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分析》 环球中心,陪伴成都这座城市高速发展已经第八个年头了
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简介
高度: 492m,楼层: 地上101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381,600m2,
业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 总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设计:KPF建筑师事务所(美)、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日)、构造计画研究所(日)、赖思里·罗伯逊联合股份公司(美)、建筑设备设计研究所(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船第九设计院、中建上海设计院


这是2008亚洲的超高层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由在超高层建筑方面获得国际上高度评价的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采用作为城市景观中简洁并富有表情的建筑形态,象征着上海的经济繁荣,体现了中国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优雅的造型比例和流畅的几何形状使她的姿态随着观看角度变化无穷。为了减轻结构顶部风压设置的孔洞造型,采用了中国庭院中月亮门的设计概念。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因多方面的原因几经修改,顶部月亮门1996年最初的设计是完整的圆形,在2003年复工后增加了用于观光的空中天桥,2005年初又将空中天桥下部玻璃幕墙覆盖,并在观光天桥上增加了风力发电机。预计目前的设计方案仍非最终方案,肯定还会有一些部位被修改。
2005年10月18日 召开新闻发布会 公布最终外观造型 及工程进展
SWFC建成后的陆家嘴 SWFC建成后的陆家嘴
这张照片是经电脑合成的效果图,展示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以后从外滩遥望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场景。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地块。
从这张图片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西临金茂大厦,两栋建筑之间的距离为40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面是世纪大道及地铁二号线,最短距离50米。因此,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施工过程中确保不对周边高楼以及地下管线产生影响,这又额外增加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难度。
这幅图片是电脑模拟出来的效果图,从这幅图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陆家嘴地区的地理位置。
结构概况
1. 巨型结构系统
巨型结构系统包括位于角部的巨型柱和连接巨型柱的巨型斜撑。巨型柱为钢骨混凝土柱,位于建筑物角部,承担带状桁架的端部荷载;巨型斜撑包括焊接箱形截面钢结构,并填充混凝土以增加刚度和阻尼。
巨型结构系统支撑建筑物的很大部分的重力,塔楼周围的小型柱将重力荷载传至带状桁架然后传至巨型柱,重力荷载的传递也发生在这些小型柱和巨型斜撑的交点上,逃生层和机械层周围有一层高的带状桁架。
2. 混凝土核心筒系统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79 层以下,79 层以上为有混凝土端墙的钢支撑核心筒系统。核心筒部分承担重力荷载和一定比例的由地震和风引起的剪力和倾覆力矩,上部核心筒通过加强楼板与巨型结构的框架紧密相连,在核心筒截面变化的楼层需要采用加强楼板。
3. 伸臂桁架系统
伸臂桁架包括三个三层楼高的桁架,横跨于巨型柱与核心筒之间。伸臂桁架系统通过连接核心筒和巨型柱,减少核心筒承受的倾覆力
矩,大大减少整个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此外还可以减少地震和风引起的荷载对核心筒的桩的作用。
4. 塔楼楼面系统
典型办公室、宾馆的楼面是LYSAHT3W 型钢板和普通混凝土,厚度为156mm。54 层以上机械层和所有机械层以上的出租层楼面均为厚度200mm 的楼面系统(压型钢板76mm,混凝土124mm),54 层以下的机械层,
楼面系统为190mm 混凝土板加10mm 钢板,作为加强楼板。复合板承受施工荷载,不喷防火涂料,金属板只作模板用,以后如果楼面板某区域需要增加功能,钢板可喷防火涂料。次梁和大梁包括焊接箱型截面和热轧型钢,与楼板一起施工。
5. 塔顶结构
整个建筑物顶部由三维支撑结构支撑,三维支撑结构也充当压顶桁架,用以连接整个巨型结构。塔顶观览车系统,可以绕塔顶的月亮门运行。观览车轨道由一环形桁架支撑,该桁架由钢管构件组成。
6. 裙楼和地下部分
地下室的楼板体系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楼板加柱帽,由钢筋混凝土柱支撑,裙楼的楼板体系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1 层以上为钢筋混凝土刚性框架,1 层以下为混凝土剪力墙。设置200mm 的地震节点将裙楼与塔楼从第一层以上分开,另外,也设一个200 mm 的地震节点将裙楼分成两部分。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栋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他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区规划如图所示。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截止目前为止共设计120台电梯,其中最快的电梯速度为10米/秒。金茂大厦共有79台电梯,最快的速度为9米/秒。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电梯设备另一个特点是配备了双层电梯,双层电梯拥有两个轿箱,可以同时停靠2个楼层。通过使用双层电梯,可以有效的解决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占用建筑面积过多的问题。
工程总量
工程特点
(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新建工程101层,高492m,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之一,其施工技术、建筑质量均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工程造型独特,变截面多,建筑物垂直偏差控制极为重要。
(2)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约5.63万m3,厚度为4.5、4.0、2.5、2.0m,外筒(地下室)墙厚为1.4-3.4m,核心筒的墙厚为1.8m,均为超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混凝土的防裂控制措施,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至关重要。
(3)492m的结构实体高度将给高标号砼泵送等带来挑战。巨型柱、巨型斜撑内浇筑大流态混凝土也是保证本工程总体施工质量的一个重点。
(4)本工程裙房地下室采用逆作法,土方量达25.63万m3,工程量大,土方开挖期间对保证周边环境安全及逆作施工安全有很高要求。
(5)钢结构安装总重量约7万吨,钢构件截面大、单件重、连接复杂。塔楼顶部扇型结构新颖、复杂,安装控制要求高,超高空作业必须有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
(6)该工程设置三台大型内爬式塔吊,期间要爬升67次、在398米高空移位两台/次。危险系数高,难度大,且封顶后要在高空进行塔吊拆除。
(7)100毫米厚钢板焊接及高空焊接部位环境差,防护处理难度大。
(8)本工程的分包商、供应商众多,施工交叉作业多、机电设备和装饰的标准高、境外大宗材料设备采购量大,总包管理和协调的难度极大。
(9)占本工程总量31%,约14亿的机电设备采用EPC模式,所以对承建企业的设计、采购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0)本工程机电设备复杂,仅电梯就126部。尤其是采用每12层为一个完整、封闭的机电系统,共分为8大系统,可将故障影响范围限制在12层以内。其地下2层为大楼的“心藏”。装有3回路35千伏变电设备、10千伏配电设备、4台10千伏2500KVA应急发电机组、6台10T/H的油气锅炉、8台制冷机组等设备。
SWFC组织关系图
施工电梯
本工程全高492m,主要的混凝土结构至91层,492m高空也有混凝土结构,施工电梯需到达近500m的高空。核心筒要先期施工,且核心筒为独立耸立在高空中,筒内结构要落后10F,筒外结构落后3-6F。所有施工电梯均设置在楼层上,基础设置必须对楼面进行加固。施工电梯的附着也是一个难点。所有电梯均采用高速电梯,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电梯接力形式解决垂直运输问题工期紧,施工电梯必须先行解体,采用正式电梯作为临时施工电梯,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施工电梯布置
临时用水及现场排水排污系统布置
楼层生产、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采用DN100镀锌钢管从市政引入B2F水箱,采用接力水箱供水,在-2F;18F;42F;66F;89F设一台多级离心泵和水箱;
楼层每层设一生产给水点;
自6F开始每隔3层设置一卫生间,每一卫生间设置4组小便斗及4组蹲便器;
给水系统包括生产、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
评析:本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分析,部分涉及建筑内容,更多的是整栋建筑的施工全过程记录概述,后续会更新更多技术细节部分。
注:本篇文章属于转载,收集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 城事#)


8月20日的晚上,无数成都人汇聚于交子大道,等待一个时刻的到来。
倒数5、4、3、2、1之后,交子大道正式开街!“成都,你好”出现在双子塔瞬间,人群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陷入一场巨大的狂欢,仿佛一个超大露天派对。
要知道,10天以前,这座城市还在拼命地阻击病毒。上街全员戴口罩、封控在家写歌、解封过水门……细数全国没有哪座城市能做到像成都这样,无论哪种姿势,都能C位出圈。
成都人骨子里最乐观,他们热爱生活的烟火气,笃信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这样的城市性格无人可挡。它不是硬生生地强加,更像是化为岷江之水,常年沁润,不管你是何方大石,总能被这绵绵之水温柔融化。
交子大道开街,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一个世界级的新商圈正在崛起。
回望交子商圈所在国际城南的迅速崛起,也就是短短十几年的事。
从金融城沿天府大道径直南下不到两公里,有一个“庞然大物”最早来到这里,并挥动了“南拓第一铲”。往后的日子里,它和成都一起成长,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内核:
它像一个冲锋向前的集结号、像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城市封面,像一个懂你多年的老朋友。
它就是环球中心。

2008年下半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刚刚过去半年多,人们尚没有从惊慌失措中安定下来,与此同时,一场看不见的地震几乎同时发生。从2007年开始,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开始在狂扫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出口锐减、企业倒闭……一系列连锁反应像一记记重锤,在全世界范围内击打。
自然界和经济界的两场地震不约而同,相遇在同一时空,形成叠加效益,无疑放大了各自的破坏力。在此背景下,恐慌和悲观情绪蔓延。
四川,该往何处去?成都,能否站起来?
危难时刻显身手!惊涛骇浪中,人们最期待的是一剂强心针。
回过头来,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环球中心的横空出世,都像是危难中四川一颗定心丸。
当年12月18日,瑟瑟寒风中,环球中心奠基仪式正式举行,上千位嘉宾到现场祝贺。
现场巨幅的设计图上,以流动的旋律为设计灵感的环球中心,从空中俯瞰,更像是一颗方方正正的中国印章。
这不是一颗简单的印章。在成都南北中轴线上步下的这颗印章,向世界彰显的是一种信心,一种定力。
在现场,嘉宾们在表达自己震惊的同时,看到更多的是信心和希望。
在他们看来,环球中心之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选择落户成都,证明他们没有被当时的困境吓到,他们看重的是当地极具潜力的市场和前景。
仿佛是一种回应。同年举办的第九届西博会共签订投资项目795个,金额3004.52亿元,展览面积、参展企业、签约金额和项目数量,都创造历史最好记录。
仿佛是一种回应。2008年,包括成都在内,全省经济在经历短暂的下挫之后,迅速止滑回升,当年达到11.0%,次年进一步回升至14.5%,恢复到震前水平。
仿佛是一种回应。就在环球中心奠基后的第三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建设天府新区,成都南向开放战略得到确认,环球中心成为南向开放的先驱。
2013年,四川再迎大考。这一年,伴随着前期刺激政策效果消退,中国经济宣布进入增速换挡期、结构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电商的异军突起,传统零售业受到极大冲击。
也正是在这个危机时刻,当年9月1日,环球中心正式开业。当天上午10时许,随着开业庆典结束,数以万计的来自川内各地的消费者从正大门涌进了环球中心。
一时间,从一楼直通四楼的“飞天梯”上载满了人,除了希望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消费目标,也有人想借此体验一下这部豪华电梯。
半个小时后,人流不再集中于这部电梯,而是开始转战各个楼层,各个消费区域。购物中心的品牌专卖店和乐天百货、跨越负一楼和环球海洋乐园、顶级的IMAX豪华数码电影城、拥有数百个专业观众看台的超大真冰冰场……
数据显示,开业第一天,环球中心共接待顾客10万人次,这一数据,从横向看,绝无仅有,从纵向看,史无前例。
成都,距离大海2000多公里,其间远隔千山万水,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却随时能够看到大海。每年夏天,都会有来自周边城市的众多家庭慕名来到环球中心海洋乐园,听海的声音,闻海的气息,这真是一种神奇的感觉。
不只把大海搬进去,也把天空搬进去。行走在环球中心,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随时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日月星辰。
身在盆地,却始终胸怀大海,仰望星辰,环球中心与其说是一个商业综合体,不如说是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对外开放姿态的一种宣示。关于这一点,从名字上就可以见到,环球中心,从一开始就把自身瞄准全球化。
开业第一年,环球中心接待顾客超过1500万人次。国内一家著名的财经媒体如此感叹:环球中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实体商业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环球中心开业一年后,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场改变整个城市格局的大幕正快速拉开。
以龙泉山为脊,成都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神鸟,一翼是正在崛起的东部未来之城,一翼是历经三千载风雨,每秒都在变化的想象之地。
从1978年至今,成都的人口翻了2.5倍,市域面积翻了近4倍,GDP翻了493倍,全球城市排名更跃升至59位,是世界二线强城市中唯一入选的中国城市。
毫无疑问,成都是目前中国变化最快的城市之一。
而陪伴这座城市走过2900多个日夜的环球中心,正处于这座城市的最繁华之处。
历数环球走过的这些日子,它给成都带来了不仅是消费的变格升级,更是一次次刷新眼球的“盛事”在成都首演:成都-(纽约)国际时装周发布会、世界航线发展大会颁奖晚宴、FIBA 3×3 U18世界锦标赛、ELLE风尚大典等等。
我们在见证它成长的同时,也看到了它所处的这片区域,也在短短数年的飞速变化与成长,这个变化在某种程度而言是惊人的:
源源不断的人和企业从世界各地向这里涌入,腾讯、新希望、太平洋保险……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大厂、牛掰企业、行业巨头都聚集在此!地铁1号线、5号线、6号、7号、18号线等城市南北东西大动脉相继加持,每天有数十万人从这座城市的边边角角涌向繁华的城市CBD。天府一街至天府六街,不断向南扩展,这里汇聚的不止创新与动力,还有年轻与活力,这里就是成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
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城南也有了“成都曼哈顿”的美誉。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入驻金融及配套企业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聚集金融及配套机构600余家、金融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除了环球中心,还拥有成都SKP等在内的8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引进各类首店数量49家,其中全国首店6家、西南首店23家、成都首店9家。
这里还拥有交子公园、桂溪生态公园等5个公园,以及锦江绿道和锦城绿道,绿地覆盖率近50%,“公园+”“绿道+”的新消费场景营造正蓄势待发。
除了全新亮相的交子天桥,未来这里还将打造交子云塔、交子眼摩天轮等地标性建筑,形成交子公园商圈的核心形象展示区。
然后,商业并非一成不变,号称“航母级城市综合体”的环球中心,同样面临着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群体强势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环球正以新潮和高品质的商业形态吸引着前卫的年轻人群。不仅在东商业汇聚国际时尚、前沿品牌、主题生活家居家居,打造时尚的购物殿堂,而且还聚集了丰富的国内外餐饮品牌,超大真冰冰场、顶级的IMAX豪华数码电影城、科技互动等娱乐休闲体验业态,完全满足Z世代兴趣优先、注重体验、理性消费等多元特征的消费需求。
13年前,环球中心破土动工,扎根这片土地,引领整座城市向南磅礴而进。
而今,一座令世界瞩目惊叹的繁华之城已然树立。
未来,环球中心还将陪伴着成都,与敢为天下先的成都人一起,创造并见证更多奇迹。
——漫成都.城市——
文字|十里、Anyu
图片|漫成都资料库、视觉中国
编辑 | 十里
设计 | 芃凡
监制丨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