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大串串香排行榜,你吃过几家? 四川非遗体验之旅|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

“串串香”又叫“热锅麻辣烫”,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成都十大特色串串香都是哪几个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NO.1 洪七公吃串串

洪七公吃串串以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为装修主题,打造了古香古色的武侠世界,其中以含笑半步癫命名的梅子酒、以鹤顶红命名的干辣椒碟深受消费者喜爱。给70、80乃至90后一剂重重的回忆杀。

成都十大串串香排行榜,你吃过几家?

NO.2 灌县老妈砂锅串串香

灌县老妈是砂锅串串香的革命者,用砂锅代替铁锅,在充分软化食材帮助消化的同时,也不会流失食材本身的色彩及营养,与传统串串香不同,灌县老妈除了麻辣鲜香外,你还带有一丝丝回甜。

成都十大串串香排行榜,你吃过几家?

NO.3一味珍馐钢管厂小郡肝串串香

小郡肝串串香在现在餐饮市场非常火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模仿品牌,因此一定要认准有商标的品牌,一味珍馐锅底秉承古法加入优质牛油配合多种香料熬制,红颜的锅底,浓郁飘香的味道,一直保持着当初钢管厂小郡肝的味道。

成都十大串串香排行榜,你吃过几家?

NO.4 签香源砂锅串串香

大骨汤熬制锅底,好吃不上火、不油腻、不长胖、不长痘。

NO.5 康二姐串串香

把冷锅与涮烫结合,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口味,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NO.6 厕所串串

典型的苍蝇馆子,但后来打着厕所串串招牌的太多,无法辨别谁真谁假,但一直存在人们心中。

NO.7 袁记串串香

成都较早的品牌,但是随着串串香品牌越来越多,对其有一定影响,不过味道还是值得肯定的。

NO.8 屋头串串香

大学生创业品牌,招牌菜“傻儿牛肉”深受消费喜爱。

NO.9 李记串串香

在重庆地区很火,和厕所串串像一样,很多鱼目混珠的,口味来说,一个字“辣”。

NO.10 玉林串串香

属于成都较早的串串香品牌,后因公司内部矛盾,现在开始慢慢销迹,但是当年火爆程度极高。

至今为止,小编吃过6家,不知道你吃过几家啊?

国家级非遗项目蜀锦、蜀绣

作为四川特有的传统技艺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那么

在四川想要了解这些非遗

亲自体验这些技艺可以去哪里呢

今天

就带你走进

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

感受蜀锦、蜀绣的魅力


蜀锦


四川非遗体验之旅|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


所谓蜀锦即是指四川成都地区制造的花锦,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秦国的惠文王年间。蜀锦是成都的标志性技艺,成都以盛产锦而获得“锦城”、“锦官城”的美名。


四川非遗体验之旅|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

四川非遗体验之旅|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


与花楼织机融合在一起的蜀锦织造技艺,从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到挽花工、织工合作生产,一直秉承古老的传统。


2006年,蜀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蜀绣



蜀绣又称“川绣”,起源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因为川西平原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称为“蜀绣”。蜀绣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30余种。



蜀绣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蜀绣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2006年,蜀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名录。


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


成都蜀锦蜀绣技艺体验基地即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由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在原成都蜀锦厂旧址创立。



其位于风光旖旎的浣花溪畔,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博物馆内设锦绣历史沿革、织绣活态展示、锦绣产品陈列销售三大部分。



馆内藏品达一千余件,内容涉及中国丝绸、蜀地桑蚕业的起源、锦绣文化、各历史时期标志性纹样、织造机具沿革、明清锦绣服饰等。



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约500平方米的蜀锦传统生产创作及展示展演区内,还有蜀锦织造工匠操作蜀锦花楼木织机,向游客展示传统手工蜀锦织造技艺。


同时,游客们还能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蜀锦织造、蜀绣绣制等活动,亲身感受制作蜀锦、蜀绣的乐趣。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年均接待游客约10万人,还举办各类特展、临展,每年还组织开展蜀锦专题文教活动,受到了国内外游客们的广泛欢迎。



历经10余年发展,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锦城”、展示成都特色旅游最具代表性的场所之一。是成都市非遗保护、传承、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广大中小学及各类大专院校了解非遗知识、了解蜀锦、蜀绣文化、参与蜀锦蜀绣体验制作的教育基地。


体验基地地址


青羊区草堂东路18号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从成都出发

  1. 乘坐地铁5号线,在青羊宫地铁站下车,步行700米左右即可到达。
  2. 乘坐19路、59路、27路、11路等公交车在百花潭公园公交站下车步行400米左右即可到达。



文章来源: 中博协非国有博物馆专委会、蜀江锦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 吴思圆 排版 | 吴思圆

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

投稿邮箱:ichfy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