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最著名的十大旅游景点,你去过几个? 身价倍涨!六安这三个乡村改名字了,有你的家乡吗?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北麓,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这里是上古四圣皋陶部族活动场所和聚居地,是皋陶文化的发祥地,故六安又称“皋城”。
六安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可谓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走进六安大别山深处,可看到仿佛“世外桃源”般的原始森林以及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万佛湖、安丰塘等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还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给人以智慧,催人遐想。
1.天堂寨
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的交界处,是大别山最主要的景区之一,主峰天堂寨(与景区同名,也叫天堂顶)海拔1729米,是大别山的第二高峰,也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到天堂寨一是爬山,呼吸新鲜空气;二是亲水看瀑布,水质很好,在溪流中仔细留意能发现珍稀动物大小鲵。天堂寨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比较著名的与天堂寨相关的军事行动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万佛湖
万佛湖风景区围绕着万佛湖,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位于舒城县西南30公里处,距合肥约80公里,距六安约73公里。到万佛湖一是看湖景,湖水清澈,湖中有一座座小岛;二是看水利工程,万佛湖大坝建成于1960年,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完全靠百姓手工砌成土坝,非常了不起。万佛湖不小,可是交通不算方便,最好自驾,可以自由地环湖游。
3.皖西大裂谷
皖西大裂谷位于六安市南边25公里处,原名避王岩,据说因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此作战而得名。当地老百姓称这为“三道闸”,整个景区状如三节莲藕,最好玩的便是在峡谷中穿梭攀爬,峡谷两侧峭壁耸立,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架着垂直铁梯,向上攀爬很有挑战性,有些地方甚至要踩在峭壁上借力,悬崖顶上时有水帘跌落,峡谷虽然不长,但攀爬的乐趣十足。
4.燕子河大峡谷
燕子河大峡谷虽属六安市金寨县,但是离市区和县城都很远,在西南边,靠近安徽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处,距离5A级景点天堂寨约28公里。大峡谷内游人非常少,很清静,以水景为主、辅以奇石,所以最好春、夏天的雨后来,若逢冬天枯水季,景色会大打折扣。
5.白马尖
大别山的最高峰(主峰)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800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 白马尖山顶布满了奇松怪石,东北坡的千年都枝杜娟园,生长着上千棵姿态各异的都枝杜娟,春暧花开,漫山遍野洋溢着华贵之气,其赏心悦目之程度,举世罕见。
6.万佛山
万佛山位于舒城县西南85公里处,距合肥市区140公里,地理位置较偏,游人很少,不过可以看到原始的自然风光,适合喜欢寻清静、另辟蹊径的游客。万佛山分山脚的清凉涧景区、山腰的飞龙瀑景区、山顶的老佛顶景区三大块,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沿着山路攀登,可见瀑布、奇石、葱郁的植被,快到顶峰的路段特别险,充满了爬山的野趣。
7.东石笋风景区
东石笋风景区位于毛坦厂镇南9公里处,景区核心东石笋是一座经崩塌作用形成的残山,高38米,形如擎天一柱。来东石笋旅游的主要是当地人,除了模样奇特的东石笋,景区内的流水与瀑布、绿色植被,也使它成为散心的好去处。
8.梅山水库风景区
梅山水库风景区位于梅山镇南部,距镇子的路程在2-3公里之内。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建造了梅山水库,据说前期有苏联专家参与,后来是中国人自己造的,但依然留有苏联风格。水库前形成的人工湖泊风光优美,青山环绕,湖中坐落着座座岛屿。
9.临淮岗风景区
临淮岗风景区位于淮河上,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是目前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游客参观的主要是淮河上的大坝,类似于参观三峡大坝、黄河小浪底。临淮岗的主坝、南副坝、北副坝三坝总长76.51公里,全部参观的话路程太长而且也没有意义,参观主坝就可以了。
10.铜锣寨
铜锣寨位于霍山县城西南68公里处,主峰海拔1096米,以自然风光为主,奇松和怪石是亮点,人不多,适合喜欢清静、想要爬爬山的游客。游铜锣寨比较好的路线是从前门进山攀登上主峰,然后经铜锣湖、览秀峰从后门出山,如果慢悠悠地玩,5个多小时也够了。
好消息!经省政府批准,六安这三个乡村的“身份证”变了,一下子从村变成镇,以后发展走上了一个台阶!

他们分别是……
没有无缘无故的身份转变,那,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撤乡设镇呢?
一、金寨县张冲乡变流波䃥(zhuang)镇

流波镇曾是金寨县颇负盛名的三大古镇之一,其人杰地灵,特产丰富,曾是我县经济、商贸、文化和交通要道之一。
“骑马癫癫,一蹦三天,回头望望,还在流波䃥上。”——这是流传在金寨县青山、张冲附近的儿歌,流波䃥(念zhuang),表达了当年流波䃥镇的繁荣和发达。
可惜,响洪甸水库修建后,流波镇成为淹没区。

如今的流波镇,是毛竹之乡,全境内拥有毛竹近5.5万亩,年产竹量近100万根。
水电之乡,乡内水资源丰富,拥有响洪甸、流波两大水库。亚洲zui大的金寨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
茶叶之乡:全乡现有茶园9000余亩,年产干茶800余吨。
旅游之乡:拥有号称“天下第一石童”的“流波石童”、流波古渡、龙潭飞瀑、蛤蟆石、小海岛、大天门、观音坎等自然奇观。
生态之乡:境内山青水秀,风光优美,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8.3%。
二、霍邱县临淮岗变临淮岗镇
霍邱县临淮岗乡,是依托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兴建的旅游景区。
临淮岗工程是国家投入22.67亿元建成的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与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工程齐名。有“世界第一坝、淮河第一闸”之称。
在该景区还有淮河农耕民俗馆、临淮泥塑艺术馆和柳编文化博物馆共同组成了淮河文化园“研学三馆”,建成后将为霍邱近20万中小学生提供很好的研学旅行、获取知识的场所。
三、霍邱县冯瓴乡变冯瓴镇
冯瓴乡位于霍邱东部,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这两年为了发展,立足乡域实际,新建一些具有突出冯瓴特色的产业。
建立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基地1处;建立万亩传统特色农产品基地1处;建立万亩苗木花卉基地1处;改造千亩林场——东山洼林场等等,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有实力了,才会更进一步!
看了这三个乡村的蝶变之路,你会发现只有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好了,才会有更多的变化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