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首都-布拉格 数说|斯里兰卡:当一个国家宣布“破产”

布拉格(捷克语:Praha;德语:Prag),是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欧盟第十四大城市,和历史上波西米亚的首都,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该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拥有重要地位,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地理上恰好介于柏林与维也纳这2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中间)。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积为496平方公里,人口为118.3万。

捷克首都-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座欧洲历史名城。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首都,而达到鼎盛时期,并兴建了中欧、北欧和东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15世纪和17世纪,在布拉格先后由于宗教原因发生2次将人扔出窗外的事件,分别引发了胡斯战争和影响深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拉格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奥匈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布拉格也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特色,不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拉格已经基本上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在冷战时期,布拉格又发生过数次震动世界的事件:1948年共产党夺权、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历史中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017年数据,每年有870万旅客慕名而来,是欧洲第六受欢迎来旅游的城市2013年,布拉格入选世界首座“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布拉格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贝多伊奇·斯美塔那、安东尼·德沃夏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瓦茨拉夫·哈维尔、米兰·昆德拉等人在该城进行创作活动,今天该市仍保持了浓郁的文化气氛,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

自从旧石器时代起,布拉格所在的地方就已经有人类定居。大约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的波伊(Boii)部落居住在这一地区,他们将这个地区称为波希米亚。后来,日耳曼人赶走凯尔特人,移居到这一地区。到公元6世纪,日耳曼人部落多数移居到多瑙河流域,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机从西面入侵,定居在波希米亚地区,他们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根据传说,布拉格的创建者是莉布丝公主和她的丈夫,农夫培密索尔,并以培密索尔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传说公主在她位于中波希米亚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中说了许多预言(得到7世纪以前考古学发现的证实)。其中一个预言说,她预见到了布拉格的荣耀。一天,她在异象中“看见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见它在在森林中伏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那里有一个男人,他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prah),在那里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王子和公爵们都要在门槛前弯腰,他们要向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低头。它将得到尊敬,得到人所共知的荣誉,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它。”[6] 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布拉格确实是以9世纪在伏尔塔瓦河右岸居高临下建造的高堡(Vyšehrad)为核心,而逐渐形成的。后来在河对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成为波希米亚的首都,并成为欧洲南北商路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吸引了许多犹太人。973年,该市成为一个教区中心。

13世纪,在布拉格城堡周围的3个居民点获得了市镇的特权。1257年,在布拉格城堡以南新建了小城(Malá Strana),这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拥有自治权。紧邻城堡西面和北面的布拉格城堡区(Hradčany)在1320年获得自治权。伏尔塔瓦河对面的布拉格老城则早在1230年就已获得自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战败,布拉格成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则成为总统府。这一时期,布拉格仍以工业发达闻名欧洲。1922年初,周边37座自治城镇划归布拉格,居民骤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达到85万。到1938年,布拉格人口增加到100万。

1939年3月10日,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占领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发动了反对纳粹占领的布拉格起义。同一天,美军攻占了距离布拉格只有一小时路程的比尔森(而苏联军队尚在摩拉维亚边境),帕顿将军意图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尔将军阻止。根据此前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秘密协议,波希米亚将由红军解放。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投降的第二天),苏联坦克开进了布拉格。战后,布拉格再次成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许多捷克人真诚地感谢苏联士兵。战争结束数月后,苏联军队离开捷克斯洛伐克,但苏联保持了对捷克强烈的政治影响。1948年2月,共产党发动非流血政变获取了布拉格政权。

这时,布拉格长期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群体无法适应战后的高压控制,1967年,该市举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大会上,米兰·昆德拉等许多作家开始批评共产党。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领袖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开始政治民主化运动,即布拉格之春。同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扑灭了这场运动。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布拉格街头挤满了人群,开始了天鹅绒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摆脱了共产党和和苏联的影响。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后,布拉格成为捷克共和国的首都。此后布拉格日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2000年爆发了15000人参与的反对全球化的抗议活动。2002年8月,布拉格遭受严重的洪灾,城中多处毁坏,比如布拉格地铁系统遭受重大破坏,幸好主要的景观(如查理大桥)无恙和大多数艺术作品也幸存。

布拉格位于欧洲的中心部位,捷克的西部,伏尔塔瓦河河畔,经纬度为50°05"N和14°27"E,其纬度与法兰克福、巴黎和温哥华大致相当。伏尔塔瓦河在北面40公里处的梅尔尼克注入易北河。布拉格向北110公里、向西170公里,均可抵达德国边境;向南170公里,就可抵达奥地利边境;向东北170公里,可抵达波兰边境;向东320公里,则可到达斯洛伐克边境。布拉格与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弗罗茨瓦夫、布拉迪斯拉发等外国大城市的距离都在200-300公里;距离布拉格最近的外国大城市则是德累斯顿,距离布拉格只有130多公里。

布拉格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潮湿。7月平均气温为18.5摄氏度,1月为-1.1摄氏度。记录的最低气温是−27.5摄氏度,最高气温为37.8摄氏度。

在布拉格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中,一直处于多种族杂居状态,主要是德国人、捷克人和犹太人(说意第绪语或德语)。纳粹德国占领布拉格后,该市大部分犹太人遭受屠杀,活到战后的少数犹太人也纷纷移居以色列(1948年成立)。战前布拉格有5万犹太人,到1990年代初,仅剩约800人。在19世纪,布拉格的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人数几乎相等,工商业和文化事业基本掌握在德意志人手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独立建国,布拉格德意志人的比例有所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住在布拉格的德意志人基本全部被驱逐出境,在这过程中曾发生过对德意志人的集体屠杀,但今天已经无法确知受害者的数目。此后,布拉格基本上是捷克单一民族的城市。根据2011的人口普查,人口中14%是外来移民。

2006年,布拉格登记注册的人口为118.3万,约占捷克全国人口(1060万)的11%。人口密度为2392人/平方千米。

布拉格是捷克的经济中心,占全国GDP的25%。传统上,布拉格的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产品有运输机械(汽车、机车和车辆)、机床、电机等。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西南郊和东南郊。1990年代以来,布拉格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工业比重明显下降。2004年,布拉格的人均GDP为33,784(购买力平价),超过捷克共和国全国的两倍,为欧盟平均水平的157.1%。布拉格在欧盟最富裕的地区中排名第12位。不过其价格水平仍然显著低于同类城市。该市也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在2011年的调查中,布拉格被评为中欧和东欧经商的最佳城市。在2005年,布拉格被《经济学人》中欧和东欧城市宜居排行榜中排行第3。

自从1990年代末,布拉格成为包括好莱坞在内许多外国电影公司的热门外景地。与许多欧洲城市不同,布拉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未遭受严重破坏,该市经常被用来表现其他战前欧洲城市,例如阿姆斯特丹或伦敦。建筑、低成本、避税和现有的电影基础设施,这些结合起来,对国际电影制片公司产生了相当的吸引力。

澎湃新闻实习生 朱悦 记者 王煜 陈良贤

最近,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对国会表示,斯里兰卡已经“破产”。随后总统辞职,饱受饥饿、停电之苦的民众冲进了总统府。

到7月13日,斯里兰卡更是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一时将全球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个南亚岛国。

数说|斯里兰卡:当一个国家宣布“破产”

7月10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大量抗议者闯进总统官邸。图片来源:路透

所谓的“国家破产”,最普遍的情景是主权国家由于特定的经济原因或其他因素,无法支付到期的债务,产生的主权债务危机。斯里兰卡政府因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到无法支付外债,因而被指定为主权违约。

斯里兰卡是怎么沦落到这一步的?要想走出“破产”状态,又要花多少时间?

是谁压垮了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作为一个正常国家的时间,其实并不久。直到2009年年底,这个拥有美丽海滩的热带国家,才结束了长达26年的内战,开始安心发展。

多年的战乱,让斯里兰卡的经济结构不甚合理。旅游业和以茶叶为主打出口产品的农业,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柱,而粮食、燃油等生活必需品全赖国外进口。

再加上2019年政府推行的削减税收政策,虽然提升了民望,但却导致财政收入缩水,整个国家的经济如走钢丝般地勉强维持着。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引发了旅游业收入的锐减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的骤降,这让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到2020年年底,斯里兰卡中央政府的欠款已达2823.9亿人民币,和整个国家当年的GDP总值相当。

数说|斯里兰卡:当一个国家宣布“破产”

俄乌冲突的出现,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战争不仅让斯里兰卡几乎失去了第一和第三大的旅游客源国,还因为战事导致的原油、小麦等商品价格不断飙升,让这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饱受通胀之苦。

通胀危机落在斯里兰卡普通人身上的,是这样的图景:粮价飞涨后,一天的工资甚至买不起半斤爱吃的辣椒粉;油价飞涨后,有钱都不一定能加上油,需要排队数天;停电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而当斯里兰卡作为国家“破产”后,很多人都在问:是谁让这个旅游岛国背负上了这么巨额的欠债?甚至有个别学者、政客将斯里兰卡的债务危机归咎于地缘政治,并点名印度、中国。

2009年结束内战后,斯里兰卡政府采取了投入基建、吸引外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10年间,不断从国际债券市场获取高昂的借款。截至2021年4月,斯里兰卡中央政府有47.2%的对外债务是来自国际资本市场。

斯里兰卡贾夫纳大学社会学学者阿希兰·卡迪加马(Ahilan Kadirgamar)就表示,“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中国,而是欠资本市场的主权债务”。

数说|斯里兰卡:当一个国家宣布“破产”

根据斯里兰卡政府披露的数据,其中央政府所欠的外债中,有9.8%来自中国。这不仅远低于国际资本市场和亚洲开发银行,和日本对斯里兰卡的借款规模比,也难分上下。

谁会步入斯里兰卡的后尘?

其实,斯里兰卡不是首个宣布“破产”的国家,历史上,包括美国、英国都曾陷入这样的窘境。

在过去25年里,全球范围内就至少发生了54起主权违约事件。其中,拉美地区无疑是全球违约的高发地。25年里,这个地区共发生了32起主权债务违约事件,共涉及11个国家。

如今斯里兰卡已经“倒下”,同样深受全球通胀之苦的拉美国家,情况也不容乐观。

截至4月中旬,秘鲁的美元债券已成为仅次于斯里兰卡的全球最差债券。另外,哥伦比亚、阿根廷、乌拉圭等一众拉美国家的外债负债率(外债额占当年外汇收入的比重)都突破了50%,远超20%的国际安全线水平。

而且,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也不只有经济危机一种。

在过往25年里,多数主权国家违约都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金融崩溃、政治冲突、巨额赤字都有可能导致国家还不了钱,甚至还有国家出现了单方面不愿还钱、主动做“老赖”的情况。

2008 年,厄瓜多尔新政府就宣布拒绝支付2012年和2030年到期的全球债券,理由是这些债券是“非法”且“不合逻辑的”。

不过,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多数国家往往通过自救、获取国际救援和主权债务重组等方式把欠的钱还上。

那么,一国违约后,需要多久才能回归正常呢?

债务违约后,多久能恢复?

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此前表示,这场经济危机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好转,民众还将会面临一段相当痛苦的时期。

但维克勒马辛哈所说的好转,是指国家没钱花后,通过国际组织的贷款来纾困。但这种情况就好比失业人群领低保,并非正常状态。要修复一个国家的信用,让别人愿意买自己发行的债券,并非易事。

希腊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度陷入破产,在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巨额资金支援,并配合严厉的紧缩政策、产业改革等措施后,才逐渐走出经济寒冬,成功摆脱“低保户”的身份。

但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8年时间。

目前,斯里兰卡正在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印度和中国的援助,并已经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贷款,可这还远远不够。

斯里兰卡要走出困境,不仅需要外部支援,还需要进行内部改革。

这一环节恐怕会困难重重。改革的第一步,可能就会激起民众的反抗。希腊在脱困时施行的紧缩政策,政府换了一届又一届,阻力巨大。而最根本的还是转变长期依赖旅游业和农业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这同样也需要大量时间。

更要命的是,新冠疫情还没结束,俄乌冲突也没有停下的迹象。斯里兰卡要想恢复,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 《欧债危机与中国应对》,何帆, 郑联盛 著

2.三联生活周刊-《斯里兰卡宣告破产,这个旅游国家的人现在怎么样了?》,https://mp.weixin.qq.com/s/xYE47VLnM-czrs9Dbbye4A

3.Himal Southasian-《Rethinking Sri Lanka’s economic crisis》,https://www.himalmag.com/rethinking-sri-lankas-economic-crisis-interview-ahilan-kadirgamar-2022/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