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北固山 为什么北固山被称为“寺冠山”、“诗词山”、“天下第一江山”?

镇江风光,横枕长江,北固名山。
妙葱茏林木,三峰秀眺;嵯峨岩壁,万水欣观。
铁塔凌云,诗碑落月,净域题额古迹传。
方亭望,碧波东流去,浩荡风帆。

悠悠历史云烟,甘露寺、孙刘姻庆缘。
忆卫公石塔,李德裕建;有怀京口,辛弃疾篇。
陈毅曾临,心生感慨,多景楼登称画妍。
来游览,梦中常萦绕,眷恋情牵!

注: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卫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唐朝定历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陈毅元帅登临多景楼时曾感慨地说:“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
说走就走——镇江北固山:一位旅游爱好者的随记随想

题图: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20190928
中午从镇江金山风景区出来,准备午餐后去北固山,还是再次品尝镇江锅盖面,浇头与昨天的不同。

镇江锅盖面
大肠锅盖面(左),肴肉锅盖面(右)。说实话,这家店的锅盖面味道还不错,份量也足,我享用一碗也能吃饱了。

北固山——寺冠山
百度一下北固山名字的由来,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前文亦有提及当地人称其为“寺冠山”,寺指的就是指甘露寺。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屡建。我拍的这张图片,似乎可以佐证,山顶上可见甘露寺雄居山巅,恰似一冠。
出租车司机建议我们可先去北固湾,栈道上从东向西可以围着北固山转多半圈,此时已是午后,拍照正合适。我们听从了他的建议,上图就是我在栈道上拍的。再来一组北固湾的照片,张张好看!
北固湾木栈道
北固湾上望镇江城区
我的家人漫步北固湾的木栈道
走完了栈道,妻姐已经累了,不想再上北固山顶了,我们夫妇想既然来了就要上去看看。
说话间接近了北固山的正门,正门附近的试剑石雕塑(上图)。立牌上的说明:“试剑石,又名“恨石”。相传三国时,孙权、刘备游山时,各怀心思,暗中祷告,以佩剑劈石问天,果然剑落石开,各遂其愿,终成霸业。现石块旁,两位手持佩剑的雕像,分别是孙、刘二人”。我以为,是否真有其事不论,单说刘备甘露寺招亲已被公认,在此竖立此雕像也无不可呀,毕竟这个试剑的传说与刘备沾边呀。网上说山上有试剑石,可我们怎么没看到呀!可能是被我们漏掉了。
路边上可见不少诗词牌,下图只是部分。
北固山——诗词山
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诗词山名不虚传,也有人称其为“宋词第一山”。
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百度百科
先欣赏抄录先人名句一段如下。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虽是怀古,但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游览之际适逢新中国70华诞,我也被该词的情感深深触动。
东吴古道
沿着历史悠久的东吴古道上山先看看甘露寺铁塔,这是宋朝时期的铁塔,距今已940+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据称它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
铁塔始建于公元825年,后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据说塔下三层安放着佛舍利。
文革时期就立的牌
从上图可以看出,1)这个碑上的起迄年份是公元1069-1078年,这是指后来修葺的年份;2)这个牌子早在文革时期就立在这儿了,竟然没有被撤掉。我以为,其实这样做是正确的,历史就是历史。
南宋书法家吴据的书法
南宋时润州(现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据书写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遒劲有力,气势磅礴。一种传说是,刘备东吴招亲时,与孙权同游北固山,面对壮丽江山,赞叹说:“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所以北固山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其实北固山只有44米高。
不过,想想长城城墙平均高度没超过8米,最高的不过14米。在长江上用作防御,北固山确实够高了。
刘备招亲处
上图即是传说刘备招亲处。网上可查的故事很多,此处不赘。
甘露寺正门
1760+年(公元256年)前修建的镇江甘露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因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细细参观,以打卡为主。
仰望甘露寺
祭江亭
祭江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古称北固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尚香听说刘备病逝白帝城后曾在此祭夫投江,故称祭江亭。祭江亭更因为辛弃疾曾登此写下千古绝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而闻名遐迩,其匾额是由著名的佛教高僧、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焦山定慧寺主持茗山题写的。都说这里可以眺望长江,但我发现被树叶遮挡,其实视线远不及现在的北固楼。
北固湾远望北固楼
北固楼,亦称北固亭。我以为这才是目前北固山的最高处。上楼不得带饮用水(怎么像机场似的),我放下瓶装水。不仅如此,还得穿一次性鞋套,都是别人穿过的,以免浪费(9月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参观都是穿新的,不见穿旧的)。木楼梯油光瓦亮,显然是打过蜡的,由于鞋套都是穿过的,常有破洞,还要小心防止滑倒。北固楼大约二三层高,在此处可以凭栏观赏长江的美景,当然啦,还能看到现在的镇江市区。
北固楼上远眺镇江市区
站在山顶的北固楼上,我当即发了微信朋友圈视频,评论处则选了现代人(新疆诗人邓世广)的一首诗作为朋友圈评论用语,“江左名楼已到门,稼轩故事与谁论?谈兵每虑吴钩老,忧国方知酒道尊。笔下文章留碧落,胸中韬略寄黄昏。当年拍遍栏杆处,抚摸依然带掌痕”。触景生情,我以为这首诗能说明我当时的心情。
北固楼上远眺长江,心旷神怡
北固楼上俯视祭江亭
溜马涧
溜马涧的坡道
溜马涧的坡道(上下图)被封堵了不能攀爬,想必是为了安全,看看确实很陡。
溜马涧的坡道
北固山不仅可以怀古,还可以赏景。今天连逛二座(小)山,有点儿累了,打道回府。不过,我们一行人一致认为,这里还是可以再来了的。顺便说一下,我们去过的景点不在少数,其实能让我们感觉可以再来的景点并不多,镇江北固山可算其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