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直击皇姑屯张作霖被炸瞬间:伤势严重,现场出现一群日本兵 张学良唯一健在儿子:定居美国不会中文,64岁时代表父亲回到东北

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家羸弱不堪,而日本则通过改革一步步强大起来,与此同时其侵略的野心也同样越来越膨胀。日本是个小岛国,国土狭小,于是他们开始惦记起了我国东北。此时东北的统治者张作霖并不很听日本人的摆布,在一次次无理要求被拒绝后日本人动了除掉张作霖的念头。照片中是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时的情景,在当时张作霖就是中国的国家元首。

老照片直击皇姑屯张作霖被炸瞬间:伤势严重,现场出现一群日本兵

此时北伐军与北洋军阀激战正酣,日本人担心战火烧到东北会危及他们日后占领东北的计划,于是逼迫张作霖回关外,并决定在其回去的路上除掉他。照片中就是日本关东军当时选择炸死张作霖的地点,此地名为“三洞桥”,也称“老道口”,是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叉口,也是通往奉天的必经之路。当时下面是奉军控制京奉铁路,上面是日军控制的南满铁路,于是日本人就在铁路上面埋下烈性定时炸弹,只等张作霖专列的到来。

老照片直击皇姑屯张作霖被炸瞬间:伤势严重,现场出现一群日本兵

为了能不出意外地炸死张作霖日本人在桥洞下放了30袋炸药,除此外还埋伏了一支冲锋队,虽然张作霖出发前已发觉日本人有异常,三次更改出发时间,但是仍没能逃过日本人为他埋下的陷阱。这张照片就是火车通过“老道口”爆炸的瞬间,日本人能抓拍到这个瞬间说明其蓄谋已久。

老照片直击皇姑屯张作霖被炸瞬间:伤势严重,现场出现一群日本兵

爆炸的威力巨大,桥面瞬间就被炸断,铁轨在上面耷拉着,枕木被炸飞散落一地,火车冒着滚滚浓烟。这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拿着日本刀的关东军士兵,他急切地想知道张作霖的生死,于是在现场开始开始搜寻。

火车被炸后开始燃烧,画面中能够看出当时的滚滚浓烟,张作霖乘坐的车厢恰恰是受损最严重的,但是万幸他被炸出了车厢,要是还留在火车中很可能等不到救援的奉军就葬身火海了。

站在车厢上拍照的日本兵。这些照片都是日本战败后从日本兵身上搜出的,他们在审判的时候也交代了当年皇姑屯爆炸的众多细节,毫无疑问皇姑屯爆炸就是日本关东军所为,但是不知为何近些年来却又冒出“皇姑屯事件是苏联所为”的传言,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爆炸后,在奉天准备迎接张作霖的队伍立即组成临时抢救对赶赴现场。这张当时的原版照片极为珍贵,画面中奉军士兵正在抬着枕木,一群日本兵反而站在桥上观望。

这是从正面拍摄地爆炸后的桥洞,奉军士兵将枕木堆放在一堆,火车通过的那个桥面已经被炸断,铁轨被炸弯从桥面垂落。

他们在废墟中发现了张作霖,当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咽喉破裂,流着鲜血,部下赶忙拿出手帕为其堵住伤口。与之随行的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张作霖的把兄弟)则被当场炸死,现场死伤惨重。照片中就是消防队将火灭掉后的情景,火车的车厢已经被烧得所剩无几了。

画面中前方就是抬着张作霖的人群,照片是日本人拍摄,画面左上角是一群正在监视的日本兵。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张抬上汽车,平放在后排座上,一路疾驰回到帅府。路上张作霖问是谁干的,逮住了吗,部下说应该是日本人,并骗他说正审着呢,张迷糊中说了声“打”!回到帅府虽全力抢救但还是因伤势过重去世,死前他告诉二夫人:“叫小六子回来,以国家为重....”说完就去世了。张死后秘不发丧,稳定了局势,同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赵一荻和儿子】这是一组反映张学良和赵一荻唯一孩子张闾琳的老照片。张闾琳,1930年出生。从出生那一刻起,因为父亲的缘故,张闾琳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然而,张闾琳也因父亲缘故,常年生活在美国。

张学良唯一健在儿子:定居美国不会中文,64岁时代表父亲回到东北

【张学良和儿子以及保姆在一起】这张照片非常罕见,是在一本德文书籍中被发现的。据发现者介绍,“这张照片此前从未公开,图片中的婴孩就是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根据我的考证,这张照片拍摄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当时的张闾琳还未满周岁。”

张学良唯一健在儿子:定居美国不会中文,64岁时代表父亲回到东北

【赵一荻和张闾琳】资料显示,张闾琳是张学良第四个儿子,是唯一健在并为张学良留下子孙后代的儿子。10岁那年,由于赵一荻要去陪伴幽禁的张学良,结果张闾琳就被托付给张学良在美国旧金山的好友伊雅格和埃娜夫妇处代为抚养,直到成年都未能与张学良见面。

张学良唯一健在儿子:定居美国不会中文,64岁时代表父亲回到东北

【张学良和儿孙】1956年,26岁的张闾琳终于见到了父亲张学良。然而,此时的张闾琳已经不会说中文,这让张学良心中充满深深地遗憾。正因此,后来张学良第一次看到年幼的孙子时,就迫不及待地教孙子中文。可是,由于接触时间太短,张居信常年在美国生活,根本不具备学习中文的环境。

【张闾琳和儿子以及朋友们在一起】尽管从小没有父母的照顾,但是伊雅格非常用心的照顾张闾琳。读完中学后,张闾琳考入了美国加州大学,攻读航天专业。不得不说,张闾琳确实有能力,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之后就职于美国太空总署,为美国效力一生,直至退休。

【张闾琳接受采访】读大学期间,张闾琳和同学陈淑贞结识并相爱,两人最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刚开始,张闾琳和陈淑贞两人都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张闾琳也不知道陈淑贞是粤系军阀陈济棠的侄女。两人结合可谓门当户对,一时还传为佳话。

【张学良和儿孙们】1990年底,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不久后定居夏威夷。从此刻起,直到去世,张学良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过,在孙子张居信看来,“爷爷是想让他把热爱中国当成一生信仰,他在心里虽一直如此,但从实处上讲他却并未为国家做过太大的贡献。”

【张闾琳来到沈阳大帅府】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对于张学良来说,生平最大的遗憾未能有生之年再次回到东北老家看看,并且祭拜父亲张作霖。2000年张学良百岁寿辰,他在接受采访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张学良说:“虽然想回去,但就怕感情上的冲击使我受不了”,“我当然愿意回家去,我的身体很好。”

【张闾琳夫妇来到西安】张学良的这个遗憾,最终被张闾琳实现了。1994年,64岁的张闾琳终于回到了沈阳,期间代表父亲祭拜了张作霖的墓地。对于张学良来说,父亲临终不在身边,最终下葬时也不在现场,这让他抱憾终身。

【张闾琳在陕西法门寺游玩】2005年,张闾琳来到西安,参观建国路金家巷的张学良公馆。当时的报纸是这样报道张闾琳一行的,“这一刻,他已等待了整整六十八年。早晨的阳光很明媚,透过梧桐树密密的叶子,映在这位七十五岁老人的脸上,显得安详而沧桑。张闾琳先生在公馆的门口立足片刻,审视着眼前的一切,仿佛在努力地回忆久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