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源头 20℃的夏天引领新时尚 甘肃渭源: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揭牌 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兰州7月11日电(张静)渭河源,即渭河的发源地。盛夏时节,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渭河源景区满目青翠,云雾缭绕,流水潺潺,凉爽宜人。
“到定西过一个只有20℃的夏天已成为新时尚。”定西市政府副市长马文玫在第三届渭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说。

渭河源景区一角
“畅游源头山水·感悟渭河古韵·助力消费扶贫”,7月11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定西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渭水文化旅游节”在国家4A级景区渭河源景区开幕。
本次节会围绕打造“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文旅品牌,通过举办特色文艺演出、精品体育赛事等活动,进一步推介定西富集的文旅资源,宣传渭水源头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扩大渭源旅游品牌的影响力。节会期间,将会举办渭河源露营大会、渭源精品农特产品暨文创产品展销、知名网红游渭源等系列活动。

渭河源景区一角
近年来,渭源县依托富集的自然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确立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战略品牌定位,以建设“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和打造“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渭河源大景区作为渭源县南部旅游资源最为富集、最具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主要包括渭河源、首阳山、太白山、双石雪山四个核心景区和天井峡、秀峰山等精品景区。2015年7月渭河源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2019年首阳山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

渭河源景区一角
目前,渭源县有4A级景区2个,2A级景点2个,国家森林公园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其中渭河源景区入选2013年“绚丽甘肃”最佳生态旅游景区,2019年渭源被评为“避暑旅游样本城市”。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7亿元。

5月15日,全国书画名家走进渭源活动启动暨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揭牌仪式在渭源县五竹镇举行。
中国甘肃网5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5月15日,“红火渭源 翰墨飘香”全国书画名家走进渭源活动启动暨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揭牌仪式在该县五竹镇渭河源村文化广场举行,甘肃省美术家协会、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兰州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20余家省内外高校和艺术机构与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确立实习合作关系。
渭源,因地处黄河最大支流——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而得名,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当地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书法绘画人才辈出。

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揭牌
近年来,渭源县立足当地丰富旅游资源、厚重文化积淀,提出“文旅活县”战略,确定了建设“甘肃中部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打造文旅产业集群,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的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思路。
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于2017年创办,通过房屋改造、修建,以及配套设施的购买,写生硬件条件设施较为完备。截至目前,这里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艺术家、画家、游客等约3万人次,为渭源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旅游发展氛围。

书画家在艺术写生基地挥毫泼墨
“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的设立是各大艺术学院与渭源县合作的良好开端,通过汇聚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将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艺术盛宴,同时推动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我省美术事业、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和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马刚表示,写生基地的良好发展必将成为校地友谊的桥梁,我们期待双方就共同挖掘渭源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更全面更广泛的合作、交流和探索。
兰州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姚屹东认为,通过校地合作建立艺术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此实践,融入当地乡土风情,了解淳朴民风。他表示,从教学安排和课程需要的角度出发,学校还将和渭源县文旅相关部门合作,全面提升师生综合文化素养。
参观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
“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的揭牌,将为五竹镇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是基地与艺术院校合作的良好开端,架起了校、地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渭源县五竹镇党委书记书记肖会林表示,下一步五竹镇将以此次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艺术写生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已有二十几家院校机构在为河源村挂牌,让当地村民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文化艺术水平,带动当地的美术创作,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振兴乡村。”渭河源艺术写生基地创办人姚龙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写生基地的住宿、饮食、安全和出行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师生、艺术家到渭河源写生创作。
当地群众参观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