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龙王庙是长江上的3大名庙之一,解密这座庙里为何没有和尚 三亚崖州阔别21年再次举办龙舟赛 3万多群众观看

(上图为武汉长江畔的龙王庙公园内的龙王阁)
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者,龙王掌管腾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武汉长江畔的龙王庙首先起源于长江龙王庙码头。根据清代叶调元编写的《汉口竹枝词》里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间,因为汉江流域大暴雨引发的洪水泛滥,使汉水由原来的沌口汇入长江改为从汉口的龙王庙汇入长江。便造成了当时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险象环生,故有人在此筑龙王庙以祈求龙王爷保佑行船平安。这就是说汉口的龙王庙在1793年前后就开始出现在汉口的江边。

(上图为龙王庙公园龙王阁内的龙王爷)
武汉的这座龙王庙还诞生过一个著名的成语“大水冲了龙王庙”。1931年大半个中国都被暴雨造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洪水侵害,“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歇后语是“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而当时位于江汉平原的明清四大古镇之一的汉口城竟然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了33600人,龙王庙也被泡在水中,似乎应验了那个“大水淹了龙王庙”的成语。
现在的这座龙王庙是2005年重新建设的,是一座纪念性休闲绿化为主体的园林公园,公园在显著处标明有:龙王庙是汉水入江之口,乃武汉之地标,汉口之源点”。这个标记确定了这座龙王庙公园的性质。

(上图为龙王庙公园入口处的牌坊,后面山坡上的楼阁就是“龙王阁”)
武汉的这座龙王庙与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并称为长江上的三大庙,但为何城隍庙与夫子庙都有和尚,而龙王庙却没有?
过去的龙王庙肯定是有很知名和尚的,主要是1931年大洪水将龙王庙所有的文献资料冲毁了,所以龙王庙至今都没找到有关名僧侣的记载。而现在为什么没有和尚,则与现在龙王庙的管理方有关系。
2019年我曾到龙王庙去拍摄图片,因为有些资料数据不全,我就采访了当时值班的一位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他说,我们公园的上级单位是区园林局,龙王庙公园是以园林游园休闲为主的事业单位,它的主体不是寺庙。
这就是龙王庙公园里没有和尚的核心所在。

三亚市崖州区举办五龙舟比赛,端午节赛龙舟在崖州地区有300多年历史,然而1994年起,因为河道变窄等原因,这一比赛一度中断。6月20日端午节当天,这一阔别21年的比赛重回宁远河。(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摄)

相关领导,为五艘龙舟点睛。(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摄)
南海网三亚6月20日消息(南海网、三亚新闻网记者 邓 松)今天(6月20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三亚市西部堪称“两千年建制史,八朝州郡治所”的崖州古城下游出海口,一场阔别21年之久的龙舟赛点燃了崖州区人民的激情,3万多名群众在崖州中心渔港两岸观看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队伍摇旗呐喊。
崖城(今崖州区)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自汉武帝设珠崖郡始,历朝多次在此设州、县等行政首府,是琼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穿越历史长河,古崖州人给后世穿凿了一大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道婆及黎族纺织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冼夫人及民间习俗“妆军”、 “打柴舞”、 “崖州民歌”等,而端午赛龙舟是最受崖州大地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习俗。
71岁的琼州学院退休老师张远来长期致力于研究崖州历史,据他介绍,崖州地区的赛龙舟已经拥有300多年历史,于清朝康熙年间兴起,此后每年端午,保平人民都会聚集在宁远河入海口港门村赛龙舟,祈求风调雨顺、鱼谷满仓。
而对于崖州地区五龙舟(乌龙、白龙、红龙、黄龙、青龙形象打造的龙舟)的由来颇为神奇。相传,崖州港门一位渔民出海打渔,来到海上时,隐约听到“崖州民歌”传来,但未仔细聆听,便撒网捕鱼,可一无所获,仅打捞上一根木头,渔民极不开心的将木头扔回海中。第二天,渔民又出海捕鱼,这次又隐约听见歌声,但他依然没有在意,选了另一处海域下网,可他仍旧只捕捞到一根和上一次一样的木头,渔民认为这根木头很晦气,将木头扔出很远。第三天,渔民又一次出海,同样,一阵歌声远远传来,渔民对于前两天的遭遇很是奇怪,便仔细聆听了歌的内容。歌词大意是:我是北方的神,由江河漂流至此,化身为木……将我刻画成乌、白、红、青、黄五龙,可保当地风调雨顺。渔民听后毛骨悚然,随后又下网捕捞,而渔网里除了那根木头,别无他物。渔民便将木头运回家,当晚,渔民就看见木头闪闪发光。于是第二天,渔民请来木匠,根据歌词的意思将木头雕刻成五条龙,并仿照龙的模样,建造了龙舟,修建龙王庙,而此后,崖州风调雨顺。
这个传说在老一辈崖州人也口口相传,因此崖州人对端午赛龙舟尤其喜爱,5个部落村民分别五条龙的名字命名自己的龙舟队。然而在1994年以后,受虾塘、水库等影响导致宁远河道日渐堵塞、河床萎缩,致使该项传统文化活动中断了21年。 今年46岁的麦昌志是龙港居委会的村民,1993年,他在宁远河入海口代表乌龙队参加比赛,虽然没有夺得冠军,但村民们锣鼓喧天的场面至今难忘。传承了300年的龙舟赛停办了21年之久,当年的年轻小伙子如今已过了不惑之年。“河道变窄、也没有经费,所以一直都没办。”
2015年是崖州区撤镇设区第一年,崖州区委区政府在这一年对宁远河进行了治理,河道得以恢复,而崖州中心渔港的建成更为这个阔别21年的赛事提供了绝佳的比赛场地。崖州创业成功的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此次比赛提供了经费支持。
20上午9时许,乌龙、白龙、红龙、黄龙、青龙划入渔港,两岸的3万多名群众,自发的为各自村委会或者喜爱的龙舟队摇旗呐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崖州区2015年端午节龙舟赛前三名分别被青龙队、白龙队和黄龙队夺得。
“80年代,红龙队曾经拿过十连冠……”一位老者告诉记者,当年参加五龙舟比赛的村民已经老去,参加这次比赛的很多年轻人仅仅集训了一周左右,比赛过程还不如当年的激烈。“但是这次规模最大,看比赛的人也最多,以后肯定会越办越精彩。”
据了解,为了保障本次龙舟赛事成功举办,保障3万余名观众在现场观看龙舟赛事的安全,崖州区出动公安、武警、边防、消防、区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等1300名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河道两岸以及竞速航道旁巡逻,充分保障河道两岸以及海上观赛的安全。
三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少文,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明清,三亚市政府副市长许振凌,三亚市政协副主席张羽飞等领导观看了当天的龙舟赛,并为获奖龙舟队颁奖。

龙舟赛现场。(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摄)
当天的龙舟赛吸引了超过3万名群众前来观看,可见端午节赛龙舟在崖州地区的群众基础。(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摄)
当天的龙舟赛冠军被青龙队夺得,该队由崖州区港门村委会和乾隆村委会组成。(三亚新闻网记者邓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