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揭秘武侯祠建于汉中勉县的真正原因! 成都这个景点深受游客欢迎,但为何成都本地人不去?

为您揭秘武侯祠建于汉中勉县的真正原因!

在陕西汉中市勉县城西三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中国古典建筑,其门楣上直书五个潇洒漂亮的大字“天下第一流”,这里,就是享誉中外的三国时代蜀国后主刘禅下诏为丞相诸葛亮修建的天下第一座武侯祠。

为您揭秘武侯祠建于汉中勉县的真正原因!

为您揭秘武侯祠建于汉中勉县的真正原因!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转引《襄阳记》记载,诸葛亮辞世后,鉴于其功勋卓著,蜀国社会上下一致建议朝廷为其立庙祭祀。但是,由于诸葛亮对蜀国政权之建立贡献特别巨大,可谓功高盖世,对于立庙于何处,又如何把握庙堂之规模,祭祀之待遇,对朝廷和刘禅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议题。按照当时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中各项礼秩规则,若将诸葛亮之庙堂建于成都,很有可能与先主刘备之昭烈庙相媲美,在君臣界限泾渭分明的封建社会如果产生那样的局面,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朝廷对社会各界一浪高过一浪的立庙呼声迟迟未能作出答复。

老百姓眼见朝廷不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立庙建祠堂,不免怨声四起,纷纷私下采取行动,“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朝廷看到因此事所引起的民愤有日益扩大的可能,恐产生严重后果不利于社会稳定,于是就派遣步兵校尉习隆、中书侍郎向冲下基层做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二人向朝廷提交了一份翔实的调查报告,其中写到: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理。

习隆、向冲在调查报告中还结合古今同等事例,分析了立庙问题上的前因后果,继而又建设性地提出了将丞相庙宇“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刘禅看到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很充分,而所提设想又很有见地,结论不但符合朝廷之方针政策,而且既解决了朝野之间的纷争,又给自己挽回了面子。于是乎,就顺水推舟大笔一挥同意了二人的观点。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距离今勉县定军山诸葛亮葬地武侯墓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专祀诸葛丞相的武候祠。因该武候祠是三国时期蜀国政府为诸葛亮公开修建的第一座祭祀祠堂,故有“天下第一流”之称。

(整理于网络)


成都可谓是近几年来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纷纷涌向成都,成都慢生活、景色美、美食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打卡。成都的旅游景点很多,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武侯祠算是一个,无论是否节假日这里几乎都人满为患,但这些人都是外地游客,成都人几乎都不来这里。

成都这个景点深受游客欢迎,但为何成都本地人不去?

成都武侯祠可以说是成都知名度最高的旅游景区,名气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其有特别之处。武侯祠是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是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成都这个景点深受游客欢迎,但为何成都本地人不去?

由于成都武侯祠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比邻成都最繁华的商业古街之一——锦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上便利的交通还有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是让武侯祠成为成都最热门景区之一的原因。可是这里游客虽多,但是成都本地人却非常少,为什么成都人都不来呢?

首先是武侯祠门票卖50元(以前60元),这对生活在成都的本地人来说,性价比太低,本地人都没优惠,谁又会花50元来这里呢?其次是成都人不爱与人拥挤,武侯祠这种热门景点,成都人觉得很没有意思。最后是成都人读书的时候学校都组织来过这里,旧地重游十分无趣。

成都这个景点深受游客欢迎,但为何成都本地人不去?

正是因为以上三个原因,所以成都本地人极少来武侯祠游玩,不过这并不代表武侯祠不值得游玩,如果游客来成都旅游,武侯祠还是很有必要去的一个地方。网友们,你们去过武侯祠吗?觉得这里怎么样?