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漳州 | 登高望远赏秋色,等景区开放,来爬山吧! 闽南秘境灵通山

云赏漳州 | 登高望远赏秋色,等景区开放,来爬山吧!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天登山徒步

少了夏季的燥热

多了份天高云淡的惬意

在秋凉中

感受登高的乐趣

如今处于疫情防控期

文旅君就带大家云赏秋日的灵通山

用眼睛去感受这美好的秋日时光

云赏漳州 | 登高望远赏秋色,等景区开放,来爬山吧!云赏漳州 | 登高望远赏秋色,等景区开放,来爬山吧!

图片:微博@咱厝人-陳陳

漳州平和灵通山又称大峰山, 景区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为四大特色,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帘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素有“小黄山”的美誉。

灵通山山峰上,缭绕着云雾,置身其中,仿佛处在云端之上,触手可及。

灵通山又称大峰山,位于平和县大溪境内。此山因年代久远,沧桑变化,山名也因之更迭,此山原先叫大矾山,当时,因有大鹏鸟常来此本息,又称大鹏山;又因此山尽是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因而又称大枫山;随着枫树的减少,唯见此山高耸入云,人们又称大峰山,载入史册。直至明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

Lingtong

Lingtong

图片:微博@咱厝人-陳陳

秋日的灵通山,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山上,到处金碧辉煌。在险峻的灵通山上,依山而建的一座古寺,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溅在古寺之上,正应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图片:微博@咱厝人-陳陳

(图:张元峰)

建造在崖壁上的古寺,颇为壮观,让你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力量。暑意消退,秋意渐浓,古寺换上了新衣裳,晚霞漫天时,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便在眼前舒展,发呆到夜幕四合,在晴朗夜空下,古寺与星空,更显灵气。

图片:微博@咱厝人-陳陳

灵通山风景区七大峰,峰峰以方圆数公里直插云霄,其狮子、文殊、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濂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明黄道周先生在《梁峰二山赋》中称之“其峰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

图片:微博@咱厝人-陳陳

七峰:狮子峰、紫云峰、玉屏峰、栖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

五岩:天中岩、紫石岩、青云岩、狮子岩、旭日岩;

十寺:灵通岩寺、慈云寺、青云寺、朝天寺、祥云寺、白花寺、天堂寺、碧桦寺、天中寺和紫云寺;

十八景:菊花引路、画眉跳架、云梯取月、珠帘化雨、石蝉饮露、玉洞回风、七井排星、巨石擎天、猛虎守峡、九牛拖车、三虫游斗、五鲤朝天、仙人聚会、和尚背尼、神碑庇航、狮峰眺海、击鼓回音、三童弄狮;

新八景:灵通大佛、石斋书屋、归德王陵、观音布施、擎峰观日、幽涧寻鱼、仙女沐池、清霄雷神。

(图片:冯木波)

(图片:郑大植)

珠帘化雨

远眺灵通

灵通大佛(图片:非常印象)

(图片:木子弓长)

图片:微博@咱厝人-陳陳

路线

一、从漳州到灵通山

1.在长途车站或者西站坐大溪的班车,在大溪镇下车,到大溪后可以坐摩托或者找当地的旅游包车去灵通山。

2.漳州市区-文峰-小溪-坂仔-国强-大溪镇(灵通岩)

二、从厦门到灵通山

从厦门海沧上髙速走沈海复线(福诏高速)到平和灵通山高速出口站往大溪镇。

树树秋生,山山寒色

等疫散花开

相约灵通山赏尽秋色!

漳州文旅新媒体矩阵

漳视新闻zztvnews漳州广播zzgbdt
漳州市图书馆fjzzlib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馆zz-museum
漳州市艺术馆zzsysg666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gh_cb2d20734732
红军进漳纪念馆zzsjng扬帆龙海gh_c89aca3df63f
厦一站漳浦xyz-zp漫步云霄yxly0596
东山岛旅游DSDLY2014清爽华安haxlysyj
慢客长泰mkct0596多彩漳州港visitcmzd

END

来源:

投稿邮箱:253623164@qq.com

新浪微博:花样漳州文旅之声

很早就想为家乡的灵通山写点什么,但一直不知道从何处落笔。作为一个闽南人,我也是一个喜欢到处旅游的人,作为家乡的一处胜景,灵通山也占据了我儿时回忆的一部分内容。

闽南秘境灵通山 灵通山是由火山形成,当然是死火山了,如果你登上高山,低头就会发现地表那一层火山灰沉积成的黑土,这与闽南地区的红土地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正是这层黑土,孕育了灵通山麓的那片原始热带雨林。山中产有灵芝,徒步山上你还会偶尔看到一些野生兰花、杨梅、杜鹃,兰花热的那段时间,山上也是迎来了不少采花之人。山间行走,如果有幸听到几声婴儿啼哭声的话,别怕,那是野生娃娃鱼哈。

灵通山最初叫大矾山,后来因有大鹏鸟常来此栖息,叫大鹏山;又因此山尽是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漫山红遍,因而又叫大枫山;随着枫树减少,唯见此山高耸入云,人们又称大峰山;直至明末,附近铜山人(今福建省东山县)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




闽南秘境灵通山 如果你生活在福建周边, 如果你没见过悬空寺的话,那也可以来灵通山一睹风采,我还不知道古寺始建于何时,但既然驴祖徐霞客来过,想必也不少于四百年吧。在这偏僻角落,香火能旺盛四百年,也是难能可贵了。

闽南秘境灵通山记得儿时跟随母亲来拜佛时,上山除了拾级的上千台阶外,在最后登寺的那一段是一部旋转而上的铁楼梯,阶梯与阶梯之间还是镂空的,那时根本不敢往下看,如今这一座铁楼梯已经不见,改成贴岩的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