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这几个景点一定不可错过! 野鹅自驾:赤峰草原,最适合自驾游的地方


内蒙古赤峰,这几个景点一定不可错过! 贡格尔草原: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北、西南部。其是一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与草原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观光圣地,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摄影地。草原景色十分壮观,植物种类繁多,长势旺盛,植被优良,区内草场沙化、退化较小,生态系统属良性。该区域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30余种。贡格尔草原附近还有阿斯哈图冰石林、第四纪冰川遗迹、达里诺尔湖景点,是旅游者意犹未尽时的好去处。

内蒙古赤峰,这几个景点一定不可错过! 达里诺尔湖: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低浓度盐水湖。这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东北亚最重要的候鸟集散地之一,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保护区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生态格局,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这里奇特的自然景观。
内蒙古赤峰,这几个景点一定不可错过!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唯一的人工森林公园,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老城区东北角的英金河畔,园内主要景观红山山石呈红色,红山和赤峰皆因此而得名。园内共有47峰,自然形成了众多形象逼真的造形,主要有靠山佛、卧驼峰、一线天、金蟾望月等。园内现已形成了红山览胜区、碑廊亭榭区、佛事活动区、鸿雁观景区、森林活动区、红山先民村落、红山遗址群7大景区,建成了佛亭、龙涎池等57个景点。成为游人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内蒙古赤峰,这几个景点一定不可错过! 克什克腾石阵: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其共有四大景区,目前正常对外开放。此外,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有“塞上金三角”之称。在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种自然景观,被称作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
内蒙古赤峰,这几个景点一定不可错过!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环境。截至2009年,区内有野生植物770种,记录鸟类232种,其中旅游景区主要有圣山景区、庆云山景区、释迦佛舍利塔、庆陵、辽怀陵及怀州城遗址、金长城、古岩画等。
来源:中国网客户端
“野鹅自驾”汇集北京上百家自驾游俱乐部为大家推出海量自驾活动,更多信息请在今日头条或微信搜索:野鹅自驾(yeezijia365)并关注。有事联系 lulong77
有“内蒙古的缩影”之称的克什克腾草原,蒙语译为“亲兵卫队”, 它是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高山、沙地、温泉、石林、冰臼、火山群等多种独特而稀有的地质地貌景观组合而成。
来克什克腾旅游不仅可以享受辽阔草原的美丽风光,还可以呼吸原始森林的天然氧吧、和珍禽异鸟在一起湖中嬉戏、惊险刺激的漂流、高山林地滑沙滑草、神秘的沙漠森林探险、避暑圣地沙地云杉林;到阿斯哈图领略国内最大最壮观的花岗岩石林,探索千年冰臼的形成奥秘 ;亲临贡格尔草原,感受原野茫茫的浩瀚无垠;领略“鸟的天堂”达里湖的悠闲信步,系水高歌,黄岗梁云海的山谷冰川,物产丰富…
1、贡格尔草原
贡格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名胜古迹和草原文化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区。
贡格尔草原之美,美在“野阔牛羊同雁鹜”。这里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雄浑壮阔,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动植物繁多,河流牵沼串泊,查干突河、贡格尔河绕贡格尔草原而过。似戴在草原上的翡翠项链,为青青的草原平添秀色。
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这里绿草如茵,草丛中各色各样的小野花,把一片大草原点缀得如诗如画。贡格尔草原水草丰美,风光秀丽,绿草茵茵,浩瀚无垠。春天,绿草青青;夏日,碧草连天;秋天,天似穹庐,白云悠悠;冬季,原野茫茫,一片银白。如果你置身于草原,一切尘世的喧嚣,都会在清爽中随风荡去。
2、阿斯哈图石林
阿斯哈图蒙古语汉译为险峻的山峰,阿斯哈图石林属第四纪冰川遗迹,经过几百万年风沙雕琢,镶嵌在辽阔大草原上,背靠着一望无际的桦树林海。
远望花岗岩石林犹如远古先人建造的城堡,平地突起,峥嵘险峻,沧桑破败,有如千神骏马,昂扬顿丹、奔入眼底;近品石林,千姿百媚,如塔、如笋、如人、如门,如人工刻意雕琢;平衡石呼之欲来,飞来石趋之欲动;十八罗汉,九仙女,桃园三结义,栩栩如生,使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堪称世界奇观。
景区内,古树参天,百鸟争鸣,獐鹿出没,莽莽林海,娟娟细流,山丹丹花开原野,金针蘑菇遍地,如诗如画,景色优美。在阿斯哈图石林脚下,是美丽辽阔的贡格尔草原,这里绿草如茵,草深没膝,依然可见“ 风吹草底见牛羊 ” 的壮丽景观。
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之内,这些由冰川融水冲蚀而成的“冰石林”,山峰相叠,景色迷人:“擎天南柱”、“姊妹峰”、“冰长城”等各类石像惟妙惟肖,并伴有一段又一段的美丽传说。每年夏季是欣赏冰石林的最佳时机。
3、达理湖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的一块重要湿地, 她素有“天鹅湖 ”之称,达里湖水域面积238平方公里, 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该保护区是集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草原、湖泊、湿地、沙地、疏林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鸟类16目36科16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有白鹳、黑鹳、大鸨、丹顶鹤、遗鸥、玉带海雕、国家二类保护鸟类23种,每当春秋两季,这里便成为“鸟的世界”,“鸟的天堂”,那浩荡的天鹅群在湖畔如履白雪,悠闲信步,系水高歌,景象极为壮观,真可谓天鹅的家园。
4
、
蒙古族特殊民俗
接待礼仪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音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音拜努”(您好)。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宾客接奶茶时,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接着主人又会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篝火晚会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篝火晚会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欢庆的喜悦心情,更多的是草原人民对远方尊贵客人表示热情欢迎的一种形式。
篝火晚会一般是在晚宴之后举行,地点多选择在空旷的场地,人们用木杆搭成支架,依次堆垒成垛,首先请远方的客人用火把点燃篝火,然后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子们便和宾客一起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拉起悠扬的马头琴,唱起让人心醉的蒙古族歌曲,跳起优美的安代舞。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一一摔跤,赛马和射箭。
那达慕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聚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宜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一般一年一次大会。节日期间,牧民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氛。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