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岛到国际度假岛 平潭大练岛开启腾飞新模式 大练岛北线自驾之旅:来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平潭是中国的第五大岛,福建省的第一大岛,由126个岛屿组成,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其中大练岛是众多岛屿中唯一建设引桥并连接陆地的岛屿。

从离岛到国际度假岛 平潭大练岛开启腾飞新模式

鸟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随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与京台高速大练岛互通区的建成通车,大练岛的发展连上了快车道,与福州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如今,依托岛上优质的旅游资源和大力开发,大练岛正朝着下一个国际度假岛的目标迈进。

牢记嘱托

建设“一岛两窗三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祖国南部崛起了。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第21次登上平潭岛,亲自为平潭擘画了“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并叮嘱道,平潭面临的机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

此时的平潭,与彼时的深圳一样,同样是中央关注,政策聚焦,优势叠加,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六年以来,平潭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主线,作好“旅游文章”,积极对标“国际范”;以打造闽台合作窗口和国家对外开放窗口为动力、灵魂,促进两岸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以建设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为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台胞第二生活圈”。

“旅游是平潭最大资源,一定要好好保护,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潭时寄予的殷切期盼,更是指引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面旗帜。2016年8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平潭成为继海南之后的第二个国际旅游岛。在中央的利好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通过精准定位和策划,平潭围绕规划设计、产品体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开发合作、品牌形象等关键环节,突出开放、生态、智慧特色,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如今,平潭国际旅游岛影响力不断提升,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国际旅游岛获批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43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6.01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2.2%、12.8%,均居福建省前列,五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相当于前十年接待量的2.6倍、11.4倍。

距今6000多年前,生活在东南沿海一带的百越族群,部分从平潭出发,横渡海峡,抵达台湾,甚至向更广阔的南太平洋扩散,形成了南岛语族。自那时开始,两岸的交流就未曾断绝,千年之间,一艘艘海船从平潭出发,驶向台湾、东北亚、东南亚、印度、非洲、欧洲、美洲,驶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平潭,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从离岛到国际度假岛 平潭大练岛开启腾飞新模式

如今汽车已经可以开到大练岛上,便利了村民出行

2017年9月,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在岚举办,向世界发出了《平潭宣言》,进一步深化平潭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岛屿国家在海洋保护、旅游文化、远洋渔业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也已正式运作,大大增强了南岛语族对平潭发源地的认同感……

多年来,平潭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结合海岛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从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出发,认真梳理出了一条符合平潭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适合资源禀赋,具有独特优势;面向新兴产业,体现“两个窗口”要求;立足环保集约,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平潭发展从基础设施拉动转向产业发展拉动,以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

平潭从一座不起眼的海岛,跃升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发展到吸引世界目光的国际旅游岛,因壮丽的山海,而成为一座极致风景之岛,因工程的奇迹,而成为一座连接之岛,因独特的位置,而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依托优势

大练岛迎发展新机遇

2020年10月,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正式通车,物资与人员实现高效流通;2020年底,福平铁路正式开通,平潭融入全国高铁大网络。

“平潭融入全国高铁大网络,也将深度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国际旅游岛建设迈上新阶段,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重要节点地位更为凸显。”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院长罗海成说,平潭“十四五”新发展格局图景已然展现。

福平铁路的开通运营,让平潭实现了与福州的无缝“接轨”。在“十四五”规划中,福州明确提出将通过“强省会”和“强门户”,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根据《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福建正着力打造以省会福州为核心的都市圈,平潭综合实验区纳入其中。“平潭背靠福州省会这个强大腹地,在交通衔接、港口联动、水资源配置方面将会继续与福州携手共进,形成区域合作。”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负责人郭子圣说。

从离岛到国际度假岛 平潭大练岛开启腾飞新模式

月举村的奇岩怪石

依托福平铁路,平潭与长乐国际机场形成近邻,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为两地的进一步协同发展、飞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旅游资源丰富的平潭也在高铁时代迎来新机遇。平潭享有中国“马尔代夫”美誉,又是国际旅游岛,半小时的交通圈,进一步方便了游客到平潭度假旅游,旅游人数刷新历史纪录,2021年“五一”期间,全区接待游客583380人次,较2019年增加了41%。

作为大桥的一部分,大练互通于2020年10月通车,结束了依靠轮渡进出的历史,依托平潭融入以省会福州为核心的都市圈,大练岛也由此迎来发展新机遇。

大练岛四面皆海,距离平潭主岛7.85公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岛外岛”,岛上常住人口2000多人,多以讨海为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凭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大练岛与长乐滨海工业园区、航空港工业区和福清元洪工业区接轨,与福州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成为平潭发展的桥头堡。

同时,随着京台高速大练岛互通区的通行,平潭闽运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开通大练岛至闽运汽车站线路,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大练岛也陆续启动农村公路改善提升、旅游环岛路等项目,完善岛上交通条件。目前,大练旅游环岛路已建成通车,和镇镇有干线、海防执勤道路相连,形成环岛闭环,承接京台高速互通,使大练岛具备基本完善的交通路网。

数据表明,平潭获批国际旅游岛5年来,经济数据增长近10倍,下一个增长极,将由大桥带来,而大练岛,正是大桥下唯一建设引桥的有人居住的岛屿。“政府目前对猴研岛等岛屿实行登岛收费制,这与厦门的鼓浪屿有些类似,而大练岛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未来将十分有竞争力。”实验区苏平片区管理局交建处相关负责人说。

唤醒资源

打造下一个国际度假岛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也唤醒了岛上沉睡的旅游资源。

大练岛位于平潭西北部,土地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林地总面积达1.27万亩,森林覆盖率63.5%,居全区之首;大练岛风光秀丽、山水怡人,岛上怪石嶙峋,沙滩平缓开阔,岛上有10多个优质滨海澳口,海滨沙滩平缓、整洁,总面积约3000多亩。

平潭大练岛拟规划效果图

岛上有着平潭独一无二的火山岩地貌,在不少滨海澳口,随处可见火山石。据了解,平潭拥有中国沿海面积最大,也最典型的海蚀地貌景观,而在大练岛,海蚀地貌遍布全岛,形成众多的海蚀岸、海蚀洞、海蚀柱、海蚀沟等海蚀奇观,尤以“通天门”“十八学士”“塔仔一线天”等最为出名。目前,大练岛北部也已列入福建平潭国家地质公园。

“通天门”是一截断裂的山崖,顶部横贯项链,中部岩体剥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石门,底部礁石平台上布满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鹅卵石,光滑圆润,有的黑色鹅卵石上还镶嵌着细白的纹理,十分精致美观。

大练岛渔限村后澳东岸至月举村岭下澳,是平潭最美的基岩海岸带之一,也是最长最壮美、可徒步通行的断崖绝壁海岸带。全岸遍布大小不一、形色各异的鹅卵石,在沾水未晒干时,光泽感十足。而其陡岸分布着难以计数的象形岩、海蚀沟槽、海蚀洞穴、海蚀窝穴、岩脉和其他各类奇特岩,着实不失为一处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练岛四面环海,水流湍急,闽江矿物质丰富、鱼类鲜美,居民以近海捕捞和水产养殖为生,渔民养殖的海蛎、海带、花蛤肥美鲜甜,捕捞到的石斑鱼、黑钓鱼、虾蟹等也品质上乘。

据悉,以大练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西航线交汇点,周边有着“碗礁一号”等古沉船遗址,拟策划形成海上遗址保护圈、沿岸文化展示圈、公园核心功能圈,计划建造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水下考古遗址公园。

为了开发利用大练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福建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大练岛作了未来发展概念性规划设想,拟建滨海地质公园区、海丝文化体验区、海岛渔家风情区和主题植物园等“三区一园”。

随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开通运营,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开发商也将目光投向大练岛。由世茂集团打造的平潭海峡岛项目占地1300亩,斥资80亿元,旨在依托大练岛资源禀赋,实施“全岛规划”,打造集文化探秘、自然探索、生态旅游、康体疗养、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传承“海丝”文化与当地民俗,塑造以“恋海、恋美、恋乡、恋山”为主题的海上康养度假知名品牌,目标年游客接待量200万人次至300万人次。

如果说,三亚是海南岛的度假天堂,未来,大练岛则将成为平潭岛最具度假价值、最高端的国际度假岛。

出品: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林舒玲

责编:马孔多

渔限村杨氏祠堂里,“程门立雪”的故事让后人谨记;巍巍山顶处,鸡公石的传说还在流传;置身于月举尾的风化石堆,你也许会感觉,是不是误入火星表面……水道泛涌,浪花飞溅,盘踞海坛岛西北方的大练岛就是此行的目的地。随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通车,驱车直达大练岛的梦想成为现实。春暖花开之际,和亲朋好友来一次自驾环岛游,不失为一次好选择。

这座风景旖旎、遗世独立的岛屿,如果不是这一次的邂逅与相遇,也不曾想会打开一个穿越历史,与时空对话的奇异之旅。现在,就跟着记者的脚步,自驾大练岛北线,感受这一路如画般的景色,揭开这座岛屿的神秘面纱。

大练岛北线自驾之旅:来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断崖外还有船只行驶过

古祠堂里话历史 乡村振兴富村民

从平潭岛内出发,沿着G3京台高速行驶出海坛岛,行至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途中,看见大练岛路标右转而下,第一站就是渔限村。

这座民风淳朴的渔村依山傍水,犹如一颗镶嵌在大练岛西北一角的璀璨明珠。来到村部所在地——杨氏祠堂,一眼便看出这是一栋雄伟的木石结构建筑。四扇对开的大门由四根圆木柱子撑着,还有伸向天空的飞檐翘角、石头墙古老斑驳和绵延起伏的屋脊……轻推祠堂的大门,仿佛踏入了历史长河。

“祠堂于1945年8月动工,历时四年建成,建成后,祠堂成了渔限小学的礼堂。随着学校改扩建变迁,祠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直到2005年开始进行修缮工作,三年后完成。2016年,杨氏祠堂入选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渔限村老人协会会长杨建祯向我们娓娓道来祠堂的前世今生。

祠堂内的布局紧凑而不显局促,戏台、大门、围墙、天井、享堂、拜堂等部分一应俱全。采用榫卯工艺的木结构屋顶的祠堂中庭采光性良好,阳光通过斜屋面在祠堂内留下缕缕光辉,点点尘埃在光中起舞,落在祠堂“立雪堂”的三字牌匾上。光影交错间,我们一行人回顾了“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也为杨氏祠堂当初所建“立雪堂”教育后人做人要谦卑、守礼明礼的初心所感动。

除了祠堂,吸引我们的还有立在祠堂外写有“渔樵英烈千秋颂,限量海山万代歌”字样的革命纪念亭,亭子四角飞檐、亭中石碑上记载着渔限村英雄烈士的革命故事,让人泪目,“革命老区基点村”因此也成为渔限村的光荣称号。

大练岛北线自驾之旅:来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在渔限村,革命纪念亭记载着英雄革命事迹

从杨建祯口中得知,大桥通车,给渔限村带来了新机遇。随着旅游人流量的增多,休闲广场、停车场逐步完善,民宿、小卖铺、餐馆等应运而生,为村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年春节期间,许多私家车直接从大桥开到村里来,停车位很紧张,很多老乡回乡创业,都说日子会越来越好。”杨建祯说。

除了在村部里走走逛逛,去到距离村部不远的沙滩也是个好选择。这里是大练岛为数不多较呈规模的沙滩,脚下是清澈的海水在给你足部按摩,远眺,还有一排排的风车田,海岛风情也许就是当下这般诗情画意。来到一处海蚀岸礁,你一定会被这乱石惊涛拍岸的场景所震慑,或大或小,不规则的海蚀岩洞遍地,有的甚至能藏进一个成年人。在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招呼着同伴玩起捉迷藏,就可以度过一下午的愉快时光。

一路好景不间断 鸡公传说千古传

离开渔限村,沿着环岛道路向东行驶,一路都是好风景。

“看,是大桥。”同行人一阵惊呼。原来,从车内观赏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身姿,也能成为一路不可错过的好景致。密布浑圆的桥墩、雄伟的桥身,犹如钢铁巨龙横卧在海面上,从此岸向远处延伸,在大海彼岸变成圆点。

重山叠嶂拦不住,穿山越岭现通途。当你在每天的不同时刻沿着道路行驶,都能在不同角度饱览大桥的身姿。清晨,大桥如海市蜃楼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傍晚,落日的余辉为大桥披上一层金光,金碧辉煌。此处,也是不少摄影爱好者用镜头凝固光影的绝佳打卡地。

一路而行,途中落叶缤纷、草木繁茂。大片大片的相思树是这里的主角,占据了一个个小山头。在一个不经意的转弯处,瞥见一处青色鹅蛋般大小的石头遍布的石滩,像极了台湾屏东的七星岩;亦或是看到梯田似的田地出现在道路两边的山地上,三两座石头厝点缀其中,好似一幅幅油画。

“你们看,那就是鸡公石。”行至途中,杨建祯指着远处一块“怪石”说。

我们朝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这个巨大的石块周围层层叠嶂,而它却傲然而立。“为何叫鸡公石呢?”杨建祯跟我们道出了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村民在某一天发现,这块长在山上的石头突然发出金光,众人寻光而去,竟看到这巨山上长出了一颗硕大的牡蛎,牡蛎壳发出金光,照亮四野。村民们提议,将祖先的骨灰埋在巨石下,以求吸收日月精华,岛上风调雨顺。不曾想骨灰埋下后,村子里的鸡一起鸣叫了几天几夜,而后,这块巨山就有了“鸡公石”的称呼。

听罢传说,我久久陷入沉思,心想这座偏安一隅的海岛上,有那么多的“怪石”,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神话传说隐藏其间。它们似乎神秘而遥远,而自己却置身其中,在现实和幻境之中游离。

大练岛北线自驾之旅:来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月牙尾山体犹如被刀切开断面

风化浪涌造奇景 走地山羊有来头

你是否知道澳洲的钻石湾,那里是悬崖峭壁和汹涌大海的绝佳搭配地,是全球很多背包客趋之若鹜的旅行目的地。当我来到月举村附近的月举尾时,以为自己置身于钻石湾。

到达月举尾需要经过一段跋涉,路途不算很远,山体不高,但脚下的小石子依旧在提醒你要时刻注意安全。登山的途中,目之所及皆是一片葱绿,除了数量最多的相思树,松针、木麻黄也是这里的“常驻者”。脚下,不知名的苔藓科植物附着在岩石表面,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穿过一片树林,眼前顿时变得开阔起来。山顶快到了。

巨型山体犹如科莫多巨蜥的尾巴一直延伸至海面。我们一行人一边快速地向这最远处一路小跑,一边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这里的地质地貌多样:远处,一部分山体是黄色的岩层断面,因为千百年来雨水、海水的冲刷,形成斜坡;一部分山体犹如被锯刀划开,边缘参差不齐,顽强的植被在山体上野蛮生长;一部分山体犹如被天神用利刃砍下,垂直于海面,形成断壁悬崖;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一颗颗好似被“抛光”的风化石随意散落在山上,五彩斑斓……这里仿佛是火星地表,而我们则是登上这个“异世界”的天外来客。

大家开心地拿着手机拍照、录像,玩得不亦乐乎。“这些风化石和岩体是数千年来大自然风化浪涌的杰作,这种景观也只有在月举尾才能看到。”杨建祯笑着解释说。

在这月举尾,除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还有一群神秘的生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散养在山头的本地羊。这里的本地羊有两个品种,一种是黑羊,属于土生土长的品种,个头较小;另一种是黄羊,是许多年前由浙江引进的羊群改良而成。

“这两种羊肉质味道都很好,煮出来的汤鲜甜味甘,十分滋补。”杨建祯告诉记者,羊之所以好吃,一方面是散养的原因,放羊人让羊天天奔走于山地之间,肉质自然紧实。另一方面,由于海风将大海水汽吹向山体,因此带着咸味的野草成为在这散养羊群的主食,羊肉自然鲜美。

有资料记载,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捕捞活鱼后与活羊同时烤着吃,味道鲜美,慢慢地,鱼和羊二字才合并为“鲜”字。可见,羊也是至鲜至美的食材啊。而在美丽的大练岛,吸收“日月精华”的本地羊便是这大自然的杰作和馈赠。

来源:平潭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