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美,我梦中的世外桃源 云南坝美村,被世界遗忘的隐世村落

#江山如此多娇征文大赛#


坝美,我梦中的世外桃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描述了一个不被外人知晓、不受战乱侵扰,人们生活安然幸福的“世外桃源”的美好画面。


坝美,我梦中的世外桃源

读中学时,曾被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深深吸引,心想着,能生活在这样的山美水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该有多好。


坝美,我梦中的世外桃源

长大后,世外桃源的美好画面也时时浮现在眼前,我曾一次次寻找梦中的世外桃源,于是游览过不少祖国的大好河山,观赏过多少风景名胜,到过许多有名的旅游景区,其中以“世外桃源”命名的景区也不少,但始终没有找到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


我的家乡广南县,也有一个世外桃源一一坝美景区。可我未曾想过,那就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应坝美热情好客的壮族人民的邀请,在“五一”劳动节长假,旅游旺季之时,我有幸带着文艺队到世外桃源一一坝美景区演出。


记得我们文艺队,一行29人,着统一的壮民族服饰,五辆面包车浩浩荡荡从广南县城出发。四十分钟后,我们已到达法利村。


我们将车停在停车场,和前来接应我们的工作人员对接,我们带上行礼,坐上马车,前往坝美。


那时,女儿才七八岁,因逢节日,学校放假,我便带她前往。没坐过马车的女儿,坐在马车上,随着铿锵有力,和着车轮在坑洼不平的石板路上发出的滋滋声,她高兴得像一只欲要展翅高飞的小鸟,张开双臂,迎着和煦的风儿,伴着温暖的阳光,一路欢呼,一路喊叫。


马车在狭窄的石板路上穿行,路旁是一棵棵高大的不知名的大树,路下是奔流不息的河流。


十几分钟的马车,我们已到达出水洞村。这里民居古朴,杆栏式的全木结构房屋,古香古色,优美自然。


我们沿着一条不宽的小路继续前行,不一会,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往前看,一座水坝呈现在眼前,边上停着许多小木舟,水坝里面有个洞口,阴深幽暗,令人向往,想一探究竟。


我们坐上小木舟,穿上救身衣,在船工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穿过洞口,洞里一片漆黑,只听见船桨划过水面的沙沙声和从岩浆上滴落的岩浆水的滴答声,只看见船夫头顶上戴着的手电筒射出的微弱光线,但感觉洞中很宽敞,水流湍急。


船行了好大一会儿,眼前忽然明亮,船下是清澈的流水,前方就是出洞口了。

我们下了船,沿着一条狭窄的道路上了岸,放眼望去,眼前视野开阔,一个平坦宽阔的大坝子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坝美啦!


这里良田千亩,阡陌相通,人家几百户,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青翠竹,村子四面环山,静谧优美。看到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听到鸡鸣犬吠,看到袅袅炊烟,望着千亩良田,我不禁感慨,这不就是我梦中的世外桃源吗?我按照陶公描述的世外桃源,苦苦寻迷了多年,不曾想梦中的世外桃源就在这里。


这里的民房朴素典雅,古色古香,青瓦木楼,是壮民族典型的杆栏式全木结构吊脚楼。

这里的人民是青一色的壮族,穿着青衣土布,据说他们的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因躲避战乱而隐居在这里,从此与外界隔绝,再也没有出去。


由于不常与外界交流,这里的人们,特别是年老的人,几乎都不懂汉语,只会说壮话。

我们被安排到大榕树客栈住宿。这个客栈是个全木结构的建筑,房子宽敞明亮,一楼是大厅,二楼是住宿。我们吃住全部安排在这家客栈。


吃的是壮家特色食品,什么花糯米饭、千层粑应有尽有,什么岜夯鸡、凉卷粉应吃尽吃。住的是杆栏式吊脚楼,这种楼房冬暖夏凉,防蝇防虫,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可见,壮族的祖先太聪明了。

在这里,白天,我们在榕树前面的广场参加文艺表演,喜迎远方的游客。在河边行走,观看水车抽水灌田,看男人们牵着耕牛在田里耕种,看着女人们在织布机前飞纱走线,在小岛上嬉戏,看当地的男人们撒网摸鱼,看小孩们嬉戏游泳。


村中的这个小岛,将河水分成两半,一边是男人河,一边是女人河。听说,这里的男人和女人们白天劳作身心疲惫,晚上到河边裸游,洗去一天的疲惫和劳累,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因而得名男人河和女人河,分别是男人和女人游泳、洗澡的地方。


也许是我们去时,外来游客多,还是现在的人们比以前更羞涩,没有看到人们裸游的精彩画面。不过,看到成群结队、男男女女在河中游泳的小孩是常事。

晚上,我们在大榕树下对山歌。这棵大榕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怕有几百或上千年的树龄了,它为这里的人们遮风挡雨,避阳乘凉。我从小外出读书求学,没有系统学过壮族文化,虽是壮族不会唱壮族山歌,但我常常被山歌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感人的歌词所吸引,静静地听着人们对山歌是一种享受。自己虽不会唱,但爱凑热闹,只要有机会,会时常陪着人们唱山歌到半夜。


短暂的七天演出结束了,我们从坝美寨头的另一个方向乘小木船离开。船才行一会,又要靠岸,换乘小马车穿梭于桃花谷中,可惜是夏天,假如是春天,路旁的桃花不知开得有多艳丽!

下马车后,又上小木船,船又在一个阴深、宽阔、幽暗的洞中穿行,等到眼前一片明亮,已到了汤拿村。我们乘车返回广南。


七天的坝美之行,就这样急匆匆,在我不经意间结束了。

回来后,我时常想起坝美,想起坝美那优美的风光,那淳朴的民风民俗,那小岛嬉戏的美好画面,那大榕树下对山歌的盛大场面,那广场上文艺队表演的风采,那古典雅致的吊脚楼。记忆是挥之不去的,永远也抹不掉的,坝美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曾几次欲故地重游,想回到坝美体验民风民俗,想再看看坝美优美而迷人的风光。可因工作忙,没能如愿,只把对坝美的美好记忆留存心中,闲暇时翻阅旧照片看看,想象着她的美。


正当我想重游坝美时。县里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到坝美进行观光旅游体验。我有幸参与。

这次体验游,很值得期待。此前,为提升坝美景区的整体效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世外桃源一一坝美景区加大投资力度,封闭施工改造近两年。

这次重游坝美,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不一样了。


汤拿游客服务中心已建成,房子青瓦斜面,古朴雅致,庄重热烈。停车场宽敞开阔,柏油铺就,红砖镶砌,绿化有序,美化有致,给人耳目一新。


从汤拿至出水洞,修了近八公里的观光车道。坐上观光车,迎风急驰。路旁栽满各色花草,将来肯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出水洞码头比以前更美了,船也换成了比小木船更具安全性的汽油船了,发动后就平稳前行,再也不用人工划桨了。


坝美景区里的民房也已重新装修改造,家家建高档的民宿、豪华的餐厅。到坝美旅游吃住更方便了。

坝美至汤拿洞的马车道,已沿着河边改造成优美的人行栈道。人行其中,听着流水潺潺,和着蛙声鸟鸣,伴着道旁的优美风光,如人在画中游,不知不觉陶醉于其中。


现在的世外桃源一一坝美景区,环境更好了,风景更美了,服务更优了,给人的感受不一样了,更让人流连忘返了。


坝美,我梦中的世外桃源,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望你以更崭新的姿态,更美的风光,更优的环境,更佳的服务,迎接四方来客,让客人期望而来,满意而归,提升旅游体验,成为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和名片,不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不愧旅游景区的风采!


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工作,现代都市钢筋丛林里的忙碌让人想为焦躁的心灵寻找一个出口。有一个隐世村落-坝美村,被发现仅10余年,堪称21世纪的“世外桃源”,是放空身心的好去处。

世界遗忘的角落。

云南坝美村,被世界遗忘的隐世村落

坝美村古榕树

坝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八达乡与阿科乡交界处。进出村需乘坐舟船、竹筏经过两个分别约800余米的幽暗水溶洞。1950年坝美村只有30来户人家,他们在溶洞里的另外一片小天地里生活,与外界很少来往,也从来没有人搬出到洞外的世界。他们一直以来耕作劳动、纺纱织布,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直到2003年的某一天,一支地质勘探队在此处勘察,无意中发现了溶洞外嬉戏的小孩,问小孩怎么在荒郊山野玩耍。小孩手指溶洞说从里面出来,好奇的队员随小孩进去后发现了坝美村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经过媒体宣传,坝美村被大众逐渐了解。

云南坝美村,被世界遗忘的隐世村落

坝美村入口

2005年坝美村通了电,有了网络,并有了一条简陋的乡村公路。公路崎岖不平在山崖峭壁间穿行,车辆过后尘土飞扬,外人只能乘坐本村马车进入。坝美村现在人口约600人左右,家家户户搞起了农家乐,钢筋水泥砖石结构的房屋也不少见。这片遗落的地方与外面的世界畅通连接10数年后,有了许多的改变,对于坝美村究竟是好还是坏只有村民们自己知道。

古朴原始的田园景色。

云南坝美村,被世界遗忘的隐世村落

由溶洞进入坝美村

从村头入口溶洞驾舟溯溪而入,洞内黑暗潮润,不时有蝙蝠从岩壁上惊起。洞中也不全是黑暗,经过几处地方,有日光从洞顶缝隙漏下。洞顶及四壁都是大小形态不一的钟乳石。水声潺潺,黑暗中有一丝丝不安,《盗墓笔记》小说中描写幽暗水溶洞中出现粽子的场景,与现下场面十分相似。

黑暗的溶洞里

惶恐不安中前面天光乍现,溶洞尽处豁然开阔,眼前土地平旷、房屋俨然。村中不乏上了年月的古榕树,亭亭如盖,盘根错节。桃树在三月是最美的时候,桃花朵朵,落英缤纷,香薰四野。河边的木质大水车不停转动向田地里输送河水。村民在田间地头耕作,小孩在坪场上嬉戏,妇女转动纱车在纺纱。

驮娘河边

一条清澈平缓的小河从坝美村蜿蜒而过,村中因河水冲积形成一个小岛,河水经过小岛分成两个支流,一称男河,为男村民洗浴之河,一名女河,为女村民洗浴之河。夏季时候男男女女不着寸纱分别在各自河里沐浴、游泳。

独具特色的民俗风貌。

坝美村居民属壮族土著沙支系,婚嫁恋爱至今保存着吹树叶谈情说爱、对歌、春粑粑定亲、走着出嫁等风俗,据说坝美村村长就是通过对歌将村长夫人娶回家的。坝美村奉行一夫一妻制,不象云南泸沽湖的摩梭族为走婚形式,男女双方中意后互赠信物,晚上男方进入女方房间过夜,天亮之前离开,是事实上的多夫多妻。

坝美村民

坝美村特色建筑是落地和半楼居两种杆栏式风格。主屋以木板围成,外涂黏土、牛粪,上盖屋瓦,前置凉吧,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或放杂物。有一些原始的味道,都市人可能大都会不习惯。总不能既想要原始,又要舒适自己的感官,所有的事物都有普遍的道理,取舍之间,有舍有得,不可兼而得之。

坝美村保留着各种浓厚壮族传统文化的民俗活动,如祭龙、祭祖、耍狮子、斗鸡、花糯米饭节、领夜种神田等。传统节日过小年、三月三等依时节庆祝。民歌、舞蹈有创世歌、历史歌、沙戏、古兵器舞等。

坝美村民舞狮活动

坝美村村民服饰都是自己采种棉花、纺纱织布、染色绣花手工制作的。男女各有自己的节日盛装和日常便服。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调。

旅游小贴士:交通方面可乘客车由昆明至广南,再到坝美,需转3次车。或由昆明南站乘坐高铁到广南,再乘坐大巴到坝美;住宿可在坝美村农家乐住宿,也可返回到阿科镇上住宿,建议在坝美村住宿,享受坝美村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