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在德国生活的利与弊

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今天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奥地利、卢森堡、列支敦士登,都与德国有很深的渊源。

而奥地利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曾多次想放弃独立,加入德国,甚至国民也想成为“德国人”。至于“奥地利民族”,不过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概念。

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奥地利现在的国土和主要城市

那么,奥地利都经历了哪些波折呢?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奥地利哈尔施塔特不同季节的风光


1.不彻底的德意志民族统一

德意志人是罗马帝国时代居住在莱茵河以东的一部分日耳曼“蛮族”的后裔,962年以后的德意志王国有“神圣罗马帝国”之称。

可惜这个帝国有名无实,境内各诸侯的自主性极大,王权反而迅速衰落,德意志民族陷入了长期分裂的境地。

奥地利最初只是神圣罗马帝国东部的一个军事边区,居民由西日耳曼人一支的巴伐利亚人,外加少量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构成。他们信奉基督教,讲一种德语方言,后来统称“奥地利人”,属于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

▲公元972年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东部、巴伐利亚公国的东边

1278年,奥地利落入哈布斯堡家族之手,这个家族曾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达三百年,期间奥地利逐渐成为德意志各邦国的“共主”。1804年,奥地利升格为帝国。人们普遍相信,只有奥地利才能带领德意志民族走向统一。

▲奥地利帝国第一任皇帝弗兰茨一世画像,他同时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弗兰茨二世

普鲁士的崛起打破了奥地利一枝独大的局面。1867年,奥地利在“七周战争”中惨败于普鲁士。

▲ 反映“七周战争”中决定性一战——柯尼希格雷茨战役的油画

普鲁士本可一举吞并奥地利,然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一来担心引起国际干涉,二来厌恶奥地利的多民族纠纷,还想留着奥地利阻挡俄罗斯。在他的坚持下,奥地利免于亡国,并改组为奥匈帝国。

1871年,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帝国成立,从此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并存于德奥两个帝国的局面。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奥同盟惨败。德意志帝国被魏玛共和国取代,奥匈帝国则冰消瓦解。

▲奥匈帝国的瓦解

原奥匈的德意志族成立了“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这是个地道的内陆小国。为了摆脱战败造成的政治孤立、经济凋敝等困境,德奥两国走到了一起。

11月12日,即共和国成立当天,奥地利临时议会即表决赞成与德国合并。首任总理卡尔•伦纳说,在德奥合并实现之前,奥地利人民“没有自己的国家”。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社会民主党人卡尔•伦纳。此人在1938年德奥合并后隐居民间。1945年奥地利解放后,又当选为第二共和国首任总统

德国因国内爆发了革命,直到三个月后的1919年2月,总统艾伯特才正式答复奥地利说:“愿意与德国统一的人绝不会被拒之门外。”一时间,两国民众群情激昂,呼吁尽快合并。

鉴于两国国力相差悬殊,合并实质是奥地利并入德国。为此德国议会专门在《魏玛宪法》第2条规定:“联邦领土,由德意志各邦构成之。其他地方,如其人民照自决原则愿归属者,得依联邦法律接受,使归入于联邦版图。”

第61条亦规定:“奥地利国,在合并于德国之后,其参加联邦参政会之权利,亦得按人民数目,得同等之票权。”

2月26日,奥地利外交部长鲍威尔秘密赴魏玛谈判。3月2日,德奥签署合并协议草案,德国为奥地利开出了不少优待条件。兴奋的奥地利政府迫不及待地在3月12日公开称“德意志奥地利是德意志共和国的一部分”。

正在召开巴黎和会的协约国获悉德奥密谋合并后,看法不一。英国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对此事态度模糊;法国必欲置德国于万劫不复而后快,总理克里孟梭扬言,他决不能坐视法国的敌人平添领土和人口。

一番外交折冲后,法国的意见占了上风。1919年5月6日,巴黎和会宣布德奥两国私下签订的合并协定无效。奥地利又一次被阻挡在德国大门之外。


2.德奥关税同盟

1919年9月10日,奥地利与协约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奥地利之独立如非经国联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更”。

▲奥地利总理卡尔•伦纳(左)和法国的奥地利特使签署《圣日耳曼昂莱条约》时的照片

使用了十个月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也被勒令改为“奥地利共和国”,以免名称上与德国发生联系。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成立时宣称的领土范围。红线内为《圣日耳曼条约》为奥地利规定的疆域。其中,南蒂罗尔划归意大利,苏台德划归捷克斯洛伐克,另有一些领土划归南斯拉夫等国。作为补偿,奥地利从匈牙利得到了布尔根兰

由于需要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经济援助,1920年起执政的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比较谨慎。1922年10月,奥地利总理塞佩尔与英、法、意、捷四国签订《日内瓦议定书》,承诺在1942年前不谋求与德国合并。

尽管国际联盟一再输血,奥地利经济却始终起色不大。

1924年“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开始从经济上渗透奥地利,而奥地利也想分享一下“德意志兄弟”的经济成果。

随着法国在中欧的控制力下降,“合并”又成了德奥两国的热议话题。

1930年底,奥地利外交部长朔贝尔与德国外交部长库提乌斯秘密磋商成立德奥关税同盟,打算以经济联合推动政治合并。次年3月,两人拟定《统一德国和奥地利关税、政策和贸易条件》,计划5月对外公布。

不料,奥地利政府内部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法国总理白里安立即联合英、意等国,要求德奥两国必须终止谈判。

▲85后的现任奥地利人民党主席、奥地利总理库尔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奥地利人民党的前身就是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

朔贝尔和库提乌斯不服气,以德奥关税同盟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为由,向国联提出申诉。但不久奥地利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法国趁机向奥地利施压。朔贝尔被迫屈服,库提乌斯见状也只得悻悻作罢。

9月3日,德奥两国共同声明放弃德奥关税同盟。两天后,国联的海牙国际常设法院以8:7的微弱票数,判决德奥关税同盟不违反《圣日耳曼条约》,但违反了《日内瓦议定书》。

这个耐人寻味的判决结果平息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奥合并的第二个高峰,也终结了德奥两国最后一次以和平方式实现合并的努力。


3.“德奥一体化”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这个土生土长的奥地利人对自己的祖国满心憎恨。他在《我的奋斗》中大肆咒骂奥地利,将其视为“统一”的叛逆,扬言要奥地利无条件回归“大德意志母国”的怀抱。

希特勒把以往德奥合并屡遭失败归咎于外交手段太软弱。他制订了一个名为“德奥一体化”的策略。即德国不再与奥地利对话,而是凭着优势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上台,组成一个听命于希特勒的奥地利新政府。这样既可以维持奥地利独立之名,又可以行德奥合并之实。

▲1934年初,正在发表演讲的陶尔斐斯,几个月后遇刺身亡

希特勒不断在广播和报纸中侮辱奥地利政府,致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奥地利总理、基督教社会党人陶尔斐斯清楚,德奥合并的性质变了,这时候合并,他和基督教社会党的政治生命就算完了。因此,陶尔斐斯接连终止议会运作、停止全国选举、成立“祖国阵线”、强化政府权力,全力对付奥地利纳粹党、抵制德奥合并。

1934年7月,纳粹分子发动政变,杀害了陶尔斐斯。所幸,政变没有成功,因为这时的国际形势还不利于希特勒。

▲1938年3月21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封面:戈林在德奥合并后检阅德军。下方引用了戈林的一句话:“俾斯麦想做的事情……现在由元首实现了”

然而奥地利也只坚持了四年。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把“德奥一体化”抛到脑后,借口奥地利违反“德奥君子协定”,下令出兵奥地利。

德军两天后占领奥地利全境。14日,纳粹德国公布《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独立的奥地利消失了

这次德奥合并过程出乎意料地平静。德军未遇任何抵抗,一枪未发,一人不失,还总有受“德意志民族感情”鼓舞的奥地利人为他们加燃料和带路。

亨利•基辛格评价说,奥地利人觉得“孤立无援的奥地利与其做个中欧小国,不如成为德国的一省。”这证明之前对德奥合并的抵制只停留在政府层面,奥地利民众仍旧被德国的发展成就所吸引,渴望成为“德国人”。但是,他们真的得偿所愿了么?

▲现在德国和奥地利两国的国旗


4.共和国重生

合并初期,奥地利人确实捞到不少实惠。纳粹德国正忙于备战扩军,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这正好消除了奥地利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例如,萨尔茨堡地区1937年12月的失业率为23.26%,到1938年12月就下降到3.83%。更重要的是,合并满足了奥地利人重温昔日帝国荣光的虚荣心。

▲与希特勒在一起的奥地利总理塞斯-英夸特。他出身律师,在德奥合并中扮演重要角色。1938年加入纳粹党,此后一路官运亨通。1946年被处以绞刑。

希特勒不歧视奥地利人,奥地利人也投桃报李。从1938年到1945年,共有130万奥地利人在德军中服役,其中24.7万人阵亡。

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国第六集团军有5万奥地利籍士兵。战后审判的奥地利籍战犯远高于奥地利占德国人口的比例。

形成反差的是,奥地利本土没有积极反抗纳粹政权,奥地利人对纳粹的忠诚度“高得惊人”。二战期间,在英军中作战的奥地利人仅3000名,南斯拉夫游击队中有一个奥地利营,自由法国军队直到1945年4月才组建起一支奥地利部队。

只是到了战争后期,当纳粹德国节节败退时,奥地利人才预感情况不妙。他们精明地重新拾起了“奥地利人”的身份,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1945年5月,奥地利全境解放,新成立的临时政府极力将奥地利描述成纳粹德国的受害者。幸运的是,盟国没有追究奥地利的战争罪责。

▲1945年以后奥地利国徽。鹰爪上挣断的铁链象征着奥地利被从纳粹德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

1955年5月,奥地利与英美法苏四大国签署《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1938年纳粹德国合并奥地利的相关文件均系非法,今后奥地利也将不再谋求与德国任何政治和经济上的合并。

时隔十七年,奥地利再次独立。它留在了西方阵营,还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借助二战后西欧经济腾飞和紧邻联邦德国的有利条件,奥地利一跃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办事处,联合国四大办事处之一

奥地利前财政部长汉内斯•安德罗施说,高度发达的经济使“脆弱的奥地利认同感因此而获得了一个新的基石”。“德奥合并”的想法至此永远从奥地利人民脑海中消失了。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德国是一个非常受外籍人士欢迎的目的地——这是有原因的!但是,当您在权衡是否移居时,您还需要诚实地看待在这里生活的好与坏。

在德国生活的利与弊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图源:thelocal.de)

每年,都有超过 100 万人决定收拾好自己的一切,搬到德国来。这当然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国家——尽管它可能不适合所有人。

以下是在德国生活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有大量的就业机会

德国不仅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使其成为吸引初创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地方。它也恰好有巨大的技能短缺,这意味着他们总是热衷于欢迎来自国外的新工人。

尽管与卢森堡和瑞士等超级富裕的邻国相比,德国的工资可能相形见绌,但与生活成本相比,还是相当不错的。2021 年,德国员工的平均年薪高达 49,200 欧元,比英国高出约 5,000 欧元。对于从事收入较低工作的工人来说,最低工资将在 9 月提高到每小时 12 欧元。这是欧洲最高的最低工资之一。

2. 你可以获得很多带薪休假

在德国,员工每年至少有四周的假期,这相当于每周工作 5 天的 20 天带薪假期。并且,许多公司选择提供比这更多的假期,所以每年有五周甚至六周的假期也是很常见的。

根据您所居住的州,您还可以期待大约 10 天的公共假期——如果您住在巴伐利亚,甚至可以有多达 14 天的公共假期。围绕这些公共假期的Brückentage——或称衔接日——文化意味着你通常可以期待一周或更长时间的休假,而几乎不使用任何假期津贴。

育儿假也是非常慷慨的,想要请假的新妈妈和爸爸可以获得长达 14 个月的国家支持,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后也可以获得 14 周的带薪休假。

3. 越来越国际化

在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德国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文化”和国际化。如今,人们聚集在英语喜剧之夜或去电影院看英文或有英文字幕的电影已经很常见了。

了解到德语不是每个人的第一语言,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提供英语版本的网站和应用程序来使他们的服务越来越国际化。在慕尼黑和柏林等地,你会发现一个繁华的创业场景,英语也是办公室的工作语言。

4. 安全

德国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居住地,其犯罪率与挪威和卢森堡等国家相似。尽管人们需要提防像扒手和自行车盗窃这样的事情,但枪击等严重犯罪却很少见。

5. 公共服务设施好

并非一切在德国都能完美运行,但可以说,税款花得很好。在德国的大部分地区,您都可以找到公共汽车和火车让您四处游览,还有一个体面的自行车道网络。大大多数城镇都有藏书丰富的公共图书馆、大量的公园和休闲中心、像样的学校以及有大量补贴的成人教育。

在德国生活的利与弊

(汉堡的地铁。图源:thelocal.de)

6. 即使是城市居民,也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大自然

德国生活质量高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很容易走到大自然中去。即使您居住在柏林、法兰克福或慕尼黑等大都市,您通常也只需乘坐 S-Bahn 即可到达湖泊、森林或山脉。

更重要的是,德国人将这种在大自然中的时间纳入他们的生活:徒步旅行、滑雪和野外游泳等户外活动几乎是一种全国性的消遣。

7. 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歌德将德国描述为“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度),回顾过去,多年来它确实有很多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和作曲家。

如今,这个国家仍然有热闹的文化景象,从巴赫和瓦格纳音乐节和书展到前沿的现代艺术和繁荣的地方音乐场景,应有尽有。

您还会注意到,这是一个与其民间文化和传统密切相关的国家。每个州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往往体现在他们一年四季的地方菜、方言和迷人的民间节日上。

8. 探索欧洲的完美基地

德国与八个不同的国家接壤,使其成为探索欧洲所提供的多元文化和景观的理想地点。在许多方面,它代表了东欧和西欧之间的文化和地理桥梁——从比利时和法国到波兰和捷克共和国。

即使是与德国不接壤的国家,也可以通过火车或汽车在短时间内到达。例如,从慕尼黑到意大利美丽的高山城市博尔扎诺只需要四个小时。

在德国生活的利与弊

(意大利的博尔扎诺地区,距离慕尼黑只有四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图源:thelocal.de)

9、合理的生活费用

东西当然不像以前那么便宜了,但与许多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德国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居住地。一般来说,公共交通有大量的补贴,而且有很多折扣超市,您可以在那里购买便宜的杂货。

值得一提的是,存在一些地区差异:在曾经是东德的大部分地区,生活成本仍然非常低,但像巴伐利亚和巴登符腾堡这样的西部州则相当昂贵。

缺点:

1. 你将不得不处理大量的官僚主义问题

我们已经提到,德国是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度。应该补充的是,它也是合同法和行政管理的土地。如果你搬到这里,预计会经常处理文书工作——这往往是一个用外语进行的斗争。

2. 缺乏数字化和现代化

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在其数字服务和互联网方面令人惊讶地远远落后。这绝对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未来可能会有所改进,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您可能会体验到比以往更慢的互联网速度,并且发现自己对坚持使用传真机感到沮丧。

另外,不要指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用卡支付。德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以现金为基础的经济体。

3. 高税收和保险费

德国的公共服务很好——但它们确实是有代价的。根据您的收入多少,您的 40% 的收入会在税收和保险费用中蒸发,这是很正常的,因此要确保在工资谈判中考虑到这一点。

如果您习惯于像英国或丹麦这样的全民医疗保健系统,您可能还会惊讶地看到您每月的医疗保险缴费有多少——尤其是如果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此外,大多数德国人还拥有许多其他保险计划,例如 Haftpflichtversicherung,即第三方责任险。

(一名女士从 ATM 取款。图源:thelocal.de)

4. 德国人可能看起来很不友好

许多外国人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感到很纠结。Smalltalk 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大事,当你第一次见到陌生人时,他们往往会显得相当冷漠或粗鲁。

根据您所在的位置,您可能还会发现客户服务并不完全达到美国的标准。例如,在像柏林这样的地方,您需要习惯于略带挑衅的态度,以吸引那些在酒吧后面查看手机的皱着眉头的时髦人士的注意。

5. 语言障碍可能是一场斗争

尽管许多城市都具有国际氛围,而且许多德国人的英语说得很好,但用德语进行一些互动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那些对语言没有信心的人来说,这可能是在德国生活的一大缺点。我们建议您在搬到这里之前尝试学习一点德语,然后在Volkhochschule(成人教育中心)报名参加课程。

6. 很难找到住的地方

德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住房危机之中。在大多数大城市,租金一直在上涨,住房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得外国人特别难以获得安全且负担得起的居住地。

美国人可能还会发现生活空间比美国小很多,尽管德国的住房质量往往相当高。

7.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天气

德国各地区的天气变化很大,从寒冷的北部海岸到西南地区温暖的葡萄种植区。但是,您通常可以期待炎热多风的夏季和寒冷多雨的冬季。

由于该国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因此夏季的白昼非常长,而冬季的白昼非常短。很多人在寒冷的几个月里真的苦苦挣扎,缺乏日照时间肯定会引发一些悲伤的情绪。

(柏林勃兰登堡门下雨。图源:thelocal.de)

8. 事情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

德国人喜欢循规蹈矩,这是一个有点刻板的印象,但也有很多道理。在德国,遵循正确的程序,坚持规则,按部就班地做事是文化的一部分。这对于习惯在本国拥有更多灵活性和宽容度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震惊。

9. 食物种类缺乏

德国有一些美妙的民族菜肴,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可能会发现猪肉、土豆和酸菜的组合有点千篇一律。当然,这些年来,移民们也将自己国家的美食带到了德国——所以周围不乏土耳其和越南美食。

尽管如此,在柏林这样的大城市之外,人们可能会对墨西哥、泰国和印度等国际食品的质量感到有些失望。一些移民还注意到,与其他地方相比,超市提供的物品选择可能相对有限(尽管像 Kaufland 这样的大型超市往往范围更广,还有一些很棒的国际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