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湖南芷江:从“胜利之城”到“和平之城” 美文推荐|千年芷江涵养清风正气

视频加载中...

76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天后在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举行了受降典礼。今年2月3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发布公告,芷江获准成为第307座“国际和平城市”,是国内继江苏南京、山东潍坊后的第三座“国际和平城市”。

这座位于湖南西部雪峰山区的小城,不仅在抗战时期建有当时的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是飞虎队的驻扎基地,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湘西会战的战略总部。1945年8月21日,日军乞降使节今井武夫一行在这里向中国军民投降,献交百万侵华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旧址、中美空军联队指挥塔、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等战时遗迹,让芷江这座“胜利之城”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见证。

新华全媒+|湖南芷江:从“胜利之城”到“和平之城”

1945年8月的芷江。

近年来,芷江加快了和平文化基地建设,保护性地修缮了受降纪念坊、抗战胜利受降典礼会场旧址、中美空军联队指挥塔旧址等二战时期建筑物;新建了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等场馆。同时,芷江还成立了和平文化研究所与和平文化研究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搜集抗战文物史料,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平文化资源的完整性。

如今,受降旧址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来自广州、上海、四川等省份的近百个单位和学校在芷江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03年起,芷江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向世界广泛传播和平理念。

此外,芷江还先后与法国诺曼底格朗康迈西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莫尔郡松鹤市等城市缔结友好城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与法国二战胜利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与美国陈纳德纪念馆结成国际友好馆。“国际和平城市”申报成功后,伊朗首都德黑兰还发来了结为“友好城市”的邀约。

新华全媒+|湖南芷江:从“胜利之城”到“和平之城”

如今的芷江县城夜景。

和平,不仅是芷江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是助力百姓幸福生活的动力。2020年,芷江工业集中区共签约产业项目17个,到位资金19.4亿元;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旧址创5A景区加快推进,全县去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余亿元。

51岁的张化东在公坪居委会栾塘片区开了一家农家乐,背山面水,环境优美。“县里举办和平节会的时候客人最多,我们还接待过外国游客。”张化东说,近年来,随着芷江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村民都通过餐饮、住宿等吃上了“旅游饭”,政府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力度。

“2015年,政府投资修了河边这条柏油路,路通了,游客明显增多了。”张化东说,虽然去年受疫情影响,前来芷江参观游览的游客有所减少,但他相信“国际和平城市”是芷江产生长远影响力的一大品牌,能够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地方名吃“芷江鸭”,也借着旅游的东风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惠。在怀化市明友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内生产的小包装“零食版”芷江鸭刚下生产线,就会运往旅游特产商店和当地各大超市。

企业负责人彭伟峰介绍,围绕芷江鸭生产的休闲食品在旅游旺季时常“供不应求”,企业的车间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记者:周勉、刘芳洲

视频剪辑:周勉

图片由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千年芷江涵养清风正气

文、图/田鸿

湖南芷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芷江是屈原、王阳明、沈从文曾行吟咏唱的千年古城,是二战日本首受降的和平名城,是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之一的特色侗城,是被誉为“滇黔门户、黔楚咽喉”的美丽边城。

走进芷江城,如果细品,你会发现它不仅有历史文化、和平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还有清廉文化。

相传,屈原被流放沅水流域,写出了“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芷江因此而得名。为了纪念这位“宁廉洁正直以自清”的爱国主义诗人,芷江侗民修建了屈子祠,世代祭奠。如今,这座屈子祠已成为清廉文化景点。

在芷江,从古至今,清廉文化思想体现在依地形建造侗族吊脚楼上。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楼房。在山腰上,吊脚楼的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芷江人说:“地不平我身平,做人亦如是。”

美文推荐|千年芷江涵养清风正气

“抗战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1945年4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大西南通道,发动了意在占领芷江机场的湘西会战,也叫芷江保卫战。在中国军民与盟军的英勇奋战下,日军最终以失败告终。同年8月21日,日军代表飞抵芷江受降。于是,中国有了第一座,也是迄今唯一一座“凯旋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美文推荐|千年芷江涵养清风正气

芷江是革命老区县,革命早期,中共芷江特别支部委员会创办《芷江潮》,红军长征经过芷江,设立军团司令部并发起“便水战役”,县内至今保存有红军长征旧址遗址20余处,红军烈士纪念园(塔、碑)10余处。

芷江人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清廉文化教育,清廉文化思想早已融入了骨子里和血脉里。

在城乡建设中,芷江人较好地诠释了清廉文化思想,不和别人比高楼大厦,不比城乡规模,只做自己。

芷江在县城舞水河东打造民俗特色,舞水河西注重明清风格,同时突出和平名城、清廉芷江定位,每一栋建筑都蕴藏着民族的智慧与宽容、彰显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三道坑镇小渔溪村在原有的百亩莲花基地和烈士公园基础上,将清廉文化与自然景观、美丽乡村院落景观有机融合,修建了全县第一个乡村清廉文化主题公园,寓廉于景、融廉入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芷江人感恩国家的海晏河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自发组建文艺队伍,表演清廉文化节目。

禾梨坳乡古冲村立足本村红色文化、清廉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修建了全县第一个清廉文化主题的村史文化馆,村民们创作的《记得您的好》,唱出了对党和国家的爱戴。

做人为什么要顾后,又要顾后什么?芷江人的答案是:做人,要来也清白,走也清白。

芷江素有“担不完的沅洲”之美誉。到芷江,一定要尝芷江鸭,否则会是一大憾事。

芷江鸭历史悠久,名气很大。历史上,因与爱国诗人屈原、沅洲名厨肖启中、清乾隆皇帝3位名人结缘,名扬天下。时至今日,芷江鸭香飘万里,不仅跨长江、过黄河,远销全国大部分省市,甚至漂洋过海出了国门。

潇湘行尽千山水,犹道芷江更清美!芷江是一座以山水为骨架、以清廉文化为精魂的古城。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灵魂高地和精神家园!

[责编:卢嘉俊]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人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