马蹄印,这上面不通公路,想必是用马驮运物资了。山里寂静无人,这里远离核心景点区域,难见其他游客经过。

访青城山玉清宫,热心随和的道长与朴实的修行生活给人印象深刻

途经一处农家,房屋看起来破旧不堪,像是废弃已久,但屋外有两条小奶狗,用稚嫩的汪汪声叫着,一个穿着朴素打扮利索的中年女人从屋里出来,看向路过的我们。

没想到里面还住着人,听说青城前山上早就搬迁了民居,只有道观建筑,但这里居然还有一户人家。

刘道长也觉奇怪,便上前与中年女人攀谈了一阵,原来这房子确实是当地村民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只不过中年女人不是房子的原主人,她只是与丈夫在青城山干活暂时租住在此而已。

离开农家继续前行,翻过一道山梁,出现了一个三岔口,左边下行几步路便是玉清宫了,直行应该是四望观,右边是一条上行的青石阶,听刘道长说这条路可以通往青城山最高处的老君阁。

我们从左边下行至玉清宫。

站在路边能俯瞰到玉清宫的后院,院内有一位老乾道和一位中年坤道,在桌子前分别一站一坐,手里在忙活着什么。刘道长老远就跟他们打招呼,因为他以前在圆明宫出家,所以跟这青城山很多道观里的道长都认识。

原来院子里那位中年坤道便是玉清宫的当家马道长,来的路上就听刘道长提起过,马道长人很好,是一位慈悲有善心的道长,刘道长跟我和居士讲述,他去年有次与道友上青城山,快到天黑走遍全山好几个道观都没有挂到单,最后到了玉清宫,是马道长好心收留了他们一晚。

从圆明宫过来的这条路到的是玉清宫背面,所以我们只能从它的后门进去。

来到后院,见到了马道长和她旁边的另一位老道长。经刘道长的介绍,我与居士一一向两位道长打过招呼。

两位道长正在包粽子。马道长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放了两个大盆,一个装着粽叶,一个装满夹杂着野板栗和花生的糯米。她一边跟我们说着话一边手上不停地包着粽子。

马道长与我见过的其他道长略有不同,或许是容貌上少了一些仙风道骨,多了一份岁月和风霜,不过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是非常随和,若不是头上的道士发髻,她的服饰和言谈给人感觉更像是一个和蔼朴实的邻家阿姨。

特别是当马道长听刘道长说我有出家的想法时,她很热心地表示愿意给我介绍一位这山上的师父,但是玉清宫不适合我,她说在玉清宫出家很苦的,因为这里的出家人什么活都要干,包括种地,其它宫观要轻松一点。并说我什么时候准备出家了,都可以去找她。这倒是令人我很意外。

旁边的老道长始终没说一句话,埋着头做着手上的活,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听刘道长说这位老道长年龄大了似乎耳朵不太能听见。

与马道长聊了一会儿,我们三人便穿过后院,来到了玉清宫的几座大殿。后院与大殿之间有一道很宽的走廊,挨着窗户的一边摆满了竹椅木桌,窗外是满山青翠,这里应是供游客们休憩的场所。

其实玉清宫是对游客提供斋饭和住宿的,因为青城山搬迁了当地村民,前山景区内是没有农家乐的,所以一些道观可以留宿。

玉清宫,因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而得名,始建于明代,共有4重大殿,由下而上依次重叠,分别有山门殿、玉清殿、纯阳殿、老君殿,每层殿宇之间都有陡峭的石梯相连。

宫观古朴清幽,观内随处可见名人题词。在纯阳殿内,还供奉着“药王”真人孙思邈,传说真人晚年曾修道于青城山,并在此完成了著名的《千金药方》。

在玉清殿内,发现了一座刻有“古天真观”的石碑,我问刘道长,他说玉清宫原本就叫天真观,为什么叫天真,因为以前供奉的是天皇真人,重修后才改名玉清宫。

从玉清殿右侧出来,是一方宽阔的露台,站在露台前俯瞰,前方视野开阔,两侧山峰夹道,还可隐约看见山下的成都平原。

露台下方是成片的茶园,茶树间还有绿油油的菜地,那些菜地想必就是马道长他们所种,不知那成片的茶园是否也由玉清宫的道长们管理。

可惜我们是从背面进的道观,如果是从正面山门进来看到的风景会更全面。

参观完玉清宫,我们便返回后院,与马道长告辞离开。在宫外不远处,另一位玉清宫的道长正干着体力活,他没有穿道袍,若不是刘道长跟他打招呼我们还没看出来,刘道长说玉清宫的道士确实比较辛苦,平日里要干很多活,比不得青城山上的其它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